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悟的本質從來都不是依於外在,而是源自內在的覺醒。
此修心教授源於偉大的阿底峽尊者,在西元十世紀時從印度前往西藏傳播佛法的佛教大師。他有三位傑出的老師,法護大師、慈瑜伽行者以及金洲大師,授予精要的修心法門口訣,後經其弟子切噶哇耶謝多傑整理編成此〈修心七要〉,特別是菩提心的修持,成為藏傳佛教修心法門中極具分量的修心引導口訣。
本書依此文本內容分為七個分項來說明,亦可稱為修心的七項要點。第一項是針對初修學者的加行部分,即進入修心修持前的預備工作。第二項正修菩提心,重點即在修持菩提心,可分為世俗菩提心跟勝義菩提心。第三項轉逆緣為菩提道,即修持取捨的施受法,或稱自他交換。緣於過去的所作所為導致今生在修持解脫道上有諸多違緣,因此除了修持施受法之外,亦輔以其他集資淨障的修持。第四項歸納為一生的修持,說明如何在生活中累積五種修持力量,做為降伏煩惱及面對死亡時的準備。第五項修心的純熟量,解說如何評量與檢視修心的成果。第六項修心三昧耶,解說修心時應承諾修習的十八項三昧耶。第七項是修心的學處,解說修心應學的二十一項學處,強調行者在身語意上應斷、應取及應捨的作為。
本書特色
本書主要集結了董瑟喇嘛貝瑪仁波切在北美講述《修心七要》的教授內容,提供初學者或是接觸佛法多年卻仍然無法深入法要者,一個趨入佛法精髓的方便法門。此文本被視為是修心法門中相當重要的口訣教授,含攝往昔諸多大師修心之精要與加持。
就世間的概念來說,我們的內心是習慣沉溺於煩惱、執著和各種想法中,並以粗糙和僵化的分別概念來看待人生的各種面向;事實上,這些錯誤的見解,只是讓我們陷入更深的迷惑與痛苦中。藉由了解與實踐佛法能幫助我們看清世間的真相,特別是修心的修持將能引領眾人從痛苦和迷惑中解脫。
以此徹見心性的力量即是菩薩無倦無悔、誓願救度眾生的根本,賦予菩薩無所畏懼的勇氣,也是自認凡庸的我們能夠圓滿自利利他事業的基石。此修心法門強調將修心落實日常生活中,檢視自心生起的各種念頭,並且加以轉化心念,幫助我們成為勇敢堅強的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