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彙集非視覺美學理論與實務的工具書,帶您探索藝術形式的無限可能!
【本書簡介】
UD(通用設計)概念 :作者趙欣怡博士積極推廣視障美術教育之教學研究與展演策劃,本身亦為臺灣關注多元感官創作理念之藝術家。本書採用UD(通用設計)的概念,談雕塑、繪畫、版畫、水墨、攝影、戲劇、無障礙展示設計和口述影像,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理論實務並重:建構視障美術教育基礎理論,並以實際非視覺美學創作展演課程為案例,提供各類型藝術創作形式的教學實踐方法,包含繪畫、版畫、水墨、攝影、雕塑,以及運用肢體語言表現的戲劇活動。
專業編輯與企劃:以簡潔清晰的全彩圖文排版與放大字體形式呈現,作為開發明盲共學的多元感官課程的教學參考實例,再以視障藝術家創作展覽作為無障礙展示與通用設計的應用,最後提供延伸閱讀的豐富參考資源,從教案與展示規劃中探討如何以多元感官利用的教材設計發展出以視障者為中心的藝術創作與欣賞活動。
發揚視障文化:能提供給教育單位、文化機構或公益團體思考規劃視障者藝術活動的設計方針,是國內文化平權意識抬頭社會氛圍下的重要理論與實務的難得著作。
作者簡介:
趙欣怡博士2014年創立社團法人臺灣非視覺美學教育協會並完成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博士後研究,畢業於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博士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碩士,現職為國立臺灣美術館副研究員,積極推廣視障美術教育之教學研究與展演策劃,本身亦為臺灣關注多元感官創作理念之藝術家。自2006年起研究非視覺美學教育並開發視障美術創作課程,結合視覺藝術、建築美學與認知心理學等跨領域專長,專研藝術表現、空間認知、創新科技、口述影 像與多元感官教材教法,持續將通用設計 與藝術平權理念應用於身心障礙者之教學 研究與文化展演服務。
章節試閱
何謂『視障美術教育』?這並由作者提出的特殊名詞,而是由於社會與學校長期忽略視障生的美術學習機會,以致對於這個名詞產生的疑問,美術教育原本就該屬於每個正在學齡成長階段的學生,甚至離開學校後的終身教育一環,但對於視障生而言,卻是因為視覺不便而在被明眼人建構的學習環境下,從小被迫與美術脫節,加上社會提供的藝術創作或欣賞之輔助資源不足,諸多的負面條件下,視障者多選擇被動或消極的方式面對藝術活動。長期缺乏美術活動的刺激也間接影響了視障者的人格發展與思維,同時讓他們易於與社會脫節。
如今,身心障礙者權益抬頭,人權議題受到關注,文化平權的政策促使公部門開始覺醒,當愈來愈多學術研究、學校課程、民間團體及公益單位開始關注這個議題,逐漸形成一個創新的跨領域課題,使得政府不得不開始重視視障者的各項人權,除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與求職訓練,包含從事藝術文化活動的權利,學校與社福團體嘗試讓視障者接觸藝術活動,甚至社會機構將視障者圖像搬上媒體,讓社會大眾了解視障者並非因失去視覺而失去了許多生存能力與權利。
其實『視障美術教育』本該存在視障者的教育資源中,只是需要增加開發多元感官操作與認知方法去轉化視覺為主導的學習模式,只是需要更多人理解口述影像的概念提供更多視覺化的資訊累積視障者的視覺概念,只是需要更創新技術去解決圖像平面化無法理解的問題,只是需要更友善的無障礙環境讓視障者能安全自在地參與藝術文化活動。
因此,視障者失去視力還能欣賞藝術嗎?甚至成為藝術家?是的,這些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當作者自2008年於公益單位開始第一次的視障學生美術創作教學,嘗試運用多種媒材帶領視障生以多元感官進行藝術表現,而後陸續開發多樣性的創作主題與素材,逐漸視障美術教育發展出個人對於『非視覺美學』的教育思維與理論。
何謂『非視覺美學』?非視覺,並非強調是覺得不重要,而是嘗試打破視覺的侷限來認識藝術,強調聽覺、觸覺、味覺、嗅覺與身體覺的利用性,尤其透過視障者藝術創作與欣賞經驗,明眼人又能如何學習透過視覺以外的感官去重新理解世界,開發自己鮮少被探索的感知,並進而以同理心去理解視障者的需求並肯定視障者的藝術創作能力,促進社會對於視障者接觸藝術文化的平權理念。
提倡視障美術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視障者能透過其他感官,並運用特殊的技能與方法進行視覺藝術創作,以視障藝術家的創作方式教育視障兒童進行藝術創作。另一方面,本文也透過作者所規畫的非視覺美術創作課程進行歸納分析,探討如何帶領視障者從個人創作經驗影像藝術教育中博物館與美術館所提供給視障參觀者的藝術欣賞與創作輔助資源,是否能作為學校之外,視障者獲得美術教育的重要來源,進而保障視障者的文化權益,提供給更多視障者藝術學習的機會,建立其自信並從欣賞中獲得滿足,從創作中獲得成就, 並從中分析非視覺美學價值,將有助於日後人類研究大腦非視覺化感官運用之行為與表現,提供未來視障研究領域更多參考價值。
何謂『視障美術教育』?這並由作者提出的特殊名詞,而是由於社會與學校長期忽略視障生的美術學習機會,以致對於這個名詞產生的疑問,美術教育原本就該屬於每個正在學齡成長階段的學生,甚至離開學校後的終身教育一環,但對於視障生而言,卻是因為視覺不便而在被明眼人建構的學習環境下,從小被迫與美術脫節,加上社會提供的藝術創作或欣賞之輔助資源不足,諸多的負面條件下,視障者多選擇被動或消極的方式面對藝術活動。長期缺乏美術活動的刺激也間接影響了視障者的人格發展與思維,同時讓他們易於與社會脫節。
如今,身心障礙者權益抬頭...
推薦序
1.杞昭安教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
『《藝術。可見 / 不可見》一書,趙博士採用了UD(通用設計)的概念,談雕塑、繪畫、版畫、水墨、攝影、戲劇、無障礙展示設計和口述影像,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因此樂於為本書作推薦。』
2.洪詠善主任(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兼中心主任/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計畫主持人)
『在資訊洪流的當代,「看」也往往可能是「看不見」,貧乏而匆忙的五感,是該靜下來專注當下,打開五感,讓自己與美好的世界相遇。』
3.林志明教授(國立臺北教授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聯合國國際藝評人協會台灣分會理事長)
『盲人實際上是正面地被當作「不同的他者」,而不僅是有「欠缺」的人(看不見的人)。因此,有待發展的,乃是一種屬於盲人自身的宇宙秩序和邏輯,並可以將其和我們原以為不証自明的秩序和邏輯相對照。』
4.黃海鳴教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暨研究所前主任/臺北市立美術館前館長)
『我知道趙欣怡博士透過本書提出的非視覺藝術教育有這樣的倡導平等地的交互的分享這樣的超視覺的精神。』
1.杞昭安教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
『《藝術。可見 / 不可見》一書,趙博士採用了UD(通用設計)的概念,談雕塑、繪畫、版畫、水墨、攝影、戲劇、無障礙展示設計和口述影像,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因此樂於為本書作推薦。』
2.洪詠善主任(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兼中心主任/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計畫主持人)
『在資訊洪流的當代,「看」也往往可能是「看不見」,貧乏而匆忙的五感,是該靜下來專注當下,打開五感,讓自己與美好的世界相遇。』
3.林志明教授(國立臺北教授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聯合...
作者序
本書首先介紹視障美術教育的理念,以及提出視障者學習美術教育所需具備的六項能力,教學者如何提供?視障者如何培養?以作者的教學研究作為探討基礎,提供視障美術教育相關文獻,並介紹視障藝術家的創作特色與能力,以及國內外視障繪畫工具類型如何協助視障者認識視覺圖像與進行創作,同時簡介視障者美術教育資源,包含歸納出的視障美術教育六大能力,包含手部操作訓練、平面表現、立體表現、圖像辨識、空間定位、口述影像等能力,都是作為建構視障者學習美術課程的基礎。
第三章視障美術教案設計包含六項創作媒材與主題:雕塑、繪畫、版畫、水墨、攝影、戲劇,以2016至2017年私立惠明盲校、國立臺中啟明學校,以及融合教育的視障學生參與課程,學齡介於小四至國三的視障學生,多數為先天全盲的孩子,在連續一至兩週的時間參與密集的美術創作活動,除了由作者規劃視覺藝術類型的創作課程,也邀請無畏團隊參與攝影課程規劃,並邀請同為視障者的藝術家許家峰與咖啡師林佳箴分別擔任戲劇與烘培課程講師,讓視障學生從教學者的美學相關經驗中思考自己未來更多元的職能發展。
第四章無障礙展示規劃是以作者統整多年觀察國內外的視障參觀展示設計的案例,並分析研究後的原則,包含四大項設計主題:展場空間規劃、參觀服務與輔具、多媒體資源與延伸活動,各項目也包含許多規劃設計上的原則,並藉由本書課程活動所衍生的無障礙展示案例,包含2016年於『光之藝廊』展出的『看。見-我的微光美學』,以及2017年於『臺中放送局』展出的『可見/不可見』展覽,從案例中對照無障礙展示設計原則的應用,但礙於空間、人力、經費、籌劃時間之限制,仍有許多無障礙展示改善發展的可能。
第五章是延伸閱讀,作者以評析角度介紹與本書相關的國外視障美術教育專書《藝術超越視覺:藝術、創意與視覺障礙之資源指南》,本書分為十二章節以「視覺障礙者」的藝術欣賞與美術創作需求觀點出發,從跨領域理論與多樣性實務角度探討博物館與學校教育人員如何提供充分藝術資源帶領視障者理解藝術,進而再現藝術美學的實用工具書。
本書首先介紹視障美術教育的理念,以及提出視障者學習美術教育所需具備的六項能力,教學者如何提供?視障者如何培養?以作者的教學研究作為探討基礎,提供視障美術教育相關文獻,並介紹視障藝術家的創作特色與能力,以及國內外視障繪畫工具類型如何協助視障者認識視覺圖像與進行創作,同時簡介視障者美術教育資源,包含歸納出的視障美術教育六大能力,包含手部操作訓練、平面表現、立體表現、圖像辨識、空間定位、口述影像等能力,都是作為建構視障者學習美術課程的基礎。
第三章視障美術教案設計包含六項創作媒材與主題:雕塑、繪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