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氣、四性及四氣五味
所謂「四氣」,是指藥物或食物進入人體之後,所產生的「寒、熱、溫、涼」等四種作用,或四種性能,所以又稱為「四性」。
事實上人體本身也具有「寒、熱、溫、涼」四種體質,在正常情況下,我們的體質應該都屬於「溫」,所以生病時要先量體溫;一旦體溫升高(熱)或降低(寒、涼),都表示生病了,必須服用藥物治療,或以食物養生保健,將身體調回正常狀態。
中醫在看診治病之前,必須先熟悉各種藥物與食物的寒、熱、溫、涼特性,再以望聞問切的四診八綱來診斷患者的病況,之後才能以藥物調理,使其恢復健康。也就是將患者偏熱、偏寒、偏涼,甚至高熱、惡寒等病體,調整成體溫正常、身心健康的狀態,才算「治好」或「治癒」疾病。就個人的養生保健而言,就是選擇合適的藥物、食物或運動等方法,以改善或調整身體的異常,進而恢復或保持身體健康,這就是「人體平衡法」的精神,也是最安全可靠的養生保健方法。
溫熱屬陽、寒涼屬陰
此一四氣(四性)理論是歷代醫家在長期的臨床應用之後,經過分析、歸納而成,其基礎在陰陽五行,其理論離不開臟腑、經絡學說。就陰陽五行屬性而言,溫熱屬陽,寒涼屬陰。
就中藥來說,一般寒涼藥多屬陰,具有清熱降火、涼血解毒、滋陰退熱、泄熱通便、清熱利尿、清化熱痰、清心開竅、涼肝止痙等作用,如石膏、知母、黃連等藥性寒涼,屬陰,因此可用以治療高熱煩渴、面紅目赤、咽喉腫痛、脈洪而數,或實熱煩渴、溫毒發斑、血熱吐衄、火毒瘡瘍、熱結便秘、熱淋澀痛、黃疸水腫、痰火咳嗽、高熱神昏、熱極生風等陽熱證。
而溫熱藥多溫熱,具有溫中散寒、溫肺化飲、暖肝散寒、補火助陽、溫陽利水、溫通經絡、引火歸原、回陽救逆等作用,如附子、肉桂、乾薑等藥性溫熱,屬陽,可用以治療四肢厥冷、脘腹冷痛、面色蒼白、脈微欲絕,或中寒腹痛、肺寒喘咳、寒疝作痛、陽痿早泄、宮冷不孕、陰寒水腫、風寒痹痛、血寒經閉、虛陽上越、亡陽厥脫等陰寒證。
第二節 結合四氣五味才能臻於完善
四氣五味理論最早出現在《神農本草經》,書中首先提到「藥有寒熱溫涼四氣」、「藥有酸咸甘苦辛五味」。之後即以「四氣五味」為基礎,指出當時常用每「味」藥的藥性與特徵,再論述藥效及主治病證,開創了爾後醫藥書籍的編寫體例,一般稱之為『本草體』,「性味合參」也成為中醫處方用藥的基本原則。
明代名醫繆希雍進一步強調:「物有味必有氣,有氣斯有性」,認為「藥性」乃由氣與味共同組成,因此必須結合四氣和五味,才能充分了解藥物的作用。
他認為性與味是藥物的一體兩面,每一種藥物都有性、有味,性味不同者,其作用也不一樣。例如兩種藥物都屬「寒性」,但味不相同,一為「苦寒」,一為「辛寒」,兩者的作用就有差異。反之,即使同樣是甘味藥,也有「甘寒」、「甘溫」的差別。
一般來說,性味相同的藥物,其主要作用也大致相同;性味不同的藥物,功效也就有所區別;性同味不同、或味同性不同的藥物在功效上也有共同之處和不同之點。例如同樣是寒性藥,若味不相同,或為苦寒,或為辛寒,其作用就有所差異。如黃連苦寒,可以清熱燥濕;浮萍辛寒,可以疏解風熱。同樣是甘味藥,但氣(性)有所不同,或為甘溫,或為甘寒,其作用也不一樣。如黃耆甘溫,可以補氣;蘆根甘寒,能清熱生津。所以,在辨識藥性時,不能把藥物的氣(性)與味孤立起來。
氣和味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每一種藥物既具有一定的氣,又具有一定的味。由於氣有氣的作用,味有味的作用,必須將氣和味的作用綜合起來看待,例如蘆根性味甘寒,甘能生津,寒能清熱,所以可知蘆根的主要作用是清熱生津等;紫蘇性味辛溫,辛能發散,溫能散寒,所以可知紫蘇的主要作用是發散風寒。尤其是在臨床用藥時,特別要注意「氣與味」,通常要配伍其他藥物,才能既用其氣,又用其味;但有時複方也可能「只用其氣」或「只用其味」的情況,必須充分了解藥物的性味與氣,才能靈活應用。
若進一步分析,則:
1. 「氣味相同」者,其作用亦相近。例如辛溫藥多能發散風寒,而甘溫藥多能補氣助陽,且同一類藥物大都如此。
酸收澀、苦燥濕、甘緩急、辛發散、咸軟堅
就現代的認知,「五味」就是甘、辛、酸、苦、咸(鹹),具有兩種含意:一種是味覺器官辨別出來的食物味道,另一種是藥物所出現的化學變化與反應。
這五味所代表的藥物與作用大約如下:
甘味:
甘味能補、能和、能緩,有滋補和中、調和藥性及緩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滋養補虛、調和藥性及止痛藥物多具甘味,故甘味藥多用來改善正氣虛弱、身體諸痛及調和藥性、中毒解救等。
酸味:
酸味能收能澀,具有收斂固澀作用。一般多用於固表止汗、斂肺止咳、澀腸止瀉、固精縮尿、固崩止帶。凡體虛多汗、肺虛久咳、久瀉久痢、遺精滑精、遺尿尿頻、月經過多、白帶不止等病證多用酸味藥。
鹹味:
鹹(咸)味能下、能軟,有瀉下通便、軟堅散結的作用。一般瀉下或潤下通便及軟化堅硬、消散結塊的藥物多具鹹味,故鹹味藥多用於改善大便燥結、瘰癧癭瘤、癥瘕痞塊等病證。一般而言,鹹味藥多入腎經、具有補腎作用,可改善腎虛證。鹹味藥還能走血分,可清熱涼血,治熱入營血之證。
食物可粗分為寒、熱性
中醫通常將食物與藥物分為「熱」、「溫」、「涼」、「寒」四種特性,稱為「四氣」或「四性」;一般人耳濡目染之後,也多少都有食物「涼」、「寒」或「熱」的模糊概念。
然而食物的「四氣」或「四性」並非以我們的感覺(觸覺、視覺),或字面的意思而定;也就是剛煮好、熱騰騰的食物並不一定屬「熱」性;將食物放涼或放進冰箱裡一段時間後取出來,感覺很冰涼,也並不表示食物的屬性為「寒」。
事實上,食物的「四氣」主要是依我們吃了這種食物後,所產生的影響或反應而定。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我們喝下一杯烈酒,或吃了辣椒以後,身體很快就會開始發熱、口渇,甚至開始流汗;由身體的感覺可知酒與辛辣食物均屬「熱」性。又如冬天吃羊肉火鍋可以袪寒,吃了以後感覺身體比較暖和;若在夏天吃,則感覺口乾舌燥、喉嚨發緊、嘴破,甚至口舌生瘡,即俗話所說的上火,故屬於「熱」性食物。
還有溫、涼、平三種食性
至於食物、藥物的「熱」與「溫」、「寒」與「涼」的差別,事實上只是程度之不同而已,原則上「熱」大於「溫」、「寒」大於「涼」,不過界限並不明顯,以致同一種食物有時傳統中醫書歸為「熱」性,但另一本書則認為屬於「溫」性;所以今人常將「溫熱」、「寒涼」並稱,只要知道所吃的食物或藥物屬於溫熱類或寒涼類即可,不必太拘泥於「熱」與「溫」、「寒」與「涼」的區別或界線(體溫升高多少度才算熱?降低多少度才算寒?)。
可依其存在狀態與烹調方式細分
然而世界上的食物成千上萬,實在無法一一列舉其屬性,只能就各地常用的食物做概括性的分類,例如有人細分如下:
熱性食物:肉桂、辣椒、花椒、鱒魚等。(凡以香辛調味料烹煮,或經過炒、炸的食物,原則上均屬熱性。)
溫性食物:糯米、高粱、栗子、大棗…
平性食物:大米、玉米、花生、黃豆…
涼性食物:小米、大麥、小麥、蕎麥、薏米…
寒性食物:苦瓜、番茄、黃瓜、蕨菜…
五行基本概念: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剋
一般認為《尚書》為古代五行學說的代表性典籍之一,也具有哲學意涵。例如《尚書.洪範》篇記載:「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認為天地間的萬事萬物各具五行屬性,還能分陰陽;經由五行生剋、乘侮的規律,變化出各種組合;可以說宇宙間的事物沒有一種不在五行的變化之中。火、土、金、水、木這五種物質的「本性」如下:
木曰曲直:物質界中,凡具生長、條達、舒暢特性者,皆曰木;特別是指草樹植物蓬勃成長。在五行裡,木代表向外運行的展放之氣。
水曰潤下:物質界中,凡有滋潤、寒涼、閉藏特質者,皆曰水,而水均往下流。故在五行裡,水代表向下運行,或下行之氣。
金曰從革:「革」原本是皮革,可製作成各種形狀的器具:「金曰從革」的「革」指變革,意即金屬也可像皮革一樣形塑出各種形狀。故凡具金屬的收斂、沉降、肅殺特性者,皆曰金。在五行裡,金代表向內運行的內收之氣。
土曰稼穡:「稼穡」原來是指播種穀物及收成的農事,意指土地為萬物之母。故物質界中,凡能滋養、孕育、受納、承載者,皆曰土。在五行裡,土代表平衡穩定之氣。
火曰炎上:物質界中,凡具有發熱、熔化、旺盛者皆稱之為火。在五行生剋變化中,木生火、火生土,水剋火、火可剋金。
五行生剋的基本原則
五行可以解釋為五種物質間,相互作用之後所產生的變化;也可以說是五種氣的運行方式,分別向上、向下、向外、向內與穩定持平,氣與氣之間會相生、相剋、相乘、相侮,之後可能出現奇妙的變化,最後出現奇妙的結果。
五臟之性─肝、心、脾、肺、腎的作用
傳統醫學特別強調五臟的重要性,五臟指的是肝、心、脾、肺、腎,是人體最重要的五種器官。五臟的「臟」,古字與「藏」通,表示這五大器官都位在體腔內比較裡面的位置,好像隱藏起來一樣,深怕受到傷害。
五臟肝、心、脾、肺、腎各司其職,又互有聯繫,而且不可或缺(可以切掉一小部分,但不能完全切除;例如腎臟因病可以去掉一個,但絕不能兩顆腎都不存在;至於心臟,那是循環系統的主宰,非但不可或缺,連暫停跳動都不可以。)
五臟的主要功能(性)大致如下:
◎肝乃「將軍之官」,為五臟樞紐
肝臟位在胸腔的右下方,但傳統醫學所說的「肝」,與現在俗稱的肝臟有些不同,還兼有一部分心與腦的功能在內,其主要功能為「藏血」。
傳統醫學將「肝」排在五臟之首,依其地位高低分別為:肝、心、脾、肺、腎,此與西醫認為心臟才是生命的主體不同。西醫判斷生命是否存在有兩個要件,一是心臟是否還在跳動,另一是腦部是否還有運作功能。若心臟已經停止跳動,摸不到脈搏,那就表示生命已經不存在;如果心臟還在跳動,但腦部已失去功能,則可判定為「腦死」。
《黃帝內經》把肝比喻為「將軍之官」,也就是說肝機能就好像一個部隊的將軍,居領導地位,如果肝功能良好、肝氣旺,人就不容易生病。反之,肝氣不旺(如小孩子的免疫系統發育還不完全),就容易感冒、喉嚨發炎、淋巴腺腫大等。
◎腎為藏精之所,主骨生髓
《黃帝內經》認為腎為「藏精之所,主骨生髓」。意即腎能「藏精」、「促進骨髓生長」,還與骨骼的強健與否密切相關,好像生命的發動機,故稱「腎為先天之本」。
簡單說,腎的功能包括吸收養分以充實血氣、促進成長發育,以及儲藏精氣、支配生殖作用等三種。這是因為傳統醫學視腎為人體生命的原動力,包括腎臟、生殖與泌尿系統在內,而不是現在西醫解剖學中所指的單純腎臟。比較起來,中醫所說的「腎」,比較傾向於生殖、泌尿系統,包括男性攝護腺肥大、女性問題等,多與腎的精氣不足有關。所以腎精不足可能出現腰膝酸軟、手腳冷、體虛乏力、 耳鳴、脫髮、牙齒鬆動、骨質疏鬆、夜尿多、前列腺肥大、性功能減退、不孕 不育、腎虧、更年期症狀;腎虛者還會出現尿頻、尿崩,或身體浮腫等等症狀。
五行五味相兼才算養生
以上「四氣、五行與五臟」等篇幅,討論的大多是防病、治病與食療養生問題。其中特別強調與五行相關的五臟、五味、五色,以及五入、五走、五臭、五態、五宜、五禁、五裁…等等。日本近代營養學家還將食物分為「六群」或「四群」,但基本上都不離「飲食均衡」的原則;可以說整部《黃帝內經》的討論重點多在養生。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即指出:「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靈樞•逆順》亦云「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強調防病養生的重要性。
為什麼要強調「治未病」的重要性?《黃帝內經》中的《素問•上古天真論》即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強調上古之人之所以能活到百歲才過世,就在於遵守「法於陰陽」、「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等基本原則,其中又以飲食營養佔有最重要的地位。
該怎麼「食養」才好呢?《素問•臟器法時論》就指出:「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素問•五常政大論》也認為應「谷肉果菜,食養盡之」。也就是要有葷有素也有主食,強調飲食均衡的重要性。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食療養生寶典。
還有內在的「風、寒、濕、燥、火」
有時人體五臟、六腑的功能失調,也容易讓外來的感染有機可乘,並因而引起類似六淫侵襲所引起的病變,此即傳統醫學所稱的「內風、內寒、內濕、內燥、內火」等五種症狀。
我們每天無時不刻暴露在自然環境之中,隨時都要接觸到風、寒、暑、濕、燥、火(熱)之考驗,但為什麼有的人時常感冒、生病,多數人卻生活作息正常且健康快樂,很少受到大病、小病的困擾呢?其關鍵就在自身的免疫力(或抵抗力)。
六淫所引發的疾病或症狀也不一樣,即使同樣感受六淫之邪,有人症狀輕微,一星期到十天就好轉,有的人就非常嚴重,甚至誘發肺炎或其他危急重症,關鍵還是在病人本身,若「素體虛衰」,只要外在環境或氣候出現變化,就容易加重其症狀。
第一節坊間常見的保健養生方法
我國的醫學早在二千年以前就完成了基本體系。如集生理學、病理學、治療學大成的「黃帝內經」,對於急性病和和熱性病做了有系統記載的「傷寒論」,闡述慢性病治療法的「金匱要略」,以及關於藥物學基本理論的「神農本草經」等等,這些都是我國基礎醫學的重要文獻。兩千年來,我國的醫學就憑藉這些基礎,不斷地延續發展;當然這期間也有不少新的發現。
經過歷代醫家的研究發展和臨床實證,確定了防病療疾的數種有效方法,這些方法包括:
一、湯液法
就是充分利用取自各種植物、動物的藥材,選擇對有改善病情作用者,煎汁使用或服用;或取礦物磨汁,用以治療疾病的方法。一般所謂的「中藥」,共有湯液(加水煮汁)、飲片及丸、散、膏等多種;但以湯液最多,效果也最受肯定。主要是以中藥材直接煎湯,可以預防不肖者加入其他化學性藥物(如西藥類固醇、抗生素或止痛劑)的流弊;而且湯藥最容易吸收,藥效可以很快呈現。缺點是需要處方、抓藥再煎煮,費時費事。好在現在已經有很多中醫師診所願意代為服務,甚至預先煎好、包裝妥當,像西藥一樣一份一份給需要的患者(但只適合單一症狀者)。
4.並非心臟病都必須開刀
詩人莊教授有一次提到,他的一個曹姓學生下周一就要去萬芳醫院「開心」,他有點擔心,問我有什麼想法。
從教授的轉述得知,曹先生才四十八歲,因為感覺心區悶痛不舒,醫生檢查後診斷為心血管阻塞,認為非開刀裝支架不可,否則可能有危險。
我直覺認為四十八歲還算年輕,心臟或心血管問題應該還沒有嚴重到非開刀不可的程度,何況即使只是裝支架,以後還是一樣可能阻塞;現在就開刀,幾年以後很可能還要再開刀,支架愈裝愈多,對身體和金錢都是不小的負擔。莊教授希望我幫忙顧問一下。
曹先生先打電話約時間,再前來義診處。我第一眼看到他踏進診間時,還真的嚇了一跳。靠近後細看,竟然滿臉菜色(青黃色),而且精神頹靡,還真的很像以前宣傳圖片上的大陸同胞(現代人營養過剩,多的是腦滿腸肥,很少有骨瘦如材、面黃肌瘦的病人)。
我問他哪裡不舒服?他說;「全身是病,除了心臟病,胸口疼痛外,還有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每星期都要洗腎!」
「這種情況還要開刀嗎?」我跟莊教授一樣,對開刀的結果充滿疑問。
他說;「就是因為擔心受不了,害怕過不了關,才請莊老師幫忙介紹。但醫院及主治醫師一直催著要趕快開刀。」
我建議先針灸一段時間看看,如果一點都沒有改善,再去手術不遲。經他首肯後,我就在莊教授見證下開始施針。
13.攝護腺肥大及頻尿症
我們的泌尿系統分內外兩部分,內泌尿系統包括腎臟、膀胱、輸尿管與尿道,從體外看不見。腎臟負責過濾血液與水分,變成尿液、經輸尿管儲存在膀胱,大概七八分滿之後就會有尿意,最後經尿道排出體外。
就男性而言,在尿道出口的兩側還有攝護線,幼小時攝護腺只有像豌豆那麼大,隨著年齡增長,到老年時可能大如鴿蛋,稱為攝護腺肥大。攝護腺肥大有幾個壞處,一是頂在膀胱出口附近,容易造成頻尿;其次就是尿不乾淨,容易有殘尿感,成為年人的困擾,有些人因此一個晚上要起來上多次廁所,影響安眠。
有一位八十五歲的文性老先生,自稱是文天祥第二十三代孫。他深為頻尿感到痛苦,有時一個晚上要起來十幾次,嚴重影響睡眠。後來經吳老先生推介前來治療。
我一樣取中脘、水分、氣海和關元四穴針灸。主要是老年人消化吸收能力普遍不佳,脾土不好又影響胃口,因此普遍營養不良或不均衡,因此以這四穴來培補元氣,元氣充足之後,自然體力、血液與體液的循環都會比較好,自然膀胱與泌尿功能也會比較好。
我發明了無痛針法
我從事針灸臨床四十多年,發現很多人不敢針灸,主要原因就是怕痛。尤其看到長短粗細不同的針,就已經頭皮發麻,又想到以前打針時的疼痛,或曾經有過針刺疼痛的不愉快經驗,就更加視針灸為畏途了。
然而針灸的療效已經普遍受到世界醫壇的認同,特別是在針灸止痛方面已經深受肯定。那麼針灸怕痛不是很諷刺嗎?因此從很久以前我就在思考、研究無痛針灸法。
結果發現,戰爭時據說被箭或子彈射入身體時,剛開始並不覺得痛,那是因為箭或子彈進入人體的速度很快、時間很短之故。那麼我們如果能夠飛快進針,又能認穴準確,將針很快「彈」進穴位,不就不會感覺疼痛了嗎!
幾經試驗,我不但改良手法,也利用針筒、改良針的刺入深度,發覺效果十分良好,教給二十多位學生,他們都能運用自如。
我的無痛針法操作極為簡便;最重要的是利用抽管針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