代序
當代新儒家奮鬥過程述略
當代新儒家在香港臺灣的奮鬥,實從民國38年開始。茲分述幾件相關的大事,以畧見當代新儒家興起的過程。
一、奮鬥過程中的重大行事
1.民國38年(1949),大陸全面動亂之際,《民主評論》創刊於香港,經常撰文者為錢穆、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等人。當時,大陸赤化,全面發動階級鬥爭。三反五反、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一波接一波,直到1976年結束。在這二、三十年的歲月裡,上述諸先生流亡海隅,成為中華文化的孤臣孽子。他們瞻望故國,腥風血雨,善良百姓,冤屈無告。尤其文革時期瘋狂破壞文物,摧毀文化傳統。這種人類史上絕無僅有的萬惡行為,直使祖先聖賢痛哭九泉。在如此情形之下,《民主評論》反共反暴政的言論,實可說是當時振聾發聵的正言讜論。有人指出,民國38年以次的十年,可以說是《民主評論》的時代。現在看來,這的確是一句真實不虛的良心話。
2.民國43年(1954)8月,「人文友會」開始在臺北講習。此一講會雖然設於臺灣師範學院(臺灣師大前身),但自始便對外開放,他校學子與社會人士,皆可與會。兩週一次,由牟宗三先生主講。其講詞皆連載於香港《人生雜誌》。(現已輯為《人文講習錄》,由學生書局出版。)
3.民國47年(1958),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張君勱等四位先生聯名發表「中國文化與世界宣言」於《民主評論》元旦號。同年三月,「人文友會」應香港人生雜誌社之約,主編青年節文化問題專號,出刊之後各方反應甚佳。某老詩人特在「人生」刊登感懷詩,有「忽訝老樹發新枝」之句。
4.民國51年(1962)8月,「東方人文學會」成立於香港。由唐君毅、牟宗三二先生發起,人文友會之會友多人,由牟先生推薦入會。國外方面,則聯絡韓國學者李相殷,日本學者宇野精一等一同參加,以共謀東方人文精神之重新開展。而牟先生之《才性與玄理》以及《中國哲學的特質》,皆列編為《東方人文學術叢書》,率先由「人生出版社」在香港印行。
5.民國64年(1975)7月,也即大陸文革結束前一年,《鵝湖月刊》在臺北創刊。此一由青年學人創辦之刊物,雖然一直發不出稿費,卻能持續不斷,從未脫期。而且成為數十年來臺港青年與自由學人發聲的基地。如今,《鵝湖月刊》即將進到40周年。而近一、二十年來在鵝湖發表論文的大陸學人,也有日漸增多之勢。
6.民國79年(1990),首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在臺北召開,各界反應熱烈,而出席聽講之青年學子,更是不約而同,主動參與。於是,眾議決定,此一會議應該繼續。如今已進到第十屆。十次會議,五次在臺北,二次在香港,另外三次,分別在山東大學、武漢大學、深圳大學舉行。這種無分畛域,各自奮勵,而又異地同心,眾志成城的精神和胸襟,實在難能而可貴。希望華人世界和非華人世界的賢明人士,能夠珍惜這份真誠,為人類文化理想而共同奮鬥。
二、半世紀來的學術貢獻
十多年前,我曾歸結五點,以表述當代新儒家的學術貢獻:
1.表述儒釋道三教的義理系統。
2.疏導民族文化生命的途徑。
3.抉發中國哲學所涵蘊的問題。
4.疏導中西哲學會通的道路。
5.對西方哲學之譯解、融攝與消化。
這五點的陳述,已見於拙著《哲學史與儒學評論》,學生書局版,頁382~391。今只就第一點略作說明。
當代新儒家不只是闡揚儒學,也同時講述道家和佛教的教義。從梁漱溟氏、熊十力氏以來,莫不如此。到唐君毅先生的《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原道篇、原教篇》,則對儒道佛三教之學,都以通論通釋的方式作了極大篇幅的講述。徐復觀先生的《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與《兩漢思想史》,也對中國傳統的學術思想進行通貫而深入的疏解。而在著作方式和內容上特顯謹嚴與專精的,則以牟宗三先生表述三教的幾部大著更具代表性。他以《才性與玄理》表彰魏晉階段的玄學,這是道家的智慧。對於南北朝隋唐的佛教,則以《佛性與般若》上下冊作了通盤的講述。此書是以中國哲學史的立場,來講述中國吸收和消化佛教的過程及其意義。至於宋明階段的儒學,則以《心體與性體》四大冊進行全面的疏導。牟先生表述三教的三部大著作,無論系統綱領的確立,思想脈絡的疏導,義理分際的釐清,都已達到前所罕見的精透明徹。
三、新時代中儒學落實的工作事項
回想數十年來,當代新儒家,從「無人知聞」而「真誠相感」,而「相互摩盪」,而「共結同心」。這一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而形成的文化傳統大迴向,實已自然而然地歸向孔子,歸向儒聖大道。六十年來,我們陸續做到或正在做、將要做的事情,有如——
1.辦刊物,以持續文化之反省與學術之討論。(含綜合性的《鵝湖月刊》與學術性的《鵝湖學誌》。)
2.辦國際學術會議,以進行交流切磋。一般性的學術研討與座談不計,正式之「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至今已分別在臺灣、香港、大陸辦完十屆大會,並有論文集出版。
3.出版學術專著與論集,以深化學術之研析。
4.以讀書會之方式,進行經典文獻之解讀與會講。
5.設置文化講座,舉辦專題演講(連年舉辦)。
6.利用寒暑假,連年舉辦青年儒學講習營,聚合海內外各大學之大學生與研究生,進行一週之講習與訪察。
7.廣設民間書院,進行讀經、講經。一則接續王財貴博士之兒童讀經運動(已在全球華人社會普遍推行)。二則隨宜展開生活禮儀、唐詩吟唱,與書畫歌舞乃至傳統工藝之研習。
8.號召「志工」,分擔各項工作,並依隨時宜和地宜,量力培訓各級師資,以增強前後帶引之功能。
至於大陸各地儒學落實之情形,也正蓬蓬勃勃,遍地開花。其前景大有可望,再接再勵,必可共期他日之成。
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執行長周博裕先生,一直為當代新儒學貢獻心力。數十年來,基金會與鵝湖社協力主辦各項工作,卓著成效。他編撰《當代新儒家在港台40年的奮鬥》,正是他為港臺新儒家之奮鬥路程留下的珍貴事證。周君約我寫序,特就實事實況,畧道衷懷。文化之傳承與創新,乃屬百年之大計,敬盼各方良朋,多賜助力,以共成文化之大業。
前東海大學哲學系榮譽教授 蔡仁厚
於東海大學 2013(102).12.20
序
持續的力量
回到1975年,鵝湖月刊創刊,當時主事的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等人,大概未曾想像四十多年後還能目睹這份刊物依然按月出刊,從未中斷。由於缺乏資源,月刊工作的參與,自始至終全屬義務。歷任的社長、主編、撰稿、審稿皆為無給職,非但沒有一分酬勞,有時青黃不接,還得捐資挹注。多年來,就是靠著一批批同仁無私地付出寶貴的時間心力,讓月刊得以存續至今。尤其難得,總是有一群同道,數十年如一日地守護著鵝湖的家園,而博裕兄即其中之一。
鵝湖歷年舉辦的各類活動,博裕兄幾乎無役不與,只不過,他永遠把自己放在攝影機的後面,做一位忠實的紀錄者。多年累積的大量影音資料彌足珍貴,這次出版的照片僅其中一小部分,已足證其價值。不少同道在這些照片中找到自己當年的身影,回想起幾近遺忘的時光。此外,2019年,山東棲霞成立牟宗三先生紀念館,所有的影像資料全賴博裕兄提供。
除了自發地為鵝湖保留歷史紀錄之外,博裕兄也應邀擔任過鵝湖月刊執行長與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執行長。我擔任基金會董事長期間,有幾年與他共事。他經手的帳目格外仔細,筆筆來源支出記載清楚。有時甚至到了繁瑣的地步,例如把不同性質的資金匯入不同的銀行帳戶,在存摺中註明每一筆數字的原委。我的個性大而化之,起初覺得博裕兄過於執著,但久而亦能略加欣賞。畢竟,若非他的固執,誰能持續四十多年為鵝湖忠實記錄,細心保存各類檔案文件。
我認識一位日本藝術家前田昭博,一生只做白瓷。未成名前,自我要求嚴格,作品稍不滿意,隨即銷毀。成名之後,依然如此,未因外界搶購而稍有鬆懈。我去他鄉下的工作室參訪,聽他平淡說出,持續就是力量。博裕兄對待鵝湖亦有類此,一生堅持做一件事,一生堅持為一個理念奉獻。而這本書只見證其大半生無私奉獻的一角。
朱建民
財團法人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董事長
東吳大學哲學系客座教授
前華梵大學校長
2019(108).11.26
周博裕先生把他數十年來為鵝湖師友活動拍攝的照片選錄出來成書,這等於是用照片記錄了四十多年來鵝湖師友的奮鬥,十分珍貴。博裕兄為鵝湖出力,數十年如一日。他雅好攝影,但他個人的影像鮮少出現在他提供的照片中,真能作到「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境界。鵝湖從創刊開始,已經到了第四十五年,除了初期一段時間外,幾乎所有重要的活動,如各大小型的學術討論會、座談,師友們的演講,乃至於大家共同出遊,在山水田園中徜徉,都得到精采的紀錄。我平常不太注意照片,有自己在內的照片更不好意思一再拿來端詳,但現在看到厚厚的一本攝影錄,感受卻十分深刻。不敢說鵝湖有什麼了不起,但能有這樣一群道義之交,只求盡責任,以學問、道德相期許的朋友相伴,始終不離不棄,可謂人生至此,夫復何求。相信這也是博裕兄投入鵝湖的體會。
博裕兄重視與師友一起的活動,尤其珍惜牟宗三老師的留影,其中很多有關的照片,已經提供給牟師著述(作封面),及有關牟師生平成就、牟師與新亞書院、新亞研究所的攝影集,如果沒有博裕兄這些十分傳神的照片,各本有關的攝影集的內容就失色不少了。
當然博裕兄對鵝湖的貢獻遠遠不只是攝影,他對鵝湖師友舉辦的活動都盡量參加,對於有關事務也都一力承擔,無役不與,鵝湖真該以有他這一位終身志工為幸。吳汝鈞教授就曾一再跟我說,博裕兄有大將軍的氣象,我很同意吳兄這一品評,由於有博裕兄這種鐵肩擔道義的精神,鵝湖才可以持續到今日。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楊祖漢
2019 (108) .08.21
鵝湖月刊社創立至今已四十四個年度,其精神以發揚中華文化為宗,其中更以當代新儒家為文化之重要傳承,而此熊十力一脈,在台灣,以牟宗三先生與本社淵源最為深厚;周博裕執行長,長期關心鵝湖社務,盡心奉獻,其照片錄像之保存,功不可滅,記錄了鵝湖的成長與奮鬥,亦保留了不少珍貴照片,如當代新儒家的唐牟等人及其弟子的照片。由於此照片與報導之珍貴,若藏之於身而不公諸於世,亦有不傳之危機,如今毅然出書以誌之。周博裕執行長,默默奉獻而總不居功,對鵝湖大小事務,一肩扛起,並在事務之餘,從事攝影與報導,今將以出書的方式出版,對於鵝湖的點滴記錄,也是一件可喜可賀之事,吾為此做序,以廣為世人所明瞭,鵝湖這些年來對於儒家事業的承繼與發揚。
蔡家和
鵝湖月刊社社長 / 東海大學哲學系教授
2019(108).10.07
初校後記
周老師:
閱讀了您的書稿後,真的很欽佩您的堅持,這麽多年來持續以文字和影像記錄著鵝湖的成長與進步,以及相關的人事物。
您保留了這麼多珍貴的相片,讓鵝湖師友可以透過這些紀錄與過往的時刻連結,回憶起從前共同研究學問,一起為文化理想打拼的時光;也讓未能親臨過往歲月的我們能藉由您生動的文字與影像,彷彿自己也出席了牟老師的課堂,參與了那些人事,覺得很震撼。
這是一本很有紀念價值與時代意義的書。閱讀後,心裡是滿滿的感動。
謝謝周老師。
黃詩晴
(2015年東亞青年儒家論壇暨研習營學員、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生)
2019(108).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