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 從寬心做起
松江太守明日來/興訟不如無訟
明宣正間,松江太守趙豫,居官慈惠。每見訟者,則諭之曰:「明日來。」始皆笑之,遂有「松江太守明日來」之謠。不知訟者乘一時之忿,經宿氣平,或眾為勸解,因而獲息者甚多。比之鉤鉅致人而自名英察者,其所存何啻霄壤!
──清、褚人獲《堅瓠續集》
好好解釋:
宣正──此指明朝年號宣德與正統之合稱。
松江──府名,在江蘇省竟內。
趙豫──字定素,明朝安肅人,宣宗時以諸生歷官松江知府。
經宿──過了一夜之後。
鉤鉅──鉅通距;鉤取而致之,謂為鉤距;在此意指多智計較而反復調查。
所存──此指二者所產生的差別。
教你看懂:
在明朝的宣德與正統年間,松江府的太守趙豫,為官慈善厚道,加惠百姓。每次見到有人來興訟時,他總是告訴對方說:「明天再來吧。」開始時由於大家不明白其所以然,都覺得很好笑,因此坊間就傳出了「松江太守明日來」這麼一句歌謠。殊不知趙豫這樣做,是有其深刻的用意--因為有許多人,都是乘著一時之忿去告狀的,經由趙豫這樣刻意「耽擱」了一宿,隔夜醒來氣就平息了,當然也有人在這緩衝的時期內接受了別人的勸說,以致爭議獲得平息與化解的情形非常多。趙豫的這種做法,與那些為自逞英明而不惜勞師動眾以反覆調查、智取巧辯者相比較,其間之差異何異於天地之別!
你要明白:
任何人都知道,打官司絕對不是一件好事,非到萬不得已時,誰都希望能免就免;俗語所謂的「息事寧人」,雖然其範圍可以概括種種狀況,但若說其上限便是「避免對簿公堂」,大致上是錯不了的。不幸的是,塵世間總有那麼多的紛爭,而自號為「萬物之靈」的世人,卻多又拋不開「人爭一口氣」的俗見,以致古往今來,訴訟與歷史同在,刑法與牢獄並存,尤其是在法律條文多如牛毛的今天,看看滿街都是執業律師的現象,便知法院中待審訟案多如牛毛!當然,正如俗話說的:「預防勝於治療。」同理對訴訟一事而言,亦應作如是觀。就儒家的立場來說,孔子在《論語‧顏淵》篇中曾清楚地表示過「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可知聖人不以訟為難,而以使民無訟為貴。
換句話說,一旦訟事既起,法官也好,律師也罷,他所能做的,無非是在法律的正義精神之下,為兩造謀求補救之道,就算得以勝訴,畢竟已是事後了,倘使事前能將訟事消弭於無形,那豈不更好?而本故事中的松江太守趙豫,因為他深通人情與事理,故他處理類似問題的手法就另闢蹊徑──儘可能籍由「為政」之道而避免「執法」之途,以達到無訟的目標。正因如此,《明史》中載其「在職十五年,清靜如一日;去郡,老稚攀轅,留一履以識遺愛。」前賢風範,彌足深思。
療疑病/心病還須心藥醫
元頏博士話:唐時中表間有一婦人,從夫南中徐官,曾誤食一蟲,常疑之,由是成疾,頻療不愈。京城醫者忘其姓名,知其所患,乃請主人姨嬭中謹密者一人,預戒之曰:「今以藥吐瀉,但以盤盂盛之。當吐之時,但言有一小蝦蟆走去,然切勿令娘子知是誑語也。」其嬭僕遵之,此疾永除。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
好好解釋:
元頏──人名,事不詳。
博士──秦置,漢後相沿,為專精一藝之職官。
中表──親戚關係,凡父親之姐妹或母親之兄弟姐妹,他們的子女與自己屬中表親。蓋後者之子為內兄弟,內即中;前者之子為外兄弟,外即表;合二者,統稱中表。
南中──泛指南方地區。
姨嬭──嬭俗作奶,姨嬭在此指奶媽輩的僕婦。
教你看懂:
元頏博士曾說過這麼一個故事──在唐朝時,他(先人)的中表親戚內有一名婦人,跟隨著做官的丈夫去到南方,某次因誤食了一隻蟲子,之後便心生疑慮,於是生起病來,怎麼都醫不好。這時京城有一個醫生,只是忘記了他的姓名,在知道了此事的原委之後,便來替這名婦人治病,他先從主人的僕婦中挑選了一個能謹言守密的人,並預先告誡她說:「我會讓你家女主人吃些上吐下瀉的藥,你用盤盂來承接,在她嘔吐時,你就說曾經看到一隻蝦蟆吐出來逃走了,但千萬別讓她知道這是我們在矇騙她。」這個僕婦照著醫生交待的話去做,結果該婦人所患的病,從此就被根除了。
你要明白:
俗語所說的「疑神疑鬼」,在若干方面與所謂的「患得患失」,有著許多相似之處,兩者皆為世人對某事物因過度掛念或憂慮,而呈現的一種心理活動。這種情形,幾可斷言每個人都曾經有過,日常生活的經驗告訴我們,此一現象必將永久持續下去,唯一「未必然」的是,其所患的輕重不同,影響因人而異罷了。
但因為心理會影響生理,故我們常聽說有些人,老是懷疑自己渾身是病,整天求醫、吃藥、打針,到頭來,還真使原本無病的身軀,經不起再三的折騰,果然出現了病痛。難怪有人說,我們是一個「喜歡吃藥」的社會,即便不是危言聳聽,但「過度使用藥物」由來已久,因為健保局等醫療單位的統計數字,可以佐證。
這個故事,可說是上述情形中的典型;但有趣並值得我們借鑑之處,則是「心病還須心藥醫」這句話。事實上,誤食了一隻蟲子的婦人,怎麼樣也不可能在久經時日之後,竟然還會嘔吐出一隻蝦蟆來!但由於「疑心」的去除,彷彿是「對症」下了藥,這種事的可信度當然很高,而那名醫者,自也是心理學中的高手。
雖然這裡是談醫病的事,但其相關聯的道理,其應用之處及運用之妙,絕非僅此而已!所謂「攻心為上」,軍事學中已有此名言,常言道商場如戰場(情場亦然),其中情形又何嘗不是如此?
梅詢書詔/快樂是什麼
梅詢為翰林學識,一日書詔頗多,屬思甚苦,操觚循堦而行。忽見一老卒臥於日中,欠伸甚適,梅忽嘆曰:「暢哉!」徐問之曰:「汝識字呼?」曰:「不識字。」梅約:「更快活也。」
──宋、沈括《夢溪筆談》
好好解釋
梅詢──宋代宣城人,字昌言,進士及第,真宗朝歷官三司戶部判官等職,後以侍讀學士出知許州卒。
翰林──皇帝的文牘侍從官。
書詔──猶言撰寫詔書。
屬思──構思之處。
操觚──這裡用本義「執簡」。堦──與階同。
欠伸──疲乏貌,志倦則欠,體倦則伸;亦作欠申。
教你看懂
梅詢在做翰林學士的期間,有一天正為朝廷撰寫詔書等工作時,由於文件很多,而構思又很辛苦,所以他手中拿著文稿,一邊沿著石階踱步,一邊思索如何行文。忽然之間,他看到一個躺在太陽下的老兵,正在伸著懶腰、打著呵欠,顯露出一付甚為舒適的模樣,梅詢於是嘆說:「真是舒暢呀!」隨後便問老兵說:「你認識字嗎?」老兵回答他:「不識字。」梅詢接口說:「那就更快活了。」
你要明白
有一則小故事是這麼說的:一個小男孩去請教某位老農夫,要求老農夫教他如何做才能得到快樂,老農夫二話不說,就在大太陽下,帶著該男孩到稻田中工作了老半天,然後兩人一同來到樹蔭下休息,休息時老農夫問起小男孩當下的感覺,至此他才明瞭到快樂的意義。
顯然,這個故事深具意義,因為他所展示的方式淺顯而又直接,絲毫沒有談玄說教的味道。事實上,所謂「饑者思食,渴者思飲」與「志倦則欠,體倦則伸」,這原本就是人體生理上的自然反應,只要能滿足了「生(命之)理」上的本然要求,人生大致上來說就是健康的。
只不過,除了生理方面之外,人們尚有「心理」上的追求,諸如愛慕虛榮與盲目崇拜等,但肇因於「人心惟危」之弊,倘若一旦不慎,則盲目追求與一昧跟風的結果,其所造成的個人災難與社會損失,往往不堪設想。舉兩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飆車」與「嗑藥」是近年來不良青少年所造成的嚴重社會問題,難道說所有其他運動都不比飆車更好?難道說「快樂丸」吃了後果真會得到快樂嗎?其實,他們所追求的不是「生理要求」而是「心理刺激」,於所得到的並非「自然滿足」,而是「病態斲喪」。
梅詢口中的「暢哉」之嘆,也無非是對那位老兵因獲得生理上的滿足所發生的稱羨。這是因為他當時正「屬思甚苦」,勞心與勞力,壓力極大,同樣耗費體能與心智,在壓力未得抒解下,才有的思嘆,所謂「勞力不知勞心苦」,講的就是這種情形。
但更有意思而又深具哲理的,則是文末的兩句對白──「不識字」與「更快活也」;在邏輯上將此二者聯繫成因果關係,千萬別將它誤認為是一種「反智」的觀點,我們必須從另一個角度來加以解讀。試想,拿一家大企業的董事長與他屬下的某位基層員工來比較,誰的壓力更大?景氣好時,固然大家都很高興,但景氣不好時,誰又更加不快活?但一個低層員工可以不識字,而董事長斷無不識字的道理。昔日蘇東坡有詩曰「人生識字憂患始」,由此看來,不能說沒有道理,而故事中梅詢的最後那句話,亦當作如是觀。
鬻菜翁/遠離是非,歲月靜好
都門有鬻菜翁,日荷於市,往來某京官寓前,貿易日久,相習忘形,互相談論。翁見某官博取科名,氣象軒昴,有不可一世之概,微問曰:「請問明公貴資料?」曰:「某科。」又問何題?曰:「某題。」曰:「是科題無好文字。」京官怪其妄。翁曰:「非無好文字,主試者,未取好文字。」京官更怪之。翁曰:「小人不知教子,故小子不知衡文。」京官問小子是誰?陰曰:「某某京官。」詳詰籍貫科分,翁歷歷陳之。京官長揖而前曰:「翁竟太老師乎?令嗣即小目生座主也。」大驚訝慚恧,請翁居上座。方肅衣冠禮下之,翁不顧,竟荷菜而去。蓋翁亦予告翰林,其子現出學差,翁居京邸,見宦情險薄,隱而為鬻菜翁云。
──清、鄧文濱《醒睡錄》
好好解釋:
都門──都謂京都,即今之首都;都門本指入京都之門,轉喻京都,在此指清朝時的北京。
荷──負也,挑也。
京官──官於京都者之謂。
忘形──朋友相交投契而脫略形牽,形容彼此之間交好的程度。
科名──謂科舉功名,在此指官場職位。
氣象──猶謂儀態風度。
明公──對人的尊敬稱呼,類似今之「閣下」等。
衡文──品評詩文也。
科分──科舉中試的年分。
長揖──深深地作揖。
太牙師、小門生──按《稱謂錄》與《詞林典故》中謂:父之師、師之師或師之父均可稱為「太老師」,自稱則為「門下晚生」或「小門生」。
座主──科舉考試時中試者對主考官的稱呼。
慚恧──羞慚。
予告──官吏之告老退休。
翰林──官名,翰林院之一員,內中官職頗多。
教你看懂:
在北京城有位賣菜的老翁,每天挑著擔子於街市中賣菜,都會在一位京官的住家門口經過,由於彼此間有買賣往來,日久之後便成了不拘形式的朋友,常常會相互聊天。老翁覺到這位京官的作為積極,熱中於職位的進取,再看他儀態風度不凡,大有不可一世的氣勢,於是在有次便探詢道:「請問閣下是在那一科中試?」對方答說:「某某科。」老翁又問到該科的考題為何?對方又曰:「某某題。」老翁接著就說:「那一次科舉考試中,沒有好的文章出來。」那位京官聽了覺得很奇怪,認為老翁的言詞過於狂妄。老翁馬上解釋道:「並非是真正沒有好文章,而是主試者沒有挑選出那些好的文章來。」京官則更加奇怪,老翁又說:「那是因為我沒有教導好兒子,以致於那小子不懂得評閱文章。」京官問到所謂那小子是誰時,老翁說是某某京官,於是這位京官詳加探詢了老翁口中那人的籍貫與科舉資料,老翁一一細說分明,京官聽後趕忙向前深深地鞠躬說:「原來您老人家竟是太老師,令郎他就是我的座主。」同時大為吃驚與羞慚,並請老翁上坐尊位。等到這位京官正準備好了要端肅衣帽以行大禮時,那老翁竟然挑起賣菜的擔子不顧而去。後來才知道那位老翁是一名告老退休的翰休,他的兒子正在奉朝廷之命,出外差辦理學政,他居住在京城的官邸中,由於看透了官場中的人心險惡與世情涼薄,所以才隱藏起真正的身分,而作起一個賣菜翁來。
你要明白:
大隱隱於市,市井之中,臥虎藏龍。在中國的官場文化中,明哲保身是非常重要的事,尤其是在退休之後。很多一輩子當官的人,在告老退休時,看盡人生百態、繁華落盡,總會發出有如陶淵明一樣,想著能「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過著平淡卻心靈富足的晚年歲月,不再為了官場中的明爭暗鬥費心傷神。
故事中的鬻菜翁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寧願過著宛如市井小民一般的平靜生活,也要遠離是非。因而才會在那位京官準備要端肅衣帽以行大禮時,不顧一切一走了 之。很多當官的人在退休之後,非但無法轉換心境,總以為自己還是那個大權在握,意氣風發的瀟灑人物,看不破身分的轉變其實也是世態炎涼的的開端,以至於傷身傷心,悵然若失。還不如這位鬻菜翁,看淡名利,自然歲月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