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是畫家對現實的感受與想像,是「氣質」的美學;
構成─是畫家對畫面的架構與計算,是「和諧」的美學;
繪畫性─是畫家對媒材特質的詮釋與表現,是「自然與抽象」的美學。
三位一體的品味有多高,繪畫的藝術境界就有多高。
享譽國際水彩畫壇,當代水彩名師──簡忠威的創作藝術
獨家收錄:159幅經典畫作x 10幅作畫示範x 106則精華語錄
帶領讀者全方位浸潤藝術名家的創作美學與技法真義,完成令人驚嘆的大師級畫作
「誠懇面對自己,傾聽內心真正的聲音,這是『忠』。用最高標準要求自己,啟動學習的渴望,累積強大的自信,這是『威』。至於這個『簡』,對我來說,一直是繪畫藝術最單純的義理:化繁為簡、由簡入繁。」──簡忠威
簡忠威,水彩專業畫家暨繪畫藝術教育者。作品多次獲頒國際水彩獎項,二十年的教學生涯中誨人無數,其以對基礎功夫的嚴謹要求與對藝術的熱愛,引領、啟發眾多習畫者踏入藝術堂奧中,為藝術美學不懈努力。簡忠威總諄諄提醒學生:要勇於挑戰自己、潛心研究美學相關知識、真誠感受人生、用過人熱情不斷練習,才有機會使他人感受到己身想傳達的情感、思想與內涵。
本書收錄從2014年簡忠威「形趣之境」個展後的四年內,精選的畫室示範、國外寫生和室內創作等159幅經典作品,及期間曾發表的文化美學隨筆、語錄精粹,主題涵蓋藝術創作歷程的分享、水彩創作技法之教學,及人生經驗的反思,並珍選10張作品,以過程圖解的方式,為讀者詳盡解說作畫階段的心法與技法,解釋結構配置與用色邏輯,不僅有「看示範學水彩」的實用價值,更能感受水彩名家最真摯的創作底蘊。
全書分為九大篇章,其中10組作畫示範,有系統地引導讀者循序漸進練習,包含:創作鉛筆底稿的要點、線條輕重緩急的安排;如何賓主分明、聚散有致的構圖布局,並在懂得大中小、黑灰白、點線面等第一階段的抽象構成後,進入更深層的抽象變化、豐富它的連結;掌握明暗值與彩度的要求;透析水彩寫生的祕訣──先大後小、先遠後近、先濕後乾、先亮後暗等,教你用心眼觀察題材,繪出豐富靈動的水彩創作!
如果我的人生經驗,可以用一句話送給現在的年輕創作者,那就是:「順從自己的內心,務實地走每一步」。順從內心是誠,不好高騖遠為實。「誠實」這兩字,對藝術創作者來說,是一輩子的功課。
◎美學素養的淬鍊
「美學素養」是「意境」、「構成」、「繪畫性」三位一體的展現。畫家需磨銳自身對現實的感受與想像,精準對畫面的架構與計算,並掌握對媒材特質的詮釋與表現。將對美學、藝術的內在探求形諸於外,而增強置身於混沌生活中的感知力;用心融入情感的想像、努力表達與實踐自己的想法要求,透過不斷地練習,以臻至藝術家的思想精神。
◎繪畫技法的養成
簡忠威分享繪畫技法在於抓好二加一的氣勢:形的趣味(色塊、構成、比例、主次……)、媒材特質 (斑漬、流動、透明、厚實……),及光影空間(明暗、透視、寫實技巧……)。習畫者應以顧全大局的隨性,和精心計算並接受控制的即興抽象用筆,去完成理性經營的畫面,感受「靈活運用主題方向」與「收放技巧」這二大互為因果的協調樂趣。
◎求藝心法的修練
知道色料調色的技巧,不等於知道色彩搭配之美;懂得使用各式打底劑和輔助劑的技巧,不等於懂得表現媒材特質之美;熟悉各種筆刷的特性與運筆技巧,不等於掌握了抽象的筆觸線條與痕跡之美;可以把題材畫得正確、畫得像,並不保證它必定是一件可以感動人的畫作──永遠須對題材引發想像與企圖;對美的各種形式有足夠的知識與嚴苛的要求;擁有挑戰與嘗試的勇氣;對自我藝術的方向有堅定的信念。
◎人文精神的觀照
作者檢視台灣培育專業美術人才的教育體制,肺腑疾呼美術教育界的專家學者、藝術家教授,應共同改變認知,不該以學術歧視扼殺、貶抑了學藝者求知若渴的心靈,忘記:「藝術,是從何而來;你的藝術,要往何處去。」
本書特色
全書彩色印刷:編排精美細緻,易讀好理解,兼具收藏與自學的雙重加乘效果。
入門初學者:詳細、實用的基礎知識,收穫扎實的初階實力。
渴望進階者:領略名師獨門繪畫祕訣,掌握精進技巧的竅門。
行家作畫者:檢視創作初衷,邁向卓越,躍升為大師級人物。
作者簡介:
簡忠威
水彩專業畫家暨繪畫藝術教育者。1990 年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畢業,1998 年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西畫創作組碩士。2013 年首次登上法國水彩藝術雜誌,以十頁篇幅專訪,開始邁向國際水彩畫壇。2015 年為台灣首位獲得美國水彩畫協會(AWS)與美國全國水彩畫協會(NWS)雙重署名會員殊榮之水彩畫家。作品近年獲頒多次國際水彩獎項,並陸續登上國外各大水彩專業雜誌刊物專訪。2015 年開始受邀至大陸、香港、
新加坡、俄羅斯、美國、義大利、加拿大、墨西哥、德國、土耳其、西班牙、英國、法國、比利時等世界各地十餘國舉辦二十多梯次的簡忠威國際水彩高研班。
章節試閱
藝術的初衷
曾經有一位在大學教設計的老師在我的臉書問我:「石膏像素描和藝術家(畫家)之間的關聯?」
在還沒說出我的答案之前,我先問他:「你在學生時代畫過石膏像素描吧?剛開始學習素描的第一尊雕像你還記得是在哪裡畫的嗎?當光線打在潔白的石膏像上面,那黑白分明的色調、線條,有沒有美到讓你無法呼吸?你第一次看到國外進口的素描畫冊時,有沒有感動到想哭?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也應該要畫出這種境界?或是,你有沒有想過,為何你畫不到那些讓你感動的素描程度?什麼時候你開始放棄,從此以後說服自己,那只是畫寫實的技巧而已,只是為了考試套公式用而已,並沒有多了不起的意義?」
我回答他:「你問我石膏像素描和藝術家(畫家)之間的關連?我只能告訴你兩個字:『初衷』。」
藝術創作的第一步
每當我聽到某些所謂的當代藝術家、美術系所的教授或學生,認為基本功只是基礎,畫得再多再好也只是基本功,而不是創作。沒有創作,就不是藝術家。或是質疑,當代藝術不需要再畫這種落伍的老八股學院素描,因為二十一世紀的當代藝術多元開放,畫好基礎素描根本不能證明什麼⋯⋯我只想對這些藝術家、教授和學生說:「請捫心自問,你真的認為自己的素描已經好到讓你覺得無趣了嗎?強大到讓你覺得不屑去練習嗎?你確定你真的熱愛繪畫嗎?你難道忘了你第一次拿起炭筆畫雕像的興奮之情嗎?」努力畫好靜物、雕像、人物素描,當然不能保證他以後一定是傑出的藝術家(畫家),只能證明這位年輕人在他剛開始學習素描時,願意誠實面對他內心對繪畫的熱情,不自欺欺人,永不妥協,嚴格自我要求地想要達到當時已窺視到的境界。這種不計代價追求卓越的人格特質,才是這
位年輕人決心邁向真正成熟的藝術家,最珍貴的動力與資產。
十多年來,我聽過很多學生跟我說過:「進入美術相關科系以後,有些教授會跟學生說,能考進來,就表示已有基礎,現在重要的是要開始創作了。」或是另一種姿態更高的老師會趾高氣昂地跟學生說:「把以前在畫室為了考試去學的那一套公式通通丟了吧,那些東西不叫做藝術⋯⋯」請仔細想想,這不是很矛盾嗎?既然是沒用的,甚至是有害的,為何培育未來藝術人才的美術系所、美術班,幾十年來還是把這種低階、無益的素描考試,列入高比重的考試項目?
支撐創作的基石
從什麼時候開始,素描變成只是美術科系學生入學前的畫室訓練?為什麼素描的門檻變得如此低階,只要通過術科考試就算合格過關?素描為什麼變成了坊間畫室殘害藝術教育的制式公式?非得要去之而後快?素描基礎果真如此不堪?我不相信。真正需要割除地,不是靜物、雕像素描,而是盲目、慣性的填鴨教學公式,不求甚解的偏見和自欺欺人的學習心態。
有太多人,誤以為念過美術班或美術系畢業,就理當擁有基本功;徵件比賽展覽有得到大獎,肯定是基礎夠好;更不用說是在學校當素描老師、教授或是有名的畫家,這些人的素描基礎肯定是毋庸置疑⋯⋯這是因為很多人把基礎和創作當作兩件事:基礎是低階訓練,創作是高階表現。這種對繪畫藝術的錯誤認知,就是現今素描教學問題的癥結所在。
如果說「創作」是金字塔最頂端的那一塊小石頭,那麼「基礎」就是那塊小石頭底下,幾百階層層堆砌、數也數不盡的大石頭。在一幅偉大的作品被創造出來之前,試問:作品的概念、構思、布局與技巧,哪一種不是跟它底下堆起來的各種階段的「基礎」息息相關呢?
需要長時間練習的事物,不一定是藝術,但不需要經年累月練習的事物,肯定不是藝術。每一種藝術,都有它千錘百鍊的基礎。每一位傑出的藝術家,在自我要求的過程中所遭遇的辛苦磨練,絕不是一般人能體會的,這也正是藝術讓人動容的原因之一。各種藝術(音樂、舞蹈、文學、戲劇、電影⋯⋯)的迷人之處,就在於千百年來許多偉大天才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那一層層堆砌起來的深厚底蘊。
繪畫的科學原理與視覺的美感需求
所有偉大的繪畫作品,都是出自於確實掌握「知識」的藝術家。所有視覺上的自然現象(透視、明暗、光影、質感⋯⋯),繪畫程序上的科學原理(化繁為簡、由簡入繁),視覺心理上的美感需求(主次、平衡、對比、和諧、變化⋯⋯),一環接著一環的知識,層層相扣。這些知識,全部都是繪畫的基礎。安德魯.路米斯在他《人體素描聖經》這本書的序言說道:「判斷一幅畫為什麼不好,通常就不得不回到基本功,因為壞的畫作源自根本的缺點,就像好的畫作也是從根本上傑出」。他也在《素描的原點》中指出:「致勝關鍵是只要能運用基本繪畫知識,甚至不必仿效他人,就沒有成不了氣候的
畫家!」這位美國實力派插畫大師,顯然是那些掌握了繪畫關鍵祕密的極少數人之一。
早在半個多世紀前,安德魯‧路米斯就已透露出對於當時的美術專業學校,很少去傳授這些重要的知識感到不解。直到現在,情況似乎沒有太大改變。時至二十一世紀的當代藝術家們,如果想要創作當代寫實畫,他只要擁有相機、電腦影像編輯軟體和投影機就夠了。或是乾脆跳過去創作「當代藝術」,抽象表現、複合裝置,天馬行空,自由自在。在五花八門的當代藝術,與網路高度發展的速成環境的雙重刺激與吸引之下,願意誠懇地去學習這些累積千百年繪畫知識的「藝術家」,就更顯得鳳毛麟角,而且越來越少。
於是,素描逐漸變成一種升學的階段性任務和應付考試的工具。台灣各級美術專業 學校的基礎素描教學,因為考試領導教學的結果,到目前為止,還是充斥著各式各樣誤解與偏見。例如以寫實的質感描繪當作是素描的主要訓練方向(總是會出現透明塑膠袋或麻繩的考題)、對媒材階級化的偏見(中小學用鉛筆,高中大學用炭筆,而且只能用炭筆,加碳精筆算是作弊⋯⋯)、對素描的各種填鴨制式規定(雕像素描天地各留三公分, 或是二公分變化一個灰階),還有幾乎像是素人畫家般的縫合填色程序(描好所有細節輪廓線才開始畫明暗,影子與物體暗面總是分開畫),各種光怪陸離的現象,不勝枚舉。 也難怪有些不明究理的當代藝術家與學者教授,口誅筆伐,認定這些「學院基礎」就是殘害藝術教育的元兇。
不過,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與此同時,筆者也逐漸感受到另一種不同的氛圍正在 凝聚與擴散。台灣最近幾年的專業美術教育對於素描基礎的教學與態度,似乎在往正確的方向移動中,而且這只是剛開始。由於網路快速發展,閱聽人不同於以往只能單向接受掌握資源的媒體言論與作品,拜網路之賜,今日媒體資源開始對全世界的人敞開大門,這是人類歷史上從未見識過的震撼力量!其速度之快,影響之深遠廣大,活在這世代的我們,恐怕也無法想像未來十年、二十年或五十年後,時間會為我們淘汰 掉什麼,留下些什麼?
找回習畫的初衷
無論是教授學者還是販夫走卒,是有名的大畫家還是業餘興趣者,只要透過無遠弗屆的網際網路,任何有識之士都有發聲的管道──真理總是越辯越明。真正傑出的 品,就算沒有入選參展得獎,但是透過網路,它依然散發寶石般的光芒,受到世人的推崇與尊敬,不會被封閉的彩色巨塔體制埋沒。於是,現在我們看到有越來越多的美術科系大學生、研究生,願意再走進素描教室畫雕像而不怕被訕笑。就算學校沒有教所有關於繪畫應該要學習的種種知識,大家也會自動自發上網研究,找書自學。 這些學子──台灣未來的藝術家們,正在重新思考、認識與學習,什麼是繪畫藝術的「基礎」。
每當夜深人靜時,不經意地在網路上看到忽然蹦出來、超高水準的經典繪畫作品, 為之讚嘆與陶醉之際,總還是會忍不住問自己:我的基本功是不是還不夠好?
─寫於永和新店溪畔 2015.10.5
藝術的初衷
曾經有一位在大學教設計的老師在我的臉書問我:「石膏像素描和藝術家(畫家)之間的關聯?」
在還沒說出我的答案之前,我先問他:「你在學生時代畫過石膏像素描吧?剛開始學習素描的第一尊雕像你還記得是在哪裡畫的嗎?當光線打在潔白的石膏像上面,那黑白分明的色調、線條,有沒有美到讓你無法呼吸?你第一次看到國外進口的素描畫冊時,有沒有感動到想哭?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也應該要畫出這種境界?或是,你有沒有想過,為何你畫不到那些讓你感動的素描程度?什麼時候你開始放棄,從此以後說服自己,那只是畫寫實的技巧而已,...
作者序
提高眼界,追求卓越
一九九八年五月,我在師大美術研究所發表碩士畢業個展,同時出版了人生中第一本畫冊《簡忠威畫集》,書中的自序這樣寫著:
「記得小時候很喜歡看童話故事書,尤其是魔法師之類的故事,更是令我著迷。經常幻想自己就是那位擁有無限神奇法力的魔法師,能夠呼風喚雨、點石成金。魔法師終其一生都在追求更高深的法術而努力研究,希望從玻璃球中看到更多宇宙,從魔鏡中問出更多真理。繪畫如同一面魔鏡,它反映出現實或虛幻的世界、善良或醜陋的人性,也反映出自然的真理和自我的存在。美術史上偉大的畫家們,都是賦予繪畫以生命力的魔法師。直到今天,我依然在思索、找尋畫家們究竟施展了什麼法術在其藝術創作上?他們是如何擁有這神奇的力量?或許永遠不會有標準答案,我只希望在我這一生當中,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那年,我三十歲。
自從那次個展以後,直到二○一四年我才再度舉行了人生中第二次個展,同時出版畫冊《形趣之境:簡忠威的水彩畫語錄》。在畫冊中收錄了我在畫室網站與臉書的一些文章和自言自語。裡面有兩段話,我想送給當年那位好奇的年輕人:
「誠懇面對自己,傾聽內心真正的聲音,這是『忠』。用最高標準要求自己,啟動學習的渴望,累積強大的自信,這是『威』。至於這個『簡』,對我來說,一直是繪畫藝術最單純的義理:化繁為簡、由簡入繁。」
「藝術,一點也不深奧。畫自己真心想畫的,不自欺欺人、不好高騖遠。提高眼界,追求卓越,這就是我的求藝之道。」
你想要找的那屬於自己的答案,其實它早就在你自己身上。從二○一三年開始,拜高度發展的網路平台之賜,我開始踏入國際水彩畫壇。在四年之內接踵而至的國際獎項、國際邀請展活動,陸續登上國外水彩雜誌與專書的專訪,出訪世界各地十餘國舉辦了二十多場的簡忠威水彩高研班,也出現了與Chien Chung Wei 聯名的水彩顏料與畫筆,好像一夕之間麻雀變成了鳳凰。我不能說這是美夢成真,因為我從未曾做過這種國際水彩名家的白日夢。幸好這些果實收成得晚,年屆半百的我並沒有被這些水彩江湖資歷沖昏頭。我確信,就算現在的我還是沒沒無名,但是覺得可以畫得更好的自信與應該畫得更好的要求,我從來沒間斷過。二○一六年我結束了經營十五年的簡忠威畫室,將教學時間減到最少,準備認真面對人生中的最後一段繪畫創作歲月。既然命運給了我一張機會卡,我就放手一搏,賭得不是更大的成就,而是無愧無悔。
這本新畫冊主要收錄從二○一四年「形趣之境」個展後的四年內,精選的畫室示範、國外寫生和室內創作,同時也節錄了幾篇這期間發表過的文章與臉書的碎念,姑且當作是「形趣之境續集」吧!除此之外,我在本書九大題材類型的作品中,各類都挑選了其中一張作品,以過程圖解的方式為讀者詳盡解說每個階段的想法與技法,期望讀者在賞畫之餘,能再附加一些「看示範學水彩」的實用價值。
在二○一四年的《形趣之境:簡忠威的水彩畫語錄》書中還有一句話:「剛過四十五歲的我,在水彩畫的領域裡,我才感覺剛入門。我目前水彩畫的程度,只是有了基礎而已。從現在開始,我才真正要探索爐火純青之頂尖。」今天這本《意境:簡忠威水彩藝術》,就是我這四年多來的水彩畫探索記錄。爐火還在持續加溫,只可惜純青的火焰卻還在想像中。
本書獻給所有熱愛水彩藝術的朋友們,也為五十歲的自己留下一份成績單。
──寫於永和 2018年5月
提高眼界,追求卓越
一九九八年五月,我在師大美術研究所發表碩士畢業個展,同時出版了人生中第一本畫冊《簡忠威畫集》,書中的自序這樣寫著:
「記得小時候很喜歡看童話故事書,尤其是魔法師之類的故事,更是令我著迷。經常幻想自己就是那位擁有無限神奇法力的魔法師,能夠呼風喚雨、點石成金。魔法師終其一生都在追求更高深的法術而努力研究,希望從玻璃球中看到更多宇宙,從魔鏡中問出更多真理。繪畫如同一面魔鏡,它反映出現實或虛幻的世界、善良或醜陋的人性,也反映出自然的真理和自我的存在。美術史上偉大的畫家們,都是賦予繪畫...
目錄
自序
提高眼界,追求卓越
一、光與影
技巧的真義
淬鍊後的閃亮──藝術家追求卓越,而非風格
▍作畫示範:〈奧斯塔的陽光 No.2〉
二、暮色與夜
台灣水彩的黃金時期即將拉開序幕
▍作畫示範:〈威尼斯暮色〉
三、水面與反射
成名畫家的門檻
▍作畫示範:〈威尼斯夜色倒影〉
四、冬與雪
突兀與延展
▍作畫示範:〈雪中之戀〉
五、雲與樹
藝術精神──人類永恆的生活態度
基礎的深度,決定藝術的高度
▍作畫示範:〈文學森林紀州庵〉
六、花與鳥
台灣水彩教父──李焜培老師
▍作畫示範:〈紫色桔梗花〉
七、台灣印象
搞不清楚「美術」的美術班
▍作畫示範:〈九份意境〉
八、寫生
寫生與習作
藝術的初衷
▍作畫示範:〈莫斯科的結構〉
▍作畫示範:〈下司艷陽天〉
九、人物與素描
水彩畫的魅力──表現方向與收放之間
「素描」是什麼?
▍作畫示範:〈大師〉
自序
提高眼界,追求卓越
一、光與影
技巧的真義
淬鍊後的閃亮──藝術家追求卓越,而非風格
▍作畫示範:〈奧斯塔的陽光 No.2〉
二、暮色與夜
台灣水彩的黃金時期即將拉開序幕
▍作畫示範:〈威尼斯暮色〉
三、水面與反射
成名畫家的門檻
▍作畫示範:〈威尼斯夜色倒影〉
四、冬與雪
突兀與延展
▍作畫示範:〈雪中之戀〉
五、雲與樹
藝術精神──人類永恆的生活態度
基礎的深度,決定藝術的高度
▍作畫示範:〈文學森林紀州庵〉
六、花與鳥
台灣水彩教父──李焜培老師
▍作畫示範:〈紫色桔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