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9 項符合
食.農的圖書 |
最新圖書評論 - | 目前有 1 則評論 |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二手書 |
$ 159 |
TAAZE 讀冊生活 |
二手中文書 |
電子書 |
$ 245 |
Readmoo |
社會議題 |
$ 276 |
TAAZE 讀冊生活 |
中文書 |
$ 276 |
momo購物網 |
社會議題 |
$ 277 |
樂天書城 |
飲食生活/文化 |
$ 277 |
蝦皮商城 |
Social Sciences |
$ 315 |
博客來 |
其他議題 |
$ 315 |
金石堂 |
飲食生活/文化 |
$ 315 |
三民網路書店 |
科學‧科普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食農教育,溫柔的日常革命
重新思索自己與食物、農業及土地的深刻連結
臺灣歷史上幾波農民運動分別因何而起?為什麼臺灣人的飲食習慣從米食轉變為麵食?相較於其他米食文化國家,為何臺灣的食米量最低?臺灣的小麥九成九靠進口,如何能培養出世界級的麵包大賽冠軍?夜市小吃報導繁多,「美食」的標準是什麼?臺灣的飲食文化為何?為什麼近年食安風暴頻傳?臺灣最高可達到多少比率的糧食自給率?糧食靠進口有什麼不好?臺灣農食鏈的生產—消費關係從哪裡斷裂、何時斷裂?
面臨自由貿易叩關,臺灣的農業只有休耕一途嗎?要怎麼衡量農業的「產值」?為什麼臺灣的農地不斷蓋豪宅、被污染、遭徵收?過去三十年來農地不斷流失、農業持續衰退,為何農藥及化肥的使用量並未減少?為什麼通過有機驗證的耕地只佔全國耕地的一%不到?臺灣的土地能夠一直承受現在的對待方式嗎?臺灣當前的食農教育熱潮是一味跟風,抑或有其歷史發展的必然?臺灣推動食農教育的目的為何、欲往何處?
上述各種食農議題似近又遠、千絲萬縷,考驗著我們對臺灣飲食/農業的歷史、哲思及行動的認知,而國人對這些議題的論辯豐厚程度,也將影響我們對臺灣食物的感受體會、對臺灣農業的願景勾勒,以及在臺灣力行食農教育的方向內涵。為了回答這一連串的課題,便成為《食.農》誕生的濫觴。
作者簡介:
楊鎮宇
1982年生,新竹市香山區樹下腳出身。高中上課時常心不在焉,班導師於是勉勵:「既然你坐不住,以後去讀新聞系好了,讓你跑個夠!」就讀政治大學新聞系和清華大學社會所期間,到教改團體實習,關注教育議題,之後曾任《人本教育札記》主編、《親子天下》記者、《上下游新聞市集》記者。
目前為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領隊兼文字工作者,以教育、農業為主要書寫題材。關心教育與社會脈動的關聯,相信教育的可能性,能創造更適於人居的社會。
【策劃者】
臺灣農業推廣學會
2015年,臺灣農業推廣學會邁入第六十個年頭。就在這一年,學會將食農教育視為未來整合、推動創新農業推廣工作的主軸;七月初組團到日本長野縣、群馬縣、東京都實地瞭解食農教育的做法,聽取各級政府、農協的第一手實務規劃經驗;同年底,我們集結日本行的參訪見聞,透過學術小論文擾動、翻轉農推人的舊思維。這些努力足以引發全民關注食農議題嗎?我們思索並開始尋覓一位公民寫手、一家非典型又能貼近群眾的出版社,期盼透過有溫度的筆觸將食農理念擴及到社會的每個角落。2017年末,總算達標了!臺灣農業推廣學會感謝所有促成本書問世的親身參與者與支持者,謝謝您們為下一代留下食農風土備忘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