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正視情緒,情緒改變人的一生
人的心情有如天氣,有時陰天、有時雨天、有時晴天,當我們無法改變大自然的永恆規律,只有懷抱著一顆坦然之心……當我們始終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情,就能發現生活中不是缺少美好,而是缺少享受美好的一份心情。
揭開情緒的神秘面紗
當你努力工作卻不被認可時,你是繼續忍氣吞聲還是據理力爭,或者乾脆炒老闆的魷魚?當你一時衝動和愛人吵架時,你是先冷靜下來還是各不相讓以致感情破裂?當你苦口婆心開導孩子而孩子就是不聽話時,你是保持心平氣和還是暴跳如雷,甚至拳腳相加?這些不同的行為反應就是「情緒」!它就像影子一樣一直與我們相隨。
心理學認為:情緒是指伴隨著認知和意識過程產生對外界事物的態度,是對客觀事物和主體需求之間關係的反應。包含情緒體驗、情緒行為、情緒喚醒和對刺激物的認知等成分。
人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個體,七情六慾,人皆有之。喜會手舞足蹈,怒會咬牙切齒,憂會茶飯不思,悲會痛心疾首。情緒總能夠以很快的速度形成,快到我們甚至無法察覺,這種速度能夠在危急時刻救我們一命,也能夠在一瞬間破壞我們的生活。
有這樣一則故事:每天早晨,生活在德國的一位猶太傳教士,總是按時到一條鄉間小路上散步。無論見到任何人,總是熱情地打一聲招呼:「早安。」而其中有一個名叫米勒的年輕農民,對傳教士的問候,反應十分冷漠。但年輕人的冷漠,卻未曾改變傳教士的熱情,每天早上,他仍然給這個一臉冷漠的年輕人道一聲早安。終於有一天,這個年輕人脫下帽子,也向傳教士道了一聲:「早安。」
過了幾年,納粹黨上台執政。
有一天,納粹黨將傳教士與村中所有的人送往集中營。在下火車、列隊前進的時候,一個手拿指揮棒的指揮官,在前面揮動著棒子,叫道:「左,右。」向左走的人前面是死亡之路,向右走的人則還有生還的機會。
指揮官點到了傳教士的名字,傳教士渾身顫抖的走上前去,當他絕望地抬起頭來,眼睛一下子和指揮官的眼睛相遇了。
傳教士習慣地脫口而出:「早安,米勒先生。」
雖然,米勒先生的表情沒有變化,但仍禁不住回了一句問候:「早安。」聲音低得只有他們兩人才能聽到。最後的結果是:傳教士被指向了右邊─生還者。
不同的情緒會產生不同的感受與結果。人是很容易被感動的,而感動一個人靠的未必都是慷慨的施捨,巨大的投入。有時候,一句熱情的問候,一個溫馨的微笑,一個友好的動作,也會溫暖一個人的心靈,甚至成為幫助自己走上柳暗花明之境的一盞明燈。
這就是情緒的力量,是情緒神秘之所在。如果戴著灰色眼鏡看世界,那麼你的世界必然也是灰色的;如果努力讓自己看向光明,那麼你的前途也是光明的。
在一個天似鏡,風如紗,竹濤陣陣,流水淙淙的日子裏,李白與阮籍一同到神的腳下尋找快樂幸福之門。
那天,李白腰掛酒葫蘆,身著白青紗,胯下小毛驢,頂上飄飄髮,不時用手撫一下那長長的山羊鬚;而阮籍則坐在一頭老牛拉的破車上,車上的酒瓶東倒西歪,頭髮凌亂如草,衣服上半個扣子也沒有,用一支樹枝掛住,潦倒非常。
他們跟著神來到了一個房間,神各給他們一個裝有半壺酒的破耳壺。阮籍搖一搖又往壺裏看一眼,嘆氣道:「神怕是偏心這西域浪子,我只有半壺酒,他卻有一壺吧!」李白笑了笑說:「神看來是對我們很好,我有大半壺仙酒,這味道一定美極了!」
神感興趣的看了兩人一陣子,微微一笑。然後,把他們帶到一個分岔路口,讓他們各自離去。
李白走的那條路荊棘叢生,泥淖的山石路讓小毛驢弄傷了腳,他從驢身上落到了泥水中,青白衫頓時一片黃一片黑,鳥兒從樹叢中驚飛。他哈哈一笑說:「這回酒可醒了,可以好好走路,再說八隻腳總比四隻走得快。」他又喝了一口酒。走了不久卻碰到斷崖,無路可走了。他吟了一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小毛驢,你可不必受我壓迫了,有緣再會!」說完便動手往山下攀爬。
而此時的阮籍正對著他那半壺仙酒嘆氣,突然一隻猴子搶走了他用來遮風擋雨的破帽,他為了搶回帽子打翻了多半的酒,人也倒在路旁,棘刺刮破了皮肉,鮮血直流。他又嘆氣說:「唉!天不助我呀!」爬上牛車走未幾刻,斷崖在眼前出現了。他頓時悲從中來,憶起傷心往事,哭天搶地喊了起來:「叫我如何是好,如何是好……」頓時眼前一黑暈倒在車上。
李白歷盡艱辛,終於爬到了山下,眼前是一片從未見過的美好境地:金色的樹枝,寶石的果子,銀白的葉片,雲霧繚繞,花影叢叢。不遠處,神正笑著對阮籍說些什麼,李白也來到了神的面前。
神點了點他們的酒壺,只見一陣紅光閃過,兩人手中多了一把鑰匙,一把刻著「悲觀」,另一把刻著「樂觀」,李白成功地打開了門,而阮籍則無語嘆息。
神笑著說:「樂觀就是披荊斬棘的一把刀,悲觀則是人們前進路上的擋路石。你們也看到了各自的結果;樂觀,則幸福快樂;悲觀,則無所事成。」
神的一番話語,使兩人頓時豁然開朗。
情緒影響著你的行動,給你帶來不同的生活。悲觀的人,先被自己打敗,然後才被生活打敗;樂觀的人,先戰勝自己,然後才戰勝生活。在悲觀的人眼裏,原來可能的事也能變成不可能;在樂觀的人眼裏,原來不可能的事也能變成可能。
喜、怒、憂、思、悲、恐、驚,乃人之常情。正確調節自己的情緒並理解他人的情緒,可以讓生活更順遂,而錯誤表達自己的情緒,忽視甚至誤解他人的情緒,則可能招致不可估量的損失。
我們都嚮往幸福的生活,大多數人不願經歷痛苦、悲傷,或是恐懼、憤怒。然而,我們的生活中不能沒有情緒,我們要做的只是如何能在情緒的世界裏生活得更好。
情緒決定命運
安東尼‧羅賓有句名言:「你有什麼樣的感覺,你就有什麼樣的生活。」的確,人感覺到的,就是所擁有的,人感覺到的越多,所擁有的也就越多。
態度決定一切,這是生活的哲理。擁有好情緒,就是勝利的保證,樂觀的態度能指引我們更上一層樓,挑剔和抱怨不是我們面對生活的態度。每個人今天的命運狀況,或許都是自己昨天情緒的結果。
看了下面這個故事,你的內心是否也會有所觸動呢?
凱斯特是一名普通的汽車修理工,生活雖然勉強過得去,但離自己的理想還差得很遠,他希望能夠換一份待遇更好的工作。有一次,他聽說底特律一家汽車維修公司在招聘,便決定去試一試。
他在那家汽車維修公司附近旅館的房間想了很多,把自己經歷過的事情都在腦海中回憶了一遍。突然間,他感到一種莫名的煩惱:自己並不是一個智商低下的人,為什麼至今依然一無所成,毫無出息呢?於是,他取出紙筆,寫下了四位自己認識多年、薪水比自己高、工作比自己好的朋友的名字。其中兩位曾是他的鄰居,已經搬到高級住宅區去了;另外兩位是他以前的老闆。他捫心自問:與這四個人相比,除了工作以外,自己還有什麼地方不如他們呢?其實,他們實在不比自己高明多少。
經過長時間的思考,他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癥結—自己性格情緒的缺陷。在這方面,他不得不承認自己比他們差了一大截。
現在,已是深夜三點鐘了,但他的頭腦卻出奇的清醒。覺得自己第一次看清了自己,發現過去很多時候自己都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例如:愛衝動、自卑,不能平等的與人交往等等。
整個晚上,他都坐在椅子上自我檢討。他發現自從懂事以來,自己就是一個極不自信、妄自菲薄、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的人。他總是認為自己無法成功,但從未在自己的性格方面思考無法成功的原因。
於是,他痛下決心,要保持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一定要改善自己的情緒和性格,彌補自己在這方面的不足。
第二天早晨,他滿懷自信的前去面試,最後順利的被取用了。在他看來,之所以能得到這份工作,與前一晚的感悟以及重新建立起的自信不無關係。
兩年後,凱斯特逐漸建立起了好名聲,認識的人都認為他是一個樂觀、機智、主動、熱情的人。在後來的經濟不景氣中,每個人的情緒都受到了考驗,很多人都倒在了情緒面前。而此時,凱斯特卻成了同行業中少數仍可以做到生意的人之一。公司進行重組時,分給了凱斯特可觀的股份,並且加了薪水。
的確,情緒對我們的生活和命運具有決定意義的影響,它會引導我們以現實、恰當的方法做事,但有時也會讓我們做錯事而後悔莫及。
成功首先來自於自我情緒的完善,而非才能。美國心理學家南迪‧南森指出:一般人的一生平均有十分之三的時間處於情緒不佳的狀態,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要與消極情緒做持久的鬥爭。
傑克是個多愁善感的年輕人,葉落草枯都可能引起他的無限感觸。他常常一言不發的凝神靜思,有時還莫名其妙的哀聲嘆氣。
在長吁短嘆中,傑克已步入中年,有一天傑克碰到一位心理學家,當心理學家聽他訴說了自己的苦惱後,便一語道破了其中的原因:「你的過去之所以從未快樂過,關鍵在於你總把已經逝去的一切看得比實際情況更好,總把眼前發生的一切看得比事實更糟,總把未來的前景描繪得過分樂觀,而實際卻又無法達到。如此漸漸地形成了惡性循壞,自然就鑽入庸人自擾的現象了。」
心理學家還說:「人的性格弱點就在於好高騖遠,總是向社會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可是你並不清楚那是無法達到的。你想片刻之間就解決人生的全部問題,自然就對昨天、今天和明天產生這樣或那樣的憂愁了。」
這世界上成功的人永遠是少數,成功者越活越充實,失敗者卻越過越艱難。你想過沒有,成功與失敗的關鍵就在於是否有一份健康的情緒,古代張繼落榜,白居易被貶,陶淵明棄官,似乎成功的大門已在他們面前關閉,但他們都發現了那扇引領他們走向文學輝煌的窗,推開窗,別有一番天地。
其實,有時候我們遇到困難並不意味著窮途末路,就好比花兒的變化,今天枯萎的花兒蘊藏著明天新生的種子,同樣今天的悲傷也可能預示著明天的快樂。現代社會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保持好情緒尤為重要,只有擁有一個好情緒才能開始一次心平氣和的旅程。
情緒與身心健康密切相關
有一首詩:「你要是心情愉快,健康就會常在;你要是心境開朗,眼前就是一片明亮;你要是經常知足,就會感到幸福;你要是不計較名利,就會感到一切如意。」情緒是什麼?情緒是人對客觀事物的反應,是主觀對客觀感受的外在表現。如果我們想掌握生命的主動權,就必須保持一份好心情和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
一份情緒寓於一種精神,好情緒可以傳達力量,充滿鬥志,書寫不同的人生「劇本」。
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是蘇聯著名的作家,出生在烏克蘭一個貧窮工人家庭,十歲左右便開始工作謀生。幫人家牧馬,在車站食堂當小伙計,在發電廠當助理司爐,貧困屈辱的生活培養了他對舊世界的仇恨和反抗性格,但是並沒有讓他對生活失去希望。
由於工作需要,他不得不長時間泡在水深及腰的冰水中,致使風濕病越來越嚴重,並日趨惡化,直至全身癱瘓,雙目失明,完全失去了活動能力,然而他絲毫沒有悲觀消沉,心想:「只要心臟還沒有停止跳動,就會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他躺在病床上還學習文學創作,他認為他這才找到「進入生活的入場券」,並最終寫成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激勵了數千萬人的長篇勵志書。所以說,情緒能給人精神力量,可以彌補身體的缺憾,增強心靈的健康,增添生命的意義。現代醫學和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情緒不僅影響人的心理健康,而且可直接影響人的身體健康。一個人若心情愉快、舒暢,生活態度樂觀、豁達,則人體免疫功能活躍、旺盛,可減少疾病感染的機會。而異常的精神活動,可使情緒失控而導致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引起人體內分泌失調,從而百病叢生。正所謂: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就是這個原因。
世界醫藥學的鼻祖、希臘著名醫生希波克拉底也曾說:「軀體本身就是疾病的良醫。」愉悅的情緒,會給人以正面的刺激,可減輕病情,有益於健康;而苦惱消極的情緒,則會給人以負面影響,誘發各種疾病,並使已有的病情惡化。
醫學上,很多例子都能很好的證明這點。
在美國休斯頓有個腫瘤專家,他每次在治療病人之前,總是娓娓動聽的向病人預言好結果,並能使他們深信不疑:自己一定能戰勝疾病。他還會把病人帶去見那些罹患過同樣疾病,並且已經治癒的患者,證實能夠起死回生。而另一所醫院卻出了問題,原先從未有病人因麻醉致死,病人正處在正常麻醉狀態,手術也非常順利,突然病人心臟停止了跳動。原來,病人在手術前聽說麻醉可能使人喪命。
科學家們還發現,經常發怒和充滿敵意的人很容易患上心臟病。哈佛大學曾經調查了一千六百名心臟病患者,發現他們之中經常焦慮、憂鬱和脾氣暴躁者比一般人高三倍。某研究機構追蹤一百二十名心臟病患者八年,結果發現最悲觀的二十五人中,有二十一人死亡;最樂觀的二十五人中,有六人死亡。
心理學家做過這樣的實驗:收集人們在不同情況下所呼出來的氣,包括悲傷、悔恨、憤怒或平靜、感恩、快樂……若是心平氣和時,所呼出來的氣與測試的實驗水混合沉澱後,則仍顯現得無雜色,一樣的清澈透明;可是悲痛時所呼出來的氣在實驗後卻呈現白色;生氣時呈現的是紫色。而將生氣時呼出的氣體溶於水中後,再將溶液注射到小白鼠的體內,發現小白鼠在一段時間後死亡。專家進而分析認為:如果一個人生氣十分鐘,其所耗費的精力,不亞於參加一次三千公尺的賽跑;所以人有不良情緒時,很難保持心理平衡,這時體內還會分泌出帶有毒素的物質,對健康極為不利。由此可見,情緒作用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是何等的重要。俗話說得好:「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生活中,我們不可避免會遇到失意、困難或險境,因此產生煩惱、痛苦、憂傷、憤怒等各式各樣的消極情緒。我們應採用適當的方法和途徑,合理宣洩,消除不良的情緒,重拾一份平和、快樂的情緒,塑造健康的活力。
好情緒帶來最佳競技狀態
如果有人問:誰是北京奧運會田徑場最偉大的明星?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會回答一個名字:博爾特。博爾特在二○○八年北京奧運會上大放異彩,成為繼一九八四年美國名將卡爾‧路易斯之後,二十四年來首位在奧運會上包辦男子一百、二百公尺金牌的選手。
北京時間二○○八年八月十六日,在北京體育場即將進行男子百公尺「飛人大戰」。當八位選手走出休息室時,身穿黃色隊服揹黑色包的博爾特顯得格外輕鬆,他邊走邊做出嘻哈舞步,同時不停地鼓掌。似乎在他看來,享受比賽更重要,這只是一場遊戲。當現場主持人介紹選手時,博爾特對著鏡頭笑了笑,將手指向自己的臉,似乎在告訴大家這是他最真實的心態,隨後還做出一個彎弓射箭的動作,那份毋庸置疑的自信被表露無疑。
比賽開始,博爾特在第四跑道,雖然○‧一六五的反應速度在所有選手中倒數第二,但三十五公尺後,博爾特已經擁有了領先優勢。就在終點線越來越接近的時候,他的腳步突然放鬆了,只見他伸開雙臂,笑著向前跑去,壓線的一刻,他甚至拍了拍自己的胸脯,似乎在向全世界宣告他的時代才剛要開始,他將一次次顛覆那些看上去遙不可及的極限。
在高手如雲的奧運會比賽中,博爾特不可思議的輕鬆超越了所有的前輩們,這與他絕佳的情緒和心境是分不開的。從容淡定上陣,笑傲群雄,他用舞步告示世人:好情緒迎來好戰績!
當今時代是悟性的賽跑!好情緒帶來好狀態。積極的情緒像太陽,光芒普照大地,消極的情緒像月亮,陰晴不定。良好情緒會帶給人體適度刺激,使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壓升高,也能反射性的引起大腦皮質和腦部興奮性提高,因此充分發揮了人體潛能,而負面情緒則有著全然相反的作用。
其實,現實生活中充滿了各種機會,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一番作為。但是,機會並不意味著成功,每一個機會事實上都是一種挑戰,就看我們能不能用一份健康的心態來面對這些挑戰。無論個人或企業要想擁有良好的競技狀態,並最終佔據成功的制高點,就必須帶著一份好情緒上路,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眾所周知,微軟是一家在IT行業遙遙領先的公司,它以不斷進步的技術和更先進的產品,滿足著客戶的需求,制定並左右著市場競爭的未來規則。而事實上,推動微軟持續進步和發展的,則是蘊藏在微軟公司內部的一種追求成功和創新的人氣、情感和情緒。
誠實守信:公開交流,尊重他人,與他人共同進步;勇於面對重大挑戰:對客戶、合作夥伴和技術充滿激情,是微軟公司的核心價值觀。公司裏的每一個人都可以主導自己的工作,人人平等,資深人員也沒有「特權」,依然要自己回電子郵件,自己倒咖啡。
微軟還實行「開門政策」,即任何人可以找任何人談任何話題。一次,有一個新進員工開車不小心撞了比爾‧蓋茲停著的新車,她嚇得問上司怎麼辦,上司說:「妳發一封電子郵件道歉就是了。」不到一小時,比爾‧蓋茲不但回覆了她的電子郵件,還告訴她別擔心,只要沒傷到人就好,並且歡迎她加入公司。
鮑爾默的加入無疑為微軟注入了更多的活力與激情。無論是在公共場合發言,還是平時的會談,或者對員工講話,他總要不時的把一隻握緊的拳頭在另一隻手上不停地擊打,並總以一種高昂的語調爆破出來。他一上台,就向媒體宣稱要用激情主義在合作夥伴、客戶和業界同仁中,塑造微軟誠信的商業新形象。他的「激情管理」給人信任、激勵和壓力。
正是因為擁有良好的企業氣氛和成功的情感管理,才使得員工們一想到工作就覺得開心、快樂、喜悅,並且能夠在企業的平台上不斷自我成長,在工作中獲得超越工作本身的價值與意義,並且把這種企業的使命感與情感傳遞到市場上去。當他們在工作中得到滿足感、尊重感、成就感時,他們就會全心全意地用同樣的情緒和情感服務好企業的客戶,這樣一個充滿信任、支援、幫助、愉快、分享、激情和創造性的企業情緒和情感鏈條,就建立和運轉起來了,公司業績也必然會越來越好。
我們可以把這些向上的、發自內心的、無形的,同時又決定著企業命運的東西,總結為「企業積極情緒」。如果說硬體是企業的肌體,軟體是企業的血脈,而那看不見、摸不著卻又真實存在於企業內部的情緒則是企業的「氣」。意氣風發、精神抖擻、群情激昂,企業方能同心同德、貫徹始終、戰無不勝;反之,企業則會士氣低落、萎靡不振,最後以失敗告終。
因此,好情緒傳遞活力與鬥志,好情緒展開競技的最佳狀態。
壞情緒容易導致失敗
一九六五年九月七日,世界撞球冠軍爭奪賽在紐約舉行。路易士‧福克斯胸有成竹,十分得意,因為他的成績遠遠領先於對手,只要發揮正常再得幾分便可登上冠軍寶座。然而,正當他準備全力以赴拿下比賽時,發生了一件令他意料不到的事情:一隻蒼蠅停落在母球上。
路易士沒有在意,揮了揮手趕走蒼蠅,然後俯下身準備擊球,但當他的目光落到母球上時,這隻蒼蠅也再次停落在母球上,他又揮了揮手趕跑了牠。然而這隻蒼蠅好像故意要和路易士作對,正當路易士再次俯身時,蒼蠅又再次停落在母球上。觀眾席上發出了笑聲,而路易士的情緒顯然受到了影響,當那隻蒼蠅又停落在母球上時,路易士終於失去了冷靜和理智,憤怒的用球桿去擊打蒼蠅,一不小心球桿碰動了母球,裁判因此判了他已擊球,他因此失去了一次擊球機會。
這時本以為敗局已定的競爭對手約翰‧迪瑞見狀,勇氣大增,信心十足,連連過關;而路易士則在極度憤怒與失控情緒的驅使下,接連失利,最後錯失冠軍寶座,路易士沮喪地離開了比賽場地。
一隻小小的蒼蠅擊敗了一個攻城掠地的世界冠軍!不禁令人扼腕嘆息,更讓人震驚深思。可以說,路易士並不是沒有能力拿下世界冠軍,但他的能力卻被他的情緒所左右,在對待影響自己情緒的事時,不夠冷靜和理智,沒能控制和調節好這種負面情緒,最後失掉了冠軍。
生活中的非理性因素實在是太多了,以至我們常常會因為這些非理性的因素而控制不住自己,產生諸多不良情緒,導致發生了一些原本不該發生的事情。壞情緒常常在不經意間來到我們的身邊。對個人而言,輕則破壞我們良好的心境,重則破壞人與人的關係,甚至傷害他人;對團體而言,壞情緒往往相互感染,破壞團隊的凝聚力,把團隊引進壞情緒的圈子,讓我們遭到失敗。
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有人發脾氣,也經常看到有人因為發了脾氣,而把事情搞的一團糟,其中的原因不是這個人的能力不夠,更不是這個人缺乏溝通的能力,而是因為這個人的壞情緒,導致了最後的失敗。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某案件中受審時,因為在面對對方粗暴的詢問時,一直保持平和甚至不動聲色的態度,使他贏得了這場官司。而他的對手剛好是因為不能控制這壞心情,導致了最後的失敗。
對方的律師在法庭上詢問的態度,明顯地懷有惡意:「洛克菲勒先生,我要你把某日我寫給你的那封信拿出來。」這封信是質問關於美孚石油公司的許多內幕的,洛克菲勒知道,這個律師是沒有權力來質問這件事情的。不過洛克菲勒並沒有進行任何的反駁,只是靜靜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做任何表示。
法官開始發問:「洛克菲勒先生,這封信是你接收的嗎?」
「我想是的,法官先生」
「那麼你回那封信了嗎?」
「我想我沒有,法官先生。」
這時法官又拿出許多別的信件來,當場宣讀。
「洛克菲勒先生,你能確定這些信都是你接收的嗎?」
「我想是的,法官先生」
「那你說,你有沒有回覆那些信件呢?」
「我想我沒有,法官先生」。
對方律師開始插嘴:「你為何不回那些信呢?你認識我,不是嗎?」
「是的,當然!我想我從前是認識你的」。
此刻,對方律師心情已經糟透了,甚至有點開始暴跳如雷了,而洛克菲勒卻還是十分鎮定的坐在那裡。全庭鴉雀無聲,除了對方律師的咆哮聲。最後對方律師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不小心把真相說漏了嘴,結果可想而知。而洛克菲勒不僅贏得了官司,還在美國人眼中,留下了一個很優雅的形象。
其實對方律師的技術並不是不好,證據並不是不充分,他僅僅是輸在情緒上,一個律師最重要的是要處變不驚,沉著應對各種問題,即便出現了自己不可控制的局面,也不能一時情急而把重要的事實洩漏了,這樣不僅給委託人帶來重大的損失,也毀了自己的聲譽。試想,如果對方的律師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那麼他有很大可能獲得勝訴的。
芝加哥第一國家銀行董事會會長維特‧摩亞說過:「如果某人情緒不穩,甚至怒不可遏,我總覺得對於我自己來說不但沒有壞處,更會對我的地位產生幫助」。因此,不要因為別人發怒,你便怒不可遏,要知道那正是你應當心平氣和的時候。當然,每個人都是有情感的,不可能像木頭人一樣沒有情緒,也不可能永遠保持冷靜的頭腦。不過當你想發怒的時候,先想想這種爆發會產生什麼影響,是否會有損於你自己的利益,那麼你也許就會好好約束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了。
如果人們在事業長跑中沒有保持一種健康的情緒,最終將無法觸摸到成功的終點線。並非他們才智平庸,也不是時運不濟,與其說他們是在與別人的競爭中失利,不如說他們輸給了自己不成熟的情緒。
然而,控制壞情緒也並不是說要壓制一個人的情感,情緒波動和產生負面情緒都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要將這種情緒合理化,正確的釋放和轉化,以不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當壞情緒來襲時,我們應以理性克服情感上的衝動,選擇在一個恰當的場合以一種恰當的方式發洩出來,或是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參加適當的活動,或是到遠處去走走來放鬆自己的心情。
放開那些無謂的束縛,讓自己的心靈解放,自在地飛翔。
探究你情緒背後的意義
一天,一位村民看到死神前往一個村落,他小心翼翼地詢問死神前去的目的,死神面無表情地回答說:「我要到前面的村落取走一百條性命。」
村民聽完立刻拔腿奔跑,以最快的速度趕到那個村莊,他不辭辛勞地告訴每一個人,要大家小心,因為他不知道死神會帶走哪一百個人?
第二天早上,死神鐮刀的光影映照著那純樸的村落,當死神踏進村莊時,這位好心通報的村民卻堵在死神前面,帶著不滿的口氣說:「你騙我,你昨天明明說要帶走一百個人的性命,可是為什麼昨晚村子裏卻死了一千多人呢?」
死神心平氣和的說:「你放心,我說一百人就是一百人,昨晚死的人只有一百人是我名單裏的人,其餘的都是被恐懼與焦慮帶走的。」
這只是一則寓言,也許大家覺得有點兒誇張,而下面則是一個發生在美國的真實案例。
尼克是美國的一位鐵路工人,有一天他奉命去檢查一節有冷凍功能的火車車廂時,不小心被鎖在車廂內,在經過一陣呼喊以後,都沒有人聽到他求救的聲音,他發現空氣越來越稀薄,而冷凍的作用也讓他越來越覺得寒冷,尼克只好將身體蜷縮在一起,把衣領拉得更高,只是依然很不幸,當其他人發現時,尼克已經回天乏術,他被「凍死」在車廂裏了。只是,令人疑惑的是,那節車廂的冷凍功能其實是故障的,尼克只是被自己的恐懼情緒所殺害。
人們在與外界的交往中,情緒也會隨之變化,有時候我們會興奮、高興、愉悅、自在、放鬆,有時候我們也會感到恐懼、悲傷、憂鬱甚至產生敵意,它們不只會影響到我們的人際關係與工作表現,更可能會危及身體健康與生存安全。有一句話說的好:好的情緒帶你進天堂,壞的情緒帶你住套房,甚至會住進十八層地獄!
古代阿拉伯學者阿維森納,曾把一胎所生的兩隻羔羊置於不同的外界環境中生活:一隻羔羊隨羊群在水草地快樂的生活;而在另一隻羔羊旁拴了一隻狼,牠總是看到自己面前那隻野獸的威脅,在極度驚恐的狀態下,根本吃不下東西,不久就因恐慌而死去。
從某種程度上說,人類的恐懼、嫉妒、敵意、衝動、憤恨等等負面情緒都是一種毒素,長期被這些心理問題所困擾,就會導致身體上產生疾病。只有學會控制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才有可能長命百歲。
有這樣一則堪稱「神奇」的故事:一對英國的夫妻在做年度身體健康檢查時,檢查出太太得了乳癌,先生得了前列腺癌並且有嚴重的心臟病,主動脈血管有三分之一已被阻塞,醫生預估這二人的壽命都只剩半年。
這對夫妻並沒有因此而哀聲嘆氣,決定好好度過剩餘的歲月,於是他們在白紙上寫下最後想完成的五十件事,然後他們賣掉了倫敦的房子,將這筆錢用在環球旅行上。在他們的旅行過程中,他們幾乎忘記了生病這一回事,格外珍惜每一天,開心的享受兩人獨處的時間,就好像回到初戀時的熱情一樣,連旁人也羡慕不已。
半年後,他們回到了倫敦,再到同一家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時,奇蹟發生了,醫生驚訝地發現二人的癌細胞已經消失,連丈夫的動脈血管阻塞也好了許多,這個結果讓醫生感到匪夷所思。後來,醫生認為這是積極情緒的作用,快樂的人腦內會分泌一種安多芬,它會增加體內的淋巴球,進而增強對抗癌細胞的能力,讓人重新獲得健康。
因此有人說,積極的心態是創造人生,而消極的心態則是消耗人生;積極的心態是成功的源泉,是生命的陽光和溫暖,而消極的心態是失敗的開始,是生命的無形殺手。
所以千萬不要忽視情緒的力量,請察覺每一個情緒背後的意義,它可能是死神的召喚,更可能是改變命運之門的鑰匙。情緒就像是舞台演出的背景一樣,使你的演出蒙上某種色彩,同樣的一幕演出,如果在灰暗的布景下,可能意味著悲劇性的結局;如果是在明亮的布景下,則可能被詮釋為輕鬆的小品。
那麼,我們要做的就是為每一個情緒負責,讓負面情緒減少、正向情緒增加,不在負面情緒時做出重大的決定;學習關心別人的情緒,經常心存感激不忘欣賞生活的美好,保持均衡的生活,讓每一天都過得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