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褚士瑩│國際NGO工作者、作家
「讓我相信人在世界上最大的所謂成功,其實是成為自己喜歡的那個人成功,所以孩子對於「長大」充滿期待而不是畏懼,不將「未來」當作面臨現在不如意的藉口,而是真實的機會。」
●張翔一│《換日線Crossing》主編
「在這些年紀輕輕即獲得的傑出成績與特殊經歷背後,我看到的,更是一個充滿熱情的人,願意誠懇道出這一路走來,所有重要的學習、思考與行動,所有關鍵的反省、掙扎與挫折,其目的,則是為了告訴正在閱讀此書的你我:告別現在的安逸,起身行動吧!」
●謝佩芬│前哈佛臺灣同學會會長、換日線專欄作家
「一個誠實、直接、毫不含糊的女孩─在她勇敢地踏出地理上與思想上的舒適圈,面對種種徬徨、焦慮與挑戰的同時,誠實地面對讀者,就像老朋友一般,共同分享這一路上的笑聲與淚水。」
//各界一致推薦//
Power錕│臺大最狂教授李錫錕
呂培川│臺中女中校長
連加恩│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
張希慈│城市浪人共同創辦人
陳彥廷│陽明大學公衛所助理教授
許毓仁│TEDxTaipei 創辦人、立法委員
謝哲青│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劉安婷│Teach For Taiwan創辦人
賴樹盛│全球在地行動公益協會秘書長
蘇瑋璇│七年級生.文字工作者
(依照姓名筆畫排列)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輯推薦//
有時,我們選擇一份「職業」,可能是來自長輩、社會的推薦,等到真正獲得該「職業」後就停住了,好像就這樣了。那麼,這樣的未來是否太無聊?因此,這本書提出一個不錯的反思──做到夢寐以求的事情之後,就句點了嗎?
作者努力為自己的未來畫下大餅,透過不斷地自我詰問,並且一步一步實踐,只因為最初的恐懼──未來只能當醫生了嗎?她並不是畏懼做醫生,而是難道沒有更多的可能嗎?她因為出走,看到很多選項,原來醫生可以跟科技合作,可以與商業管理結合等。
如果人們抓住不放原有的光環、眷戀既有的成績,這樣的自己是永遠不會進步的,未來不過是另一個可以快速說完的故事。
在這本書中,除了讓我見識到哈佛人是如何工作、他們如何思考未來,更重要的是,面對一個安逸的環境,我該如何讓自己不要安然紮根而停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