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說明
〈四聖諦品〉,大約講於一九九五年底,講經地點在「清泉會館」(位於台北市忠孝東路,由雄獅出版社社長李賢文發心提供)。當時以九十分鐘錄音帶記錄,共計五講。本書將原始聽打的逐字稿整飭後,依經文結構,按各個世界的次第,重新予以切割成為十三章,各章文字很不平均,但在閱讀上的結構較為清晰。
〈四聖諦品〉是海雲法師早期的講經之作,但並未對經文本身作太多細解,顯然是要把那些「名相」留給讀者或行者們自己去咀嚼、整理與體會。的確,此次講座中,海雲法師一直將經文「名相」的整理與對照(進而體會與驗證)視為重要的「行法」,故而一再強調這個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對「名相」往往只作關鍵性的提點,以避免太細的解釋框限了行者的理解。如果你按照他所提示的方法去進行整理(這是一種「修法」),相信自有另一番體會,並得以在「行、證」上見功。
〈四聖諦品〉和它的前一品〈如來名號品〉都是文殊菩薩講的。在《華嚴經》裡,文殊菩薩是「如來名號」講在前,「四聖諦」講在後。那文殊菩薩為何要先對我們講「如來」,然後再談「苦集滅道」?
從佛教的發展過程來看,剛開始小乘經典只談苦集滅道,認為人之所以有苦就是源於貪愛,那如果不貪愛、不執著、不競爭,就馬上對治,把煩惱除掉了。斷除貪愛就是要破除我執,這種修行快速,但只是一半,像盆栽又美又便捷,卻難以茁壯高大,因為我執雖破,還有一個習氣在,這就難破了!習氣來自哪裡?來自法執!只破我執,卻不明習氣何來,那就是還不知迷惑顛倒在哪裡,也就無法去對治。所以另一部分人就不從貪愛下手,直接超越這部分而去破無明。無明一破,法執破!法執破,我執自然消失,那破無明就變成證法身的根本。把無明殼打破,猶如直接捨掉盆栽的盆子而直接種在地上,這就不容易了!
然而「破除法執」,實際上也不是真的把「法」消除掉。就現代來講,你擁有一個「法」就好比擁有一種專業知識,所以「破除法執」現代話應該叫作「走出原先的專業領域,把你的專業融入我們的人性當中」──這是海雲法師在本書中的一個洞見,古代是沒辦法這樣表述的。修行給我們的指導也在這裡:不是消除專業(法),而是讓你的專業(法)昇華。我們不管修哪個法,在專業修行時,除了擁有那個法的專長與技術之外,還必須將它融入人性與自性,這時才叫「入解脫門」,否則只在「三昧門」裡,只是對此法之修持有極高的境界與功夫,但也僅限於該領域而已。那麼,你要「破除」它,進一步走入「解脫門」,那就要跟人性、跟天地宇宙相融合啊!所以不要把「破」當作「消滅」,而是「走出侷限」,並且「昇華」。
文殊菩薩就提醒我們這一點!他先把「如來」提出來,這是最終極的目標──自性的展現──你要先肯定自性的存在喔!然後在專業修行時,無論如何都別忘了這「如來」自性的根本。你走出專業領域而投注於人性,與自性交融,才可能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
文殊菩薩一開始就把「如來」這最高標的給標示出來,然後所有人不管在哪個場合或從哪個角度進入專業修行,都可與之結合,然後像如來的光明,普照一切眾生,否則你那專業就只停留在某一群人,對其他人產生不了影響。佛法是普渡眾生的,你能就自己的專業去和自性結合,那便是佛光普照。這就是為何「如來」必須講在前,然後才談「四聖諦」的原因。而「四聖諦」在這裡其實是作為一切修行的代表。
「四聖諦」又叫「四諦」,即「苦、集、滅、道」。從傳統概念來看,當初佛陀勤修苦行,在昏倒獲救之後,下尼連河「沐浴」,重回菩提樹下,發誓若不取正覺就絕不起於座。這「沐浴」代表他「洗心革面」,完全放下過去錯誤的修行觀念,重新建立起「七菩提分」、「八正道」的正確修行道路,從而證得無上菩提。然而在這基礎所建立起來的殊勝佛法,不見得能被當時人所接受,因此他透過「善巧方便」重新講「苦、集、滅、道」,亦即「三轉十二行相」的佛法,這便是所謂的「四聖諦」。
這「苦集滅道」的法義,是當時世尊親口所說,所以就有人一直執著他說的這一套。然而,苦集滅道所代表的真正含義其實相當廣,並不限於「三轉十二行相」而已,但很多人卻堵死在這裡。北傳大乘對「四聖諦」的解釋並不止於那「三轉十二行相」,這並不表示要把小乘基礎的修法捨棄噢!而是該修的都修了,可是為何有人第一轉就開悟證阿羅漢?有人要二轉或三轉才證阿羅漢?這一點是小乘阿含不曾探討的。大乘便站在宏觀的立場問為什麼?並由此推展到究竟──此即《華嚴》的這一品〈四聖諦品〉。顯然,它已不同於最初世尊所用的語言了。而華嚴的解釋與小乘的思惟模式或一般傳統的認知也是大相逕庭。現在,它以文殊師利菩薩的立場為我們展開大乘的佛法,它的境界、層次是什麼?怎麼修?海雲法師就透過這一席講筵,為我們揭露這修行的面紗。
空庭書苑編輯部 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