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話】
可嘉出生在一九九六年,比姊姊可柔小四歲,是在我們全家熱烈期盼下,好不容易得來的寶貝。她的母親,為了她調理身子,中醫西醫一起來,努力了兩年,才讓我有了這個孫女兒。所以,可嘉是幸運的,她得到了全家的熱愛,連她的姊姊可柔,也把她當寶貝,她完全生活在一個充滿了愛的家庭裡。
她小時候,是我身邊的小跟班,三、四歲時,常常抱住我的脖子,給我一連串的「親親」。因此,我總是喊她「小啄木鳥」。只有啄木鳥才會這樣把我臉龐當成樹幹吧!小啄木鳥長得飛快,到了八歲,她不再是我的啄木鳥了。她的興趣開始多方面的發展,要聽我講故事,要跟我一起拼圖,對於動物,尤其有興趣,我隨時要編出「小刺蝟找媽媽」的故事,「小貓咪遇到大風雪」的故事,還有「企鵝彼此取暖」的故事……講給她聽,她都聽得津津有味。
也是她八歲這一年,我家的花園裡,來了三隻野貓。其中兩隻,竟然同一夜,在花園的一隅,產下了八隻小貓。這事驚動了我們全家,尤其可嘉,又驚又喜又激動。那八隻小貓,個個瘦弱無比。兩隻貓媽媽看起來也弱不禁風,完全不會帶小貓。一被驚動,就叼著小貓到處亂竄。我們眼看八隻小貓,吃不到奶,眼睛也睜不開,顯然養不活。於是,帶著小貓去獸醫院診視,獸醫說全體先天不良,恐怕無法長大。給我們貓奶粉,又給了我們藥,還必須兩三小時就要用藥水清洗小貓的眼睛,因為牠們的眼睛都有問題。
這一下,全家陷進「搶救小貓運動」中。夏天的花園到處都是蚊子。可嘉不肯睡覺,深更半夜還在那兒餵小貓,自己被蚊子叮得一身包,卻在那兒幫小貓趕蚊子。因為可惡的蚊子專門叮小貓的眼皮,小貓眼皮都紅腫起來,個個只會喵喵慘叫。可嘉發揮了無比的耐心,從餵藥,到擦藥,到餵食……簡直對那些貓兒衣不解帶。我們全家也個個努力,儘管如此,那些小貓在一星期之內,就夭折了四隻,剩下四隻,我們更是不敢大意,全心保護,總算活了下來。
這樣,我家花園裡的流浪貓,有三隻大貓,四隻小貓,一共七隻。這七隻貓成了可嘉的責任,她愛護牠們,保護牠們。為了不讓牠們「近親通婚」,不斷繁殖,我們還把貓兒一隻隻帶去做節育手術。又給牠們打各種預防針,只要有一隻生病,就帶去獸醫那兒診治,簡直比家貓還要寶貝,也更加費心。
可嘉就這樣愛上了貓,一年年過去,可嘉長大了。花園裡的七隻貓,也必須經歷生病和老化。可嘉陪伴著牠們,養牠們,愛牠們,還畫牠們。這七隻貓有很多故事,可嘉伴著這些故事長大,幾乎是親眼看著牠們的「生老病死」。
轉眼間,可嘉已經二十二歲了!我家的流浪貓,還有兩隻活著,在可嘉照顧下,可以算是流浪貓中的「貓瑞」了。可嘉在高中三年級時,有一陣子每週都跑到「流浪貓中心」去當義工,畫了無數的貓,還給自己取了個筆名「貓瘋子」。她畫的貓,特別傳神。很早就和寵物用品店合作,幫很多人的愛貓畫像,她把收入捐給流浪貓保護相關組織。儼然成了「愛貓使者」。除了畫貓,她也愛上其他動物,畫各種動物,都栩栩如生,而且充滿了人性化。
愛,從可嘉童年,就深植在她內心深處。她畫的貓,都是「有愛」的貓。偏偏她的祖母,是個「愛」的崇拜者。就這樣,我們祖孫二人,決定出版一本繪本,來述說一隻貓和一隻狗的故事。我們討論劇情,出版社給了意見,可嘉開始動筆,這一畫就畫了快一年。終於,《小黑與大白》要跟大家見面了!
貓瘋子有個祖母瓊瑤,二十五歲出了第一本小說。貓瘋子青出於藍,將在二十二歲出第一本繪本,作為祖母,我以可嘉為榮。作為和貓瘋子聯手的文字工作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給很多小朋友快樂和愛!畢竟,我一直認為,愛,無所不在!愛,也無所不能!
瓊瑤
寫於可園
2018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