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家長的準備之書:孩子進入青春期,大人請先穩住!
想要成功跟青少女對話,請記得,你說了什麼,跟沒說什麼一樣重要。★ 高踞美國亞馬遜排行榜青少年教養類Top1
★ 亞馬遜讀者五顆星滿分評價
★ 《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Top7
★ 《華盛頓郵報》、《波士頓全球報》《科克斯書評》《出版人周刊》好評讚譽
或許青少女的行為表現一直都缺乏一致性且難以預測,但我認為要給她們時間,提供她們看事待物的見解,由她們找出自己的解決方式。反倒是父母需要協助和指導,才有辦法忍受和幫助女兒。應付試圖展翅離巢的青春期兒女,堪稱人生得面對的困難處境當中的前幾名。
——安娜.佛洛伊德《青春期》
給家長的準備之書:孩子進入青春期,大人請先穩住!
想要成功跟青少女對話,請記得,你說了什麼,跟沒說什麼一樣重要。
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生活,不一定要一團混亂;
青少女的發展有模式可以預測:本書提供一個藍圖,引導讀者從內在瞭解女孩成長的七個過程。
※女兒開始重視打扮,但你不喜歡她的造型,該怎麼跟她溝通?
※人緣太好的青少女,可能會有什麼家長不知道的心理壓力?
※面對青少年忽高忽低的情緒,家長的對策是什麼?如何先穩住自己的反應?
※網路發言惹爭議,家長要監督青春期孩子在網路上的形象嗎?
※大人對於青少女談戀愛的適切態度為何?
※怎麼讓青春期孩子懂得照顧自己,以面對未來成年人的世界?
麗莎.達摩爾博士畢業於耶魯大學,並取得密西根大學的臨床心理學博士,她開設心理諮商診所,為無數青少年與其家長提供幫助,重新展開對話。本書以新的方式來討論青少女(許多方面,青少年也適用)——達摩爾博士認為,當我們不再認為女兒的青春期行為是衝著自己而來,我們就是更好的父母。我們會欽佩女兒完成每個成長階段的工作,並視為她們好好長大的證據。青春期是一個發展上的傑作,身為少女旁邊的大人,我們可以真正享受跟女兒相處的樂趣,並幫助少女在成為女人的路程上,更加茁壯且更有自信。
以下為作者提出的青少年七個獨特的發展階段——
成為大人前,每個孩子都必須完成的功課
1. 脫離孩童期
怎麼處理少女和家人愈行愈遠、刻意保持距離的行為?
2. 加入新團體
如何協助少女學會表達己見,也能尊重他人的權利?
3. 情緒控制
幫助少女控制自己強烈的情緒感受。
4. 挑戰大人的權威
利用與女兒之間的衝突,協助她發展情緒智商。
5. 未來規劃
如何協助青少女不要在網路上衝動行事?
6. 愛情世界的想像
女兒在進入愛情世界時碰到了困難,怎麼幫助她?
7.照顧自己
女兒的飲食和睡眠習慣如何?能不能聊聊對性行為的價值觀?
隨書附 達摩爾博士親自撰寫
※ 閱讀前,家長可以先行思考的問題討論清單
※ 讀者最想知道的青少年教養4個提問
※ 每章附有「何時該擔心」專欄,讓爸媽先有預備,不用事事緊張
作者簡介:
麗莎.達摩爾博士 Lisa Damour,PH.D.
達摩兒博士是《紐約時報》暢銷榜作家,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耶魯大學,隨後在耶魯兒童研究中心(Yale Child Study Center)任職,取得密西根大學的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她發表過無數與教育和兒童發展相關的學術論文。她除了是勞雷爾學校(Laurel School)女孩研究中心(Center for Research on Girls)的負責人之外,還開設心理諮商診所,專長為青少女諮商,更受邀各國發表演說與提供諮詢。她是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心理系的舒伯特兒童研究中心(Schubert Center for Child Studies)資深研究員,並受聘為該系臨床指導教授。目前與先生和兩位女兒住在俄亥俄州的謝柯高地(Shaker Heights)。
譯者簡介:
沈聿德
中央大學校友。從小的志願就是當家庭主婦,卻在大學教了15年的書。之後離開台灣,帶著狗兒子Kodomo的骨灰和一隻活蹦亂跳、名為沈子恩的流浪犬,搬到美國舊金山北灣區,結婚定居。目前為自由工作者,從事書籍翻譯。其他譯著有《意外的管書人生:監獄圖書館員歷險記》(臉譜)、《新譯中國教育制度沿革史》(遠流)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楊俐容(兒童及青少年心理專家)、曾多聞(自由撰稿人)
讚辭
「有了《青少女心事解碼》這本書,就像有個二十四小時全年無休的諮商師為你撐腰,還隨傳隨到。達摩兒博士會提供無聲的忠告與建議(還有引人入勝的故事和研究內容),協助爸媽引導青少女走過四周的危險崎嶇。」
——《今日心理學》雜誌(Psychology Today)
「提供專業資訊與輔導,幫助父母教養出身心全面發展的女孩。透過達摩兒博士的指導,能大大減少女孩轉變為女人的這些年裡令人不快的憂懼,父母也和女兒建立更穩固的親密關係。」
——《科斯克書評》(Kirkus Reviews)
「要是你想多了解成長中的女兒,讓自己教養出健康快樂的年輕女人,那麼,達摩兒博士的《青少女心事解碼》,就是你要看的書。本書針對如何跟你的女兒建立關係,羅列了俯拾皆是的絕佳資訊。」
——《里奇蒙家庭雜誌》(Richmond Family Magazine)
「這是一本必要指南,讓你我在少女們的發展階段中,能理解並支持她們。達摩兒博士很瞭女孩心事,同時,她也是這塊領域當中少數日復一日跟女孩子共事的專家之一。每一位大人要處理那麼多女孩子經常面對的困難挑戰,該用什麼最好的辦法,她都瞭若指掌。」
——魏斯曼(Rosalind Wiseman),
《女王蜂與跟屁蟲》(Queen Bees & Wannabes)作者
「《青少女心事解碼》這本書是瑰寶。作者從自己與女孩們合作的臨床經驗中獲得了獨到見解,並將這樣的認識,與自己日積月累下來對青春期的洞見智慧,結合了最新的社會科學和神經科學研究,加以針對文化趨勢和媒體訊息的如實描述,完成了這本書。從我讀完書的那一刻起,我便一直向我的客戶(包含家裡有兒子的!)和同事推薦這本書,而且拿它作為指南,在我自己跟青少年及其父母合作的工作上,提供不一樣而且有趣的視角。」
——莫傑爾(Wendy Mogel)博士,
《孩子需要的九種福分》(The Blessing of a Skinned Knee)作者
「《青少女心事解碼》這本書像是裝滿策略的兵工廠,隨時提供你回應女兒時刻發展的大腦、變化萬千的情緒、以及心猿意馬的決定時,所需要的軍火支援;這本書會成為你挺進神祕的青少女世界時一翻再翻的響導指南。」
——西蒙斯(Rachel Simmons),
《怪女孩出列》(Odd Girl Out)作者
「這本書裡的實用智慧,多到要滿出來了;為此我一口氣讀完後,又讀了第二遍,還推薦給我身邊家有千金的所有朋友。如果你有青春期的女兒,那麼,這本書毫無疑問地絕對會讓你成為一個更好,而且更理性的家長。」
——歐倫史坦(Peggy Orenstein),
《女孩與性》Girls & Sex 作者
名人推薦:王浩威(精神科醫師)、楊俐容(兒童及青少年心理專家)、曾多聞(自由撰稿人)
讚辭
「有了《青少女心事解碼》這本書,就像有個二十四小時全年無休的諮商師為你撐腰,還隨傳隨到。達摩兒博士會提供無聲的忠告與建議(還有引人入勝的故事和研究內容),協助爸媽引導青少女走過四周的危險崎嶇。」
——《今日心理學》雜誌(Psychology Today)
「提供專業資訊與輔導,幫助父母教養出身心全面發展的女孩。透過達摩兒博士的指導,能大大減少女孩轉變為女人的這些年裡令人不快的憂懼,父母也和女兒建立更穩固的親密關係。」
—...
章節試閱
前言
現今針對青少女的討論,對青少女而言有偏頗之嫌,對其父母來說又沒有太大的助益,該是用新的方式來討論青少女的時候了。如果你現在正在閱讀這本書,八成是因為人家這麼說過你女兒:「等她進入青春期,你就知道了!」(會這麼說的父母,絕對不是暗示什麼好事。)如果你閱讀過其他討論青少女的書籍,可能早就發現這種類型的書談的大多是青春期的黑暗面——青春期對女孩來說有多難熬啦、青少女如何讓父母和同儕不好過之類的。誠然,青少女可能會讓人覺得難搞,她們自己也這麼認為,此話一點也不假;何況,就算在她們最好相處的情況下,往往還是難以預測又緊繃敏感。然而一般在討論青春期時,太常將其視為一段對青少女與父母來說既折磨人又混亂起伏的時期。我們把對青少女的教養搞得像是在坐雲霄飛車似的:一家人跳上雲霄飛車,握緊抓牢,做父母的帶著殷殷企盼,希望歷經攀高與俯衝的起起伏伏之後,到了終點,他們的女兒走下雲霄飛車,成為一個健康快樂的大人。
我的目的就是要告訴父母們,有青春期女兒的生活,不一定要讓人覺得一團混亂。青少女的發展有模式可以預測,就像一個藍本,告訴你們女孩子怎麼成長。一旦你了解什麼會讓你的女兒失控,她就沒有那麼不可理喻了。擁有了青春期發展的藍圖,引導女兒按照你們的期待,邁向成為女人的目標,就會容易許多。
為了用一種新穎的、對你我有幫助的方法討論青少女,我把青春期的旅程重組為七個獨特的發展階段,分別於本書的七個章節中介紹。這些發展階段清楚說明女孩透過哪些特定的行為實踐,轉變為健全發展的大人,並協助父母明白,無論他們女兒的行為有多麼奇怪、多麼讓人難以招架,大多其實都是正常現象,同時更是女孩朝向成人之路大步邁進的證明。
本書的前幾章描述的是中學時期最顯著的幾個發展階段(大多數為年齡介於十一歲至十三歲之間的青少女);後面幾個章節講述的則是女孩們一般到了高中適齡,乃至高中時期,才比較明顯的發展階段。正常發展中的青少年會以不同的速度,在各個階段中逐一前行,而女孩子卻能同時在數個階段裡一起發展,這個現象幫助我們明白,為什麼對於女孩和愛她們的大人來說,青春期給人的壓力如此沉重。
我本身就是深切關注青少女的大人,我的專業也與她們息息相關。每個星期我都會與女孩們及其父母在我個人的心理諮商診所晤談;我也在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心理系指導研究生如何諮商青少年;我還在勞雷爾學校(Laurel School),這是一所從幼稚園到十二年級都包辦的私立女子學校,擔任心理輔導師,提供專業諮商,並主持校內的女孩研究中心(Center for Research on Girls)。同時,身為一個以擁有兩個女兒為榮的母親,我何其有幸,連私人生活的重心也是女孩子。
從這麼多不同的視角來觀察女孩,讓我更能領會,這項變成大人的工程,本身自然就分為數個別具意義的階段;我了解到或許可以利用這些階段,也就是我們所謂的發展階段,來評估女孩們的成長進度。發展階段的概念並非創新,這個概念最早是由安娜.佛洛伊德於一九六五年所提出。身為西格蒙德.佛洛伊德的女兒,安娜靠著自己的學識,組織兒童發展的正常性混亂,成為一位備受敬重的精神分析家。她指出兒童的成長展現在多方面——從相依到獨立、從遊玩到學習、從自我中心到陪伴——透過兒童在各個階段中的成熟度,可以精確的評估他們的發展。
安娜.佛洛伊德是最早提出健康心理發展架構的思想家之一。一九五○年,艾瑞克.艾瑞克森(Erik Erikson)明確制訂出一個橫跨嬰兒期到老年期的發展模型,他以個人為了生存,需要克服的挑戰,區隔出每個發展階段。現代心理學家依然秉承這個傳統,透過各個組成面向研究人類發展。即便到了現在,我們一般也是透過身體、情緒、認知和社會等層面,討論人的老化過程。換句話說,將人類的成長解構為可以分析的階段,這種學術手法到現在為止,已經建立了豐富的理論傳統與紮實的研究內容;而我,站在這些知識巨擘的肩膀上,提出一個全面而具體的模型,說明女孩們要成功度過青春期歲月,究竟必須完成哪些事。
有了這個模型的概念,並發現它能清楚解釋我所觀察到的現象之後,我立即把它介紹給我所指導的研究生,協助他們理解手上的複雜案例。用大人的標準來看,正常發展中的青少年,可能是行為衝動或愛唱反調的,甚至就是怪,因此,這些未來的臨床諮商師們需要一個架構,評估尋求心理諮商的青少年其心理健康狀態。當我們自問:「這名青少年現在正在經歷的是哪個階段?他正如期進展、困坐掙扎,還是停滯不前?」便可能從看似混亂的狀態理出秩序,而這些還在學習的新手臨床諮商師們也得以有所依循。
對專業人士而言,以青春期發展階段的概念來探討青少女非常實用,不過更重要的是,藉由這樣的概念,父母得以明確知道,哪些特定行為實踐,表示女孩們已經變成大人了,也能搞懂那些既熟悉卻又難以理解的青春期行為。舉例來說,女兒去年可能還開開心心地在街區派對上參加兒童遊戲,不過今年她卻堅持要跟大人混在一起,卻又抱怨無聊。這樣的轉變該如何解釋呢?有可能是她已經開始脫離孩童期(本書第一章)。還有,你要如何去理解為了做小小聯合國的研究報告,興高采烈地買了一本《商業週刊》的女兒,也同樣興高采烈地買了三本《TV’s Guide》,只是因為當期封面人物是她最愛的男孩樂團?嗯,你很有可能看到的是她進入愛情世界(本書第六章)的一步。一旦你了解了女兒正在實踐的發展工作,她那些令人困惑的行為就不再那麼惱人了。
發展階段的概念幫助我們把精力投注在最需要的地方。例如,你的女兒因為成功加入新團體(本書第二章),開心擁有一群死黨,每天膩在一起之餘,卻可能忽略了學業,需要別人協助她籌劃未來(本書第五章)。或許她的目標是打大專壘球,但眼下卻不理睬教練的建議。為了達成目標,她也許竭心致力,但這並不會抵消她故意挑戰權威(本書第四章)。關照你家女兒發展的諸多面向,你就不會被她某方面的好表現給蒙蔽,而忽略她在其他方面所遭遇的困難。
再者,透過階段的概念,我們得以從女兒在相關發展階段的整體進展,考量她們生命中的單一事件。例如,要是女兒競選學生議員落敗而情緒崩潰的時候,你需要擔心嗎?這就得取決於她平常是個有韌性的人,還是她常常駕馭不了情緒(本書第三章)。如果她在天氣很冷的時候不穿外套出門,你該置之不理呢?還是你該有所警醒,這個不顧身體健康的決定是她無法照顧自己的常態表現(本書第七章)?由於青少女老是做些父母無法理解的事,因此,要是有辦法可以明白什麼時候你該介入、什麼時候可以撒手不管,是極有幫助的。
然而,要是青少女的行為放在人生的其他時期,本來就不太正常的話,那麼,她們的行為真的出了錯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得知呢?為了釐清正常的青春期行為和真正需要擔憂的舉止有何不同之處,本書每一章的末尾都有一個名為「何時該擔心」的小節,以便協助你了解,女兒的行為是否到了你或許得採取更激進的方式尋求專業諮商的程度。換句話說,我們會同時考量教養青少女時面臨的各種疑難雜症,也會從新的視角審視,為什麼有些青少女會崩潰、或行為失控自毀。
本書介紹的發展階段具有普世性的意義:這些發展階段為不同背景的男孩女孩,完整呈現出古往今來少有改變的青春期樣貌。即便你我也歷經過這些發展階段,可時至今日,長大這回事已經和我們記憶中的大不相同,因為現在的我們是在全年無休的數位網路和極度競爭的高速文化下養育孩子。本書中會談到青春期恆久不變的面向,以及今日的文化如何形塑出青少年及其父母的真實樣貌。
基本上,女孩與男孩異少同多,因此,要是你發現本書的故事及其後的建議,和你養育青少男的經驗或是你對他們的理解不謀而合,並不需要感到驚訝。不過女孩子長成青少女時,面臨的挑戰獨特,而本書深入探討吾家有女的父母需要知曉的最新相關研究;我在書中提出的發展階段,不受青少女的種族與家境限制,一體適用,而且對於書裡青少女個案的情境因素,我也都會有所交代。雖然如此,青春期發展的心理和內在細微差異,才是我關注的重點。
我會透過故事分享說明青春期的發展階段,但是這些故事細節並不單屬任何一位女孩或家庭,而是我多年來與青少女及其父母多方互動的片段合輯。有時,為了陳述與個案的互動,我不得不提到某些特定事件,但其中任何有指涉之嫌的資訊皆已刪除,保留下來的是情緒的完整性和事件的教育意義。
本書的目的在於對症說明,而不是下藥解決——我提供你一個新方法去理解女兒,而不是告訴你該怎麼養育她。書裡到處有我提供的建議,讓身為父母的你,在面對許多雖屬正常卻令人費解的挑戰時,知道該如何反應;不過,別因為我的建議而感到綁手綁腳。我相信,要把子女教養好,有百百種方法,你才是最懂你女兒還有家庭互動關係的人。我希望的是,你把對家人的了解,與我提供的架構兩相結合,並善用我提到的案例故事,用你女兒現階段想達到(或應該想達到)的成長目標,看待她的青春期行為。
本書透過青春期發展的藍圖,讓你能對女兒了解多一點、擔憂少一些,且會幫助你提供有效的協助,讓她度過青春期;還有,本書會讓你了解,事實上,會讓你會肅然起敬,你的女兒身為青少女,要顧及的發展面向有多麼龐雜。這本書不會也不可能提到你女兒成長時,你會面臨的所有挑戰,況且,既然我嘗試的是描述青少女的概況,本書內容肯定不會是女兒的完全樣貌。話雖如此,女孩子們的行為有模式可循,而她們的嚮導(沒錯,就是在看這本書的你們),透過對這些模式的了解,必能獲益。我對青少女父母的敬佩,絕不亞於對他們的女兒,而我寫這本書,就是為了要協助為人父母的你們,進而讓你們更能好好協助自己的女兒。
第一章
脫離孩童期
第一次見到瑪雅,是在我個人諮商診所的候診室。她氣質清新,四肢頎長,髮色雖深,卻掩蓋不住開始冒出來的白髮;她站起來跟我打了聲招呼,然後優雅地轉身,把方才在看的雜誌放回檯燈旁的矮几上。跟我走進諮商室之後,她坐到沙發上距離我比較遠的那一端;跟坐在單人沙發上的我,雖不靠近,也不算遠,感覺得出來她是喜歡保持一定距離的那種人。我們見面的這一天時值十月底,氣溫涼爽,陽光和煦,在室內她也沒有脫掉身上的薄外套,聊天的時候,她翹著腿,雙手緊握,身體微微向前傾。
瑪雅在電話裡告訴我,她和十二歲的女兒卡蜜兒近來突然關係生變,她對此感到擔憂。她在諮商室裡訴說著一段大家再熟悉不過的經歷,而我們即將以全新的角度思考這段經歷。
瑪雅說卡蜜兒一直以來都是她的開心果,每每邀卡蜜兒一起去圖書館、超市,或是去購物商場,她幾乎從不拒絕,然而從兩個月前開始,情況有了變化。卡蜜兒上了七年級之後,像是突然變了一個人似的,下課回到家,她就直接進房間,關上門,開始馬拉松式地和朋友傳訊息,直到家人叫她吃晚餐。瑪雅一臉不解地描述卡蜜兒是如何在餐桌上擺臭臉,問她今天過得怎麼樣,她也只回答幾個字應付過去。就算卡蜜兒的話不多,她也有辦法表現出父母問她的是她聽過最蠢的問題,且和父母同坐一桌是她最不想做的事。
從前那個卡蜜兒偶爾會短暫現身,講到這些讓瑪雅珍惜再三的開心時刻,她眼泛淚光。大多時候,瑪雅對於卡蜜兒的難以親近感到憤怒,她也懷念跟親愛女兒的窩心互動,再不然,就是在這兩種感受之間懸耗。瑪雅的朋友跟她掛保證,卡蜜兒很「正常」,而且「女孩子長成青少女的時候,都會想擺脫父母」,不過瑪雅還是打電話找上了我。她很擔心事情有什麼不對勁。
瑪雅的朋友們並沒有說錯,只是他們的觀點太過狹隘,看法又多流於個人經驗。他們只見樹,卻不見林。女孩子不會為了擺脫父母而擺脫父母,她們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展開青春期七個發展階段旅程的其中一段:脫離孩童期。大部分的青少女到了十二歲左右,會感受到一股突如其來的內在壓力,所有看起來跟小孩有關的一切,她們幾乎都想要與之劃清界線;第一個被犧牲掉的通常是她們和父母的開心互動,如同瑪雅所經歷的切身之痛。脫離孩童期不見得一定是女孩子在青春期所面對的第一個發展階段,但這個階段父母肯定忽略不了。女孩子跟父母保持距離時,只不過想宣示:「為了避免你們沒注意到,聽好了,我啊,現在可是個青少女了!」
如果我們不把這樣的行為視為針對自己的斷然拒絕,退一步想想,就可以明白,提到脫離孩童期,咱們女兒在短時間內要處理的發展工作還真不少。她們得從A點,在公眾場合與我們開心牽手、賣萌裝怪的女孩,走向B點,轉變為小女人,宣告長大後要有的獨立與自決,並收斂自己的行為,表現出相對成熟的舉止(最起碼在有陌生人的場合下)。為了在這個階段成長發展,女孩子不再跟我們分享祕密,聽到我們叫她的小名會發怒,還會清楚表明她願意拍全家福照片是幫了我們大忙。然而告別孩童期,女孩要脫離的不全然只是和父母的關係。她可能會開始化妝,突然說搭校車是小寶寶才會做的事,甚至和朋友在一起時講髒話。
女孩子不見得都能意識到自己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脫離孩童期。年紀小一點的青少女會崇拜年紀長一些的,嚮往跟她們一樣。我就清楚記得自己九年級的時候,看到一群十二年級的女孩把自己打扮成八○年代中期瑪丹娜的造型,在學校的才藝競賽邊跳邊對嘴唱著《愛的極限》(Borderline)。她們簡直酷到爆表,我這才意識到自己好矬,我記得當下我決定也要像她們一樣戴上蕾絲手套,展現成熟味。不過,也有許多檯面下的風起雲湧,是在不自覺的情況下發生的。即便女孩們可能不自知,但十二歲的女孩會算算數,她們明白,要是一切順利,再過個五、六年她們就要離家。突然之間她們會感受到壓力,要擺脫孩童時期的標記,準備當個獨立自主的大人。
瑪雅因為掛心事情不大對勁,來到我的諮商室,而我的責任就是嚴肅看待父母們的顧慮。所以我開始問她一些問題,藉此幫助自己了解卡蜜兒的正常行為與不正常行為:她只有對父母才這麼無禮,還是對所有大人都這樣呢?她在學校的表現如何,和朋友之間的相處又是如何呢?她有個人興趣、睡得不錯,而且會聊聊暑假或明年想做些什麼嗎?
瑪雅拼湊出整個情況的全貌。
學校老師們對於卡蜜兒良善而率真的天性讚譽有加。卡蜜兒會幫忙鄰居照顧狗狗,從那些鄰居口中,瑪雅也聽到了相同的讚美。瑪雅向我解釋,她女兒在學校表現良好,有穩固的人際關係,而且每個週末都會花幾個小時把家裡還沒有完成裝潢的三樓,精心改造成專屬她所有娃娃的公寓。還有,雖然瑪雅懷疑卡蜜兒有時候深夜會偷偷把她的手機拿進房間使用,不過她睡得還不錯。卡蜜兒每年夏天都很期待參加夏令營,也會聊到自己未來想當老師或科學家的遠大目標。
我再三向瑪雅保證她的朋友說的可能沒錯——她女兒易怒的行徑,的確正常。接著,我建議她從一個新的視角看待卡蜜兒的改變:長大成人之前,她會歷經七個階段的改變,而脫離孩童期是其中一個。卡蜜兒的行為,恰恰就是我們預期,甚至是想要在青少女身上看到的。安娜.佛洛伊德於一九五八年就解釋過,青少年「在家中猶如寄宿的房客,對家裡年紀比他大或是比較小的成員,往往非常不體貼」,最起碼,就這一點看來,卡蜜兒的表現跟這些年來的所有青少年並無二致。然而,即使青少年與父母保持距離的情況一直被視為常態,大多數的我們碰到自己和女兒的關係生變時,依然有如遭受地震襲擊般,撼動難平。
你們會發現安娜.佛洛伊德的智慧貫穿整本書,原因有二:首先,安娜.佛洛伊德在心理學的歷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因為她是最早能詳細說明、並正常化諸多青春期可預見之挑戰的人之一。想當然耳,這本書旨在建立於這樣傑出的傳統之上。其次,安娜.佛洛伊德之所以在我心中占有獨特的位置,是因為我決定成為心理學家有一小部分原因跟她有關。
我六歲的時候,家父當時任職的美國銀行要將他從丹佛調派到倫敦幾年,恰巧在同一週也有一個家族友人要搬到倫敦。卡拉,一個身材纖細、留著大波浪紅髮的研究生,當時她要前往倫敦,在安娜.佛洛伊德底下做研究。我的父母將卡拉視為己出,卡拉也會在我父母利用連續假期出門旅遊的時候,負責照顧他們的獨生女,也就是我。卡拉住在倫敦北部、安娜.佛洛伊德的私人諮商診所附近;她的公寓超小,有一間起居室、一個一九七○年代中期的英式微型廚房、一間狹窄不堪的浴室,和一個幾乎被加大尺寸睡床占滿的臥室,我去的時候,都是跟她一起睡。廚房的暖氣是投幣式的,幫暖氣機投幣,很快地成了我們週末的例行公事之一。我不在的時候,卡拉會攢下一便士面額的硬幣,等到我去的時候,她再把硬幣交給我,到暖氣機投幣。然後我們會坐在廚房裡,我開始問東問西:「小孩子去諮商的原因是什麼?你都跟他們說些什麼?他們又跟你說些什麼呢?這些一來一往的對話如何幫助他們恢復?」卡拉對我出奇地有耐性,而且有問必答。現在回想起我們的對話,我還可以聽到當年的她,即使面對六歲的我,還是完整解答我對她工作的那份好奇心。
我聽上癮了。我剛滿七歲後不久,有次走進倫敦公寓的家,就向母親宣布:「我要做跟卡拉一樣的事。」如今,近四十年過去了,卡拉仍然是我的親密友人,也是我的導師,我仍舊十分感謝她介紹了一個無論在專業或是個人層面,都能深深滿足我的志業。
熱臉貼冷屁股
站在你的觀點,女兒明明有五、六年的充裕時間,可以不動聲色且巧妙地轉變為獨立的年輕人。不過換成她的角度,突如其來地跟父母劃清關係(像卡蜜兒那樣),是比較好的辦法:如此一來,在她真正獨立之前,便得以利用接下來的幾年,練習如何拋下孩童時期和你們的關係。她可以假裝自己一個人住,或是在享受家的舒適和你們提供的安全感之餘,假裝自己的臥房是學校宿舍。這種心理作用,跟在腳踏車上安裝輔助輪是一樣的。輔助輪的作用在於,她在學騎兩輪單車時,可以知道萬一失去平衡,還有輔助輪能夠替她穩住重心。
話雖如此,但不要預設你的女兒完全明白她為什麼要脫離你。與你保持距離,大抵來說是不自覺的衝動。這意味著她自己也無法解釋為什麼對你的感覺產生了變化。她知道的是,你以前是個令人愉快的夥伴,但是突然之間你莫名變得好討人厭。你以前的幽默感犀利諷刺,不過突然之間,你的笑話變得既老套又讓人受不了,尤其當你在她朋友面前賣弄的時候,特別讓人難堪。你以前是她尋求協助與忠告的來源,然而現在你的建議讓人覺得根本無關痛癢。女兒這種新的態度,站在接收端的父母,感覺好像他們以前是雷根糖,而現在卻變成了芽甘藍。對她們而言,你跟芽甘藍一樣,或許有益,只不過她們希望能避就避。
我能夠感同身受,雖然我的譬喻很愚蠢,但變成芽甘藍,實際上心裡很痛吧。
我從事心理學家的工作多年,才總算弄清楚,青少年父母與讓人聞之色變的蔬菜之間有何相似之處;這是因為,我跟許多臨床諮商師一樣,在自己還沒有小孩之前,就開始協助父母了。像我們這樣的情況會有某些好處(你不會拿自己的小孩跟客戶的小孩子做比較),但顯然也有壞處(沒有人能告訴你,半夜兩點被嘔吐的小孩吵醒是什麼感覺,你必須親身體會才知道)。
我的大女兒三歲的時候,有一天,最後一組和我碰面的客戶,是艾倫的父母。艾倫是個很有領導風範的十六歲青少女。我跟她的父親因為有相同看法,很容易就聊開了——我們都覺得他女兒很棒,卻擔心她跟母親之間一碰就碎的關係。當時我比較難設身處地地替艾倫的母親著想;她對於女兒的外表要求十分嚴苛,而且認為女兒對自己多年來的個人犧牲「不知感恩」,她深受侮辱。
當艾倫的母親細細交代著她的失望,我的腦海中突然跳出了一個影像:我那綁著小馬尾的可愛小寶貝,每當我回到家,就會用力撲進我懷裡。我心想:「等一下!原來這才是青少年家長在講的啊!他們在超市裡和我隨口攀談時,若有所思地看著我身邊的學步小娃兒,告訴我要我『好好享受當下』;原來他們所謂的享受當下,不是說我清理沾到蘋果泥的天花板時要很開心興奮,他們的意思是,等我的女兒不再認為我很棒,不再要我一直陪著她時,我會真真切切地想念我倆曾經那麼要好的時光。」
有了這份遲來的同理心,我告訴艾倫的父母:「我很確定,被你們如此深愛的人拒絕一定不好過,尤其是你們曾經如此親密,一起度過那麼愉快的時光。」諮商師想看到的,是他們說的話正中客戶下懷,而對方有所外顯的回應;當下,我突然看到了回應從那位母親的雙頰流瀉而下。艾倫的父親伸手摟著淚眼婆娑的妻子,而我們三個人都看得出來,只要艾倫的母親想的只有她對女兒有多麼生氣,她就不會緬懷過去兩人曾經分享的幸福親密關係。一旦我們有辦法聊聊父母雙方多麼想念以前的時光,那麼我們就能幫助他們找到新的辦法,跟現在的女兒建立溝通關係。
對許多父母而言,喪失青春期之前與女兒的友好關係,是猶如針刺的痛;這種痛,不會因為朋友(或是心理師!)出於善意,告訴他們這一切都很正常,便能就此拔除。即便你的女兒,大多時候還是滿喜歡跟你在一起,但是當她把你排拒在外,或是等你離開後才願意繼續跟朋友聊天,那種感覺還是很糟。更何況在面對新挑戰,或是做重大決定、承受重大後果的時候,女孩子偏偏要跟父母保持距離。被女兒拒絕在外已經夠糟了,更糟的是,這還發生在你覺得她最需要你的時候。
那麼,如果你女兒躲進房間,除非你叫她,否則不出來的話,你該怎麼辦呢?要是她連你呼吸的方式都討厭,你要怎麼跟她溝通呢?
你應該從讓女兒擁有比她小孩時期更多的隱私空間開始。有一項很有意思的研究,檢視父母對自己正值青少年的小孩,想知道他們多少事,而這些青少年又會選擇和父母分享多少,研究結果顯示,我們給兒子的隱私空間,遠超過給女兒的。我們比較會問女兒,關上房門打算做什麼,且跟兒子相比,女兒也比較會回答這個問題。這項研究結果完全符合我的諮商晤談經驗;有的父母覺得,兒子本來就應該神祕兮兮(例如,他們會說:「你曉得的,他是男生,他就是不跟我們說話。」)可是當女兒耍自閉的時候,他們卻極其擔心。為了避免在家中出現這樣的雙重標準,請你記得,青少女跟青少男一樣,有時候就是需要隱私,無須多做解釋。有些父母誤以為女兒關起房門一定有鬼,不過大部分的青少女,關起房門後做的事,跟房門打開時根本一模一樣。
說到這裡,我想起一個十四歲的女孩愛許麗;她的父親因為擔心女兒「偷偷摸摸」的行為而找上了我。我問他愛許麗那些所謂偷偷摸摸的行為有沒有什麼證據,因而得知他從女兒十二歲開始有關房門的習慣就心生疑竇了。愛許麗的父親說,愛許麗小時候從來不會關房門,他認為女兒在房間裡一定藏了什麼祕密,像是不正當的行為或是毒品。基於這樣的猜疑,他堅持女兒的房門必須二十四小時開著,就算半開也好。有一次,愛許麗去朋友家過夜,他到女兒房裡翻箱倒櫃,結果在衣櫃的最裡面發現一個上鎖的小保險箱,很顯然地這是愛許麗偷偷買的。等愛許麗從朋友家回來,他命令女兒把小箱子打開,卻遭到拒絕。之後他就打電話找上我了。
愛許麗的父親滿腦子想的都是女兒裝在小保險箱裡的違禁品到底是什麼,這下子他堅信自己手中有一個罪行嫻熟的未成年罪犯。然而搞了半天,其實那個小保險箱裡裝的只不過是愛許麗的日記,內容雖然極其隱私,但並不涉及違法色情,紀錄的是她第一年高中生活的點滴。愛許麗明白父親不尊重她的隱私,所以她得無所不用其極地確保自己的隱私。愛許麗的父親,連女兒把自己房間當成避難所都不允許,最後孤立了好意配合的女兒,還侮辱了她。
要是你允許女兒把自己的房間當成庇護所——當然啦,假設你女兒很幸運能有自己的房間——那麼,你可能會想,是不是只有在她想要錢、肚子餓了,或是需要你載她去朋友家的時候才看得到她。有鑑於此,有些家庭會規定一個星期要有一天晚上是屬於家庭聚會的時間,或者視家裡成員方便,盡可能安排幾晚可行的家庭聚會。大家可以在家庭聚會時一起玩遊戲、看電影、出去吃飯,或是安排任何你們喜歡的事。想當然耳,比較容易的做法是在女兒進入青春期之前,就開始養成家庭聚會的習慣,並要求每個人都要參加;不然她會覺得你因為三個星期以來每次見到她的時間都不超過五分鐘,所以突然丟出家庭聚會的點子,做為她的懲罰。你可以讓每個人輪流決定每次家庭聚會要玩的遊戲、要看什麼電影,或是要去哪間餐廳吃飯,並安排預留足夠的時間,讓年紀比較大的青少女聚會完後還可以出去跟朋友玩,如此一來,家庭聚會就會更有吸引力。
假使女兒抱怨你強迫她參加這種家庭聚會,或者你沒有在女兒進入青春期之前就養成家庭聚會的習慣,你還是有其他選擇。年紀比較大的青少女其實還滿願意跟父親或母親一對一單獨做些事。跟家庭聚會相比,特別是成員裡如果還有年紀尚小不好控制的弟弟妹妹時,單獨跟父親或母親出門或是用餐,多了一種成熟的氛圍。只跟父母其中一人共處,可以稍稍調整微妙的家人關係。有個女孩曾經對我說過:「跟爸媽在一起的時候,我爸爸會問我一堆很煩的問題,我會看向媽媽,要她叫爸爸閉嘴。不過如果只有我跟爸爸兩個人,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卻處得比較好。」
無論你是否已經訂下家庭聚會的時間,可以的話,週一到週五,你要盡量跟女兒一起吃飯。你可能聽說過依據研究顯示,全家一起吃飯,對女孩的健康、學業表現,還有整體的健全發展有所幫助。這些研究結果固然重要,不過針對家庭晚餐的研究中,我最喜歡的是想出辦法處理「是這樣沒錯,不過呢……」這個關鍵問題:萬一青少女受惠於家庭晚餐的原因,並非來自於餐桌上發生的事,而是因為這些青少女與父母之間親子關係牢固,他們只不過碰巧常常一起吃晚餐呢?
為了處理這個問題,心理學家索妮亞.盧塔爾(Suniya Luthar)和蕭.萊頓爵斯(Shawn Latendresse)評估了關係變數:例如,青少年覺得自己跟父母有多親近、青少年覺得父母對他們的批評多不多(除了問青少年和家人多常共進晚餐之外)。讓人驚訝的是,當研究團隊把關係的評估資料獨立出來,而不將共進家庭晚餐與否視為關係好壞的必然條件時,他們仍舊發現,全家一起吃飯可以增進青少年的學業成績和心理健康。換句話說,即使青少年表示跟父母處得不好,只要全家一起吃晚餐,對他們就能有所幫助。這個研究甚至把只跟父親或母親其中一人吃晚餐也算成家庭晚餐;結果顯示,青少年只要跟雙親中至少一人共進晚餐,而且一週最起碼一次,那麼家庭晚餐對他們也一樣有幫助。
跟家庭晚餐有關的研究比比皆是,不過對我而言,這個研究之所以特別,原因有二:其中一個原因與我的專業有關,另一個原因則是和我的個人生活有關。身為一名心理學家,我贊同女孩子即便和父母不對盤,仍應該與家人共進晚餐的證據。任何一位家長,要是他的女兒在餐桌上沉默不語,敵意重重,他們肯定會質疑,安排家庭晚餐到底價值何在——瑪雅跟卡蜜兒一起吃飯的時候,一定也這麼想。對我來說,這個研究結果告訴我們,即便大家共處的時候感覺勉強,那些跟家人疏離的女孩,可能是最需要父母把事情排開和她們一起吃飯的人,不管吃的是晚餐、早餐,甚或是週末的午餐。
身為母親,我很感謝這個研究團隊採取比較彈性的方式定義家庭晚餐。許多父母和小孩的日常行程都很忙碌,要求全家人一起吃晚餐幾乎不太可能,我知道連要排出一天和全家人共進晚餐都很為難的人,絕對不只我一個。這項研究讓我心裡好過很多,女兒們就算只跟我和先生其中一人吃晚飯也很好,而且讓我覺得,要是兩人能一起陪女兒吃飯,就好像中了樂透一樣。(我希望未來的研究可以問問以下的問題:家庭晚餐吃的飯必須是熱騰騰的嗎?為了達到讓青少女從中獲益的神奇效果,這樣的家庭晚餐一次要吃多久,有時間上的最低限制嗎?還有,在家庭晚餐仍然對女兒有正面影響的前提下,我可以多常挑剔她們的吃飯規矩?)
如果真的想跟女兒建立溝通關係,開車時間會是你最有價值的投資。有些女孩敞開心房所需要的情境,恰恰跟同坐一車的狀況相符——她們不必看著開車的父母,並確定彼此的對話在抵達目的地的同時就會結束。這種效果會因為同車的女孩數量而加乘。下次,如果有其他家長拜託你擔任共乘的司機,載你家女兒和其他小孩去參加活動,或是活動結束後載孩子們回家,你就一口答應下來,還有——你要是真的想知道女兒大概的生活近況——你可以主動提議晚上要送大家回家。女生和朋友群一起搭車的時候,似乎會忘了開車的司機事實上是某人的母親或父親,然後她們會卸下心房,嘰嘰喳喳地聊著天。擔任共乘的司機,你可能得賠上自己的時間、油錢,甚至犧牲你的睡眠,但是在接送女兒朋友們往返的過程中,對於女兒私下的生活情況,比起你連續三個星期問她最近過得如何,可以得到更多的答案。聰明的司機知道,既然是司機,就好好地當司機;試著加入她們的對話或是問她們問題,會點破她們,對話因而中斷,或者更糟,這些嘰嘰喳喳的女孩乾脆改用手機傳訊息聊天。
想跟女兒溝通,你的最後一個選項,就是用比較大人的方式跟她建立關係,放棄從前你最愛跟女兒一起做的事。你可能非常期待重溫女兒童年時期的溫暖時光,例如,一邊唱著平.克勞斯貝(Bing Crosby)的應景歌曲,一邊裝飾耶誕樹,不過聽到這個提議,你的女兒大概會翻白眼翻到眼睛抽筋吧。如果你想要跟女兒好好度過一些寶貴時光的話,不妨考慮準備爆米花,然後坐在沙發上跟她一起看部耶誕電影,就算那部電影連你的首選前三名都排不上。
對提問過敏
不論是在家庭聚會的活動上、在家共進晚餐時,甚至是開車接送女兒的途中,你大概已經注意到,青春期的女兒有過敏症狀,有可能是間歇性發作,也有可能是慢性發作,總之,她對一切提問過敏。去年,她或許還挺歡迎你的好奇心,可是現在的她正在脫離孩童期,你的好奇對她是一種冒犯。你也不必老是當個鬼鬼祟祟的司機;有些時候你應該要跳出來問一些問題。話雖如此,當我要求青少女解釋為什麼她們對父母的提問那麼反感,她們全都搖搖頭,嘆口長氣說:「呃,他們的問題實在很煩嘛!」
所以我順勢又問:「這些問題怎麼個煩法?爸媽有沒有辦法問一些不討人厭的問題呢?要是你爸媽想跟你聊聊天,他們該怎麼進入話題比較好?」我發現,當你真心詢問青少女問題時,她們也會真心地回答你。
她們是這麼告訴我的。
如果父母挑錯時間問問題,女孩會很反感,例如,她正在專心做她的事情、一腳已經踏出家門要出去,或是在悠閒的午後,閉上眼睛想在沙發上小憩片刻等等。女孩如果懷疑父母對她的回答根本不在意,提問只是想跟她建立關係的手段時,就會拒絕父母的提問。還有,女孩不喜歡探人隱私的問題。做父母的可以問她們聚會好不好玩,但如果你只是在鋪梗,那就別問。最糟的情況是什麼呢?就是父母逕自按照自己事先想好的問題提問,根本不以女兒的回答內容決定談話如何繼續。
那麼,哪些問題可以問?
女孩子希望這些問題是出於真誠的感興趣。你可以考慮放棄我們平常聊天時使用的開頭(例如,嗯,今天過得如何?),然後確切地問一些你真的想知道的事。如果她上個星期提到高級代數課讓她很頭疼,你可以問她(語氣不要表現出你別有用意):「代數課上得怎麼樣?我知道你上個星期不喜歡代數課。」再提醒一次,真誠地提問,就會得到真誠的答案。女孩子們告訴我,她們希望父母可以聊一些她丟出來的話題,如果你的女兒自己丟了一個話題出來,你就要把措詞謹慎、真心想問的問題準備好。萬一她主動提到樂隊老師好像脾氣越來越差,你可以試著問:「是喔?是怎麼個差法?」或者「嗯,那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還有,能完全不要問問題,女孩子會覺得很好。滿多女孩告訴我,要是父母可以讓她們選擇放什麼音樂,不要刻意找話題聊天的話,她們會滿喜歡跟父母一起坐車的。
要是你都遵照規矩——時間挑對了、問問題的態度真誠、順著女兒丟出來的話題回應——但是她還是用回瞪你一眼當做你善意提問的回答,這該怎麼辦?萬一女兒連理都不理你,不然就是愛回不回地當省話一姊又該如何是好?你要直截了當且明白地告訴她,你並不期待她每天寫一封表達愛意的信給你,不過再怎麼樣,她的行為最起碼應該符合禮貌。
我一直在思考鼓勵女孩子們要有禮貌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一方面,這個說法帶有一種和顏悅色、客客氣氣的感覺,這是我極不願鼓勵女生要有的特質。另一方面,因為這句話的概念很具體,所以很有用。女孩子懂得什麼叫禮貌,什麼叫不禮貌。所以,我比較傾向「要有禮貌」這個說法,而不是「要尊重人」這種命令的說詞;後者的概念太抽象,不能隨時拿來要求人,況且在我看來,這樣的要求未免太高。換個方式來說,對於那些沒有贏得我尊重的人,我可以對他保持禮貌,而我認為,我們只要教女孩子做到這一點就好。如果你問了一個合理的問題,女兒的態度卻很不屑,你大可以說:「你或許不喜歡我的問題,但是你得想辦法禮貌回應。」當然,你要求她這麼做的前提是,自己也必須展現出同樣的禮貌。
我有個大原則,就客觀標準來看,父母不應該放任女兒有任何不尊重他們的行為。也許女兒已經跟你保持距離,而你不太願意再做任何加深鴻溝的事,尤其是她和除了你之外的每個大人相處,看起來都還滿健談的。不過青少女對自己的偏差行為是清楚的,如果沒有人糾正她,她們會覺得不大對勁。要是你的女兒不禮貌,你要想辦法當場糾正她的偏差行為。
記得,你有權利決定要不要幫女兒什麼忙,但附帶條件就是她要待你有禮。如果她每天跟你的互動一直都讓你很不舒服,那麼她就不應該期待臨時要你載她去購物中心你非答應不可。這算不算是情緒綁架呢?絕對不算。這是社會的運作方式啊。一般人不會善待那些對他們不客氣的人。我們寧願女兒在離家之前先學到這個教訓,總比她出門在外後才明白這個道理來得好。要是你的女兒把你當成愛問東問西的房東,不然就是多管閒事的司機,那等她拜託你幫她跑腿的時候,你就叫她說說自己造了什麼因、種了什麼果。你可以這麼說:「我真的很難為。我愛你,我也想盡一切地幫你,可是你這幾天都非常不禮貌,而且我不想讓你覺得你可以對別人不好,又期待他們為你盡心盡力。你有沒有什麼建議,讓我們好好處理這件事情呢?」根據當下的情緒,你或許也可以換個方式這樣說:「門兒都沒有,小姑娘!照你最近那副德性,免談!換張好一點點的嘴臉,下回再試試看。」
非常刻薄
凱西比我們約定的時間還要早到,所以我們一邊聊天,一邊等待她先生到來。我們碰面要談的是克絲汀,她近來飽受焦慮症之苦的十五歲女兒。「這個星期克絲汀真的讓我很不舒服」,凱西對我說,她接著告訴我,這個月以來,她每天都戰戰兢兢地準備工作上的一個重要簡報。凱西是個努力維持優美體態而且長相漂亮的女人,做簡報那天,她穿上自己最喜歡的針織洋裝,正要出門的時候,克絲汀剛好下樓。凱西跟克絲汀說,今天就是她要做簡報的大日子,然後問她,自己打扮得還可以吧?接著,凱西模仿克絲汀回答的樣子給我看:克絲汀挑眉歪頭打量了我一番後,她說:「是啦……如果你不介意看起來像個體態臃腫的圖書館員,是還不錯。」語畢,凱西笑了出來,我也笑了,不過很顯然地,女兒的話真的讓她很受傷。
套句我睿智的同事,心理學家芮妮.史賓瑟(Renee Spencer)的話,女孩子對身邊她所熟識的大人,「觀察相當敏銳」。而且有的時候,她們會拿只有彼此熟知的事情,說出刻薄無比的話。為了脫離對她而言挺幼稚、對你來說還算開心的親子關係,你的女兒可能已經用冷屁股這招來對付你了;而說話刻薄這一招,讓你的女兒得以進一步脫離孩童時期——她不是要拒你於門外,她是要主動把你推得遠遠的。
拿克絲汀的話來說吧,女孩子對父母的刻薄言語通常有兩個特點:首先,這種話都刻意針對父母的弱點;女孩知道要怎麼刻薄,才能達到傷害父母的心或者拒絕他們的作用。我認識一個女孩,她堅持只有曾經是運動員、現在是律師的父親,可以檢查她扭傷的腳踝,而母親絕對不可以,她的母親可是一名有威望的放射科醫師。另一個女孩告訴我,她母親準備的感恩節大餐很「噁」(她的母親是個很有才華而且工作認真的廚師),最後她自己熱了盒裝的起士通心粉當感恩節料理,和大家同桌吃飯。女孩子常常都把最刻薄的話用在母親身上,尤其是那些以前跟母親關係親密的女孩,話雖如此,父親也有可能成為箭靶。說到這兒,我想起一個例子:有個女孩的父親為了送她上學,自己上班遲到,她卻說她那個犧牲奉獻的老爸「有點像一個跟我住在一起的機器人……只是個坐在那裡看電視的機器」。
第二個特點是,大多數青少女的刻薄,用的不是街頭吵架的技倆,這種不帶髒字的刻薄,可以大大地規避懲罰。相反地,她們的刻薄,在一種想避避不了、想說說不清、想罰卻不好罰的灰色地帶運作;這種尖酸極具藉故生端的特質,卻讓人拿它沒轍。就像克絲汀一樣,女孩對父母的觀察十分聰明到位,也非常刻薄傷人。你的女兒看起來一臉天真無害——她甚至覺得,針對你的髮型、品味,或是你珍視的價值觀,她給的意見是有幫助的——然而她丟出來的一句話,卻可能毀了你的一天,特別是如果你跟凱西一樣,在那個情境下,本來就比較脆弱。
她們的刻薄也不全然只當刻薄解釋。有的時候,女孩子挖苦父母,同時有拉近與推開父母的效果。某年夏天,我回到丹佛老家,在高中好朋友安迪和他十六歲女兒葛麗絲身上,親眼見識到這樣的互動關係。我、安迪還有他的妻子莎朗,三個人在他們家後院聊聊彼此的近況,葛麗絲見狀後也加入了我們。葛麗絲是個很有天分的小提琴手。她靜靜地盤腿坐在一旁的戶外沙發上,聽著我們的對話。
我們當時在聊安迪因公到印尼和迦納出差的事,我順口問了他的家人是不是也有機會跟他出去冒險冒險。他說,公司都是臨時通知,不可能來得及安排全家同遊,倒是他累積的里程數都用在全家度假上頭了。葛麗絲冷不防插了一句:「哇,老爸,沒想到對我們來說,你不在的時候,比起你人在,還要有好處耶,而且家裡聞起來也比較不臭。」安迪咯咯笑道:「天啊,還真是謝謝你喔,葛麗絲。」然後我們又繼續聊天。安迪並不覺得傷心難過,我想他知道,葛麗絲清楚表達自己不再是黏著父親的心肝寶貝,但是他們依然親密。(的確,需要某種程度的親密,才能挖苦人家的體味。)換成其他時刻、另一種情境,或是更挑釁一點的語氣,葛麗絲的挖苦很可能就太過分了。不過那天晚上,我見識到安迪被女兒的伶牙俐齒逗得很開心,還有,葛麗絲如何用一種戲謔的方式,表現他們父女間的關係。
萬一你的女兒做得太過分,或是你的情緒剛好很脆弱,沒辦法用平常心看待她的嘲弄,你不需要只是坐視不管並接受。如果當下你有辦法冷靜下來,大可回個「唉唷」或是「哇,那麼說真過分」,或是說「在這個家裡,我們不用那種方式跟彼此說話」。如果她還回嘴、面無表情地盯著你,或是氣到轉身走人,你要稱讚自己,因為你做了應該做的事。是什麼事呢?你提醒了女兒,要是她用剛剛對待你的方式對待別人,任何自重的人都不會想跟她相處。
你或許會需要時間化解女兒帶給你的重擊,慢慢冷靜下來後,才說得出回應的話。到頭來,你可能跟女兒分享的話,大概會像這樣:「我希望讓你明白,你說的話很傷人。也許你在開玩笑,但是那些話很難入耳。」有時候,如果是你的伴侶被攻擊,你可以跳出來捍衛。你可以說:「你媽媽準備了非常美味的感恩節大餐,而你的態度很無理,把起士通心粉收起來。」相信我,要是女孩們做得太過分的話,她們其實是自知的,大人們如果沒有注意到,她們會覺得很奇怪。
到目前為止,我是這麼勾勒青少女的:她們冷淡、寡言,而且有時候非常刻薄。我的描述有其真實性,然而對父母而言,還不只這樣。被女兒推開只是事實的一半。當女兒幾天都不太理你,偶爾卻又跟你親親暱暱、溫馨爆表,才真的會讓青少女的教養工作倍增壓力。
泳池的譬喻
讓我來解釋一下:想像你的女兒在泳池游泳,你則是那座泳池,泳池裡的水呢,是寬闊的外在世界。就像任何一個擅長游泳的人一樣,你女兒想在水裡玩水、潛水,或是游到更遠的地方;跟所有的人一樣,在泳池裡的她,游了一圈很累或是玩樂間被朋友推下水太多次之後,會抓著泳池邊緣喘口氣。
在現實人生裡,狀況是像這樣的:你的女兒忙著交朋友、參加活動,或是忙於課業,你覺得她忙到下次你看到她的時候,可能得重新自我介紹,她才知道你是誰。然後呢,突然她的世界出了錯,她要你給她一些意見、她要跟你細細分享最近發生的衰事,或者(天啊!不要太驚訝!)她要你抱抱她。換句話說,她在水裡不太順利,所以到泳池邊喘口氣。
你開心得彷彿置身天堂——女兒又回來了。套用我之前的說法,你又變回雷根糖了!她想跟你在一起,想聽聽你的人生智慧,想要你人在旁邊讓她好過一些。當你開始想像,這下子你要跟這個新閨蜜一起度過許多超棒的人生冒險時,腦海裡一邊播放著保羅.賽門(Paul Simon)的《母子重逢》。
然後她又把你推到一旁,狠狠地。現在是什麼清況?嗯,跟游泳的人一樣,你女兒喘完氣,想回到水裡了,她得奮力推池邊一把,才能回到池中。通常,她們的方式是吵個最無謂的架,不然就是用既傷人又沒氣度的方式刻薄你(「拜託,你可別跟我說你今天真的要穿那雙鞋配那件裙子」)。雖然保羅.賽門的歌你可以哼上一整天,但是你的女兒一旦復原,就想快點游回深水區了。她黏著你,對你而言,是開心回味舊時光,對她來說,卻一下子就變得很不自在。她突然這麼一推(有時候很傷人),趕忙繼續努力脫離孩童期。
跟女兒的溫馨時刻一下子就冷卻,的確讓人難過。要完全避免女兒讓你不舒服的互動是不可能的,何況她的這些行為,對她有很多實質上的好處。話雖然如此,緊接在很久沒有的親密感後,她這突來的拒絕所帶給你的痛苦,還是有方法應對的。首先,要有被推開的心理準備。女兒對著你游過來的時候,好好享受,不過不要期望太高,以為她重新發現了你人生智慧的價值以及你對她的愛,而且再也不會忘記。她把你推開的時候,不要讓她對你不敬。要是她的方式很無禮,直接告訴她。她道歉與否不重要,但你有必要告訴她,她也有必要聽你說,「你說的話很傷人。」
其次,你要堅強。你的女兒需要一堵牆讓她可以游過去,她需要你成為那道堅固的牆,承受她的來來去去。有些父母被在泳池裡游泳的女兒傷得太深,把女兒的斷然拒絕看得太具有針對性,父母為了避免自己再次受傷,決定不再當那道牆。當然,在某種程度上,避免某些情緒上的折磨,的確讓人比較好過;不過抽身是有代價的。選擇抽身的父母,會錯過某些和女兒一起——即便短暫——的美好時刻,更糟糕的是,他們的女兒沒有一道可以游過去的牆,得靠自己泳渡在波濤起伏、偶爾還很危險的水域。
最後,你要找盟友。本書的一開始,我引用了我很喜歡的安娜.佛洛伊德的話,她在一九五八年寫下的那些話,至今依然適用:「應付試圖展翅離巢的青春期兒女,堪稱人生得面對的困難處境當中的前幾名。」教養青少女,可不是弱者能做的差事;就算該發生的你都有所準備,這差事依然艱難。青少女的父母需要提供支援的盟友,他們需要在自己覺得無法承受又一次的推開與拒絕時,能撐住他們的朋友。你的女兒要知道你會是個可靠的避風港,才得以進入這個世界冒險。通常,在女兒一下子黏著你又立刻拒絕你的時候,還有力量撐在原地的父母,都需要在意他們的大人盟友提供支援。
這個游泳池的譬喻我用了好多年。雖然這個譬喻比起一般我會用的比方,解釋起來比較複雜,不過這些年下來,有太多父母找上我跟我說:「這套游泳池的說法,真的幫我熬過女兒的青春期」,因此,時至今日,依然沿用。有一回,在畢業派對上,一個母親告訴我,她當天下午才當了女兒的「游泳池」。她接著說,她女兒——據我所知相當冷淡,在家尤甚——當天從畢業典禮回家後,眼泛淚光地回想著這些年的高中歲月。女兒等不及似地拿了畢業紀念冊給她看,挨著她,坐在沙發上分享自己最喜愛的照片,然後跟她聊些她從來沒聽女兒提過的趣事。接著,女兒說要回房間換掉畢業典禮穿的衣服,而等在沙發上的她,還沉浸在剛剛女兒分享畢業紀念冊時的美好。二十分鐘過去,她才知道,原來女兒早就離開去參加朋友的畢業派對了,連句再見都沒說。
任何教養青少女的人都可以證明,女孩子的發展很不規律。就像剛剛那個畢業生一樣,青少女可以在黏著父母和拒絕父母之間隨意擺盪,許多父母也發現女兒在某些方面的能力相當突出,但在其他方面卻不是如此。
能力很強?她說了算
吃午餐的時候,有個朋友跟我說:「我跟你說一件事,我家崔西拒絕自己戴隱形眼鏡。」崔西是她十三歲的女兒,一個很棒很勇敢的女孩,不管是去學校、下午的美術課,甚至週末的時候到同學家,她都自己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此外,她還會創作一些琅琅上口的吉他曲子,而且她還自己面試鼓手和主唱,要組一個女子樂團。父母工作忙比較晚回家的時候,她會把先把功課做完,再看看弟弟是不是也開始寫作業後,接著把晚餐要使用的碗筷擺好。換句話說,她是一個很有能力的女生。
我的朋友接著說:「近來我們有個晨間例行公事,討厭極了,我叫她自己試著把隱形眼睛戴上,她會堅持自己辦不到,我們會討價還價了一會兒,接著因為上學要遲到了,她開始不爽,我只好讓步。拜託,是她自己覺得戴普通眼鏡不夠酷的,這點我也認同,只不過我從沒想到弄個隱形眼鏡竟然也可以這麼困難。」
我朋友不是唯一遇到這種情況的人。許多家裡有青少女的父母,對於女兒某方面的超強能力都深表折服,但同樣讓他們折服的是女兒堅持有些事情她絕對辦不到。能幫班上患有罕見疾病的同學籌劃募款活動的女孩,可能會拒絕到社區圖書館還過期的書,因為她不想面對圖書館員;有辦法操作電動工具製作繁複木製模型的女孩,可能會因為害怕廚房的爐子堅持不吃晚飯。在大部分的家庭裡,父母確信女兒可以搞定手上某件工作,而女兒卻堅信自己絕對辦不到,兩邊的看法,棋逢敵手。
女孩子脫離孩童期,並非一次就可以完成。她們不會前一分鐘需要你,下一刻就完全獨立,相反地,脫離孩童期,與她們的能力——或者應該這麼說吧,她們對於自己能力的信心——是以不同速度發展的。按照邏輯來看,隨便一個有辦法用電腦模擬出蛋白質摺疊結構的女孩,應該都可以搞定包裝禮物這種事。是啊,把這一套邏輯拿去跟青少女講講看吧。說到女孩子在哪方面比我們預期的還要無能,我根據自身經驗,也只能確立一個清楚的模式:如果女孩子要處理的事情得面對家人以外的成年人時,她們似乎就特別會閃躲規避。舉例來說,有些女孩子知道要自己在美容沙龍結帳,或是自己打電話跟牙齒矯正診所重新約診,會嚇個半死。有些女孩子知道自己必須質疑大人或讓大人失望,會不知所措、呆若木雞,她們會想盡辦法避免由自己開口,告訴老師分數打錯了,或跟鄰居說她沒辦法幫忙看顧小孩。
協助女兒的方式很多,但有一種回應毫無助益:那就是惱怒。因為自己無法用邏輯說服女兒,讓她明白,既然會用桌鋸,就有辦法搞定爐子,你與其為此發怒,不如反過來這樣想:你回想一下和青春期一樣的另一個發展時期,女兒還在蹣跚學步的時候,當時的發展不也非常快速,但卻步調不一嗎?那個時候,你絕對不會雙手一攤,然後大叫:「嘿,你都會使用遙控器了,你當然會綁鞋帶啊!」既然如此,現在你也不要講類似的話。相反地,你可以思考一下我們心理學家是怎麼建議那些家中有學步幼兒的家長的;在完全放手交給女兒之前,你要把一件事情的完成過程化為階段。確切地說,要幫女兒,你可以用這些階段思考:先幫她做,跟她一起做,然後站在一旁看著她做,最後,放手讓她自己做。
我建議我那個朋友,週末找個時間,從幫崔西戴隱形眼鏡,到跟她一起戴隱形眼鏡。我的朋友可以口述配戴技巧,讓崔西參與配戴過程的其中一環,然後再由她負責剩下的工作。按照每個步驟,她們可以自己決定速度快慢,不過,只有當我朋友能摒除成見,接受要女兒接手工作是急不得也催不了的事實,她們才會有所進展。
要是你的青春期女兒拒絕打電話跟她的小兒科醫師約診,那麼,讓她在一旁,聽你如何打電話預約健康檢查,然後再讓她自己打電話約診,而你從旁協助。還是那句老話,不要有成見。我發現,女孩子出乎我們意料之外地不大願意跟大人講電話。不像我們還是青少女的時候,拿起話筒就可以說上幾個小時,不過現在很多人的女兒跟當時的我們不一樣,她們的電話幾乎不是拿來講的,而且就連很多父母也偏好傳電子郵件或訊息,不愛講電話,所以她們沒什麼機會可以聽大人講電話,學習電話禮儀。
你不要以為女兒堅稱只有你做的三明治好吃,就表示她會跟你同住到四十歲。如果她很獨立,或者她在某方面拒絕你的協助,你無須擔心。很有可能時間到了,她還是會搬出去的。你要做的,就是相信女孩子會逐步脫離孩童期,還有,在她越來越能幫自己做事之際,好好利用能幫她做事、陪她做事、站在旁邊看她做事的機會吧。
發育?我也不想啊
勞雷爾學校是一所很棒的女子學校,我每個星期固定幾天會在那邊輔導學生,但是我決定不送女兒去那裡就讀,因為這對誰來說都不公平。我的女兒不應該在一所母親和她們對校內日常都一樣清楚的學校讀書,而勞雷爾學校女孩子的輔導心理師,也不應該是她們同班同學的母親。相反地,我將女兒送到榭柯高地(Shaker Heights)絕佳的公立學校體系就讀;按照公立學校體系的往例,女兒四年級要結束前,我們得就近參加社區小學舉辦的「女士之夜」,這是專為升小五的女生和陪同的成年女性家屬所舉辦的固定活動。主持這個活動的是當地的小兒科醫師,和善的他,介紹了青春期的各個面向。當我在一旁和其他母親們交換眼神,心想:「哇,我們也到了這個時候囉?」女孩子們則畏縮在體育館裡一排排米白色的折疊椅上。隨著那位小兒科醫師開始大談特談青春期發育,女孩子們則越坐越蜷縮。她們時而頭低低盯著地板,時而瞄著彼此,好像在用眼神說:「有沒有搞錯啊?」然後擺出一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的樣子——我只想回家。
雖然大人們都覺得自己說的那套很有道理,介紹青春期的時候,我們常常都說這是發育成女人的美好過程,但是大部分八至十四歲左右的女孩才不會相信呢。再說了,為什麼她們得相信呢?我們無論用什麼方式介紹青春期,很多女生真正聽到的是:「女士們,準備好囉,因為啊,那個到目前為止沒帶給你什麼困擾的身體,現在開始變得不一樣了,你的胳肢窩如果不擦體香劑的話會臭臭的,身體會長出你可能想除掉的體毛,臉上還會冒痘痘,還有,你的胸部開始發育,女同學們遲早都會比較大小。噢,對了,我們有沒有提過你的陰道還會流血?」事實上,讓我訝異的是,大人竟然會習慣性地把如此歡欣愉悅的糖衣,裹在青春期外。你這輩子有沒有聽過哪個女人說:「青春期嗎?我覺得它來得正是時候,而且整個棒透了!」
對許多女生來說,經歷青春期的身體變化,就只能用噁心來形容。何況女孩子的身體何時要脫離孩童期,她們不但無法自己決定,也可能不喜歡發生的時間點。雪上加霜的是,青春期的發展速度更不是女孩子可以控制的。你可能以為,因為女孩子努力要脫離孩童期,所以成為女人的生理轉變都會受到歡迎。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讓我來告訴你為什麼:女孩子喜歡按照自己的時程脫離孩童期。你可能已經注意到,前一分鐘女兒還在拜託你允許她下載用詞淫穢的歌,到了下一刻,她可能已經用自己六歲起就習慣的姿勢蜷縮在沙發上,讀著她八歲時喜歡的書。這個看似矛盾的行為事實上是很聰明的。她先派遣發展部隊征服新領地(例如,搞曖昧或是思考哲學問題),接著,如果部隊需要休息、重新編製的時候,她再把部隊召回已建立的安全基地(跟洋娃娃玩、讀孩童時期的書)。結果,青春期的身體現狀突然來到!這些部隊把領導晾在一邊,自己大步前進。對有些女生來說,大人口中宣導的那個發育成女人的美好過程,就像是個人盡皆知的突變。
感恩節前夕,瑪雅打電話給我約定下一次的晤談。她發現,把卡蜜兒愛理不理的行為看成是脫離孩童期的發展階段,是很受用的;還有,雖然瑪雅認為女兒的發展順利,但由於她是個重隱私的人,能夠有個地方,讓她如實暢談卡蜜兒度過青春期的這段路,她感到滿開心的,所以她想要繼續跟我碰面。事實上,在我的工作中,我最喜歡的部分,就是擁有這樣的身分,對吾家有女要成人的父母來說,我是他們最安全的共鳴板。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會在公園遊樂場周邊站著,聊聊誰家的小孩已經不用穿尿布了,但是當小孩長成青少女時,我們不見得認為有些問題可以拿來問朋友,例如,小孩處理月經的狀況還好嗎?跟朋友相處得如何呢?還是上大學的規劃進展得怎麼樣了?父母礙於個人禮貌、對女兒隱私的尊重、甚至小圈圈互相比較的心態,變得不容易跟其他父母討論那些伴隨著教養青少女而來的尋常挑戰。
我跟瑪雅再次碰面時,她說卡蜜兒的青春期來了,只不過她如果提到月經、擦體香劑等等,卡蜜兒就會迅速轉移話題。顯然,就像某些女孩一樣,卡蜜兒覺得她派遣出去的部隊把自己晾在一邊,而她的應對之道就是完全避而不談。瑪雅知道學校的健康教育課程有提到青春期,但是她懷疑,就算卡蜜兒有任何迫切的疑惑,她也從來沒有在課堂上提出來。瑪雅並不希望卡蜜兒感到尷尬或害羞,也不想要她把疑惑放在心裡不講,可是她找不到可以成功和卡蜜兒談談身體變化的辦法。
不是所有的女孩子對於青春期的來臨都感到不舒服。有些女孩會很興奮,也樂於尋求或接受建議,以搞定自我照護的新要求。話說回來,要是你的女兒像卡蜜兒一樣,討論起個人衛生例行工作的時候會很尷尬,那麼你可以考慮給她一本適合她年紀、討論青春期的書籍。不要因為給了書就大驚小怪的,也不要要求她向你回報讀了沒有;你只要知道你已經給了她一個自我教育的方法,她可以按照自己的時間規劃,了解人生的現況。聽了我的建議之後,瑪雅幫卡蜜兒買了一些書,放在她房裡,並附上一張便條紙,上頭寫著:「我逛書店的時候看到了這些書。愛你,老媽留。」瑪雅的處理到此為止。即便你的女兒相當願意向你尋求或是接受你對於處裡青春期的建議,她也可能樂得有書,讀讀她感興趣的主題,同時,當她想要更進一步與你詳談時,能用書的內容帶出話題。
瑪雅買書給卡蜜兒後不久,有天晚上卡蜜兒問她初經是幾歲來的,還問她什麼時候開始使用棉條,瑪雅感到很訝異(也很欣慰!)。瑪雅據實以告,也沒有試圖要針對這個主題延伸對話的意思。這時候的瑪雅已經能直覺做出適當反應,而我花了好多年才學會這個能力:跟青少女聊敏感話題,就像跟人隔著門對話一樣。在這個例子裡,卡蜜兒的門開了一點兒縫,而瑪雅很有智慧地運用了女兒給她的小小空間。要是瑪雅夾帶各種女兒不想要的資訊破門而入,卡蜜兒會把門重重甩上,鎖緊,然後猶豫著是否要再將門打開。
這本書裡,你會讀到很多女孩和她父母之間的故事,但是,幾乎每個章節,我都會聊到瑪雅跟卡蜜兒(她們的名字跟書中其他人物一樣,我都改用化名)。我越了解瑪雅這個人,就越佩服她的智慧,越欽佩她為了女兒願意敞開心胸跟我對談的態度。而且,跟其他青少女一樣,卡蜜兒青春期的成長過程,能凸顯出在度過青春期的旅途中,各個發展階段何時最為明顯。
青少女要是對隨著青春期而來的身體變化有所疑問,但又覺得開門找母親很尷尬,她們可能會滿樂意接受一個中立的第三方給予協助。我就認識一個很有辦法的母親,她完成了一件驚天地泣鬼神的任務:她到當地的百貨公司內衣專櫃,記下一名專業且和善的專櫃人員的班表。在女兒的同意下,她們到百貨公司去,她自己去逛自己的東西,由那位專櫃人員幫她女兒找尺寸合適的胸罩。要是你的女兒拒絕你幫她想辦法控制痘痘,你也可以考慮在女兒下回例行就診之前,先打電話給你們的家庭醫師或是她的小兒科醫師,拜託醫師問診時,也聊聊肌膚保養的方法。換句話說,如果你的女兒不想讓你知道和她身體變化有關的事,請尊重她的決定,同時替她安排需要的資訊與資源,讓她好好照顧自己。
有時候,女孩子對青春期的到來感到不知所措,索性裝作沒這回事。這些女孩不是覺得自己不太需要胸罩、體香劑,甚至是月經來時得備妥的東西,就是完全不承認自己需要養成勤洗澡、防治青春痘等等的生活習慣。假如你的女兒希望裝作沒有青春期這回事,它就會因此消失,那麼你需要聊聊她逃避現實的行為,同時也要尊重她實在不想多談青春期的意願。你可以試著這樣說:「從前,照顧你的身體是我的責任,可是現在是你接手這項任務的時候了。我明白事情變得很複雜,你很不開心,我知道要應付痘痘、月經這些有的沒的很麻煩,但是我認為,如果你可以直接面對它,把自己照顧得好一點,你會好過一些。」
我看著女兒就讀的這所小學的體育館四周,顯然,這場青春期的宣導活動,對現場很多九歲、十歲的女孩而言,都算為時已晚了。全美國各地的專家,共同合作了一項新的大型研究,想證明青春期的初始徵兆,通常是指胸部的發育,跟以前比起來,發生得更早。七歲以前,已經有百分之二十四的非裔女孩胸部開始發育,拉丁裔女孩為百分之十五,白人女孩為百分之十,而亞裔女孩則為百分之二;到了八歲,數字會分別攀升到百分之四十三、百分之三十一、百分之十八跟百分之十三。初經的發生年紀,雖然變化沒有那麼急遽,但年齡層也往下降:一百年前,女孩們大約在十四歲時初經來潮,現在常聽到的大概是十二歲。
內科醫師露易絲.葛林斯潘(Louise Greespan)還有心理學家朱利安納.迪爾朵夫(Julianna Deardorff),在他們引人入勝的著作《新青春期》(The New Puberty)這本書裡,概述了目前已知可能啟動青春期提早發生的因素(無論是單一誘發或是合併誘發),計有:孩童期病態肥胖、接觸破壞賀爾蒙的化學物質,還有社會與心理壓力源。他們提到,這些風險因素,尤見於貧窮地區,而大部分這些地區的少數族裔少女,青春期提早報到的比例都很高。
在榭柯高地,學校的學生組成多元平等,即使這個地區沒有因為族裔與家庭收支而有明確劃分,但經濟狀況最差的學生裡,有非常高的比例是少數族裔的學生。儘管我們不可能知道,決定女孩子何時進入青春期的因素到底是什麼,但是在我參加過的每一場中學表演節目裡,我一直看到多元的人口組成趨勢。台下當觀眾的父母和親戚,看著已經完全發育的五年級非裔女學生,和大致上看起來還像個小孩的白人女學生一起表演。每回看這種表演節目的時候,我總會發覺自己感到很焦慮,忍不住想著:「如果你才十一歲,卻有著十八歲的身體,那到底是什麼樣的感覺?」
這是我所知道的事實:對身體發展遠遠快過於心理發展的女孩子來說,那種感覺很怪。怪已經是最好的形容了。如果你懷疑女兒覺得自己身體的變化太大太快,你要協助她了解這是怎麼一回事。你可以跟她說:「你的身體決定現在是長大的時候了,但是這不表示你其他的一切也得和身體步調一致。你想繼續做小孩的事就繼續做,直到你高興為止。最後,一切的發展都會平均一致的。」
脫離孩童期:何時該擔心
既然父母已經曉得青少女的正常行為有多麼少見,那麼,有時候,當父母的就很難知道,何時事情真的大條了。如果今天換成一個大人,突然之間變得非常自閉、一下子黏著愛的人,一下子又把人家推開、拒絕承認自己需要注重個人衛生,甚或是一直換造型,扮演不同的角色,那麼,我們當然有理由擔心。可是這些行為,都是我提到青少女努力脫離孩童期的關鍵過程中典型的例子。
既然如此,我們怎麼知道何時該擔心呢?
弔詭的是,要是青少女的行為不是五花八門、各式各樣,如果她處在兩個極端,這個時候你往往就要擔心了。就脫離孩童期來說,我擔心的是非常不情願長大的青少女,還有不想跟任何與小孩有關的事物扯上邊的青少女。
女版彼得潘
有些女孩似乎打定主意了要跟童年廝守一輩子。她們是家人的掌上明珠,甜美可愛又體貼熱心,對父母也挺順服聽話。在我個人的諮商診所接觸到的這種女孩,她們不會真的撂髒話,反而會用一些像「『幹』~什麼嘛!」這樣的婉轉說詞,再不然就是她們會告訴我,她們什麼大小事都跟母親說。通常我聽到這種說法之後,心裡都會想:真的嗎?是喔?為什麼?關於「為什麼」這個疑問,有幾種答案。她們之中,有些和本身就有問題的父母住在一起,而父母不能忍受被拒絕。有些則是單親家庭或是婚姻不幸福的父母其中一方的訴苦對象,因此,對父母的忠誠,比她為了自身發展,不想搭理父母的衝動,更為重要。最誇張的極端例子是,有些女孩的父母無法忍受女兒長大的事實,這些家長會主動培養依存關係,即便女兒早就是青少女了,他們依然堅持把她當成小孩來照顧。我曾經見過這種類型的家長,誇張到花了一大筆錢,重新裝潢女兒小時候的臥房,以符合女兒現在的品味,做為她的大學畢業禮物。
這類女孩來找我的理由起碼有三種:焦慮、憂鬱或孤單。她們的焦慮,通常是因為不自知的憤怒。她們明白,自己的青春期就這這麼被剝奪了。這些女生看似害怕外面的世界,不過很快地我們就可以清楚看到,她們怕的是內在的世界。她們很怕自己有莽撞且拒人於外的衝動,因為要繼續擁有父母的愛,她們無法以這樣的衝動行事。她們的憂鬱,通常是因為她們的怒氣都導向心裡。因為沒有對父母生氣的自由,她們只能跟自己過不去。「我父母在掙扎」轉變為「我在掙扎」,這是跟現實比起來更為安全的憂鬱扭曲。
再來,她們難過,是因為知道自己錯失了些什麼。一直處於孩童期的女孩,在青春期的時候,往往朋友都很少,因為她們給同儕的印象,既過於成熟,又太像小孩。跟她年紀相仿、急著要脫離孩童期的人,完全不想和這些小孩感過重的人扯上關係。此外,我發現和父母過於親密的女孩子,看待同儕的行為時,容易過於嚴苛,讓人覺得像個老古板。她們瞧不起喝酒的行為,而且對任何青春期性慾的形式都會大驚小怪。無庸置疑地,派對邀請函,大概不太會送到這些人手中。
如果你看到這裡,覺得這好像在講你的女兒,請退一步想想為什麼她會巴著孩童期不放。健康的青春期發展,需要特定的條件才會發生,其中一項,就是能夠承受拒絕的父母。你不必像水泥做的泳池那樣堅固頑強,但你最好可以很耐用;為了允許女兒真正長大,你可能要建立大人的支援網絡。如果你依賴女兒給你情緒上的支持,那麼,請尋找能夠信賴的大人;這個大人或許可以是一個不錯的心理治療師。女孩子對父母觀察入微,她很有可會感受到,你已經幫自己找到一些需要的支援,開始不需要依靠她了。
要是你懷疑女兒認為你需要她依賴你,那麼,你可以循序漸進地改變她的想法。要是她有任何學習獨立的進步,你要加以讚許,或者,你可以問她,為什麼不向外發展?你也許得承認,自己很難接受她長大的事實,但是,你並不期待她犧牲自己來照顧你。倘若你的女兒依然緊抓著你不放,那麼,你要找一個經驗豐富的心理治療師,協助她學著放手。
在本書中,你會注意到每一章都有「何時該擔心」的小節,提供一些讓你思考的解釋,還有遇到讓人擔心的行為時,該如何討論的建議;而且,「何時該擔心」的小節,常常會引導你尋求進一步的資源(除了那些附於書後的『推薦資源』之外)。套句托爾斯泰的名言,在此適用不過,「所有快樂的家庭都很相似,但每個不幸的家庭各有自己的不幸」;真正掙扎中的女孩子,通常需要、也值得擁有針對她們個別情況的指導。真的,每個我諮商過的困惑少女,都有一個複雜的故事,一旦知道這些,便能解釋她所面臨的困難。但話說回來,那些人生故事,就和故事主角一樣,各自獨特,礙於篇幅,這本書無法完整收錄。有許多書籍談論那些青春期變調的青少女;不過,我的這本書主要談的是大多數青少女和她們的家人,要一起度過的正常發展挑戰。
急著轉大人
在這場邁向成年之路的競賽裡,我們還得擔心那些超前太多的早熟少女們。我這裡要談的成熟,不是那些靠著經營保母生意,小小年紀便能自給自足,讓人刮目相看的女孩;我指的是十三、十四歲就發生性行為,或嘗試酒精與毒品的青少女。遺憾的是,想要在團體中吃得開,多少就得嘗試專家口中的「假成熟」行為,因為急著擺脫童年的青少女,可能覺得那些早熟的同儕們很酷。不過研究發現,逞強早熟的青少女,往往在成年之路上跑得跌跌撞撞;到頭來,比起晚熟的同儕,她們更可能碰上情感關係、藥物濫用以及違法犯紀的問題。
哪些人最有可能小小年紀便嘗試性行為、使用毒品、或酗酒呢?心理學界一致指出,跑在超前區的青少女,不成比例地符合兩個特點:一是來自破碎的家庭,二是與父親或母親關係不佳。家庭生活不順和早期危險行為之間的關聯,往往都與監督不周脫不了干係。父母親周旋於家庭經濟、個人問題或其他生活壓力之間,無力為女兒規劃課外活動,或不能時刻陪伴:在這種情況下,落單少女們(往往會演變成孤單),偶爾閒來便惹事生非。
八年級生的艾娃正是孤單少女與假成熟行為的最佳寫照。某個上班日,艾娃的父母很晚才回家,一進家門竟然看到她抱著馬桶狂吐,而她的朋友則躺在浴室地板上不醒人事;事隔不久,他們就半拖半拉押著艾娃到我的諮商室報到。艾娃利用父母工時很長這一點,將家裡酒櫃的酒東混西調,然後邀請朋友過來,分享調酒。
第一次諮商時,艾娃的父母併坐在我的沙發上,氣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是瞪著自己的女兒。而艾娃跟父母保持距離,坐在我私人診所的另一張椅子上。她是個漂亮女孩,雙眉修得乾淨分明。她拿下戴在頭上充當髮箍的名牌太陽眼鏡,不客氣地回瞪她的父母,一邊漫不經心地咬著鏡架。
艾娃的父親打破沉默,向我說明此次來訪所為何事,最後他惱怒地補充道:「艾娃就是不懂事情的嚴重性,她的朋友有可能因此喪命。」
她的母親也終於開口了,「我們那麼努力工作才能給她優渥的生活,她竟然是這副模樣。」
好像全世界青少女的思考模式都如此荒唐一般,艾娃拿出一套以自我為中心的邏輯嗆了回去:「你們要是真的在乎我,就會放手隨我高興。」
她父親轉向我,表情交雜著憤怒與不可置信。「我真想不透,她竟然好意思要我們開車載她去參加高中生的舞會!」
艾娃的母親不發一語,只對她使了個眼色;在這個眼色底下,這家人的故事,不言而喻——她和丈夫辛苦工作,工時冗長,才換得一家餬口,眼下要她看著女兒破壞夫妻倆硬著頭皮買的太陽眼鏡,實在教她難以忍受。艾娃呢,大概是看準她母親顧慮我人在場,不會雞雞歪歪的叫她不要咬太陽眼鏡,倒是樂在其中,逕自啃咬著鏡架。
我看著眼前這一幕,強烈懷疑,點燃這場怒火的元凶,正是艾娃孤單獨絕的痛苦,以及她父母對其安危的憂懼。如果能讓這家人加入諮商,我希望有一天,他們也能明白我所看到的。
如果因為父母給的壓力過大,導致親子關係日漸變差,那麼,女孩子即便在有人管教而且完好的家庭裡,也比較有可能惹事生非。我們有足夠的證據顯示,貧困窮苦可能扭曲親子關係;不過,直到最近,心理研究才相對正視富裕的家庭。主導家庭晚餐研究的那位多產學者索妮亞.盧塔爾這麼說過:「如果說收入不足可能意味著教養不良,那麼,合乎邏輯的推論是,收入豐厚,一般而言,就暗示著教養優良。」然而研究顯示並非如此。近來的研究發現,就心理層面也好,實際相處也罷,財富可能會把女孩孤立於雙親之外。有錢的父母可能得用家庭時間換取薪資優渥的工作,同時,選擇聘請一群保母、家教或是管家來幫忙教養他們的女兒。在這類的案例中,父母不在身邊,似乎會造成女孩情緒上的焦慮,導致藥物使用。換句話說,跟有錢的青少女比起來,中低階層的青少女,跟父母在家相處的時間可能比較多,這對她們是有益的。
缺乏親密的親子關係,女孩子會在別的方面建立連結。她們緊黏著年紀大一點的青少女,或是其他一樣沒人管的同儕。再不然,她們就轉向媒體,從中尋找如何長大的線索。專門研究大眾媒體如何形塑青少年看法的心理學家莫妮克.沃德(Monique Ward)發現,靠電視陪伴的青少年,比較有可能視女人為性玩物,而且,青少年花越多的時間觀看性意味濃厚的電視節目,就越有可能親身涉及性行為。總的來說,如果父母在女兒的教養過程中缺席,這些充斥著性的媒體(這些媒體恰好也把腥羶的內容行銷給青少女,從中獲利)會欣然接手父母的任務。
假設現在讀到的這些讓你感到憂慮,你可以先問問自己:「我通常都知道女兒的行蹤,而且曉得她在做什麼嗎?我們會彼此溝通嗎?我們有每個星期盡可能多安排幾天一起吃晚餐嗎?」如果這些問題你無法肯定回答,那就採取一些行動,多陪陪你的女兒,加深你們之間的關係。假如你的女兒已經跟一群年紀大很多的青少女關係密切,那你就想方設法幫她介紹一些年紀相仿的朋友,以及願意提供支持又有智慧的大人。你可以從參加志工活動、參與課後活動,或是加入基督教會與猶太教青年會組織這幾個步驟下手。要是這個幫女兒介紹朋友的點子失敗了,或者你沒辦法將她和一群急著脫離青春期的朋友分開,那麼,你就向她的小兒科醫師或你們的家庭醫師求援,跟學校的輔導老師求助、不然就找一個你信賴的心理諮商師幫忙(關注青少年的內科醫師通常是可靠的資源,能夠推薦適合的心理健康諮詢)。
那你該不該禁止性意味濃厚的媒體呢?我只能說祝你好運。就算你真的可以將這樣的媒體杜絕於自家門外,你女兒在她自己的時間也會碰上。你可以盡量不讓女兒接觸到極為露骨的內容,考慮把其他性意味濃厚的部分,當成隨時派得上用場的聊天話題。你希望女兒成為一個有批判能力的媒體消費者,所以,你要利用她看的東西,幫她建立這樣的能力。你可以晃到沙發附近或是湊到她的筆電前說:「我完全贊同不花大腦的娛樂,不過你曉得的,我不怎麼愛看那些頌揚性感無腦女人的節目。」你的女兒聽到可能會翻白眼,但你還是要說。女孩子可以同時翻白眼,而且把話也聽進去。
有些家長把小孩的發展看成是一場必須要贏的競賽,他們鼓勵女兒用一些有大人味的東西。為了提升女兒外表上的世故成熟,他們會送給女兒某些商品(手提包、珠寶等等),那種專門給女人而不是給年輕女孩用的東西。然而,發展這件事情不是這樣運作的。正常的發展是一股強大的內在驅力,推動女孩子在青春期的各個階段前進。大部分的青少女不需要人鼓勵她們長大,她們會以一個健康的速度推進,有時候她們對於自由和特權的要求會多到你無法理解。要是她們成長得過快,做父母的責無旁貸要拉住她們,讓她們慢下來。如果你很熟悉這樣一來一往的角力,請放心,這表示在你女兒努力脫離孩童期的過程裡,她在盡她的責任,而你也在盡你的責任。
前言
現今針對青少女的討論,對青少女而言有偏頗之嫌,對其父母來說又沒有太大的助益,該是用新的方式來討論青少女的時候了。如果你現在正在閱讀這本書,八成是因為人家這麼說過你女兒:「等她進入青春期,你就知道了!」(會這麼說的父母,絕對不是暗示什麼好事。)如果你閱讀過其他討論青少女的書籍,可能早就發現這種類型的書談的大多是青春期的黑暗面——青春期對女孩來說有多難熬啦、青少女如何讓父母和同儕不好過之類的。誠然,青少女可能會讓人覺得難搞,她們自己也這麼認為,此話一點也不假;何況,就算在她們最好相處的情況...
目錄
閱讀前,家長可以先行思考的問題清單
導讀 曾多聞(旅美記者與作家)
前言
第一章 脫離孩童期
熱臉貼冷屁股
對提問過敏
非常刻薄
泳池的譬喻
能力很強?她說了算
發育?我也不想啊
虛晃一招,其來無自
脫離孩童期:何時該擔心
第二章 加入新團體
被受歡迎的團體拉攏
小團體裡的戰爭
是朋友?還是敵人?
要是妳的姊妹淘跳河……
當小團體需要大人時
社交技巧?社群媒體技巧?
加入新團體:何時該擔心
第三章 控制情緒
你:情緒垃圾場
我很焦躁,現在換你焦躁了
跟焦慮當朋友
催化反應
怎麼處理?貼文處理!
意外變成怪獸家長?
控制情緒:何時該擔心
第四章 挑戰大人的權威
真相大白
不再是「因為我說了算」
有條理地討論危險
裂痕與修補
死穴
有問題的大人
守住底線
挑戰大人的權威:何時該擔心
第五章 規劃未來
當衝動遇上網際網路
邁向未來之路:誰開車誰說了算
達標
考試焦慮症
規劃來週
處理失望感
規劃未來:何時該擔心
第六章 進入愛情世界
一場遲來的夢
行銷會議裡設計出的完美情人
教她怎麼解讀
內心的羅盤
為了聲望約會
是/不是同性戀:辱罵與事實
進入愛情世界:何時該擔心
第七章 照護自己
點頭不表示聽進去
女生、食物,還有體重
睡眠vs.科技
不要小看喝酒
一針見血談毒品
性行為及其風險
照護自己:何時該擔心
附錄 讀者最想知道的青少年教養4個提問
閱讀前,家長可以先行思考的問題清單
導讀 曾多聞(旅美記者與作家)
前言
第一章 脫離孩童期
熱臉貼冷屁股
對提問過敏
非常刻薄
泳池的譬喻
能力很強?她說了算
發育?我也不想啊
虛晃一招,其來無自
脫離孩童期:何時該擔心
第二章 加入新團體
被受歡迎的團體拉攏
小團體裡的戰爭
是朋友?還是敵人?
要是妳的姊妹淘跳河……
當小團體需要大人時
社交技巧?社群媒體技巧?
加入新團體:何時該擔心
第三章 控制情緒
你:情緒垃圾場
我很焦躁,現在換你焦躁了
跟焦慮當朋友
催化反應
怎麼處理?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