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近視眼也該戴眼鏡,讓眼鏡成為眼睛保健的第一道防線!
保護視力不用按摩、不用視力訓練、不用吃保健品,
比這些都重要的是,配對你的眼鏡。※隨書附贈近距離視力檢測表
■別因視力輸在起跑點上!
◎根據WTO調查,世界各國近視盛行率介於8%至62%之間;但在台灣,學生到了高三的近視比率卻高達85%!近視為什麼成為台灣人的國病?
◎40歲不到就已老花的人口年年增加,甚至33歲就有人已出現輕微老花,果真只是3C產品用太多這一個原因嗎?
◎長期頭暈、頭痛,無法集中精神工作或讀書,你以為是過度疲倦或退化?
■以下這些都是視力的恐怖殺手!
只知道自己的度數,不知道視力有多少
認為視力要1.0才符合標準
為了不要近視愈戴愈深,盡量不戴眼鏡
配鏡驗光時,從未檢查過立體視覺
■保護視力不能光只是顧眼睛
人體視覺是一個完整的系統,保護視力要關心的不單單只有眼睛,大腦的視覺中樞也必須一起保護。
但眼科醫生只管眼睛,神經專科只管視覺中樞、驗光師只管驗光配鏡,長期一邊一國,不以整體視覺系統的角度下手治療,當然會損害你眼睛的健康。
■護眼第一步是正確矯正視力
視力長期有問題不矯正,容易引起頭暈、頭痛,甚至有造成斜視、弱視、青光眼的可能。如果不了解正確的驗光配鏡知識,不但有可能視力愈矯正愈錯,傷害眼睛,還可能過度醫療,造成後遺症,終身遺憾。
現代人近距離用眼的機會比起過去增加了很多,對視力的標準也應該與過去不同,矯正看近和矯正看遠一樣重要,不然很容易成為高度近視,增加眼睛疾病的風險。
■革命性眼鏡護眼法,讓你視力不再惡化,和頭暈、頭痛說再見
其實人人都需要眼鏡,即使雙眼裸視正常,或已動過雷射手術,都需要眼鏡來保護視力。
視力無法逆轉,保護視力的第一步是正確配鏡,眼鏡配錯,視力當然就愈戴愈錯。
◎視力1.0的人,看近時需要配一副看近的眼鏡,讓視力下降,以避免過度擠壓眼球造成近視。
◎長期頭暈、頭痛,吃藥也難以改善的人,應該檢查雙眼是否有視差,有視差就要配鏡改善。
◎動過近視雷射手術的人,雙眼有視差的機會仍然很大,應該要配鏡矯正。
◎需要長時間閱讀3C產品螢幕的人,應該配濾光眼鏡,降低光源刺激,以保護眼睛。
◎驗光配鏡時遠距、近距、立體視覺都要測,只測遠不測近,長期一定傷害眼睛。
◎配鏡前先確定自己的需求,定好配鏡策略,才有可能配到符合需求的眼鏡。
◎不以電腦驗光的結果為標準配鏡,人工驗光時自己感覺的結果,才是真正的標準。
【本書可以解答你對下面問題的疑問】
我真的好討厭戴眼鏡,到底該不該做雷射手術?
我明明補充很多葉黃素、維他命A,為什麼還是容易眼睛疲勞、眼壓高?
我真的也很想好好讀書,可是一看就頭暈眼花,注意力就是很難集中。
我長期頭痛、頭暈,看了很多科別的醫生,卻一直都沒有改善。
我知道視差會讓弱的那一眼的視力持續惡化,可是配了眼鏡卻一戴就頭暈。
【本書特色】
◎作者兼具醫師與驗光師雙重身份,一針見血地破解現今視力矯正的盲點,解說配鏡護眼的正確觀念。
◎從眼睛、視神經的生理構造,剖析醫療分科的侷限,及避免落入的陷阱。
◎從實例出發,提供配鏡策略的建議,以及選擇鏡框、鏡片的實用原則。
◎使用眼鏡矯正視力過程與結果的實際案例分享。
作者簡介:
張芝明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學士、陽明醫學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碩士、家醫科專科醫師,2017年台灣第一屆驗光師考試及格。現為吳宗慶診所醫師。
人的視覺原本是一個完整的系統,但在現行的醫療體系下,眼球、腦神經、矯正驗光三者卻各自獨立。張芝明醫師以個人獨特的背景,曾為超過千人以上的患者矯正過視力,提出:良好的立體視覺和適當視力是保護眼睛、不讓眼睛過度疲勞的關鍵,而能精準調校視力的工具,只有眼鏡。和傳統盡量不要戴眼鏡的觀念不同,現代人近距離用眼的機會較以往大得多,反而應該用眼鏡調降視力,並讓兩眼視力均等,以避免眼睛疲勞、頭暈、頭痛。這一套眼鏡護眼法,至今已有許多人受惠。
章節試閱
CHAPTER 1 照顧視力,不能只顧眼睛
04.缺乏立體視覺會造成許多問題
立體視覺異常,指的是兩眼無法對焦在同一個點。無論成因是兩眼歪斜,或是兩眼的視差太大,都同樣會造成兩眼對焦同一處的困難(例如一眼對焦在五十公分處,另一眼卻對焦在兩公尺處),但其中又以兩眼視差大的人數居多。
立體視覺異常剛開始時的症狀,是注意力較難集中,尤其是在讀書、寫字、看電腦等近距離工作用眼量大的時候。因為雙眼難以對焦同一處,勞累感就會比較明顯。但患者對自己有立體視覺異常,卻往往不自覺,或許只知道單純羨慕別人讀書或工作的表現較好,但不會聯想到原來是因為自己的立體視覺有偏差,容易讓眼睛和頭腦疲勞,減低了讀書或工作的效率。事實上,大概也從來沒人告訴過他立體視覺正不正常會有影響,因此很難自己察覺這件事的重要。
立體視覺偏差的現象如果日積月累,一直不去處理,狀況就會從容易感覺疲勞進一步變成頭暈、頭痛。頭暈、頭痛發生的原因固然很多,像是失眠、感冒、工作壓力大、耳鼻喉科的梅尼爾氏症,以及神經科的血管性疼痛、叢發性疼痛,還有一些不明原因的頭痛等,但大家千萬別忘記,立體視覺異常也非常容易造成頭暈、頭痛。那種感覺就像眼睛被遮住了一邊,一直用另一邊在看東西一樣。失去平衡的左右眼視覺,傳遞給腦部的電波訊號也一樣不會平衡,腦部的不平衡感,就會表現在頭暈、頭痛的症狀上。
CHAPTER 2 沒有近視的人也該戴眼鏡——革命性的眼鏡護眼法
02.預防近視最好的方法是戴眼鏡
預防近視常聽到的方法很多,例如,看遠處的綠色植物、輕輕按摩眼睛周圍的肌肉、服用葉黃素、飲食均衡、讀書時每間隔三十分鐘休息十分鐘等等。但台灣近視人口的比率依舊高達五成,十八歲以下的年輕人更高達80%,高度近視者更高達總近視人口數的二成,可見上述方法成效不彰。
近視最大的原因,是近距離用眼的時間增加。在過去的年代,近距離用眼主要只用在看書,但在現在3C產品鋪天蓋地的情況之下,眼睛近距離使用的機會大增,近視的人口自然隨之明顯增加。要找到正確的解決之道,必須先了解近視的成因。
近視主要是後天因素造成的,很少是先天的。長時間近距離閱讀或看手機時,眼睛內的睫狀肌會用力收縮,使眼壓增高,眼睛的前後軸拉長,結果就是造成近視。看遠就不會有睫狀肌收縮的問題,只要看遠時不要為了想看清楚遠處而用力瞇眼,壓迫眼球。放鬆地看遠處,自然就不會讓近視加重,或造成近視。
近距離看書一般都會讓眼睛的睫狀肌收縮,所以有很多專家提倡看書每三十分鐘要休息十分鐘,以避免眼睛過度疲勞。這是正確的,但仍然不夠,不然近視人數不會居高不下,且高度近視者的比率不少。
釜底抽薪的方法就是減少眼睛睫狀肌的收縮壓力,只要睫狀肌不需要明顯收縮,甚至不必收縮,那麼眼壓自然不會升高。這樣一來,不只不會近視,近距離用眼也更輕鬆自在。
舉例來說,當我們近距離用眼時,例如看書,原本需經由睫狀肌將視力調整到0.3左右,但如果眼睛的視力剛好就是0.3,那麼在看書時,睫狀肌就不必再用力調節。在不必收縮睫狀肌的情況下看書,就不容易誘發高眼壓與近視。反之,如果我們原本眼睛的視力是1.0,在需要以0.3的視力看書時,睫狀肌就要負責把1.0的視力減到0.3,才能看清楚書上的字。因此睫狀肌收縮用力的情況就會很明顯,視力會因為長期近距離用眼,一直往0.3靠攏,原本1.0視力就會改變,成了近視。
視力完全可以藉由眼鏡的度數來調整,需要多少視力可以視個人需要自由選擇,關鍵在有沒有這方面的知識,要不要這麼做而已。
預防近視發生最關鍵的年齡在國小學童的階段,雖然學生看黑板要清楚是沒錯,但不一定人人都需要有1.0或0.8的視力才看得清楚,也有不少人0.7就覺得足夠了。而且視力1.0的人,雖然看遠處黑板不困難,但近距離的閱讀就會很容易覺得疲倦,會讓學童不是不想讀書,就是勉強閱讀變成近視,我們身邊有這種狀況的人比比皆是。
現在的狀況是,大部分的學童都在不知不覺中變成近視,然後近視逐漸加深,到達一個程度之後,才警覺到自己的眼睛健康受到威脅,開始尋找保護眼睛,讓度數不要加深的方法。但我覺得這樣已經太遲了,應該提早預防,避免近視。
雖然少看3C產品,看書三十分鐘要休息十分鐘都是預防近視的方法,但並不是最好的方法,主要是可執行性太低。試想,書讀到一半就要打住,勉強休息,讀書效率和吸收率都會大打折扣,無論是老師或家長都不會想這麼要求學生。
預防近視最好的方法,就是看書時利用遠視眼鏡把視力調到0.3,這樣睫狀肌就不會收縮,眼壓不升高,就不會造成近視。不看書時,則不戴眼鏡,讓視力恢復到原本的1.0或0.8,這樣較遠的目標便能看得很清楚。
眼鏡可以解決近視視線模糊的問題,也可以用來預防近視發生或加重,這就是眼鏡的奧妙之處。
CHAPTER 5 換副眼鏡就換個人生——成功換鏡的臨床實例
03.調整立體視覺可以改善頭痛、頭暈的症狀
有位年齡在五十歲左右的水餃店女老闆,本身沒有近視,也沒有戴眼鏡,但有長期頭暈的症狀,服藥、打針一直沒有什麼效果。於是我建議她檢查立體視覺。我發現,她的左右眼分別有100度與200度的遠視。因為之前採取的藥物治療沒有效果,所以她欣然接受我配戴眼鏡矯正立體視覺的建議。配一副眼鏡所需要的費用並不多,但效果卻非常好。這位女老闆,之前從沒戴過眼鏡,現在體會到一副正確的眼鏡可以讓她眼前的世界變得非常清晰立體、非常美麗。最重要的是,她的頭暈症狀得到大幅改善,後來我每隔一段時日再見到她時,她都戴著眼鏡工作,不想取下來。
另外一位也是五十多歲的中年女性,也是受頭暈頭痛的症狀困擾許多年,經過檢查之後,發現同樣是立體視覺不好所導致的。她也很配合,很快就把眼鏡的鏡片更換到正確的度數,結果卻不如預期,有改善了一些,但是幅度並不理想,患者還是抱怨自己有頭暈頭痛的症狀。她沒有睡眠時間不夠或工作壓力大的因素,只是一位平凡的家庭主婦,照理應該沒有其他煩心的事讓她頭痛。又經過了一年多,我終於幫她看出問題的癥結,她因胃痛長期吃Lanpo(藥品名),一種屬於PPI(proton pump inhibitor,氫離子幫浦抑制劑)的強效胃藥,可以抑制胃酸治療胃潰瘍。胃酸少了,鈣質的吸收就會減少,但患者少照陽光,又不喝牛奶,鈣質自然是相當缺乏。我建議她停用PPI,同時補充鈣片,這樣症狀應該會改善很多。鈣是很重要的營養素,號稱是天然的止痛劑,缺乏鈣的症狀很多,頭痛只是一部分而已。因為這類患者很多,所以特別提出來與大家分享這個案例。
CHAPTER 1 照顧視力,不能只顧眼睛
04.缺乏立體視覺會造成許多問題
立體視覺異常,指的是兩眼無法對焦在同一個點。無論成因是兩眼歪斜,或是兩眼的視差太大,都同樣會造成兩眼對焦同一處的困難(例如一眼對焦在五十公分處,另一眼卻對焦在兩公尺處),但其中又以兩眼視差大的人數居多。
立體視覺異常剛開始時的症狀,是注意力較難集中,尤其是在讀書、寫字、看電腦等近距離工作用眼量大的時候。因為雙眼難以對焦同一處,勞累感就會比較明顯。但患者對自己有立體視覺異常,卻往往不自覺,或許只知道單純羨慕別人讀書或工作的表現較好,...
推薦序
視力是閱讀的根本,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范巽綠(高雄市教育局長、前教育部政務次長)
閱讀是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閱讀可以讓孩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長,這是我自投身教育工作以來,就深深相信的一點,這也是我這麼多年來一直在推動建置「最愛閱讀就在高雄」網站的原因。不過閱讀與視力的相關係如此緊密,我是在拜讀了張醫師的大作後,才有了深刻的體會。
現代人由於近距離閱讀的時間甚長,而且生活與3C產品密不可分,所以視力惡化的情形也愈來愈嚴重。視力不好,就算想讀書也讀不了書,注意力也很難集中,結果就是讓孩子一開始就輸在起跑點上。透過適當的視力矯正讓閱讀輕鬆成為習慣,是很重要的課題。張醫師以他陽明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碩士的研究背景,2017年通過台灣第一屆驗光師證照考試,也是位多年在診所執業的家醫科醫師,以他與病人密切的互動,豐富學術背景經驗,跨領域的專業知識,以及視病如親的耐心,造福許多深受視力問題困擾的患者。而在此書中,張醫師從「立體視覺」和「適當視力」的角度提出用眼鏡保護眼睛,並讓閱讀變輕鬆的精闢見解,正好與許多教育觀念有異曲同工之妙。
首先,是「最好」還是「最適合」?配眼鏡時,常認為能讓視力達到1.0,才是「最好」的視力,但張醫師根據其專業及經驗提出:近距離閱讀時,只要0.3的視力就足夠,看遠則是0.7便足夠。若配戴1.0視力的眼鏡,反而會讓近距離閱讀的眼睛更易感到疲勞。在教學現場也是一樣,老師有時會將自認為「最好」的教材教法給所有學生,卻忽略了學生的個別差異與需求,使得學習變成一件疲憊且壓力沉重的苦差事。所以不管是醫療或是教學,都應以對方的需求為出發點,尋找「最適合」的方法。
其次,是「單打獨鬥」還是「跨域整合」?張醫師認為現代眼科醫師只負責治療眼疾,配鏡則交給驗光師,若能進行專業上的整合,視力矯正的效果會更佳。在教育上,當我們診斷學生學習及適應困難的成因時,若能進行跨域的診斷及共同擬定協助的策略,學生的進步也是會更顯著。
最後我還想分享的是,書中提到電腦驗光所輸出的只是一串數字,更重要的是醫師細心地診斷與溝通、耐心地測試與調整,才能真正幫助患者改善病情。是的,「科技始終來自人性」,也許科技可輔助我們做出更好的判斷,但更重要的仍是對人的關懷之心。在醫學上如此,在教育上亦然!展讀此書,讓我更深信:一位良醫或良師,能為我們帶來更美好更嶄新的視野。
視力是閱讀的根本,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范巽綠(高雄市教育局長、前教育部政務次長)
閱讀是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閱讀可以讓孩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長,這是我自投身教育工作以來,就深深相信的一點,這也是我這麼多年來一直在推動建置「最愛閱讀就在高雄」網站的原因。不過閱讀與視力的相關係如此緊密,我是在拜讀了張醫師的大作後,才有了深刻的體會。
現代人由於近距離閱讀的時間甚長,而且生活與3C產品密不可分,所以視力惡化的情形也愈來愈嚴重。視力不好,就算想讀書也讀不了書,注意力也很難集中,結果就是讓孩子一開始就輸...
作者序
視覺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極為倚賴的一種感官,比起皮膚觸覺、味覺、都更為倚賴。根據研究,人體的五種感官中,吸收外界資訊的比率,視覺要占到83%,聽覺只占11%,其餘的才是嗅覺、膚覺與味覺。視覺會直接影響我們學習與工作的能力,還影響到生活的品質。視覺好的人會感到神清氣爽,舉目所見的景物都清晰立體,視覺不好的人經常會有頭痛、頭暈眼花的症狀,學習、工作和注意力集中的能力都會受到影響,可見視覺對我們有多重要。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靠眼睛來認識這個世界,需要靠眼睛傳遞訊息給大腦來做為判斷的依據。但很多人先天上雙眼就會有視差,有些人則是對如何選擇一副適當眼鏡的細節不太了解,因此造成度數的偏差,連帶產生視力偏差。這些情形都會很容易讓雙眼融像困難,立體視覺也會異常,日積月累,都會造成眼睛的負擔,讓眼睛疲倦。
視覺形成的過程是相當複雜的,首先必須要有光線進到眼睛,之後再藉由視神經傳遞到大腦,最後由大腦來判斷影像。它是一種光電的反應,源頭在光的刺激。讓人體生病的原因有很多,病毒、細菌、毒素、溫度、濕度、風力、光線等等,都會讓身體生病,其中光線對眼睛的影響特別大。太強、太弱的光線都對眼睛不好,尤其光線的落點若是落在視網膜上不恰當的位置,也就是視力不是最恰當的情況下,傳遞給大腦的訊息就不會最好,這樣的結果會讓大腦的疲勞感增加,容易誘發頭暈、頭痛,久而久之甚至會引起病症。擁有立體視覺以達到最佳視覺,不但可以解決這些身體上的健康問題,還能讓世界看起來更美好,提高學習力、工作力。這些不只視力不好的人需要了解,自認為視力沒問題的人,也很需要了解。
聽覺可以檢測,視覺也是。檢測聽覺時,我們可以用分貝計來測試聽力有無缺損,視覺雖是患者主觀的感覺,但仍可以使用視力表,依遠近不同距離,分別測試患者雙眼的視力。此外,也還有台大3D亂點立體圖和一些市面上常見到的裸眼立體圖等,這些都可以幫助檢測者判斷患者雙眼協同的能力,也就是立體視覺好不好。檢測者只要用心觀察患者的視覺反應,並直接詢問患者看到的是更清晰或是更差的影像,患者的視覺情形,還是可以客觀地以數據衡量出來的。問題在於,在目前視覺檢測環境的限制下,很少有人這樣做。
事實上,在門診中患者是很難要求醫師進行立體視覺篩檢的。因為一來醫師看診的時間有限,很難進行其他醫療之外的保健服務;二來,不是每一個醫師都覺得立體視覺的檢查是重要的。所以,若真想讓自己擁有好視覺,最好的方法就是去找一本相關的書籍,把有關這方面的基礎知識搞懂,才比較能夠看到全部的面貌,好與醫師或執行檢測者討論,讓自己的視覺達到最好,並同時改善因視覺不好帶來的身體症狀。很多醫師都會寫關於疾病的專書,如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等,這是因為在門診當中,真的無法三言兩語就交代清楚,只好寫書讓患者與醫療從業人員自己閱讀,以對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之所以會寫這麼一本書,也是如此,行醫三十多年,臨床上看到太多起因只是視力偏差,卻過度醫療的結果。尤其是關於立體視覺的部分,幾乎沒人討論並提起,而且市面上寫到關於立體視覺的書真的很少,有些關於眼睛保健的書籍,似乎好像快寫到這個部分了,但最終還是沒有真正把它講明白。
現在立體視覺在科技上的運用非常廣泛,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需要戴上眼鏡才能欣賞的3D立體電影,還有3D虛擬實境,這些都需要雙眼有很好的協同能力,能進行融像,才能看得清楚。我在門診中有時會遇到真的沒辦法看3D電影的患者,他們一看就頭暈不舒服,而且沒辦法領略3D特效。這些問題可能已經困擾患者很久,但大部分人到我這裡,都可以經由調整眼鏡度數而恢復立體視覺。不僅在看3D電影或虛擬實境時需要立體視覺,我們日常生活中,只要睜開雙眼也都需要有立體視覺。
現代人的工作不像從前人需要大量的體力,但取而代之的是需要眼力的工作大量增加。而且小朋友從念小學的時候開始,就有課業的壓力,隨著愈來愈長大,到了高中、大學,需要用眼力學習的負擔只有更加沉重。出了社會呢?一樣!一半以上人口的職業都必須要看書、看電腦才能工作。所以要疼惜眼睛,我們人生的道路才走得長遠。
疼惜眼睛的方法除了眼睛生病要就醫,不要太常看手機,或玩3C產品的遊戲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調整立體視覺讓眼睛把擁有最佳視覺。調整視覺真的要靠具備基本知識和實際體驗。我會盡量在這本書裡,把個人行醫當中,面對各式各樣患者的經驗與細節,包括如何發現他們的視覺有什麼不理想的地方,以及如何調整患者的視覺,改善他們的問題,一一說明清楚,希望讓大家只要按著步驟執行,就能夠得到自己的最佳視覺。
視覺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極為倚賴的一種感官,比起皮膚觸覺、味覺、都更為倚賴。根據研究,人體的五種感官中,吸收外界資訊的比率,視覺要占到83%,聽覺只占11%,其餘的才是嗅覺、膚覺與味覺。視覺會直接影響我們學習與工作的能力,還影響到生活的品質。視覺好的人會感到神清氣爽,舉目所見的景物都清晰立體,視覺不好的人經常會有頭痛、頭暈眼花的症狀,學習、工作和注意力集中的能力都會受到影響,可見視覺對我們有多重要。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靠眼睛來認識這個世界,需要靠眼睛傳遞訊息給大腦來做為判斷的依據。但很多人先天上雙眼就會...
目錄
推薦序 視力是閱讀的根本,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
推薦語
前言
CHAPTER 1 照顧視力,不能只顧眼睛
1視覺是複雜的系統,要有好視力,不能只重視眼睛
2視覺分五種,立體視覺是最高等的視覺
3立體視覺的成像原理
【專欄】感覺融像的四種類型
4缺乏立體視覺會造成許多問題
5擁有良好立體視覺的兩大要素:零視差與適當視力
6視差大,立體視覺一定出問題
【專欄】光線對眼睛也是一種養分
7視差大導致的斜視,可藉由眼鏡完全矯正
【專欄】開刀好?還是不開刀好?
8雙眼做到零視差是絕對可能的
【專欄】散光鏡片可以幫助調整視差
9適當視力是良好立體視覺的一環
【專欄】造成立體視覺異常的其他原因——弱視
10適當視力也可以預防近視
【專欄】預防近視的關鍵在減少用眼負荷
11配合用眼距離調整視力從根本保護眼睛
12度數是調整視力的工具,視力才是真正的主角
13開始自我檢測立體視覺吧!
14幾歲可以開始檢測立體視覺
15從今天起擁有最佳視覺
CHAPTER 2 沒有近視的人也該戴眼鏡——革命性的眼鏡護眼法
1要追求最佳視覺,一定要藉助眼鏡
2預防近視最好的方法是戴眼鏡
3動過近視雷射手術的人,還是需要戴眼鏡
4用眼鏡矯正近視,當然比靠手術矯正要來得好
【專欄】動過兩次雷射手術,最後還得是靠眼鏡解決視力問題
5角膜塑型片也不是矯正近視的好選擇
【專欄】配眼鏡、用藥、開刀哪一個困難?
6 用眼鏡保護視力的實際範例
7 一副眼鏡很難兼顧到所有的用眼情況
【專欄】工作眼鏡與讀書眼鏡
8 錯誤配鏡很容易變成高度近視
【專欄】高度近視的危險
9 根據近距離用眼的時間長短,決定該降低多少度數
10 調好眼鏡依舊時常頭痛,不要氣餒
【專欄】專業醫療從業人員也可能有立體視覺問題而不自知
CHAPTER 3 配副好眼鏡為什麼這麼難?
1 過度依賴電腦驗光檢查不出正確的視力
2 分科過細,不利立體視覺的篩檢與調整
【專欄】分科過細的壞處
3 驗光與眼睛疾病治療二分的模式,會造成醫療斷層
4 健保的給付方式,對我們的眼睛健康也有極重大的影響
【專欄】花愈多錢不見得對自己愈有利
5 眼鏡是世界上最精準調整視力的方式
6 對驗光的錯誤認知也會傷害我們的視力
【專欄】有些疾病需要昂貴的儀器檢查,有些疾病不需要
7 檢查視力,自覺比他覺更為重要
8 誤以為手術是比配鏡更先進、更精準的視力矯正方式
【專欄】千萬不要主動要求開刀,而是要多聽建議
CHAPTER 4 配鏡前你該知道的事
1 視力的標準是什麼?
2 視力不是愈高愈好
3 視差一定要完全調整為零視差
4 善用人腦驗光,少用電腦驗光
5 應用散光度數,視力調到最好的確有可能
6 測量視力時,要看遠處、看近處都測量
7 過度配鏡會讓度數增加,視力反而減弱
8 看近看遠雙眼視力都一樣清晰,才不會有過度配鏡的問題
9 檢查視力時,要放鬆自己的眼睛
10 選擇正確的驗光方式
11 了解驗光的程序
12 如何選擇鏡框
【專欄】如何測量瞳孔距和鏡框中心點
【專欄】鏡片高度可能影響頸椎的健康
13 如何選擇鏡片
【專欄】高度近視者可以選擇隱形眼鏡
14 不一定要選昂貴的國外鏡片、鏡框
15 拿到剛配好的新眼鏡時一定要詳細檢測
【專欄】3C產品對眼睛的影響與改善方法
CHAPTER 5 換副眼鏡就換個人生——成功換鏡的臨床實例
1 小學生的視力調整到最佳狀態
2 眼鏡度數偏差的大學教授及時調好了立體視覺
3 調整立體視覺可以改善頭暈、頭痛的症狀
4 曾經視網膜剝離也用鏡片調整出了立體視覺
5 近視1900度合併輕度上斜視也能調整
6 幼稚園就沒有立體視覺的小朋友,用眼鏡成功矯正了視力
7 糖尿病患視覺異常也不要先認為是視網膜病變
結語
推薦序 視力是閱讀的根本,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
推薦語
前言
CHAPTER 1 照顧視力,不能只顧眼睛
1視覺是複雜的系統,要有好視力,不能只重視眼睛
2視覺分五種,立體視覺是最高等的視覺
3立體視覺的成像原理
【專欄】感覺融像的四種類型
4缺乏立體視覺會造成許多問題
5擁有良好立體視覺的兩大要素:零視差與適當視力
6視差大,立體視覺一定出問題
【專欄】光線對眼睛也是一種養分
7視差大導致的斜視,可藉由眼鏡完全矯正
【專欄】開刀好?還是不開刀好?
8雙眼做到零視差是絕對可能的
【專欄】散光鏡片可以幫助調整視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