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3 項符合
群眾、審美與意識形態:大躍進時期的文藝研究
的圖書
群眾、審美與意識形態:大躍進時期的文藝研究 作者:周冰
出版社:獵海人
出版日期:2018-03-13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280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部份全彩 / 初版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目前評分: 評分:
圖書名稱:群眾、審美與意識形態:大躍進時期的文藝研究
內容簡介
深一步地反思,假如我們承認忘記歷史就是背叛未來,那麼就有必要重新思考班達對知識分子所做的「背叛」論斷 ,以及馬克思批評資本主義的那句老話:「勞動創造了美,卻使勞動者成為畸形!」
這不僅因為我們始終生活在精英知識分子與普通勞動者構成的美的社會當中,更因為我們不僅存在於過去,更屬於未來。
這樣,本文對於大躍進文藝之研究就不僅具有重構革命美學之價值,更具有反思批判歷史之意義。
從晚清以至大躍進時期,在民族國家意識形態的燭照之下,群眾被「詢喚」為主體,從邊緣走向了中心,對文藝形成了一種規約性的力量。一個以群眾為核心與導向,圍繞群眾而建構的文藝知識體系逐漸得以形成,而群眾—運動則是它的支配性結構。大躍進文藝正代表了這一知識體系實現過程中的一個高潮,它的根早已種植在歷史中,是群眾歷史能量之蓄積在現實情狀下進行突破的結果。
它以群眾—運動為核心結構,是要通過一整套感性的敘述方式與政治策略,發動群眾運動,移風易俗,把革命烏托邦理想播撒進普通群眾的意識,建構全新的民族國家。我們應該反思對革命文藝美學所採取的不公正態度,汲取有益的革命「養料」,然而,我們更應該直面歷史,反思和批判某一革命歷史時期,如大躍進時段將文藝工具化,違背文藝規律,以政策、命令等所製造出來的文藝浮誇、虛假等現象以及由此對社會和人帶來的創傷。只有採取這種辯證的「拿來主義」態度,才能夠在這個以西方為中心的時代,一方面既能防止過分的西化,丟掉自己的特色;另一方面又能棄絕歷史的糟粕,接續民族優良傳統,從而在文藝美學領域做出創造性的發明與轉換,為中國形象塑造與中國崛起做出一定的文化貢獻。
本書特色
本書所論,沒有一個高深的、遠在天邊的問題。它不過是受現實審美文化現象牽引,嘗試返回紅色革命文藝傳統,以大躍進時段的群眾文藝現象、思潮、事件為觀照對象,如其本來地尋找該時期文藝發生之原因,描述其基本性相,探究其背後政治、文化、審美運作邏輯,並試圖在此基礎上達成對紅色美學傳統的一種研判,建構一種知識理論模型。而所用方法也不是我的發明,不過是歷史的、考古的、描述的,對通行的群眾文藝知識的一種盤問和梳理。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周冰
男,河南南陽人,文藝學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美學與文學、網路文學與文化研究,承擔國家社科基金目、省部級專案等多項,在《當代文壇》、《美育學刊》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數十篇。
目錄
1導論
1.1緣起與意義
1.2文獻綜述
1.3本研究的視點、理論構架與基本思路
2回溯:作為關鍵字的「群眾」
2.1 晚清至「五四」:啟蒙的追尋與大眾意識之生產
2.1.1晚清啟蒙與國民之發現
2.1.2走向大眾:「五四」新文藝不可忽視的政治與價值維度
2.2「群眾」對「大眾」的勝利
2.2.1「大眾」的形象想像:從非階級性到「革命」與「非革命」的對立
2.2.2「群眾」之興起及漫衍
2.2.3「群眾」對「大眾」的勝利
2.3群眾話語與文藝的群眾路線
2.3.1群眾話語及其知識型功用
2.3.2文藝的群眾路線與群眾參與
3群眾運動與運動文藝
3.1「眾聲喧嘩」:群眾與大躍進文藝
3.1.1知識分子與群眾文化地位的位移
3.1.2群眾與大躍進文藝奇蹟的誕生
3.2以群眾運動實現群眾文藝
3.3運動文藝及其運動特性
4運動情感與修辭幻象
4.1苦難回憶與情感動員
4.2量化的烏托邦構成與時間焦慮
4.2.1烏托邦與量化的烏托邦
4.2.2時間的焦慮
4.3從現實想像到幻象現實:運動情感的修辭性演繹
5文化革命與國家儀式
5.1移風易俗與革命思想道德建設:以大字報文藝為中心
5.2文藝民主與文藝權力版圖之重繪
5.3文化表演與國家儀式
6餘論
參考文獻
後記
序
導論
1.1緣起與意義
「文革」結束之後,伴隨著人們的反思和改革開放的進行,「告別革命」被提了出來 ,雖然這一論調已在某種程度上被「清算」,但其直接的後果卻是,革命似乎正逐漸演變為一個略顯沉重的話題。或許在當代,有著「紅色懷舊熱」、「紅色經典熱潮」、「樣板戲回潮」等諸現象,有著以主流意識形態為代表的「主旋律」對革命正面的捍衛,但是革命之沉寂卻是不爭的事實,革命與革命意識形態不再充滿光暈。然而,引人注意的是,在這個「後革命」的年代裡,在不同時間,不同地域,一種零星出現的、與主流意識形態關係並不太大的革命文化現象卻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幾乎獲得了綿延性的發展。請看以下幾則材料:
材料一:2009年6月1日,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舉辦了「產險續保百日聯賽」。前期因籌備賽事而製作的兩幅巨型宣傳畫頗為引人注意。第一幅宣傳畫上半部分用猩紅的字體標明了聯賽名稱、時間、獎勵等內容;下半部分紅旗飄飄,主角工農兵敲鑼打鼓,高舉「團隊報名獎」、「積分大獎」獎狀,意氣風發。第二幅宣傳畫中,朝陽初升、霞光萬丈,工農兵則在緊張勞作,紅旗與朝霞相映生輝,傳達著「鏖戰百日,勇者勝」的意旨。(見圖一)
材料二:2009年7月27日,上海火車南站銀泰百利時尚中心一家名為Jack walk的品牌時裝店擺出了一款富含「革命」色彩的T-恤短袖。該款短袖核心圖案由四名工農兵構成,孔武有力。圖案第一位「工人老大哥」左手緊握「紅寶書」,而右手則與其他三位「同志」共同握著一根類似接力棒的物品。在圖案的下方,印著幾行英文字母,以黑色大寫字體標出的則是「UNITY IS POWER」(團結就是力量)。(見圖二)
材料三:2009年8月10日,在浙江杭州的河坊街,一家名為「火柴天堂」的小店推出了「紅色經典」系列封面的火柴。這套「紅色經典」系列由「祖國山河一片紅」、「紅小兵」、「生於七十年代」、「為人民服務」等不同主題構成。封面設計多為紅色,印製革命標語、宣傳畫、口號等,革命年代的人物形象、精神、環境等呈現得栩栩如生。(見圖三)
材料四:2009年9月17日,《南方週末》的一篇反駁貶抑福利國家的文章配圖選擇了向春的漫畫。漫畫由三張圖片構成,背景以暗紅為主,人物為「工人老大哥」、孩子,關聯物為奶瓶。「工人老大哥」的形象「紅光亮」,孩子則顯得弱小,顏色呈灰白色,與「工人老大哥」形成強烈反差。三幅圖片通過「工人老大哥」對奶瓶的不同處理展現孩子和其關係變化,傳達出了福利國家和非福利國家以及兩種不同非福利國家的差別。 (見圖四)
在這幾則材料中,革命及革命審美元素被拼貼、挪用、戲仿,成了新的意識形態形成的關鍵成份。對於這些元素,我們並不陌生,我們很容易就可以從革命年代的宣傳畫中找到它們。請看以下兩幅圖片(圖五)
把這兩幅圖片與以上材料中的圖片進行比較,紅色的背景、集體主義精神、高舉的「紅寶書」、「孔武有力」的工農兵英雄形象等成了它們共用之審美特徵。材料一和材料二是對革命元素部分的挪用,然後進行拼貼,革命具有了一定的審美召喚作用;材料三則是完全的移置,沒有做任何處理與改動,直接以「紅色」切入當下,喚醒革命記憶跡象明顯;材料四帶有明顯的隱喻色彩,國家之指向選擇了歷史性的「領導階級」「工人」,畫面顏色、明暗處理採用了「文革」時期的「紅光亮」,革命審美元素成了漫畫的主要技術與內容。從中國平安「產險續保」活動宣傳對革命材料的徵用到Jack walk服裝圖案設計中的工農兵形象,從「火柴天堂」公司「紅色經典」系列火柴盒對革命歷史的直接呈現到《南方週末》理論文章配圖中對人物形象不自覺的「紅光亮」處理,革命文化以及與之相關的審美元素似乎在這個「後革命」時代裡獲得了某種程度的「回潮」。 或許這些革命元素在經過「商業」包裝之後已失去了應有的革命內涵,成了「商品」增值的一種手段,但是幾乎可以肯定的是,這些圖片在傳達出製作者所設想的「商業」、「文化」意圖時,同時召喚出的是幾近同一的革命紅色記憶。
詳細資料
ISBN:9789869555944規格:平裝 / 280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作者:喬尼.蘭伯特、納迪亞.希琳
出版社:東雨文化
出版日期:2024-04-22
66折: $ 3953
66折: $ 627
作者:戴夫.亞斯普雷
出版社:木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06-08
66折: $ 317
66折: $ 263
作者:古賀史健,岸見一郎
出版社:究竟
出版日期:2014-10-30
$ 237
作者:鐘穎
出版社:楓樹林出版
出版日期:2024-11-01
$ 332
作者:王崇禮
出版社:柿子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13
$ 394
作者:越山弱衰
出版社:未來數位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13
$ 237
作者:蔡榮根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4-10-30
$ 355
$ 153
$ 537
$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