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顧問公司龍頭——麥肯錫
對亞洲下一個超級強國提出的未來手冊
集結近60位各界菁英觀點
一針見血 洞悉印度當前政治、文化及經濟轉變
「如果我們失去印度,我們就會立刻變成三流國家」——印度總督克松爵士
「如果印度算是國家的話,那赤道為什麼不是?」——英國首相邱吉爾
這本書 即將刷新你的印度印象
本書邀集全世界重要人士分析擁有龐大文化潛力與機會,但卻不被普遍了解的大國:印度。印度蓬勃的經濟活動與日益龐大的中產階級族群,使之成為與中國並列的兩大重要新興市場,此外,印度的高科技產業與全球品牌也逐漸成為全球經濟體內不可忽視的勢力。但是,印度的潛力究竟為何?要如何徹底發揮其潛力?本書編輯透過文化、經濟、與政治多方角度,解析亞洲的另一個超強大國。
本書作者包含 CNN 記者法里德‧扎卡利亞(Fareed Zakaria)、與印度市場關係密切的微軟執行長比爾‧蓋茲(Bill Gates)、谷歌執行長艾立克.史密特(Eric Schmidt)、哈佛經濟學院院長 尼丁.諾瑞亞(Nitin Nohria)、知名得獎作者蘇卡圖.梅塔(Suketu Mehta);以及許多企業家、經理人、經濟學家、外交政策專家、史學者、記者、文化評論者,共同探討印度政治制度的優劣、印度經濟體成長的可能性、印度全球品牌的崛起、印度企業的競爭力、以及當代印度社會的改革等議題。
未來之際,印度將可向其他發展中國家展示一個民主、開放的社會體,將如何達成經濟成長並共享繁榮成果。而作者群也提供了深具開創性的策略建議,以掌握時代良機。然而,作者群同時也擔憂,龐大的貧窮人口將阻礙社會與政治改革。本書提供給期望理解印度大國之轉變的讀者一個窗口,並觀看印度將如何改變世界。
作者簡介:
克雷.錢德勒(Clay Chandler)
麥肯錫亞洲的編輯;同時為財富雜誌前亞洲編輯,在新聞領域可謂能者多勞,亦任華盛頓日報經濟與香港地區的首席特派員,以及華爾街日報的日本特派員。錢德勒畢業於哈佛,專攻政治、經濟與東亞歷史。他與希恩(Heang Chhor)、布萊恩.索斯博(Brian Salsberg)為《重新想像日本:追尋可行的未來》(Reimagining Japan: e Quest for a Future at Works)的共同編者(小學館,2011)。
阿迪爾.贊努巴伊(Adil Zainulbhai)
印度麥肯錫的主席。在麥肯錫34年的職業生涯中,他曾為世界各地的客戶和廣泛的各行各業服務,其中包括上市公司、公營事業、企業家和創業者。他還向各國政府匯報社會及發展問題。孟買人,他於2004年回到家鄉,擔任印度麥肯錫總經理。阿迪爾擁有孟買印度理工學院的工程學士學位和哈佛商學院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 & COMPANY)
麥肯錫是一家全球性的管理顧問公司,致力於協助私營、公營和社會部門的機構取得長期性的成功。該公司在60多個國家擁有超過100個辦事處,全球百大企業中高達90家仰賴其專業建議。
譯者簡介:
李靜怡
紐約州立大學媒體研究系所畢業,現為專職譯者。
章節試閱
前言
多明尼克.巴爾頓(Dominic Barton)、諾施爾.克卡(Noshir Kaka)
西元前三二六年,當亞歷山大大帝抵達印度河流域時,他已將三個強盛的王國:敘利亞、埃及與波斯,收納於掌心。但是在某個滂沱大雨的夜晚,這位馬其頓帝國國王在印度河支流傑赫勒姆(Jhelum)河的岸邊,突遭印度國王重擊,亞歷山大大帝想要統治全世界的野望因而分崩離析。希臘史學者稱亞歷山大的印度敵人為波羅斯(Porus)。根據史記,波羅斯國王身長七呎,號令三萬士兵與兩千隻戰象發動攻擊。經過了徹夜的風雨呼號、人獸廝殺,亞歷山大最後迫使波羅斯國王投降。不過這場勝利似乎不足掛齒。對印度而言,波羅斯僅為渺小之境。統治較低窪的東部恆河流域的瑪加達(Magadha)皇帝,擁有規模更為龐大的軍隊與戰象。自此,亞歷山大所率領的軍隊已經疲憊難當,並且懼怕再次面對另一支更為強勁的印度軍旅,亞歷山大的手下軍隊群起叛變,要求這位歷史上最為成功的軍事領導者縱馬復返。
對現代旅客而言,印度仍舊俱足挑戰性。從英蒂拉甘地國際機場(Indira Gandhi International Airport)第三航站出站的旅客,將發現迎面而來的是九個金光閃閃巨碩無朋的佛手印,懸掛在移民署上方。設計師闡述背後概念,表示九個手勢來自瑜伽與印度古典舞蹈,象徵安心與仁慈,「這意味著旅客即將面對轉瞬襲來的全新浪潮...以及連結個人與全宇宙生生不息的動力。」旅客們在佛手印下方出入海關、提領行李,冷氣徐徐放送的大廳張貼了標題為「印度不思議」(Incredible India)的海報,接著,他們會搭上計程車,迎向比全宇宙生生不息的動力還更跳躍的印度街頭。
混亂、多元、充滿動盪的活力感,向來是印度引以為豪的特色。當西方世界奮力從經濟蕭條中恢復時,印度與中國卻成為全球兩大不可忽視的新興市場。據估計,目前印度擁有十二億人口,人口之中約有半數低於二十五歲,以此推算,二〇二五年之際,印度將取代中國成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在印度表現出色的時候,其經濟成長率堪比中國,二〇〇六年與二〇〇七年時,印度國內生產總值飆升了百分之八點五。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報導,二〇一二年時,印度可望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
作為亞洲的另一個超強大國,印度有其優勢。相對於競爭敵手中國,印度的商業領導者更有自信面對全球市場;他們多數通曉英語,並擁有來自歐美頂尖商學院的畢業證書。滿懷自信的印度頂級企業執行長們在海外開疆闢土,並高調收購他國企業,奪取全球媒體的目光,好比塔塔集團(Tata Group)購買捷豹(Jaguar)汽車與路華(Land Rover),以及巴帝電信(Bharti Airtel)購買非洲電信事業等案。印度軟體巨頭塔塔諮詢服務公司(Tata Consultancy Service)、威普羅(Wipro)與印孚瑟斯技術公司(Infosys)早已成為全球科技領導企業,這該歸功於每年從印度理工學院(Indian Institutes of Technology)畢業的數千名世界級頂尖工程師。印度企業也在其他關鍵領域如醫藥、石化與鋼業等表現超前,證實該國具有足以扭轉全球競爭藍圖的效率與創新能力。相較於中國,印度的銀行體系與股票市場具備更為嚴謹的管制系統,並且不排斥外國資金。印度的貨幣與人民幣相反,可以自由的買賣流動。許多觀察者認為,擁有獨立喧鬧的媒體、紛擾不斷的民主政治體系的多元印度,或許有潛力向世界其他新興市場證明單一種族與極權專制,並非唯一能帶來經濟發展的途徑,甚至,也絕非最好的方式。
不過,我們別忘了「潛力」一詞所代表的意涵,幾乎所有關於印度的討論,都會提到潛力一詞。不管是企業主管、政府官員或是印度國境內外的意見領袖,總是滔滔不絕地向顧問們談及印度潛力。今天,距離印度脫離英國殖民主義的桎梏已然七十年,印度企圖在世界經濟大浪中取得一席之地。印度確已成為眾人眼中崛起的新星,但是她所崛起的速度與表現,真有眾人所預期的一般亮眼嗎?
就在《重新想像印度》付梓之際,嚴重的市場衰退讓印度前景堪憂,自一九九〇年代市場解放以來所創造的高速經濟成長,已逐漸凝滯成金融僵局與過度的自我膨脹。一九九〇年代改革推手,也是現任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Manmohan Singh)曾經誓言「將採取一切可能的行動,並且將盡一切可能的手段」,減少政府開支,穩定經濟狀況。但是,問題仍然盤旋不去:「究竟印度該採取怎樣的手段?印度真正的潛力為何?要如何才能徹底釋放印度的潛力?」
本書的目的在於激起對於上述提問的討論與思辨。《重新想像印度》全書按照《重新想像日本》(Reimaging Japan)的格式與精神完成,二〇一一年當日本深受核災、地震、海嘯重創時,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 & Company)出版編訂該冊論文合集。如同前書一樣,本書試圖從各個面向尋求答案,包括社會、文化以及經濟、政治角度。我們向印度頂尖企業的管理者、全球最大跨國企業的執行長、經濟學者、投資者、企業家、學者、記者、藝術家與運動員徵求論文。當然,讀者將閱讀到關於印度政治體系優劣、印度經濟成長的前景、印度企業體的競爭性以及印度外交政策等議題之文章。其他文章則涵蓋不同面向的議題,包括印度如何運用新科技加強基礎建設、拓展醫療保障範圍、重振教育系統、重新思考能源策略,以及挽救日益惡劣的環境。不過本書也提及了較為「軟性」的議題好比寶萊塢電影、蟋蟀、印度料理、棋藝、古典舞以及印度未來在奧運時可能的卓越表現。總體而論,我們認為此書比起其他著作包含了更多的創意與專業度。
所有的文章都代表了獨立的聲音。麥肯錫顧問公司絕不過濾或企圖影響任何文章作者的觀點,我們僅僅要求作者盡可能犀利而清楚地表達己見。雖然確實有幾位麥肯錫顧問公司的顧問參與撰寫報告,不過《重新想像印度》並非麥肯錫公司的研究結果,也不該被視作「白皮書」或具統整性的政策提議。相反的,我們的目的在於提供作者們能夠以開放自由的方式辯論印度的未來的空間。
在我們討論印度的未來的同時,絕不能忽視她璀璨的過去。印度次大陸曾經擁有人類早期最複雜的文明。批評印度現代基礎設施的人也不該忘記,早在五千年前摩亨卓達羅(Mohenjo-Daro)與羅坎蒂(Rakhigarhi)就擁有全世界已知最早的都市衛生系統,並且為最早使用輪式運輸的區域。亞歷山大離開印度的數百年後,極具權力的印度王朝同時推廣藝術、宗教、哲學與實用科學。第一位實際穿越旁遮普平原進入印度河恆河平原的西方史學者梅伽斯德尼斯(Megasthenes)曾經如此形容該地的富庶與肥沃,「對印度來說,飢荒是聞所未聞的概念,這裡有著源源不絕的營養食糧 。」 來自威尼斯的冒險家馬可波羅(Marco Polo)宣稱自己在一二九二年的中國至波斯遠征之旅中,曾經數度造訪印度港口,他描述位於印度西南岸的馬拉巴爾(Malabar)也就是現在的喀拉拉(Kerala),為「全世界最富庶、輝煌的區域」。
一六〇三年,當英國商人約翰.米德赫爾(John Mildenhall)揣著一封來自伊莉莎白女皇的信來到阿克巴法庭的蒙兀兒帝王面前時,當時蒙兀兒帝王麾下的印度為全世界最富有的國家,並擁有近四分之一的全球經濟活動量 。阿喀巴國王手下擁有北起喀布爾南至德干高原的領土,實為全世界最有權力的人物。依照英國史學者亞歷克斯.特佐曼(Alex von Tunzelmann)的記載,阿喀巴位於法泰赫普爾西克里(Fatehpur Sikri)的宮廷「張揚著無與倫比的富裕...所有的房間都以大理石、檀香木、珍珠母以及優雅的孔雀羽毛扇細緻點綴著。」相較之下,伊莉莎白則是個「負責統治粗糙、單調、冷冰冰悲慘王國的蒼白女人。」
然而,在近一百五十年後,這個悲慘大國已成為擁有超強海上軍力的霸權,而蒙兀兒王國卻已分崩離析。一七五七年時,由伊莉莎白女王授予皇家特許狀與印度貿易權限的東印度公司已強大到足以控制此次大陸。一八五七年的浴血戰役之後,印度的直接管轄權已轉移至英國皇家手上,直到一九四七年印度成為獨立國家為止。
本書中的許多撰文者視從殖民地轉移至國家狀態,為印度的首次理想實踐。對於草創印度的先驅們而言,來自不同種族、宗教、語言、階級所引發的混亂,讓國家一詞成了難以企及的夢想。正如同本書首篇撰文作者法里德•扎卡利亞(Fareed Zakaria)提醒我們的,前獨立時期的印度根本是一鬆散的聯邦,權力中心不斷地在不同聯盟、地方傳統間移轉,這點和單一宗教、單一文化的歐洲國家實在大不相同。沒有任何人能保證,現代的印度將永遠維持一個國家的狀態。儘管印度獨立後的首位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認為自印度河流域文明到現代,印度乃多元繽紛但是一統的政體,然而,這恐怕是過於一廂情願的想法。
獨立後的三十年間,印度受到邊界的多起戰事、部落暴動與分離主義運動的侵擾,全國陷入分裂危機。對印度領導者來說,他們的首要任務在於鞏固中央政府的權能。然而,尼赫魯的女兒,擔任總理的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似乎對此操之過急,她傾全力縮緊中央政府的管轄力,並削弱地方上的政治敵手,卻因此助長了反叛者的火焰。
早期的印度經濟政策似乎也以同樣的思維運作。尼赫魯在劍橋就讀大學時,就深受費邊社會主義 (Fabian socialism)影響,並以此建構他對國家與私人企業之間的關係的想像。他欽慕蘇聯式的中央計畫。幾乎所有為本書撰文的企業管理者都深刻回憶了印度獨立後的四十年間,牌照制度(license raj)所帶來的商業窘境,此牌照制度與其繁複的監管內容扼殺了各種形式的商業活動。一九九一年,當收支危機重創印度,迫使印度儲備銀行空運六十七噸的儲備黃金至倫敦,以求國際貨幣基金(IMF)貸款支援時,印度總理納拉辛哈•拉奧(Narasimha Rao)才在此尷尬的時刻放鬆了對各關鍵工業的強硬箝制。
雖然上述改革都是面對危機時不得不然的反應措施,但是如同信實工業(Reliance)執行長穆克什•安巴尼(Mukesh Ambani)所點出的,許多改革都相當「具有遠見與膽識」,而信實工業的高速成長率似乎正是此番變革下的受益者。確實,自由化(liberalization)與創業主義所帶來的經濟成長率爆發,可說是印度開始對自身「再想像」的豐碩戰果。
而本書正是一九九一年改革後所帶來的強勁動能,以及隨後而起的極具遠見與膽識的變動之下的產物。經濟成長率、全球化以及科技普及,促使印度開始討論對未來共同國家的想像,而這些對話在過去的二十年甚至十年間,根本是無從碰觸的議題。扎卡利亞是最早讚許印度中產階級擴張的少數評論者之一,他認為「該族群的利益超越了地方、階級與宗教」,並成為統一背後最重要的支持力量。確實,扎卡利亞認為近年印度發起的大規模反政府貪污抗議以及聲援德里受性侵害少女的遊行,都是印度中產階級要求中央政府履行其任務的實際行動。此外,傑瑞.賓多(Jerry Pinto)所撰寫的寶萊塢論與運動播報員哈莎.博喀爾(Harsha Bhogle)所提到的蟋蟀活動,則揭示了流行文化對印度團結的影響。
不過我們必須理解到,印度本就具有完整的意識形態。從古至今,印度人多半認為不管其背景差異為何,他們都是一個國家之下的子民。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政治學教授阿什妥思.凡斯尼(Ashutosh Varshney)在其撰文中提到,「區域的多元化已經無法對印度構成實際的威脅。印度的邦聯系統自始至終期望自多元的背景下,創造一個統一的國家,並保護其國家的完整性。事實上,印度的邦聯制早已獲得普遍性的成功。」如同《印度快報》(Indian Express)編輯莎克爾.葛普塔(Shekhar Gupta)所說的,「唯有現在當印度歷經許多暴亂,並且自憤怒與痛苦的政治氛圍中邁開步伐,並擁抱希望與期待時,我們的國家才有可能成為自由而多元的民主社會。」
此時,正是重新想像印度的最好時刻。
本書文章提醒我們,現今的印度仍面臨許多急迫的挑戰。我們的作者提及不少值得關注的議題:
國家的角色:前寶潔(Procter & Gamble)印度分公司經理、自由主義者葛查蘭.達斯(Gurcharan Das)認為,唯有透過強大的自由國家基礎,才能釋放商業創造力與企業潛能。他認為,幾十年來印度的私人企業突破政府重重管制與官僚的繁文縟節,獲得令人驚豔的成功,這完全符合了當地人的口頭禪,「印度在夜晚茁壯,而政府深深入睡」(India grows at night,when the government is sleeping)。他問道,「一個虛弱、動蕩不安的國家要怎麼樣維持其經濟的活絡?難道印度不能在白日強大嗎?或許,私人企業逃脫了政府的枷鎖而獲得成功,可說是英雄之舉,但這絕不是長遠之計。」
摩根史丹利(Morgan Stanley)公司的新興市場專家魯奇爾.夏爾馬(Ruchir Sharma)則認為唯有更進一步的去中央化(decentralization),才能解決現有的印度難題。他認為印度中央與地方政府應分別建立經濟政策。「國家的強盛正是印度逐漸成熟的象徵...當國家的聯邦體制日益蓬勃,中央政府領導人自然會感受到中央的無效率。」實業家阿南德.瑪希德拉(Anand Mahindra)相當認同此說法:「促進經濟活絡的最好辦法就是鼓勵全國自中央到地方都以自己的方式進行發展。」
麻省理工學者黃亞生(Yasheng Huang)則反對眾人的刻板印象認為中國經濟成長率大過印度的主要原因在於前者實行一黨專制政府,而後者則為民主體系國家。黃亞生認為,民主制度對經濟成長毫無害處。他否認專制政權能夠創造經濟奇蹟的迷思,認為謬誤來自對政治與經濟情勢的錯誤分析。
擁抱競爭:許多撰文者對印度排斥競爭的態度感到惋惜。部份作者提及印度排斥外商進入當地市場的實例。不過哈莎.博喀爾的蟋蟀論文則點出創造更公平的機會,或許可讓印度成為全球超級大國。吉特.賽希(Geet Sethi)探討如何能讓印度的奧運代表隊更具競爭力。小說家曼紐.喬瑟夫(Manu Joseph)則直指印度中產階級的偽善,該族群為低下階層發聲,譴責家族政治裙帶關係所帶來的利益,但自己又躲藏在既得利益者的保護圈裡。
尋求共榮式經濟成長:在本書所編輯的文章裡,許多作者反覆提及創造更為共享的經濟成長模式,有其必要之處。幾乎所有作者都認同,沒有任何快速之道足以解決目前的經濟發展偏狹,但是許多人認為,科技有可能是解決印度貧富差距問題的最終手段。科技或可透過教育體系,大幅抗衡不平等的起跑點。數位教育專家薩爾門.康(Salman Khan)與山塔納.席哈(Shantanu Sinha)認為全球目前處於另一個「印刷術革命」的時代,原本受菁英階級掌控的教育資源,可透過網路分享傳遞給數以百萬計的線上學習者,不管是哈佛或是史丹佛的課程,都可能藉由網路媒介,進行知識擴散。席利納斯.芮狄(K. Srinath Reddy)認為醫療保健體系也可能發生類似的變革,他以「史瓦沙平台」(Swasthya Slate)為例,使用者透過平板電腦裝置進行多項包括心電圖、血糖、血壓、心跳測量在內的醫療診測。前印孚瑟斯技術公司執行長,目前為身份識別局局長的南丹•尼勒卡尼(Nandan Nilekani)則介紹該單位如何透過數位與生物識別科技幫助印度低收入階層取得政府給予的補助與資源。
創新與跳躍性思考:創業投資者維諾德•柯斯拉(Vinod Khosla)則和許多評論者所見略同,他認為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印度應發展「跳躍性思考」以找到足以因應未來情勢的策略,不管是教育、醫療或能源與基礎建設領域,都應以此為發展中樞。舉例來說,與其盲目仿效已開發國家興建高速公路,接受逐漸攀高的車流量,不如思考如何創造出最佳的自動車運輸系統。寇歐斯拉(Khosla)與部份作者則敦促印度扶植新興企業,而非持續地對現有企業進行補助。
可持續性發展:前殼牌石油執行主席凡克朗.席可.曼塔(Vikram Singh Mehta)描述印度能源政策如何成為發展障礙,並且自相矛盾。韋丹塔資源公司(Vedanta)主席愛納爾.安家威(Anil Agarwal)則質問為何印度對其所擁有的豐富礦藏量遲遲毫無動作。歷史學者拉曼查達拉.古哈(Ramachandra Guha)認為過去二十年來,印度在可持續發展環保政策上撤守固有立場,轉而推崇西方社會的消費文化,導致環境的強大傷害。他寫道,「今天的印度根本是環境污染的大本營,天空濃煙密佈、溪水乾涸、地下水位下降,還有無法處理的龐大垃圾以及逐漸消失的森林叢。」
尋找印度在世界的位置:本書榮幸邀請到數位重量級的外交政策專家撰寫文章。比爾•埃莫特(Bill Emmott)敦請印度重新找回尼赫魯總理的寬廣視野,並且視印度為亞洲的領導者。斯蒂芬•菲力普•寇恩(Stephen P. Cohen)、艾哈邁德.拉希德(Ahmed Rashid)與布魯斯.雷德爾(Bruce Riedel)則特別在意印度該如何調整與巴基斯坦、阿富汗與美國之間的關係。
多位麥肯錫顧問也認為印度企業必須扮演更為重要的國際性角色,並詳述背後原因。埃迪亞貝拉集團(Aditya Birla Group)執行長庫瑪.曼葛拉蘭.貝拉(Kumar Mangalam Birla)則分享了自己率領該企業創造國內最成功的國際轉型的經驗,他坦承,要不要讓牛肉出現在員工餐廳,也是當初相當棘手的挑戰之一。
餐廳老闆洛錫尼.戴伊(Rohini Dey)也面臨類似的問題。他希望徹底改變世人對印度料理的觀點,八點九九美元的吃到飽餐廳絕非印度料理的代名詞,那些黏糊糊飄在油湯裡還染著莫名鮮豔色彩的食物,根本是印度美食形象的殺手。奧美(Ogilvy)執行長克里斯多福.葛來福(Christopher J. Graves)則分享了他對打造「印度品牌」的想法,認為「印度不思議」廣告系列應檢討其可信度。
定義印度認同:阿南德.葛德哈拉德斯(Anand Giridharadas)則以不同切入點討論印度認同問題。他關注的並非國族視角,而是個人視角──印度人如何重新想像自己。葛德哈拉德斯表示,對個人來說,印度夢代表「創造自我的夢,代表你擁有自由選擇所是。拋下階級、經濟地位、出生地、宗教、父母職業或是家庭飲食習慣,因為,這都不再重要。印度夢代表變成夢想中的自己,拋下歷史、成見與罪惡感。」
或許,作為一個國家,印度確實陷入迷惘之中。對印度宗教與哲學而言,報業(karma)為萬事萬物最終的解答。以簡單的語言來解釋,報業的概念認為每個人的命運都是底定的,所有的事情早已被前世因果注定。不過報業仍舊認為透過個人的選擇與行動,人可以因自己的意志與機會扭轉命運。或許,令人振奮的是,所有本書的撰文都讓我們相信當代印度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印度人民有權力追求無盡的可能。
然而,要完成如此夢想,必須所有的印度人攜手合作並行,才有可能。比爾.蓋茲(Bill Gates)在其撰文中描述印度人為對抗小兒麻痹所付出的努力。他如此回憶,「印度向全世界證明了,她的人民如何動員全國上下,達成目標,如果我們感受到此番改變的深刻,就知道印度的前景無可限量...印度確實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不過她展現了自己的意志以及為實現夢想的執著。」
我們深有同感。
【參考資料】
撰文者名單
愛納爾.安家威(Anil Agarwal)是韋丹塔資源公司(Vedanta Resources PLC )的執行總裁;韋丹塔是一間國際金屬與礦物生產商,業務範圍遍及七個國家。韋丹塔總部設於倫敦,是世界最大的精煉鋅生產商,銅、鐵、銀產量亦名列前茅。
穆克什.安巴尼(Mukesh Ambani)是印度最大私人部門信實工業(Reliance Industries)的執行長暨董事長,也是印度總理貿易與工業諮詢會委員、國家應用經濟研究委員會成員,以及印度管理研究所邦加羅爾分校董事長。安巴尼擁有孟買大學化學工程研究所化工學位,並為史丹佛大學企業管理碩士。
維斯瓦納坦.阿南德(Viswanthan Anand)是印度首位西洋棋國際特級大師,自二〇〇七年起保有西洋棋世界冠軍頭銜。他也是二〇〇三年世界國際西洋棋聯合會快棋冠軍。二〇〇七年,阿南德獲頒蓮花賜勳章,是印度首位獲得此獎的運動員。
多明尼克.巴爾頓(Dominic Barton)為麥肯錫顧問公司的全球總經理與資深合夥人。
哈莎.博喀爾(Harsha Bhogle)為記者,同時被認為是「印度板球運動的發聲筒」。他於一九八〇年代開啟在全印廣播公司的運動評論事業,並為英國廣播公司工作了八年。一九九五年起,他開始在 ESPN Star Sports 播報板球。博喀爾擁有奧斯馬尼亞大學化學工程的學位,並曾就讀印度理工學院甘地納加爾分校。
庫瑪.曼葛拉蘭.貝拉(Kumar Mangalam Birla)為埃迪亞貝拉集團(the Aditya Birla Group)的執行長,埃迪亞貝拉集團是其曾祖父於一八五七年創立的全球企業。貝拉集團是世界數一數二的滾軋鋁、水泥與紡織生產商。貝拉為貝拉理工學院之榮譽校長,該校強項為工程與科學。貝拉同時為印度儲備銀行中央董事會的成員。印度第一份關於公司管理報告的撰寫者正是貝拉,他也是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內線交易防制會的主席。
約翰.錢伯斯(John Chambers)是思科系統公司(Cisco Systems)的董事長暨執行長。他榮獲多項獎項,包括柯林頓全球市民獎(the Clinton Global Citizen Award)與伍德羅.威爾遜企業公民獎(the Woodrow Wilson Award for Corporate Citizenship)。
克雷.錢德勒(Clay Chandler)為麥肯錫亞洲的編輯;同時為財富雜誌前亞洲編輯,在新聞領域可謂能者多勞,亦任華盛頓日報經濟與香港地區的首席特派員,以及華爾街日報的日本特派員。錢德勒畢業於哈佛,專攻政治、經濟與東亞歷史。他與希恩、布萊恩.索斯博(Heang Chor Chandler)為《重新想像日本:追尋可行的未來》(Reimagining Japan: e Quest for a Future at Works)的共同編者(小學館,2011)。
馬達夫.查凡(Madhav Chavan)是帕拉罕教育基金會(the Pratham Education FOundation)的共同創辦人、主席與執行長。創立於一九九四年的帕拉罕,初衷是為孟買貧民區孩童提供學齡前教育,至今已是印度最大的教育性非政府組織,援助範圍擴及十九邦的三百萬名小學兒童。二〇一二年,查凡獲頒智慧教育獎(WISE Prize for Education),該獎項被認為是教育界的諾貝爾獎。
路易.謝納沃(Louis R. Chenevert)是聯合技術公司(United Technologies)的董事長暨執行長,該公司旗下有奧的斯(Otis)電梯公司、普惠飛機(Pratt & Whitney)發動機公司與塞考斯基飛機公司(Sikorsky Aircra)。謝納沃為商務委員會、美國──印度執行長論壇與商務圓桌會議的成員。
菲利浦.克拉克(Philip Clarke)在三七年前於英國零售商特易購(Tesco)擔任商品陳設工作,二〇一一年時成為該公司的執行長。今日特易購為世界最大零售商之一,在十二個國家擁有六千七百間分店。克拉克擁有利物浦大學經濟史學位。
斯蒂芬.菲利普.寇恩(Stephen P. Cohen)為布魯金斯學會(Intelligence Project at the BrookingsInstitution)外交政策研究的資深研究員,也是南亞安全與核擴散議題專家。他是美國國務院、蘭德公司與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的顧問,以及美國外交關係協會南亞專案小組以及亞洲協會美國──南亞關係委員會的成員。他是《世紀一擊:印度──巴基斯坦難題》(Shooting for a Century: India-Pakistan Conundrum)(2013)、《美國掌握之外:一世紀以來中東政策的失敗》(Beyond America’s Grasp: A Century of Failed Diplomacy in the Middle East)(2009)等書的作者,並與蘇尼爾.達斯古普達(Sunil Dasgupta)共同著作《漫無目標的武裝:印度軍事現代化》(Arming without Aiming: India’s Military Modernization, 2010)(2010),此外也是《巴基斯坦的未來》(The Future of Pakistan, 2011)的撰稿者。
維卡什.達格(Vikash Daga)是麥肯錫德里辦公室成員。
古爾恰蘭.達斯(Gurcharan Das)是六家印度報紙(英語、印地語、泰盧固語與馬拉提語)的固定專欄作家。他曾為《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金融日報》、《外交雜誌》(Foreign Affairs)與新聞周刊撰稿。他的文學著作包含小說《良善之家》(A Fine Family)(2001),以及探索摩訶婆羅多史詩奧秘的《為善之難:教規中的微妙之處》(The Difficulty of Being Good: On the Subtle Art of Dharma)(2009)。他以當代印度為主題的著作為人所知,包括《擺脫束縛的印度:從獨立到全球資訊時代》(India Unbound: From Independence to the Global Information Age)(2000),該書為二十世紀印度的敘事史,曾被英國廣播公司翻拍。其他著作還包括《一夜之間成長的印度:一個強國解放的案例》(India Grows at Night: A Liberal Case for a Strong State)(2012)。達斯在一九九五年起成為全職作家,在商業領域經營有成後,一躍成為印度寶潔的執行長。
索那爾德.迪賽(Sonalde Desai)是馬里蘭大學社會學教授以及印度國家應用經濟研究委員會的資深研究員。迪塞為人口統計學者,研究社會、教育與經濟相對不平等的情況。迪塞與印度國家應用經濟研究委員會合作,完成印度人口發展調查,蒐集四萬家戶的詳細資料。這些資料用以研究貧窮、性別不平等與公共政策間的關係。迪塞於史丹佛大學攻得社會學博士,她也是《性別不平等與人口統計行為:印度》(Gender Inequality and Demographic Behavior: India)(1994)的作者,以及《印度人口發展:變遷社會遭遇的挑戰》(Human Development in India: Challenges for a Society in Transition)(2010)的撰稿人。
丁文嘉(Vishakha N. Desai)是亞洲協會二〇〇四年至二〇一二年期間的主席與執行長,也是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全球事務的特別顧問,以及古根漢基金會全球政策與計畫的資深顧問。作為古典印度藝術的學者,她是波士頓美術館印度、東南亞與伊斯蘭藝術的策展人,並擔任包括威尼斯雙年展在內等許多國際當代藝術計畫的顧問與審查委員。德賽曾任教於曼徹斯特大學、波士頓大學與哥倫比亞大學。
羅西妮.戴(Rohini Dey)在成為餐館老闆前,是一名經濟與管理顧問。她是《朱紅》
餐廳的創始人與所有者,這間印度拉丁風味餐廳在紐約與芝加哥都有分店。她創立了「朱紅暨詹姆士比爾德女性烹飪領導基金」( Vermilion James Beard Foundation for Women in Culinary Leadership Scholarship),旨在為餐飲業創造更多女性領導者,戴也是芝加哥網絡(Chicago Network)、國際女性論壇(International Women’s Forum)與紐約女性論壇(Women’s Forum of New York)的活躍成員,並為《芝加哥太陽報》撰寫每月專欄。
法蘭克.德索薩(Frank D’souza)為全球顧問與資訊技術提供商高知特的共同創辦人與執行長。德索薩出生於奈洛比(Nairobi),於卡內基麥隆大學取得企業管理碩士。德索薩也是美印商會的董事。
比爾.埃莫特(Bill Emmott)為國際事務作家與顧問。他在一九九三年至二〇〇六年期間擔任《經濟學人》的編輯。他也為倫敦泰唔士報與義大利新聞報撰寫當前時事。埃莫特著作等身,包括《競爭者:中國、印度與日本間的權力鬥爭如何影響下一個世代》(How the Power Struggle Between China, India, and Japan Will Shape Our Next Decade)(2008),以及《好義大利、壞義大利:義大利必須克服恐懼、面對未來的原因》(Good Italy, Bad Italy: Why Italy Must Conquer Its Demons to Face the Future)(2012)。
索尼雅.法雷洛(Sonia Faleiro)為《美麗的事物:孟買舞蹈酒吧內的神祕事物》(Beautiful Thing: Inside the Secret World of Bombay’s Dance Bars)(2010)的作者,該書被倫敦星期日《泰唔士報》選為二〇一一年旅遊類年度書籍。她出生於果亞邦,成長於新德里,就讀於聖史蒂芬學院與愛丁堡大學。她為《今日印度》、《喧囂雜誌》(Tehelka)、《紐約時報》與《國際先驅論壇報》撰稿。
麥坎.法蘭克(Malcom Frank)是高知特公司(Coggnizant)的策略與市場執行副總裁。他擁有耶魯大學經濟學學位。
派翠克.法蘭奇(Patrick French)是獲獎的英國歷史學者。他的著作包括:《榮赫鵬:大英帝國最後一位探險家》(Younghusband: The Last Great Imperial Adventurer)(1994)、《不自由毋寧死:印度獨立與分裂的旅程》(Liberty or Death: India’s Journey to Independence and Division)(1997)、《西藏、西藏》(Tibet, Tibet)(2004)、《世事如斯:V.S.奈波爾的授權自傳》(The World Is What It Is: e Authorized Biography of V. S. Naipaul)(2008)與《描繪印度》(India: A Portrait)(2011)。他是英國──印度政府圓桌會議的創辦成員,並在牛津大學、哈佛、皇家地理學會、亞洲協會、美國企業機構與眾多機構授課。
比爾.蓋茲(Bill Gates)是微軟(Microsoft)的創辦人與董事長,也是比爾與美琳達蓋茲基金會(the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的共同董事長。
阿南德.葛德哈拉德斯(Anand Giridharadas)是《印度的呼喚:一個國家再造的貼身描繪》 (India Calling: An Intimate Portrait of a Nation’s Remaking) (2011)一書的作者。他為《紐約時報》以及其國際版《國際先驅論壇報》(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撰寫時事專欄,之前則任麥肯錫顧問。他出生於俄亥俄州的克里夫蘭市,就讀密西根大學、牛津與哈佛。他在世界各地從事報導與演說。二〇一一年,他被提名為阿斯本研究所(the Aspen Institute)的亨利克朗榮譽研究員(Henry Crown fellow)。
妮沙芭.古德萊吉(Nisaba Godrej)是古德萊吉消費者產品公司(Godrej Consumer Products)的執行董事,以及古德萊吉人力資本與投資工業(Human Capital & Innovation for Godrej Industries)的董事會成員與總裁。古德萊吉是創立於一九八七年的印度企業集團,今日業務範圍涵蓋六十多國。妮沙芭.古德萊吉特別專注於與消費者產品相關的創新、人力資本與策略問題,並負責企業集團社會責任的履行。她於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獲得學士,並為哈佛企業管理碩士。她也是「為印度而教」(Teach for India)與英雄計畫(Heroes Project)的董事。
克里斯多福.葛萊福(Christopher J. Graves)是奧美公共關係公司(Ogilvy Public Relations Worldwide)的全球執行長。在加入奧美之前,他於商業新聞工作二十三年,包括共同開創長青電視節目「華爾街新聞 報告」(Wall Street Journal Report)。他也是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 CNBC)歐洲與亞洲地區的副總裁。他也經常擔任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財經論壇的講者與評論員,也是「柯林頓全球行動計畫」(Clinton Global Initiative)、《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與《世界伊斯蘭經濟論壇》(World Islamic Economic Forum)的講者。
拉曼查達拉.古哈(Ramachandra Guha)為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歷史教授,其研究領域包含環境主義與板球。他為印度多家報紙擔任專欄作家,並為《瞭望》雜誌與《展望》週刊固定供稿,他也是《甘地之後的印度:世界最大民主體的歷史》(India A er Gandhi: e History of the World’s Largest Democracy)(2007)與《一個人應該消費多少:印度與美國的環境主義》(How Much Should a Person Consume? Environmentalism in India and the United States)(2006)的作者,以及《板球論辯》(e Picador Book of Cricket)的編輯。古哈也是新印度基金會的信託管理者。新印度基金會為資助當代印度歷史研究的非營利組織。
拉傑.葛普塔(Rajat Gupta)於一九九二年加入麥肯錫,並成為孟買辦公室的全職主任。
莎克爾.葛普塔(Shekhar Gupta)是《印度快報》的主編,該媒體以調查新聞而聞名。他為該報撰寫每週專欄《國家利益》,也是電視訪談節目「起而行」(Walk the Talk)的主持人。
黃亞生(Yasheng Huang)是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的政治經濟與國際管理教授,也是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的特聘教授。他創立並領導麻省理工學院的中國實驗室與印度實驗室,旨在協助企業家增進管理技巧。他也是多本關於全球化、新興市場與境外直接投資的著作作者,包括:《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企業家精神與國家》(Capit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State)(2008),此書關於中國經濟改革開放歷史。
馬奴.約瑟夫(Manu Joseph)為《開放》雜誌的編輯。他的小說《嚴肅之人》(Serious Men)(2010)贏得二〇一〇年度印度文學獎(The Hindu Literary Prize)以及二〇一一年度筆會/開放圖書獎(PEN Open Book Award)。
諾施爾.克卡(Noshir Kaka)是麥肯錫孟買辦公室的資深成員與麥肯錫印度地區總經理。
穆塔.肯特(Muhtar Kent)是可口可樂(COca-Cola)的董事長暨執行長。一九七八年他從報紙分類廣告上找到可口可樂貨車司機的工作。其他的都已成為歷史。肯特活躍於全球商業社群,為消費者商品論壇的共同董事長,以及外國政策協會的研究員,也是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會與非營利組織「催化劑」(Catalyst)的董事。
薩爾門.康(Salma Khan)是可汗學院(Khan Academy)此一於Youtube上生產影片教學的非營利組織之創辦人,之前則為對衝基金的研究者。他於麻省理工學院攻得三項學位(數學、電機工程與電腦科學),也是哈佛企業管理碩士。二〇一二年被時代雜誌選為一百位世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是《世界即學校:重新想像教育》(The One World Schoolhouse: Education Reimagined)(2012)的作者。
維諾德.柯斯拉(Vinod Khosla)是企業家、投資家與科技迷。他是柯斯拉風險投資公司(Khosla Ventures)的創辦人,該公司專注乾淨科技與資訊科技之投資。柯斯拉是戴西系統公司(Daisy systems)的共同創辦人,也是升陽電腦(Sun Microsystems)的第一任執行長,他在升陽領導開放系統與商用精簡指令集(RISC)處理器的創新。柯斯拉是許多尋求建立技術導向公司的企業家之導師,擁有印度理工學院的電機工程學士,卡內基麥隆大學的生物醫學碩士,以及史丹佛商業研究所的企業管理碩士學位。
雅洛克.克什沙加(Alok Kshirsagar)為麥肯錫孟買辦公室的資深成員。
古堂.庫瑪(Gautam Kumra)是麥肯錫德里辦公室的資深成員。
拉吉夫.拉爾(Rajiv Lall)是基礎建設發展財經公司(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Finance Company)的執行董事長,該公司創立於一九九七年,旨在促進印度私營部門的財經基礎建設。拉爾擔任世界經濟論壇全球議程基礎建設委員會(Global Agenda Council on Infrastructure of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以及印度工業聯盟基礎建設會議(Infrastructure Council of the Confederation of Indian Industry)的主席,也是孟買商業與工業協會(Bombay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的前任主席。加入基礎建設發展財經公司之前,拉爾與華平投資(Warburg Pincus)、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世界銀行與亞洲發展銀行合作。他於牛津大學攻得政治、哲學與經濟學士,並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
愛德華.魯斯(Edward Luce)是《金融時報》的駐華盛頓專欄作家,也是駐新德里的南亞辦公室主任。他是《印度的奇特崛起》(In Spite of the Gods: The Strange Rise of Modern India)(2007)與《思考時刻:衰落時代的美國》(Time to Start inking: America in the Age of Descent)(2012)等書的作者。
亞紐.瑪德加夫卡(Anu Madgavkar)是麥肯錫全球機構的資深研究員。
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擔任外交官超過三十年,兩次獲任新加坡駐聯合國大使,並於2001年1月及2002年五月擔任聯合國安理會主席。他經常為《外交雜誌》、《國家利益雜誌》、《紐約時報》與《金融日報》與其他刊物撰稿。他是《亞洲人有能力思考嗎?》(Can Asians Think?)(2001)、《新亞州半球:不可抗的全球勢力向東移轉》(The Irresistible Shi of Global Power to the East)(2008)與《大匯聚:亞洲、西方國家與一個世界的邏輯》(The Great Convergence: Asia, the West, and the Logic of One World)(2013)等書的作者。
阿南德.瑪希德拉(Anand Mahindra)是瑪希德拉集團(Mahindra Group)的董事長與總經理,該集團根基孟買,是印度的跨國集團,在不同部門都有投資,房地產、旅館、汽車與航太零件都有涉足。
巴尼克.麥特拉(Barnik C. Maitra)是麥肯錫孟買辦公室的成員。
維多.馬列特(Victor Mallet)是《金融日報》的南亞區主任,以及前亞洲區編輯(2006至2008年)與亞洲區主要特派員。他是《亞洲四虎的麻煩:東南亞的崛起與衰落》(The Trouble with Tigers: e Rise and Fall of South-East Asia)一書的作者(1999)。
基蘭.瑪茲穆德.肖(Kiran Mazumdar-Shaw)是百康生物製藥(Biocon Limited)的董事長暨總經理。百康是印度最大的生物科技公司。瑪茲穆德.肖是印度政府生物科技諮詢委員會成員,以及印度總理貿易與工業諮詢會與美國──印度執行長論壇的成員。二〇〇五年,獲印度政府頒贈第三級市民獎蓮花賜勳章。基蘭.瑪茲穆德.肖畢業於邦加羅爾大學,並取得澳大利亞聯邦大學的釀酒師資格,她是印度第一位獲得此資格的女性。
蘇卡圖.梅塔(Suketu Mehta)是《孟買眾生錄》(Maximum City: Bombay Lost and Found)的作者,該書曾入圍二〇〇五年普立茲獎。出生於加爾各答,成長於孟買與紐約的他,是紐約大學的新聞學教授。他為多種刊物撰稿。包括《紐約客》、《紐約時報》雜誌、《國家地理雜誌》、《格蘭塔雜誌》、《哈潑》、《時代雜誌》及《新聞周刊》。
凡克朗.席可.曼塔(Vikram Singh Mehta)是布魯金斯學會印度中心的主任,以及印度殼牌公司的前任董事長。他為《印度快報》撰寫每月專欄,於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獲得經濟學碩士,並於塔夫茲大學弗萊徹法律與外交學院獲得碩士學位。
蘇尼爾.巴帝.米托(Sunil Bharti Mittal)是巴帝企業(Bharti Enterprises)的創辦人、董事長與執行長,也是巴帝電信(Bharti Airtel)的董事長,該電信業務範圍遍及非洲與南亞二十多個國家。就用戶數而言,巴蒂電信是世界最大的電信業者之一,也是印度最大的電信業者。米托是印度工業聯盟的前任主席,印度總理貿易與工業諮詢會成員,並曾受頒蓮花賜勳章。他是國際電信聯盟的董事,哈佛大學全球諮詢委員會成員,也是美印、英印以及日印執行長論壇(CEO forums)的成員。
齊亞.莫迪(Zia Mody)是 AZB 事務所的創辦人與經營合夥人,該事務所是印度最大的法律公司,專攻併購。他是匯豐銀行亞太地區的非執行董事,也是世界銀行行政法庭成員,以及倫敦國際仲裁法院的副主席。他在劍橋大學塞爾文學院學習法律,並於哈佛法學院攻得碩士學位。
南丹.尼勒卡尼(Nandan Nilekani)是印孚瑟斯技術公司(Infosys)的共同創辦人以及前共同董事長、執行長。二〇〇九年起,他擔任印度身份識別管理局局長,該局任務是給予印度每一個居民數位身份識別。他也是《想像印度:一個蛻變國家的思考》(Imagining India: The Idea of a Renewed Nation)(2009)的作者。
尼丁.諾瑞亞(Nitin Nohria)在二〇一〇年被任命為哈佛商學院校長,在此之前他已在該學院任教二十二年。他的研究領域包括人類動機、領導階層、公司轉型與可信度。諾瑞亞是十六本書的共同作者或共同編輯,包括:《領導階層教學手冊:認知、實踐、成為》(The Handbook for Teaching Leadership: Knowing, Doing, and Being)(2012),《權力之路:知情人士與局外人如何形塑美國領導階層》(Paths to Power: How Insiders and Outsiders Shaped American Business Leadership)(2006),《轉變中的財富:工業公司的崛起與衰落》(Changing Fortune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Industrial Corporation)(2002)。他在孟買的印度理工學院獲得化學工程學位,並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管理博士學位。
維維克.潘迪(Vivek Pandit)是麥肯錫孟買辦公室資深成員。
傑瑞.賓多(Jerry Pinto)是記者、詩人與小說家。他常發表發表關於研究印度電影的作品,包括關於女演員海倫的著作《海倫:一個氫彈的生命與時代》(The Life and Times of an H-Bomb)(2006),以及關於莉拉.奈朵的《莉拉:雜駁的生命》(Leela: A Patchwork Life)( 2010)一書。他在二〇一二年發表第一本小說《安與大胡》(Em and the big Hoom)。賓多是蘇非亞綜合理工學院社會溝通的客座講師,筆會印度分會的委員,以及孟買詩圈的成員。他在孟買大學與政府法律學院攻得學位。
阿齊姆.普萊姆基(Azim Premji)是威普羅股份有限公司(Wipro Ltd.)的董事長。他的父親在一九四五年創立威普羅。一九六〇年代起,普萊姆基領導威普羅走向多角度經營的道路,由一間氫化食用油公司轉型為資訊科技公司,威普羅現在是印度最大資訊科技公司之一。普萊姆基是印度儲備銀行的非執行董事,印度總理貿易與工業諮詢會委員的成員,以及英印與法印執行長論壇的成員。二〇一一年,他獲頒印度蓮花賜勳章與法國榮譽軍團勳章。
蘇庫瑪.藍格納汗(Sukumar Ranganathan)是《鑄幣》(Mint)的主編,《鑄幣》是創立於2007年的一間新德里的商業報,由《華爾街日報》及《鑄幣》的網站 livemint.com 合作創辦。他也是《今日商業》(Business Today)雜誌的前總編。
阿邁德.拉希德(Ahmed Rashid)擔任英國《每日鏡報》的巴基斯坦、阿富汗與中亞特派員已超過二十年。他也為《華爾街日報》、《國家》、《每日時報》(巴基斯坦)與眾多學術期刊撰稿。他時常現身於國際電視與廣播節目中,包括 CNN 與 BBC 全球。他是《塔利班:中亞好戰伊斯蘭、石油與基本教義》(Taliban: Militant Islam, Oil, and Fundamentalism in Central Asia)(2000),《墜入混沌:美國與巴基斯坦、阿富汗及中亞的災難》(Descent into Chaos: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Disaster in Pakistan, Afghanistan, and Central Asia)(2008),以及《岌岌可危的巴基斯坦:美國、巴基斯坦與阿富汗的未來》(Pakistan on the Brink: The Future of America, Pakistan, and Afghanistan)(2012)等書的作者。拉希德曾就讀拉合爾政府學院與劍橋大學菲茨威廉學院。
斯里那斯.雷迪(K. Sriath Reddy, MD)是印度公共衛生基金會(Public Health Foundation of India)的創辦人,該基金會二〇〇六年由總理曼莫漢.辛格(Manmohan Singh)所創立的獨立基金會。他是世界心臟聯盟的主席,世界衛生組織與世界銀行的顧問。他對於預防心臟疾病以及改善公共健康的付出,使他獲頒極富聲望的蓮花賜勳章、英國皇家促進健康學會的伊莉莎白皇后獎章,以及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控制世界領導者總幹事獎。
布魯斯.雷德爾(Bruce Riedel)為布魯金斯學會情資計畫的主持人,以及薩班中東政策研究中心的資深研究員。他也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等國際關係研究學院任教,並為阿爾布萊特石橋集團擔任資深顧問。在結束中情局的事業後,身為美國國家安全會議成員的他曾為四位美國總統就中東與南亞議題給予建議。瑞戴爾是《追捕蓋達組織:其領導階層、意識形態與未來》(The Search for al Qaeda: Its Leadership, Ideology, and Future)(2008),《死亡的擁抱:巴基斯坦、美國、與全球聖戰的未來》(The Deadly Embrace: Pakistan, America, and the Future of the Global Jihad)(2011),以及《避免世界末日:在懸崖邊拉扯的美國、印度與加斯坦》(Avoiding Armageddon: America, India, and Pakistan to the Brink and Back)(2013)等書的作者。
施瑞許.珊喀(Shirish Sankhe)是麥肯錫孟買辦公室的資深夥伴。
瑪莉卡.沙若巴伊(Mallika Sarabhai)是編舞家、酷奇普地舞與婆羅多舞的舞者,與她受人推崇的母親米拉蓮尼(Mrinalini Sarabhai)長期共同指導位於艾哈邁達巴德(Ahmedabad)的印度達巴拉表演藝術學院(the Darpana Academy of Performing Arts)。她在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的《摩訶波羅多》(The Mahabharata)飾演朵拉佩蒂(Draupadi)一角長達五年,並在法國、北美、澳洲、日本與蘇格蘭演出。沙若巴伊於艾哈邁達巴德的印度管理學院獲得企業管理碩士,並在古吉拉特大學獲得組織行為博士。她在二〇一〇年獲頒蓮花賜勳章。
艾立克.史密特(Eric Schmidt)於二〇〇一年加入谷歌,幫助該公司從矽谷的初生之犢一躍成為全球科技領導者。二〇〇一年至二〇一一年期間,他擔任谷歌執行長,與創辦人賴利.佩吉(Larry Page)和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共同管理該公司科技與商業策略。在其領導下,谷歌驚人地擴大其基本建設,多元化提供的產品,同持保有強而有力的創新文化。他與賈德.寇恩(Jared Cohen)共同著作《新數位時代:重塑人們、國家與商業的未來》(The New Digital Age: Reshaping the Future of People, Nations and Business)(2013)
霍華.舒茲(Howard Schultz)是星巴克咖啡公司(Starbucks Coffee Company)的董事長、總裁與執行長。星巴克的靈感來自於某次米蘭旅行,他發現當地咖啡吧幾乎無所不在。它們不只賣頂級的濃縮咖啡,也是在地聚會的場所。今日星巴克遍及世界每個角落,分店數近一萬九千家。
蘇赫爾.賽斯(Suhel Seth)是作家、市場與管理顧問,也是品牌策略顧問公司印度諮詢(Counselage India)的管理合夥人,他也是廣告與市場經濟公司艾庫斯(Equus)的創辦人。他是英國航空的全球顧問委員,也是印度花旗銀行、印度可口可樂、衛視的地區董事。塞斯就讀哈佛大學商學院高等管理學程。他最近的一本著作是《登上最高點:在社會上成功的十個法則》(Get to the Top: Ten Rules for Social Success)。
吉特.賽斯(Geet Sethi)是五次世界職業撞球冠軍與四次印度國家斯諾克冠軍。他是奧林匹克金牌計畫(Olympic Gold Quest)的共同創辦人,該計畫旨在挑選與支持具有潛力的印度運動員參與奧運項目。他也是印度體育最高榮譽拉吉夫.甘地體育競賽獎章(the Rajiv Gandhi Khel Ratna)的獲獎人。
魯奇爾.夏爾馬(Ruchir Sharma)是摩根史坦利投資管理新興市場基金團隊主管,他的文章曾刊登於《新聞週刊》、《華爾街日報》、《外交雜誌》、《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富比士》與《經濟時報》。他是《突起國家:追尋下一個經濟奇蹟》(Breakout Nations: In Pursuit of the Next Economic Miracles)(2012)一書的作者
山塔奴.辛哈(Shantanu Sinha)是可汗學院(Khan Academy)的校長與營運長。他從麻省理工學院獲得三個學士學位(電機工程與電腦科學、數學、大腦與認知科學),以及電機工程與電腦科學的碩士學位。他曾是麥肯錫矽谷地區的顧問。
阿文德.薩巴拉瑪尼雅(Arvind Subramanian)是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與全球發展研究中心的資深研究員。他是《印度轉機:理解經濟轉型》(India’s Turn: Understanding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2009)、《月蝕:生活在中國強勢經濟的陰影下》(Eclipse: Living in the Shadow of China’s Economic Dominance)(2011)等書的作者,以及《誰需要開啟資本項目》(Who Needs to Open the Capital Account?)(2012)的共同作者。薩巴拉瑪尼雅於多個學術期刊發表,時常為金融日報撰稿,也是印度首屈一指的財經報紙《商業標準報》(Business Standard)的專欄作家。他曾擔任各種職位並給予印度政府建議,包括G20高峰會財經首長專家團成員。
納溫.特瓦里(Naveen Tewari)是應摩比(Inmobi)的創辦人與執行長,應摩比是一間銷售、發佈以及幫助生產移動廣告的行動網路公司。他是麥肯錫前顧問,與查爾斯.瑞佛投資公司(Charles River Ventures)共同發展其印度投資策略。2013年,《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將應摩比選為當年五十家最具破壞性創新的公司之一(身處在劇烈改變的最前端,「破壞性創新」將改變產業與我們的生活)。特瓦里也是印度學校基金(India School Fund)的創始人與董事長,該基金旨在鄉村地區建設學校。他於坎普爾的印度理工學院獲得大學學位,也是哈佛大學的企業管理碩士。
趙國華(Jean-Pascal Tricoire)是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的執行長與總裁,該公司是以法國為根據地的全球電子、能源、與基礎建設公司。
阿舒托什.瓦什尼(Ashutosh Varshney)是布朗大學國際研究與社會科學的索爾.高曼教授(Sol Goldman Professor)。他是世界銀行的顧問,以及聯合國安南千禧年發展計畫反貧窮特別小組的前秘書長(二〇〇二年至二〇〇五年)。他與聯合國發展計畫、人權觀察、自由之家以及英國國際發展部門都有合作。瓦什尼著作或為多本書撰稿,包括《道德衝突與文明生活:印度的印度教徒與穆斯林》(Ethnic Con ict and Civic Life: Hindus and Muslims in India)(2002)與《民主、發展與鄉村:印度都市與鄉村困境》(Democracy, Development and the Countryside: Urban-Rural Struggles in India)(1995)等書。
邁爾斯.懷特(Miles White)是亞培(Abbott Laboratories)的董事長暨執行長,亞培是糖尿病、眼睛護理、心臟疾病、營養與動物健康醫藥產品生產的領導品牌。
阿迪爾.贊努巴伊(Adil Zainulbhai)是麥肯錫孟買辦公室的資深夥伴,也是印度麥肯錫的主席。
法里德.扎卡利亞(Fareed Zakaria)是記者、作家與國際事務的電視評論員。他是《時代》雜誌的主編,也是 CNN 「法理德.扎卡利亞 GPS」(全球公共廣場)的節目主持人。扎卡利亞是四本書的作者,包括《後美國時代世界》(The Post-American World)(2009)與《自由的未來:國內與境外缺乏自由的民主》(The Future of Freedom: Illiberal Democracy at Home and Abroad)(2004)。扎卡利亞出生於孟買,於耶魯大學獲得學士,並於哈佛大學攻得政治科學博士。二〇一一年,他自印度政府獲得蓮花賜勳章。
前言
多明尼克.巴爾頓(Dominic Barton)、諾施爾.克卡(Noshir Kaka)
西元前三二六年,當亞歷山大大帝抵達印度河流域時,他已將三個強盛的王國:敘利亞、埃及與波斯,收納於掌心。但是在某個滂沱大雨的夜晚,這位馬其頓帝國國王在印度河支流傑赫勒姆(Jhelum)河的岸邊,突遭印度國王重擊,亞歷山大大帝想要統治全世界的野望因而分崩離析。希臘史學者稱亞歷山大的印度敵人為波羅斯(Porus)。根據史記,波羅斯國王身長七呎,號令三萬士兵與兩千隻戰象發動攻擊。經過了徹夜的風雨呼號、人獸廝殺,亞歷山大最後迫使波羅斯國王投降。不...
推薦序
楊永明(國際關係學會會長)
十年前第一次造訪印度,在德里機場入境時,海關大排長龍,排隊等待數十分鐘,得知原來機場海關電腦當機了,我於是搖頭抱怨說 Incredible! (不可思議!),排在我後面的印度裔美國商人隨即回應 Welcome to India!後來我們聊了起來,讓我在入境印度前更加認識印度這個國家,正在與時俱進、充滿變化、驚愕、以及讚嘆!
在數次造訪印度,逐漸適應印度英語與辯論 ,更讓我得以揭開印度的神祕面紗,更瞭解這個融合文明古國、傳統習俗、英式教育、科技發展等於一身的印度大國。伴隨著近年印度政治環境的改變、區域政經地緣的變化、經濟外貿政策的積極開放、以及和東亞各國關係更加密切互動,印度已經加入亞洲大崛起的行列,成為亞洲具有主導地位的主要大國。
「印度將超越中國!」這個說法並不新鮮了,雖然印度整體國力超越中國在短期內仍不容易,但我們已經確認,印度人口總數會在2025年超越中國,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印度人口結構年輕化,將遠勝中國人口高齡化問題。印度經濟持續高速成長十年,經濟成長率也已經超越中國,印度企業的國際化程度也超越中國多數企業。
然而,如果要問「何時印度可以成為下一個超強?」卻還是有部分不確定因素,印度在基礎建設、城市設施、公共衛生、中央地方關係等層面仍然有許多挑戰。然而我個人接觸感受到,雖然仍有廣大普羅印度人民掙扎在生活之中,但是印度菁英階層的世界觀廣闊深刻,加上中產階層快速擴充,充分表現與國際競爭的準備,這正是印度後續看好的重要關鍵之一。
MIT管理學院教授黃亞生指出,民主體制並不影響經濟發展,威權體制也不保證經濟發展。印度發展經驗的重點是「人力資本」是否充足,特別在全球化進入工業4.0之後,企業與社會必須有不斷的創新思維與作法,更要積極與國際市場和觀念做連結。今天,保護主義下的本國市場只能有短期保障,印度有著與國際連結的優勢,流利的英語和印度一流大學或甚至歐美大學學位,在印度各界幾乎是基本要件。
進入二十一世紀,印度加速推動市場開放與「東進政策」,這些兼顧經濟發展與地緣政治的政策作為取得明顯成效。印度領導人在處理區域地緣政治方面,主要在三個層面:東南亞、中國與美日關係。印度與東南亞國家關係陸續簽署自貿協定,與東協締結對話夥伴,並加入東亞高峰會,成為影響區域政治經濟的重要國家。同時,德里政府也積極改善印度中國雙邊關係,最近處理中印邊境糾紛也展現現實主義的彈性外交。至於印度和美國與日本關係的強化,更是基於共同經濟與政治利益的戰略觀。
在對外經濟方面,印度這幾年積極佈署經濟策略,確保亞洲與國際市場開放,目前已經生效與正在談判的自由貿易協定共有28個,其中包含和東南亞、日本、韓國等自貿協定。其中,最受矚目的應該是目前還在談判中的RCEP,這是十加六,東協十國和日、韓、中、印度、澳洲、紐西蘭六國,主要由亞洲國家組成的大型區域自由貿易協定,並且沒有歐美國家參與,代表著亞洲經濟整合的新機制,浮現下個階段亞洲大崛起的新架構,印度未來在此過程與機制的角色令人矚目。
印度值得我們再度深入瞭解,可以廣闊我們的視野與國際觀,更可以借鏡思考同樣曾經以人力資本自傲的台灣的下一步。本書廣受國際書評的推介,對於內容的深度與分析十分讚賞,並且適合各層面讀者,在此特別作序推薦給所有讀者。
楊永明(國際關係學會會長)
十年前第一次造訪印度,在德里機場入境時,海關大排長龍,排隊等待數十分鐘,得知原來機場海關電腦當機了,我於是搖頭抱怨說 Incredible! (不可思議!),排在我後面的印度裔美國商人隨即回應 Welcome to India!後來我們聊了起來,讓我在入境印度前更加認識印度這個國家,正在與時俱進、充滿變化、驚愕、以及讚嘆!
在數次造訪印度,逐漸適應印度英語與辯論 ,更讓我得以揭開印度的神祕面紗,更瞭解這個融合文明古國、傳統習俗、英式教育、科技發展等於一身的印度大國。伴隨著近年印度政治環境的改變、區域...
目錄
Chapter 1 重新想像
-發現印度
-大躍進或是大失敗
-獨特的印度發展模式
-如何成長?
-尋找印度夢
-下一步
-我在戰爭中學到什麼?
Chapter 2 政策與政治
-印度鄉村的鐵娘子
-漸入佳境
-聯邦主義:承諾和危險
-解析無政府秩序
-取代中國
-重啟印度
-兩種民主的故事
-過早的實驗
-人口紅利(Demographic Dividend)
-包容性增長(Inclusive Growth)
Chapter 3 生意與科技
-我們已經不在德州了
-發明:印度企業的下一步
-連結性成長的承諾
-尋找意外的可能
-尋找解決良方
-磚塊加滑鼠(Bricks and Clicks,意指傳統商業模式與網路商業模式的連結)
-解密數位印度
-抗凝血酶之道
-下一個五百萬
-解決印度的迫切問題
-投資生化業
-虛擬基礎建設為何如此重要?
-如何在遊戲中得勝?
-權力轉換
-智能城市與生態可持續性城市
-印度小型企業的崛起
Chapter 4 挑戰
-可能解決印度認同問題的科學技術
-進退維谷
-全民健保
-科技解決方案
-誰需要教室?
-印度司法體系的崩塌
-基礎設施困境」(Infrastruggles)
-人口譜查鎮的意義(census town,意指印度中已實現城市化但仍被規劃為農村的區域
-一個村莊遠遠不足
-印度農村的未來
-電力安全的藍圖
-蝗蟲一日
Chapter 5 文化與軟實力
-好萊塢:夢機器如何運作
-板球大國
-重新找回核心問題
-讓印度重拾棋壇榮耀
-中產階級天堂
-從國家治理到內在問題
-除了咖哩還有什麼?
-重建第四莊園
-目標:奧運金牌
Chapter 6 印度與全世界
-亞洲的關鍵國家
-印度與美國:重新定義夥伴關係
-印度企業能走向國際嗎?
-印度思考的結界
-村民
-邁向和平
-朋友有何用?
-不可思議的印度、可信任之境
Chapter 1 重新想像
-發現印度
-大躍進或是大失敗
-獨特的印度發展模式
-如何成長?
-尋找印度夢
-下一步
-我在戰爭中學到什麼?
Chapter 2 政策與政治
-印度鄉村的鐵娘子
-漸入佳境
-聯邦主義:承諾和危險
-解析無政府秩序
-取代中國
-重啟印度
-兩種民主的故事
-過早的實驗
-人口紅利(Demographic Dividend)
-包容性增長(Inclusive Growth)
Chapter 3 生意與科技
-我們已經不在德州了
-發明:印度企業的下一步
-連結性成長的承諾
-尋找意外的可能
-尋找解決良方
-磚塊加滑鼠(Bricks and Clicks,意指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