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無法自律,狀況3:他在商店裡胡鬧
我們必須記住,超級市場能在感官層面上滿足孩子(那裡聽得到聲音,而且有燈光、聞得到氣味,還有很多人和大量物品刺激我們購物),可是這個地方也會引發孩子大哭大鬧。
如果我們向孩子屈服(快點走過去「滅火」),我們很可能教導孩子學會:只要「哭鬧」,就會「得到」我要的東西。
我們得花點時間,開始用其他方式處理孩子哭鬧:
靠近孩子
「你真的很想要糖果。」
確認孩子實際上的感受,也確定他真的很失望。
「你以為我一定會買糖果,所以你很失望。」「你餓了,也受夠了,所以你想回家。」
重新引導孩子
「要克制自己,是很難做到的事,但我相信,你一定能試著辦到。」
找到孩子有興趣的另一件事。「你想推推車嗎?」
將孩子想不到的任務託付給他。「走在我前面,好幫我指路!」
試著說滑稽的事。「我跟你說過我那次弄錯推車的事情嗎?」
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哎呀,你看,已經沒有蘋果了!」
為了準備與孩子互助合作,使我們用不同的方式面對孩子在商店哭鬧,我們必須及早這麼做:
1 和孩子一起找出可能有幫助的處理方式
「是不是有什麼東西,可以讓你不會在店裡哭鬧呢?」
「帶我在家裡玩的小玩具出門!」
2 決定處理原則
「我們要怎麼做,才能讓這件事順利進行呢?」
「趕快買完就好!」
「如果這樣你就不會哭鬧,我們就盡快買完。」
.
3 達成小小的協議
「我保證在四十五分鐘內買完東西,而你,你得保證在這段時間不哭不鬧。」
4 交付責任
「買東西的時候,你也許可以⋯⋯」
「當推車駕駛員!」或「當負責人,保證我們買齊清單上的每項東西!」
或「當頭頭,管理推車裡的貨物!」或「當警衛,檢查我們還有多久可以買東西!」
與人相處狀況,這很複雜…狀況5 他對人動粗
當孩子透過暴力,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或情感(無論是透過語言暴力,或者是透過肢體暴力),這都表示他還沒找到其他方式表達自我。
孩子出現粗暴反應,可能是:
孩子由於另一個人或其他某些人而感到尷尬、沮喪,或厭煩。
孩子遭人拒絕,或覺得自己受到否定。
孩子的生活過得不公平,或他相信他的日子沒有公道。
孩子成為他人嘲弄的對象。
孩子覺得沒有人了解自己。
孩子沒有安全感,覺得自己遭人威脅、藐視,或者他受到煽動。
.
無論藏在孩子粗暴反應下的情緒是什麼(像是害怕、憤怒、羞恥⋯⋯),也無論導致孩子產生粗暴反應的處境是什麼(包括實際發生的狀況,和孩子心裡感覺上好像是那樣的情境⋯⋯),孩子都在告訴我們:他無法抑制自己這種反應。我們該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呢?
1 向孩子說明,我們覺得不好的是他的舉動(而不是他!),同時對他解釋,問題在於他需要練習。
2 和孩子一起找出其他選擇,也一起做他的選項輪盤,藉此向他指出與其動手打人,他還有其他選項可選,包括:
說出我的感受,和我的期望。
去找大人看看。
遠離我們受不了的人事物。
堅決說「不」。
做深呼吸。
運用幽默,但不損人。
3 協助孩子了解情緒衝動,好讓他能更妥善地處理自己的情緒(相關內容見五十七頁的腦部說明)。
4 恢復對孩子的信心,向孩子表示他可以做到不動粗,同時鼓勵孩子,向他指出他的進步,即使只是非常小的改變。
「我今天注意到,你到晚上七點為止,都沒有動手打任何人或任何東西。」
「你看,你做得到嘛!」
.
對於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而且個性極衝動的孩子來說,我們必須記得他們這項特點,並對他們表示,不動粗對他們比較困難,所以他們應該更常練習。
狀況:他故意找兄弟姊妹麻煩
面對孩子爭吵,我們會感覺孩子叫我們,好像是在叫裁判或評審過去一樣。而我們也會自然而然,就傾向站在某個孩子這邊,或站在另一個孩子那邊⋯⋯
但這是陷阱!
如果這場爭執顯然會醞釀出一種氣氛,讓人心裡不舒服,也會使大家迅速發飆,那麼我們首先得將它視為三喜臨門:
1 有接觸,就有摩擦!
無論孩子為何吵架,引發衝突的孩子,就是和孩子吵架原因有關係的人。
比起不在乎,有爭論比較健康!
完全沒有爭吵的家庭,會使人懷疑這家人是否真的是一家人。
2 吵架能讓孩子培養出某些生活技能,像是:辯論、應付挫折、尋求和解、協商、學習等待輪到自己的時候、分擔
3 爭執能讓孩子透過與他人互動,有進步的機會,而且是在沒有成人幫忙的狀況下!
如果事情是這樣,那麼以這裡所有造成孩子吵架的起因來說,某些爭吵我們可以不理,至於其他爭執,我們則必須插手干預。但家裡每位成員決定自己是否干涉孩子吵架,標準可能都不一樣。
造成這種差異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我們的教育、價值觀、情緒等等。所以孩子吵架時,我們必須看出某些線索,這些跡象都能幫助我們找到最公平又最合適的立場,來面對孩子爭執。
當問題涉及輕微吵架
1 放任孩子起衝突,讓他們產生摩擦。
如果爭執小得要命,但只要孩子開始爭吵,我們就立即隔開他們,這對於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將毫無助益。
2 向孩子表現出我們已經注意到他們吵架。
孩子發生爭吵,五次裡一定有四次會引起父母關注,即使父母這種關切,帶有否定意味。
「我看到你們的狀況了。我知道你們可以只靠自己,就處理好這件麻煩事!」
3 我們必須對孩子說,我們相信他們能自己找出辦法,解決他們之間的衝突。
「我不管你們,讓你們自己找方法解決,而且是你們都覺得合適的方式。」
4 我們堅決不要插手干預!
(我們離開現場,不要嚼舌根,也不要為了讓家裡維持常態,就要孩子離開房間。)
「你們吵架讓我覺得很不舒服,所以我要離開到遠一點的地方。」
「你們在這個房間很吵,去其他地方吵你們的架!」
如果我們打算有條有理替孩子解決爭端,這將使孩子無法從衝突中學習。
反之,當孩子爭辯時出現肢體暴力,(或)口中也說出粗暴言辭,或者在爭執中,孩子濫用自己的權力對待另一個孩子,這時候我們就要介入調解,但同時得審慎留意幾個重點:
1 插手干涉時,要像居中調解者或監護人。
如果我們像法官或裁判那樣,日後我們會永遠無法公平調解孩子爭吵。
畢竟我們怎麼有可能確實了解,當時引發爭端的究竟是誰⋯⋯?先有雞或先有蛋,大家真的說得出所以然嗎?
我們不清楚事情的完整面貌,也只看得到冰山一角——對於孩子的爭執,我們掌握得住的情況,就是這樣!
.
2 不要表明自己的意見或想法,也不需要考慮吵架的孩子是身處同一條船上、半斤八兩。
為了避免在孩子面前表態,我們除了可以再次明確敘述每個孩子向我們報告的事,也必須只聽實際上發生的事。
.
3 要確實想到孩子的所作所為,不能只想到孩子是我們的骨肉。同時要避免提出控訴的「你」打壓對方。
「我在這個屋裡聽到一些話,都是不好的話!」
「這樣的口氣,讓人無法接受!」
「不可以有暴力!」
.
4 請吵架的孩子分開一段時間,使他們恢復理智,好讓他們彼此都準備好的時候,就能馬上重新開始交談。
「去吧,去你們房間裡⋯⋯」
「等你們冷靜下來的時候再回來!」
5 (如果他們的「腦部上層」又重新發揮作用,或是等他們冷靜下來)立刻建議他們分享自己的觀點和各自的感受。
「那麼對你來說,那時候是怎麼了呢?」
「你跟我說⋯⋯的時候,我很不喜歡!」
「是喔,可是對我來說,你⋯⋯,讓我非常火大!」
6 請吵架的孩子針對剛剛的衝突,一起找出解決方式,甚至請他們找出問題的關鍵,使未來兩人相處情況得以好轉。
「所以說,有什麼是你們現在可以決定的嗎?」
「你們不妨也想想看,下次要怎麼避免這個問題呢?」
我們一定要意識到,在孩子的衝突裡,我們的態度會影響孩子接下來面對爭吵時,所會長期採取的回應方式。因此,如果我們處理孩子吵架,立場經常「搖擺不定」,我們可能會一直需要透過向孩子贖罪、道歉等措施,來補救我們的行為,或彌補我們說的狠話⋯⋯,當然,這樣的補償,得等我們恢復冷靜之後才做!
改進我們的教養之道,方法二:學習進入孩子的世界,與他溝通
孩子年紀小的時候,在他的世界裡,我們只要看著他玩,很容易就沉浸在他的想像中,也很容易就親近他。
很容易⋯⋯嗯⋯⋯如果我們抱持成見,認定什麼樣的玩樂才「好」,我們想掌握孩子世界的入口位置,讓自己進入屬於孩子的那個天地,我們除了要讓孩子知道,為什麼我們對他的世界有興趣,也要向他說明我們心裡各種異想天開的渴望(因為我們也和他一樣想要玩,只是我們玩的方式和他不同)。
無論孩子是否經診斷有自閉症,當孩子選擇到一個格外隱密的保護罩裡避難,旁人想進入其中重新接近他,都將是十分棘手的任務。
孩子的玩耍都很認真。他不但會做實驗、進行測試,也會激發自身才智,而且會重新詮釋先前體驗過的情緒,讓自己從中痊癒。在遊戲裡,孩子還會設法強化自己的才能,也會自我調整,並且使自己的想像力更為豐富。更何況有些遊戲會讓孩子與人互動,有些則使孩子學到其他事物。
當我們回到孩子的想像世界,重新親近他的內心,我們也在準備日後要與他交流。孩子還十分稚嫩時,我們就能了解他用哪種眼光看待自己、看待別人,也懂得他認為這個世界是什麼模樣。我們透過觀察孩子的身體動作,注意他的活力所在、他的心情變化和舉止轉變,就能收集到大量資訊,幫助孩子和自己的內心溝通,以及與他人來往。
啊,對了,神經科學如今已經向我們證實,生而為人,我們都很複雜,而且我們受到神經系統影響,彼此之間都有所關連,再說世上萬事萬物都息息相關。我們愈能調整自己配合孩子,我們的孩子也將會知道他應該如何調整自己,並了解如何適應別人。不過,我們會等孩子年紀稍長,才會幫助他發展這種特質。
隨著年紀漸長,孩子會慢慢開始將他的世界與現實世界相互對照,也會逐步將他的世界融入真實生活。到了那個時候,我們不如換一種方式繼續和孩子交流,變成由我們提出問題,來與孩子討論。我們對孩子提出的疑問,都不會帶有調查色彩,例如:「你今天得到什麼評語?」、「為什麼你做了這件事?」,而比較像是我們對孩子由衷的好奇,比如說:「這份報告的結果,最後怎麼樣呢?」、「然後呢,發生了什麼事嗎?」、「真的嗎?跟我說為什麼會這樣!」⋯⋯
必須注意的是,與孩子對話的時刻,絕對不能妨礙孩子玩樂,也不能阻止他去做其他要事,像是和其他人一起運動,或和朋友一起參加活動。讓孩子和別人在一起,發揮自己的才華與能力,而且能樂在其中,這將是一種很棒的方法,讓孩子能遇到其他人,也讓他能與別人共同分擔責任,共享歡樂。
我們同意在某些時刻讓孩子看他喜歡的影片,或者願意和孩子一起鑽研他當時特別喜歡的電玩遊戲,領略其中有什麼樂趣,這些事都能使我們與孩子建立關係,而且效力還會大得驚人。雖然我們很不情願做這些事,但是,從我們答應孩子開始,我們就得避免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否定與不悅。要強調的是,只要父母有意願,就能前往孩子所在的那個世界;而父母去到屬於孩子的世界,並不是為了要證明「那個世界一點好處也沒有」!
在任何情況下,我們和孩子一起玩的花費,和我們運用的設施,都不會決定我們與孩子交流的品質。比起在擠滿緊張爸媽的超棒遊樂園裡玩突擊隊攻防戰,孩子始終都比較喜歡和爸爸或媽媽,一起在房間地毯上爬來爬去。
話說回來,不管我們在孩子小時候比較常和他一起玩,或者等孩子年紀稍長,我們比較常和他一起討論,我們之所以這麼做,動力都一樣——為人父母者「走向」孩子,與他交流並了解他的現況,是為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陪伴他指引他,使他進一步往前走得更遠。
改進我們的教養之道,方法五:了解孩子鬧彆扭的表現背後,藏了什麼需求
阿德勒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基礎之一,就是孩子像成人一樣有兩種基本需求:
.對身處的團體有歸屬感(包括班級、家庭、運動團隊等等);
.對所屬的團體有貢獻(感覺自己有用,也因此覺得自己很重要,而且有參與感)。
正向教養正是以阿德勒的主張為發展依據,它指出孩子行為不當,其實是很灰心。如果孩子最後還是無法對自己所在的團體有歸屬感,也沒辦法透過合適的表現,對自己所屬的團體做出貢獻,那麼接下來他就會想盡辦法,尋找自己能產生歸屬感的地方,即使這麼做對他不利。
幸好我們有一項靈敏又強而有力的工具,那就是「孩童需求辨識表」(grille d’identification des besoins de l’enfant)。它由簡.尼爾森構思,並在自己的著作裡介紹(請見本書最後的參考書目)。多虧了這項工具,父母可以從自己的感覺開始,學習辨認藏在孩子不當行為背後的需求和信念。
如此一來,身為父母的我們會徹底轉變,也就是我們會認清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不會再因為要中止孩子的不當行為,而感到精疲力盡。當孩子心裡的需求已經滿足,他就不再有理由做出不當行為,先前的不規矩也會自然中斷。
以這項小小的內在革命為出發點,我們就可以放棄處罰。在短時間內,處罰雖能讓孩子不再做出不當行為,但是以長期來說,處罰絕對無法教孩子任何東西。再說,停止處罰孩子,也能讓我們集中心力專心培養孩子的能力。我們會去思考,孩子用不合適的方式做事,隱藏在這種行為背後的需求是什麼?而他之所以這麼做,他心裡深信不疑的是什麼?他應該要培養什麼能力呢?
事實上,這種方式最重要的是我們務必漸漸遠離原先的教養方式,慢慢開始運用另一項工具,也就是仔細找出問題的解決方式。我們必須和孩子一起尋找接下來會幫助我們共同越過難關的方法。正向教養的步驟會帶來非常有效的執行模式,使我們能在這方面努力,讓自己有所學習。這種基本原則的學習非常重要,它也會讓我們在家裡(以及在班上、辦公室等)度過的日常生活中,融入我們得到的成果。
不過我們必須答應自己,願意一步步歷經不同的階段,來做到這件事。畢竟羅馬不是一天就能造成,而泰山握住下一根藤蔓之前,也不會放開自己手中原本握住的藤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