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爲籌措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同盟國參戰國受害者的善後救濟物資、資金,1943年11月,由美國總統羅斯福發起、包括中國在内的48個同盟國參戰國,在華盛頓宣佈成立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英文簡稱,UNRRA,中文簡稱聯總)。這裡的 「聯合國」並非後來在舊金山組成的聯合國組織,而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同盟國參戰國。
聯總的救濟活動遍佈歐、亞兩洲近40個國家,主要是通過各國設立專門機構展開救濟工作。1945年1月,國民政府設立行政院善後救濟總署(英文簡稱CNRRA,中文簡稱行總),代表國民政府作爲聯總的對應機構,負責接收和分配聯總提供的救濟物資。行總初設重慶,後遷南京,蔣廷黻任第一任署長,下設包括臺灣在内的15個分署,稱之爲善後救濟總署臺灣分署。
善後救濟總署臺灣分署,於1945年11月1日在臺北市館前街成立,錢宗起任署長、高翰副之,負責接收和分配善後救濟總署救濟物資,具體辦理臺灣省的善後救濟工作。依據分署組織修例,臺灣分署設賑務、儲運、衛生、總務四組,秘書、技正、視察、會計四室,第一、二、三、四工作隊,駐澎湖辦事處。至1947年12月,臺灣分署結束全部工作,兩年期間救濟活動遍佈全臺。
此前有關善後救濟總署臺灣分署文獻之整理,如《臺灣光復和光復後的五年省情》(陳嗚鐘、陳興唐主編,南京出版社1989年)、《館藏民國臺灣檔案匯編》(陳雲林主編,九州出版社2008年)、《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在臺活動資料集》(蘇瑤崇主編,臺灣二二八紀念館出版社2007年)、「民國文獻資料叢刊」之《民國善後救濟史料匯編》(殷夢霞、李强選編,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年)、《善後救濟總署臺灣分署業務總報告》(錢宗起)及當事人之回憶錄等,或爲民國救濟史料之一部分,或在善後救濟總署中有所涉及,更多的情況是善後救濟總署臺灣分署的局部史料或回憶錄,不足以反映善後救濟總署臺灣分署在臺救濟工作之全貌,爲研究者帶來諸多不便。至於較爲接近專題的兩部文獻《館藏民國臺灣檔案匯編》(陳雲林主編,九州出版社2008年)、《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在臺活動資料集》(蘇瑤崇主編,臺灣二二八紀念館出版社2007年),前者爲原始檔案,後者爲英文原版,同樣存在史料應用之不便也。故而,我們組織申報《中央政府賑濟臺灣文獻》時,特設民國卷,意在專題呈現善後救濟總署臺灣分署存續期間在臺開展善後救濟之全貌。
文獻收錄均爲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原始檔案,並按照檔案之内容大致分爲善後救濟總署臺灣分署的往來電文、專項救濟文件、救濟工作簡報、署務會議記錄,共計四部分:
善後救濟總署臺灣分署的往返函電文。涉及臺灣分署爲救濟事務與總署(行署)及全國各分署往返函電、臺灣分署爲聯繋工作與臺灣省直機構及全臺各地救濟院的往返函電、臺灣分署總部或署長與各組室之間的往返函電以及臺灣分署或各組室與被救濟單位或個人的往返函電,共計215份。
善後救濟總署臺灣分署專項救濟文件。包括關於經費與物資分配之文件、關於儲運及其費用之文件、關於賑恤業務之文件、關於農業和工業善後救濟之文件以及關於遣送業務和衛生防疫方面的文件,共計十項,含303份文件。
善後救濟總署臺灣分署救濟工作簡報。涉及善後救濟總署臺灣分署發佈的工作報告、動態簡報、月報、統計資訊等文獻十三種,含216份電文,343份附表。
善後救濟總署臺灣分署署務會議記錄。共收錄善後救濟總署臺灣分署1945年12月至1947年6月間召開的72次署務會議原始記錄,其中包括設計考核委員會第一、第二次會議,分别與第17、第22次署務會議合併舉行。
由於本課題前期準備充分,業經課題組成員共同努力,《中央政府賑濟臺灣文獻•民國卷》如期完成。借本書付梓之際,作爲課題組負責人特將選題緣由、檔案選取原則及其分類標準等,略作介紹,且爲序。
整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