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於禪修的行者,常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如「何以修行者眾,而成就者寡?」,或者是「何以言者滔滔而行者了了?」又或者「怎麼修?從何下手?這樣對嗎?如何證明對否?」如是一連串的問題何解?!綜合起來有兩大類問題,即是「下手處」與「出口處」。
禪修是一種自己對於真理的尊重,而這種出自於自我尊重的兌現,所欲進行的系列工程即是禪修,欲進行此一工程,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與資格?又要如何具備這些資格與條件,此即為本書所述的標的「發心工程」。
本書作者明確點出意識界的衆生常具有的五大敗筆、四種非善與四種努力無用的狀態,以及針對禪修下手處的應注意事項與關鍵、行者具格要件與修行陷阱等提出叮嚀,同時深入對「發心工程」提出細部分析與指導,架構完整禪修進程藍圖,帶行者進入禪修之門,邁往真理之路。
本書特色:
■提點行者禪修常犯之五大敗筆、四種非善與四種努力無用狀態。
■教示行者具格要件與修行陷阱。
■叮嚀禪修下手處應注意事項與關鍵。
■針對發心工程進行深入分析與指導。
■架構完整禪修進程藍圖。
■精彩珍貴的禪修進程圖表,一目瞭然,掌握禪修要旨。
作者簡介:
海雲繼夢,是一名思想家、演說家與宗教家。法師於大學時主修經濟,半工半讀、創業有成,畢業後貢獻所學,任職於經濟部,見證台灣八○年代的經濟奇蹟。同時亦洞察到以西式為主流的經濟價值觀產生的矛盾衝突;九○年初,法師毅然離開公職,矢志投身「靈性經濟」 的領域。
1991年,法師依止夢參老和上出家;2008年自欽因長老傳承華嚴賢首宗高原法系第四十二世衣缽,經過二十多年努力,法師在台灣創立 「大華嚴寺」,弘揚艱深的華嚴學,為當代重要的華嚴思想家。現為大華嚴寺導師、賢首宗祖師;其學術言論更獲得重視與肯定,先後受邀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特邀研究員」、「陜西師範大學華嚴研究所所長」、「蘭州大學客座教授」等職,並多次到兩岸各大學演講。
法師既是受過正統西式教育的「學者」,也是佛法「行者」,講述法義不拘形式,三十年來以其慈悲智慧,將佛陀的教化廣傳世界。
章節試閱
發心工程
所謂「發心」就是「發願」,發願禪修是志在追求解脫的目標。這種發願要到達最終究竟涅槃的願,就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心。
在發了這個終極目標的願以後,接下來的問題是:要達標之前的準備工作有哪些?也就是有哪些必備的條件、資格需要事先準備,這是修行者必備的先決性條件,而如何去具備這些條件的一切作為,就是「發心工程」。
換言之,發心工程是基於修行的目標,去籌備一切資糧道的活動,這些資糧道的籌備有兩方面:工程面與技術面(參見P75.「華嚴禪觀全程一覽表」)。禪修是生命改造工程的主軸,因此在進行此一工程前,如何將身心安頓好,以令專心辦道,此一安頓身心的前置作業,就是「發心工程」,誠如古德所言「身安道隆」,此種將身心交與常住,把性命託付龍天的前置作業即是「發心工程」。
發心工程共有五科,分兩大類,共有三要件;五科即戒、律、調身、調息、調心。兩大類即工程面與技術面。技術面有分「內攝工程」及「內觀工程」。因此三要件之第一要件即心性要件,也是行者必備的先決性條件,否則行法過程中,不是頻頻出現障礙,就是墮入平行現象的修行陷阱之中。心性要件有三:
調身 → 身調
調息 → 息調
調心 → 靜心
此三要件中,尤其是第三項的「調心」與內觀中的般若智慧有絕對的關係,乃因在調息中的息身養成過程中,靜心並非死心而是活心,此活心的靜心是如何動的?這就涉及到內觀工程中的三個項目:
第一、戒與律:此屬心性條件,人品有關。
第二、善用其心:此與活的靜心有關。
第三、其心在緣:此乃內觀之軌道。
此內觀工程三要件乃是等持工程之基礎,於此發心工程中,行者所紮下的基礎其實是「等持法門」的三昧基礎,並非是單一的禪定基礎,此乃華嚴禪觀中所謂的「一乘不共別圓」之所在!於此先約工程面的部分談戒與律。
心性條件:戒與律
戒與律常被合稱為戒律,其實戒與律是二非一,「戒律」一詞長期以來一直被意識化的解釋給僵化了。今從禪修的立場出發,重新梳理其定義。
「戒」是管理自己的正能成長與在身語意業上的運用,使正能或神力不漏之謂。
「律」是管理與群眾之間的圓融相處,而能令自己乃至人人皆正能成長,並使無漏之謂。
戒與律與其說管理(負向義),不如說是經營(正向義),戒律是用來經營自己如何產生正能、神力,同時又能「無漏」的目標。就「正能的正向義」而言,戒律是防漏為主;而在激活正能、神力的同時,具有保衽與儲存的功能。而激活生命本能、神力的工作乃是行法的主軸,但是在激活之後若無法儲存、積累與保袵,並令其成長、成熟乃至成形,那麼這個激活只是一時之瑞相,這不是行法之標的,也不能代表什麼。故「戒與律」雖然是發心工程中最前面的部分,但卻是行法中必備的條件不可或缺,若無此要件,一切行法皆悉不得成就。尤有甚者,此一條件可能需要多生累劫的積累,唯此部分的教導不在本文的重點內,但在行者的具格條件中,屬於必備之條件。
此處所言之「戒與律」並非傳統中大眾所認知的宗教概念,亦不是戒條、戒相之類,而是在協助與保衽正能、神力方面能夠真正起到儲存、積累、成長乃至成熟,並導引入第一點,乃至進入第七點以後,禪修正行不僅可入色、無色界,並完成「息身」進行等持三昧的目標。
然而戒與律既不是行法之本體,那麼戒與律在這行法的過程中,行者又要如何具體的實踐呢?這就是行法的重點,前述只是概念,概念不只是文殊菩薩的「信、解、智」,更是普賢的「理、體、行」。概念是理體,而行法是行體。現就行體而言,戒與律既不是行法的本體,那麼就是承載行法的根器,此根器若有漏、不堅、不實,那麼所激活的正能、神力將無有依託與承接,則此行法將無果,故在修行之前的檢驗與整備乃是必然、必須的。
然要從何整備與檢驗呢?可從行者之身、語、意中的完備與否著手!身、語、意業的完備又應如何著手?茲從戒與律的正反兩面分別闡述說明之:
(一)戒
戒是經營自己,使自己成為行者的根器,自己所表現者都是透過身(行為)、語(語言、文字、態度)、意(思惟、思想、意念、目標)而出。此中的所謂經營,即是增強其正向的力度,亦即八正道中的正語、正業、正命乃至正念的範疇,其具體作法即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這是強化根器的根本方法,亦是佛陀之親教,為三千年來一切行者之所奉行,所謂「應作」不作即是犯戒,即是指此!然這一點一向為多數行者所忽略,故,此等行者多失其「護法」也。
若從根器本身的防漏向度而言,這是多數人比較重視的,其具體作法即「不應作」或「不應有」之條件,如三毒、五蓋中之貪、瞋、癡、慢、疑與睡眠、掉悔等,此中合而言之為貪、瞋、癡三毒,略述其弊如後:
首先,先辯質與心,質為本質,心為妄心之用,或稱虛妄的作用。妄本無體,若強名虛妄體則為無明,而無明亦是虛妄,本亦無體,故只能稱為妄用。貪、瞋、癡三者,古稱之為三毒,今以此三者乃凡夫體性上的本質,故而稱之為貪質、瞋質、癡質等三質;與貪心、瞋心、癡心之心的妄用相對。此目的是為說明戒與律中的「不應作」實應由三質中著手,而如何反思以去此三質,則是戒與律中之根本。
又何謂根器?所謂根器乃為行之載體,此修行之載體與生命之載體似有重疊,卻又非一,所以說根器不等於身體,但根器的存在與表現,卻又必須透過身體來體現與存在。傳統上總有意無意之間表達出了一個定義:根器是修行的載體,而非生命之載體,所以根器不是身體卻又離不開身體,因之根器即是一個人的身、語、意業,其身、語、意業的水平高低,即是其根器品質之高低。因此戒與律即是在經營此根器之品質,使之達到優質的高標準,在行法中的成就才不致於漏損,而可速達究竟覺之地步!由此可見,何以有些行者久修而不得成就,是乃一邊修行也一邊在漏損!用現代的語境來表達「根
器」,「根器」則猶如大後方,戒與律即是鞏固大後方的法寶,而行法則是開疆拓土的邁向未知,以達止於至善的境界!若此根器有所漏損,則行者在向前邁進的時候,大後方的後院可能又會失火,是以有屢修而不得成就之情況。
戒律與貪瞋癡三質中之不應作
(1)貪質
追求目標是一種貪質的具體呈現,貪、瞋、癡三質中唯貪質與瞋質有正負向度的意義。
第一、貪質的正向意義,是指人生的目標,這個人生的目標或許會隨著時間而有變化,這些變化都會圍繞著其人生目標的宗旨而變化,能夠如是堅持其人生目標者,必有堅定的意志,此堅定的意志乃是人生定位之相,此種堅定的意志即是「貪質」,而此貪質正是「舍利子」的成因。
第二、貪質的負向意義,指人生多目標,乃至無法確定其目標,而外在世界好像都是他的目標,於一一境皆起心,立為目標,而皆無法兌現,此即貪心之所現也,也就是凡夫的三毒之一。
貪質的正向意義屬於生命成長因素,又稱真如熏習義。而貪質的負向意義,則屬於生死輪迴,故又稱無明熏習義。言貪心者,即起意(獨頭意識)多目標,這些目標皆不是生命中所必須,而將之形諸於身、語、意業,是為漏損正能之元兇!如何鎖住身、語、意業而無過失、無漏損乃至身、語、意業清淨、無染、殊勝,是為以「戒」來經營身、語、意業之標的,使根器達於無漏,此種根器方是行法中之上上根器者也。
(2)瞋質
揀別善惡邪正是一種瞋質的具體呈現,須知此類好惡、是非、利害之間,皆是現象界的本然現象,非真如境界,於紅塵中此瞋質亦有相對義中的正反兩向義涵,茲分述之:
第一、瞋質的正向意義,有堅定、擇善固執的特質,一般所謂的正義感、是非心、道德、責任、承擔等皆是,這是依於與紅塵相對義的社會道德與公序良俗,凡屬正向立場者皆是。但在基本上不應有排他或對異己有暴力之傾向(包括了身、語、意業的表達),這是瞋質中的正向定義。
第二、瞋質的負向意義,最大的特質是具有排他及暴力性,包括了身、語、意業的一切表達狀態。以此定義之標準來看,輿論暴力可謂是當今最大的暴力惡魔之一,其中尤以個人行為及心性中的嫉妒、懷恨、抱怨乃至愛現、兩舌、惡口、誣陷等等,凡是從身、語、意中表達出來者,皆屬於瞋質的負向面。瞋質的負向作用是修行者在激活正能與神力時最大的破壞力,它不只是漏損而已,還更是當下的破壞;不但破壞當下,也破壞了以前所積累的一切功德。是故,古德常以「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火燒功德林」等箴言勸誡行者,行者於此當戒慎恐懼之。
嫉妒、抱怨、愛現、懷恨等這些負向的瞋質,會破壞此前所累積的種種功德,皆將消融於自身的根器中,這正好與經營自身善根增長,用於滋養、保衽、成熟正能與神力的目標相反,如此又談何追求阿耨菩提之初心呢?
負向的瞋質又稱瞋心,也稱情緒化,白話稱之為怒懟。所以如何經營自身的情緒使之不情緒化,就成為追求真理、追求止於至善的人生者必經的第一課,唯如此才能與正向的質互相輝映,若不然,一切超越的功績,都會被自家後院大火焚毀殆盡,如此修行豈不是白修一場!
所以戒的本質雖然不是直接在行法上發力,但對於行法的鞏固與發力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我們將此戒與律的基礎稱為「工程面」,以相對於行法中的「技術面」,而將之列在煖身二法之前,若不具備此一工程面的條件,煖身二法即使練得再好,也只是有助於健康養生而已!
(3)癡質
癡質沒有正負向之別,只是不動業而已,會受貪、瞋質的正負向所影響,而癡質中的「疑」與「睡」乃至「掉悔」等皆是癡質的特質。從表面上看,癡似乎也會造業,其實不然,癡只是不動業或無記業,會受正負向的貪、瞋所影響──此影響的結果只是花報而非正報,以癡心不起主動意志作身、語、意業故,乃受外在影響所致。但在生命成長的過程中,其真如熏無明的關鍵閥若是啟動,則智慧或識性作用啟動,此時才有可能「作意而為」,然此時所起者,已不屬癡質的範圍了。從另一方面看,癡質是造成行者久修不證的主要原因,癡質也是形成意識界的主因,之所以修行者眾而成就者寡,其實都是癡質的作用使然。
所謂的癡心作用,乃是指識性啟動的程度低,如第四種五蘊的人,其以「無明」為中心,並以「有」支為起點,這種人基本上是活在慣性中的社會底層人士,這一類人占了全人類百分之八十的比例,而其中有百分之九十的人皆是活在慣性之中,即或也能些微的用心意識,也只是基礎功能而已──意即大腦識性的作用,無法達到人類識性的標準值,此種標準值是四種生命形態中「人」的特質,此中貪質與瞋質的活動,關鍵在其正負向的比例,正向高者傾向三善道,負向高者傾向三惡道。是故乃稱「戒」為身、語、意業的水平儀,能知、能測根器水平之高低,故云:戒與律為行者的先決性條件,是行者的工程面的條件。
(二)律
「律」較之於「戒」好像更遠了一些,可以稱為助道資糧。「律」是經營自己與群眾的關係。換言之,從積極面講律,更像是經營大眾的領導者。作為一位行者,不能是三失道人(喻人生中財富、事業、感情等皆失意者),更不能是自了漢,而是要將所得的真理分享給一切眾生,那麼對於眾生的關懷與服務、並令其步入菩提道,使之自律、自覺、自主的奔向阿耨菩提的目標,這才是行者本色。而「律」正是此一本色的初始,行者廣結善緣之所憑藉者,即是四攝法中的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戒」是在經營自己,使之成為生命改造工程師的根器;而「律」是在經營群眾,使群眾皆能成為生命改造工程師的根器,在此等前提下,如何使大眾能夠自覺、自律、自主的由身、語、意業中,表達出自身根器的存在與提升,這是一位行者的終極目的,但就目前當下而言,初
階之行者對於「律」這部分的功課應當如何進行呢?初階行者於「律」之功用方面主要有二項,其一是「人際關係」;其二為「引入菩提」。略述如後:
(1)人際關係
約「統理大眾,一切無礙」而言,能如是者乃是大善根器、具大福德的威望之士,這是多生累劫之積功累德所致。而今,大部分的初階行者在此功德海中,所積聚者僅是海中一滴而已,故宜從四攝法中一一切入,此切入中,尤以人際關係的良窳為最要緊。
世間人的人際關係是一種社交活動的應酬關係,這種關係多半是是以利益為前提,正所謂:
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縱令然諾暫相許,終是悠悠行路心
這種以利為基的人際關係,雖不是修行中人的態度,但這是最起碼的活力,若連此一活力亦無,則又如何能透過此一媒介,而激起人生向上的意志力?
(2)引入菩提
「律」的價值乃在將人的覺性引發,若在人際關係良好時,不能將眾生引入菩提,或不能以引入菩提為重心,則與世間人之交情無異。一位行者在以「修行、弘法、利眾生」的前提下,必須將眾生引入菩提,而不是像世間人論交情那般,交往之間盡是人情事故乃至談論美食、旅行、社會大事、天災人禍等戲論之言,而應該朝向關懷、啟發人生價值、生命的存在、覺悟之道,以及如何三緣念、下手處、尋找生之本體、修行綱要乃至真正入道之途、正邪之辯等方向,千萬不可墮入「戲論」之中。這是律的特質與重點。若不能將有緣眾生引入菩提,則是犯「律」之大忌。
「戒」有補助「定」的功能,以內攝故,戒是在自我要求上,此一功能有助內攝之功。而「律」則有輔助「慧」的功能,以內觀故,律即在內省之中,反觀眷屬世間的圓融否?此一功能有助內觀之功,故云:「攝心入定、定中放心」,戒律之行也!經典中稱:「戒能生定」,並非是指戒能生定,而是戒有助於內攝之功;同理亦非律能生慧,而是律有於助內觀境界之拓展。是故,「戒與律」實是一切心靈工程之基礎。
又,戒律是聖賢教育,是一切心靈工程之基礎,而當世的英雄教育則是在推翻戒律。是以,戒律可以說是心靈教育中自我肯定的定海神針;而英雄主義的自我中心,無疑是一種無明的宣揚。律重在破貪質與瞋質,而戒的重點在破癡質,故修行的重點乃在破癡質的存在,而癡質的存在與不覺,正是行者具格的本性障礙,所以戒律是自我覺醒的根本,非是一般的泛泛所稱的戒條與戒相而已,不但涉及行法的根本,亦及於生命的本質,以是之故,戒律是為心靈工程的初始工程。
本文所論戒與律的認知,顯然不是一般宗教徒的意識範圍,所指者純粹是行法者的根器與守護神。行者若無此戒與律的守護,是為有漏法器,如何而能臻於無漏之境耶!必於此一再的反思,戒律庶可令行者謙沖自牧、克己復禮、反求諸己、性自慚愧,方可達成心性條件中三項目的要求。
二 內攝條件
首先反思一下,從工程面的三項目而言,若不從戒與律著手,而想用大腦的方法來改變「自我」的心性,縱經三大阿僧衹劫也是不可能改變的。是以行者若發心禪修,則必然要接受此嚴格的訓練,若不如此,則難以有所成就。若行者其已久修多生,則是根器成熟之人,自然能守持戒律,故其心性之要件必然是具足的。
今再反觀內攝要件中的三項目,若亦想用大腦的方法達成,恐怕也是三大阿僧衹劫都難以有所功效,因此也必須用大腦以外的方法才能致其功。在內攝要件中的三個項目中,分為二部分,第一部分是調身與調息,合稱為「煖身二法」。「煖身二法」可以同時調身與調息,並可作為調心工程之前行。第二部分則是調心工程。以下先就「調身與調息」闡述說明之:
煖身二法(調身與調息)
調身又叫生命載體調整術。
調息又叫生命導引術。
調整術與導引術,兩者相合一併運作稱為「華嚴八字功法」或稱「皇帝內經養生功法」,「華嚴八字功法」還未進入「禪」的領域,屬於禪法之外圍。雖如此,以其對行者之具格條件有極大之助益,屬前行之資糧道,故於禪修之前,必須先經此培訓,方能經過具格檢測。在行者具格檢測的條件中,有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兩部分,略述如後:
第一、充分條件即心性條件,即戒與律,又稱工程面之必要條件。
第二、必要條件即內攝條件,即調整術與導引術,又稱技術面。
這兩部分的條件必須同時具足,才能通過檢測,其中的工程面裡尚有「佛神力之傳承」、「經典之積澱」以及生命教育中之「善思惟用心」與「發菩提心」等條件,若是工程面不足,而唯有技術的成績,即使成績再優異,也無法通過具格之檢測。若唯有技術面,只能稱為運動員、瑜伽師或武術師,這個部分雖然也是「禪修前行」之前中的一部分,只是具格檢測的項目中,諸多條件中的其中一個條件而已。但此技術面條件對於一般人的健康與養生,確實有很大有幫助,對於行者在身、息、心上的調整也有絕對的效果,所以在禪修的科班訓練中,將其列為必要條件之一。以此之故,技術面的煖身二法,就成了禪修前行的前行,以此作為行者「具格檢測」基礎訓練的培訓要項。
總而言之,從行者為入道的具格檢測來看,即使是單論技術面,於功法的方方面面也應踏踏實實的摸索練習,方能通過前述「第一次象限轉移」,若不如此腳踏實地,妄圖以世人的標準取巧蒙混,這種「作弊」從表面上看,也貌似符合行者的檢測標準,實則不然,且有礙於日後的進程,若行者停滯於此階段,即是墮於修行陷阱中,望諸行者善自儆醒!
發心工程
所謂「發心」就是「發願」,發願禪修是志在追求解脫的目標。這種發願要到達最終究竟涅槃的願,就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心。
在發了這個終極目標的願以後,接下來的問題是:要達標之前的準備工作有哪些?也就是有哪些必備的條件、資格需要事先準備,這是修行者必備的先決性條件,而如何去具備這些條件的一切作為,就是「發心工程」。
換言之,發心工程是基於修行的目標,去籌備一切資糧道的活動,這些資糧道的籌備有兩方面:工程面與技術面(參見P75.「華嚴禪觀全程一覽表」)。禪修是生命改造工程的主軸,因此在進行此...
作者序
(大華嚴寺導師 海雲繼夢)
當你翻開這本書的時候,表示你正在找尋「禪修」的相關資料,你會翻開這本書,或許是有緣、或許因為興趣、或許是你正在精進!但是請你不要闔上放回書架,因為書中的主角正是「你」!
這不是一本普通的禪修書籍,它是一席改造你一生命運的講座,是一部改造生命的「百科全書」、「科普大全」,是綜合古今以及當代中西禪修的系統化教學,是真正的、完整的「科班教學體系」,是已經失傳了七、八百年的「東山法門」,重新恢復的復興版本。
有心於禪修的行者,常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如「何以禪修行者眾,而成就者寡?」,或者是「何以言者滔滔而行者了了?」又或者「怎麼修?從何下手?這樣對嗎?如何證明對否?」如是一連串的問題何解?!綜合起來有兩大類問題,即是「下手處」與「出口處」,其他所言都是其中的片片段段,無法論斷其中的是非對錯,即或引經據典,或搬出公案語錄,亦皆斷章取義,故云「佛冤三世」!究其原故乃禪修界中,缺乏「科班教學」與「系統化教學制度」之故,於此背景之下,禪修界內普遍墮入五大敗筆的修行陷阱中。此一「修行者眾,成就者寡」的主角,主要是行者以「意識界」的心態開始修行。
當世修行界的真實景況乃是修行者眾而成就者寡,造成此一現況的主因,在於行者是以「意識界之心態」開始修行,而其結果則是百分之百的失敗率,這是由於「意識界」是用「五大敗筆」,而五大敗筆是「行者具格」的本體性障礙,也是行者具格不成的主觀因素,既不能成為行者,何有成就之可言。五大敗筆的形成來自於教育普及(識性發達)、思想自由(妄想紛飛),英雄夢想(不守規矩)的社會「結構性病變」所形成,這三大社會結構性病變的惡魔,為娑婆世界創造了「奶瓶樂」狀態,使得中上根器的人,迷於眼前享受而不思上進,迷失心靈而一頭栽進「福利社會」的陷阱自以為樂而不自知,喪失了奮鬥意志,如低頭族一般,盲目沉浸於手中的遊戲之中,或是腦中妄想紛飛而不止,此皆是求一時之樂的麻痺現象。
此類的眾生就是活在意識界的眾生,人性浮躁,心思膚淺,思惟麻痹,見識淺薄,無法作長遠的打算,更無法深耕心思,故而逐漸背離心靈,耽迷於七情五欲之樂,這樣的眾生,即使想要修行,乃至進入了僧團的領域,也是迷惑顛倒的!意識界的眾生所具有的五大敗筆內容:
一、自我解讀
包括:自以為是、一廂情願、想當然耳⋯。
二、普羅認知
包括:五大誘因——事業、名位、感情、利益、健康,以及社會結構中的普世價值觀、民間信仰、道
德觀⋯。
三、流行概念
包括:專家說等等、流行觀念、名嘴詐騙、網路語言⋯。
四、意識形態
包括:一切人為標準,乃至政治、學術的命題⋯等
等,此皆虛偽也。
五、先入為主
包括:一切個人生活中,社會、文化、經驗的族群熏習、人生經驗等的經歷,皆會成為每個人的潛意識指揮者。
這五大敗筆是意識界人生的普遍狀態,是人生「癡質」的具體呈現。五大敗筆的人生是意識界的人生,在紅塵中或許貴為帝王、將相,人格品德若不健全,也不能修行。這五大敗筆是凡夫輪迴中「性障未除」的根本——「癡質」所造成的。唯有經由「象限轉移」從「意識界」回到「現象界」,才有可能開始修行,換言之,由「意識界」回到「現象界」是修行的先決性條件。
癡質是後天性生命的特色,這是由於無明的作用所致。人若能發現癡質的存在,即是「自覺」;而尋求解除癡質的束縛與困惑,即是「破無明」,此乃正覺也!癡質除五大敗筆外,尚有四種非善及四種努力無用的狀態:
一、四種非善
(一) 放任非善:泛慈悲流於世間應酬,非善也。
(二) 溺愛非善:無知的溺愛反而害之,非善也。
(三) 高標非善:意識形態的標準,似是而非,非善也。
(四) 拖延非善:猶豫而被裹脅,無有定見,非善也。
二、四種努力無用
(一) 盲目的努力:猶如螞蟻、廁蟲一般終生努力,不知幹啥,無用也。
(二) 跟錯的努力:魔王何以有魔子魔孫?邪魔外道如是而生,無用也。
(三) 錯位的努力:明明向東,何以向西,拼命搞錯的努力無用也。
(四) 無恆的努力:人生如浮萍,無有定位,每每有目標,每次皆不同,故每回努力皆白費,無用也。
於《華嚴經‧淨妙國土章》中,文殊師利菩薩告善財童子言:「善男子,菩薩有十種法具足圓滿,則得成就修真供養一切如來,何等為十:…八、如說能行,如行能說。…何以故?如來恭敬尊重法故。猶如孝子尊重父母、承順顏色、心無暫捨。若復有人敬其父母,其子倍復尊重是人,諸佛如來亦復如是。若諸眾生供養法者,是真成就供養如來,以諸如來尊重法故。」又言:「善男子,如來從修行中來,若能修行是者成就供養如來。諸佛出世本為利樂諸眾生故…若復不能如說修行、如行而說,是亦不能利樂眾生。」引言中文殊師利菩薩一再的提到:「如來從修行中來」、「如來尊重法故」,此二是普賢大行,透過文殊大說,方足以顯,故言「顯」明也。
一、 顯「說」者:理也、智也、解也、漸也、次第也、位次也,統稱為「漸」、引入也,故曰「顯明」。
二、 內「行」者:事也、實踐也、兌現也、頓也、超越也、實質也、存在也、潛行也、行不彰也,統稱為「頓」、行入也,故曰「內隱」。
於「說」者之立場,含有二層意義:
一、說者顯明也,即「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此說彰顯也、敷陳也、明瞭次第也、引人入勝也;決了次第、以明進修次第也。然知其然,後必入勝境也!入勝境即依事以修,方能兌現所說之涅槃境界。故次有如說而行,「行」乃依理之說而行。若唯說而未知行之下手處,是不知行也,謂之學佛,屬正法之門,唯有「矯正觀念」,使之認識人生方向,正覺也,未起行而已!
二、知而後有善知識引導,而能覓得行法下手處者,即是入了「行起解絕」的行法之列。此時已經不只是正法而已,更是「心法」之門。
學佛屬解門,屬於「教」、屬於「漸教」,依於各宗各派而有種種攝受門,又稱八萬四千法門,乃至無量無邊法範疇。修行則不然,修行屬行門、解脫道,屬於「頓教」,非學佛之圓融道!圓融道在講堂、法堂,而解脫道在禪堂、在實踐、在體驗、在轉化、在進行生命的改造工程!此解脫道修行之心法是「一路涅槃門,歸元無二路」的不二法門,與學佛八萬四千法門的立場,是截然不同的。故知此法門,唯傳「法王子」,不落餘人之手!
禪修是解脫道的本質,是邁向究竟涅槃的唯一途徑,故云:「一路涅槃門,歸元無二路」,是行門非解門、是頓教非漸教,亦是心法。故雖依理勘訂,但卻是事修、事入、事兌現之工程。故從此處起「唯是實修」,兌現生命改造工程,轉凡成聖由此下手!
(大華嚴寺導師 海雲繼夢)
當你翻開這本書的時候,表示你正在找尋「禪修」的相關資料,你會翻開這本書,或許是有緣、或許因為興趣、或許是你正在精進!但是請你不要闔上放回書架,因為書中的主角正是「你」!
這不是一本普通的禪修書籍,它是一席改造你一生命運的講座,是一部改造生命的「百科全書」、「科普大全」,是綜合古今以及當代中西禪修的系統化教學,是真正的、完整的「科班教學體系」,是已經失傳了七、八百年的「東山法門」,重新恢復的復興版本。
有心於禪修的行者,常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如「何以禪修行者眾,而成就者寡?...
目錄
自序
第 1 章 認識禪
一、意識定
二、「穩定」又可稱為欲界定
三、勝進階段
四、第二次象限轉移
第 2 章 禪修入門第一課 發心工程
第一節 禪修略史
第二節 發心工程
一、心性條件:戒與律
二、內攝條件
第三節 調心工程
一、從妄心到多心
二、從多心到少心
三、從少心到一心
四、再論煖身二法
五、檢驗:從忍可到認可
六、起修:忉利天
第 3 章 筆者的叮嚀
一、主觀因素
二、客觀因素
三、扶正的部分
結語
自序
第 1 章 認識禪
一、意識定
二、「穩定」又可稱為欲界定
三、勝進階段
四、第二次象限轉移
第 2 章 禪修入門第一課 發心工程
第一節 禪修略史
第二節 發心工程
一、心性條件:戒與律
二、內攝條件
第三節 調心工程
一、從妄心到多心
二、從多心到少心
三、從少心到一心
四、再論煖身二法
五、檢驗:從忍可到認可
六、起修:忉利天
第 3 章 筆者的叮嚀
一、主觀因素
二、客觀因素
三、扶正的部分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