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台灣有二千三百萬人,軍隊有二十餘萬人,雖只佔總人口數的百分之一,但卻肩負起保家衛國、救災助民的重責大任。一人當兵,營區外相關聯的父母、兄弟姊妹、男女朋友,不知凡幾,無論是長達多年的志願役或四個月的軍事訓練役,家人總希望孩子能平平安安地完成兵役,光榮退伍返家。
不容否認,部隊是一個高壓機動的工作環境。任務來時,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沒有一例一休,只能犧牲奉獻,誓死完成任務。曾幾何時,從新兵入伍、初官派任、部隊歷練,好不容易經過嚴格篩選、長期班隊培訓的官士兵,在役期中因病不得不提早離開軍中的最主要原因竟是精神疾病。
臨床經驗顯示,一旦弟兄被送往國軍醫院精神科住院,再回到原單位繼續服役的機率已經不高。如何在平時強化國軍弟兄心理素質,在脆弱的時候,給予鼓勵,在生病的時候,給予包容,避免其走向自我傷害或提前因病除役、維護部隊安全、減少訓練浪費,是心輔推手教育培訓的重要效標。
每年國軍各單位都會辦理輔導知能研習,特別當部隊發生自我傷害事件後,防患未然的心輔講座的演講活動,就如雨後春荀般遍地開發花。部隊主官也期待所屬幹部能加強本身對於身心疾病的敏感度與輔導知能,有效地與軍陣精神醫學專業結合,形成綿密的支援網絡,有效落實「預防、輔導、醫療」的三級防處機制,防範自我傷害等危安事件肇生。
精神疾病症狀千變萬化,部隊醫官或輔導長能見到的案例不多,只要單位多幾個案例,輔導長和心輔官不是壓力大到住院, 大概就提早打報告退伍了。知識就是力量,經驗是最好的履歷。如果演講的題目,一直環繞在自我傷害的評估與分析,用先入為主的觀念去詮釋弟兄的外顯行為,容易見樹不見林,錯失精神症狀早期治療的良機。
從事軍隊精神衛生工作二十餘年,也常應邀國軍各單位擔任心理衛生教育講座教官,深感國軍需要一本屬於軍中的精神醫療專書,而專書應以部隊生活故事為主軸,寫弟兄的話、說弟兄的心聲,解決部隊所重視的問題。此書為本人2016年出版《精神疾病的辨識與危機處理―國軍自我傷害防治》之續集,主要針對軍中常見精神疾病分別介紹,亦可作為國軍基層軍官、輔導長精神衛生教育的進階教材。
本書內容涵蓋各類攸關軍人停除役的精神疾病,內容涵蓋重度憂鬱症、精神官能症、躁鬱症、思覺失調症、藥物濫用等,也加入兩性關係與性別議題。咀嚼這些故事,彷彿回到時光隧道, 重新回溫那些原汁原味、栩栩如生的軍旅生涯。夫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本書對精神疾病的資料引用,亦涵蓋亞洲、歐美等國重要研究成果。期待本書能成為本土國軍心理衛生教案,傳承歷史,增進軍中輔導幹部對於精神疾病的辨識能力,強化國軍弟兄身心健康。
張君威 博士
西元2018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