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在同一生命歷程上激盪
一切因緣是從原住民部落服務開始的。看了《校園裡長出了一棵向日葵》書中記錄的點點滴滴,不禁回想起在大學時,與書中同學同樣年齡的自己。當時,我參加臺大的慈幼社山地服務隊,服務地點同樣是在東部,我們是在臺東海端鄉。在原鄉的服務,改變了一個年輕學生的未來,原民社區的幾個禮拜,心中已燃起日後對偏鄉服務的意願,猶記得畢業後申請臺大家醫科住院醫師時,在面試中主任問了我三個問題,其中一個問題,是問我將來要去哪裡服務,那個時候我不假思索,便說未來要在東部服務,當時慈濟醫院還沒有成立,我在臺大家庭醫學科受訓結束後,花蓮慈院成立了,我便來此服務,一轉眼也快三十年了。那個時候臺大家醫科主任謝維銓教授,常跟我們年輕的住院醫師強調,醫療服務只是一種手段,最主要是要社區民眾能得到健康。
三十年前剛到花蓮時,證嚴法師期待我們能替偏鄉的原住民服務,我希望能以有效的方式推動,發現當時的臺灣省政府也有巡迴醫療,方式是定點定時可是不定人的模式,所以每一個醫師輪到巡迴醫療時,大都以旅遊的心情出去,很快把病人看完,無法與民眾建立一個良好固定的醫病關係,而且能到巡迴醫療定點的民眾,都是比較健康的,而真正生病的反而沒辦法去看診。因此慈濟在發展偏鄉巡迴醫療時,是以定時定點,以及固定醫師的模式,讓民眾能獲得持續的照顧,以便建立熟悉的醫病關係,同時亦會進行偏鄉的家訪,對行動不便者提供探視,這是社區服務的第一步。除了提供義診醫療外,第二年我們的志工與護理師同時在另一間教室為小朋友作衛教,訓練社區高年級同學作為我們的探子,每天替我們在社區觀察,當巡迴醫療團隊每週固定到達時,馬上向我們報告社區長者的健康狀況,作為我們主動家訪的對象。很多的文獻指出,要幫助弱勢民眾脫離貧窮線,最有效的方式不是單純的給予,只有教育才能幫助窮人超出貧窮線。
剛開始參與巡迴醫療時,心裡常有一個疑問,我們每次來回四個小時,看的個案亦有限,那是否符合成本效益,還有那麼多的人怎麼辦,但證嚴法師常跟我們提醒,要尊重所幫助的每一個人,被幫助的那個人,對他來講已經是一個重大的改變;而我們能幫助到別人,對自己更是很大的收穫。
大學時代的偏鄉社區服務,讓我看到在實驗室與醫院所看不到的不同健康層面,世界衛生組織所強調的健康不平等(Health inequality),以及社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SDH),在原鄉部落處處可見,學生在醫療場域(如醫院、診所)看到的是病,在社區裡看到的卻是環境、社會、文化對健康的影響,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上醫醫國,但至少透過參與服務與人文關懷,日後可以做到醫人而不是只有醫病的境界。
多年前與剛從美國回慈濟醫院服務的林俊龍執行長,一同推動成立慈濟人醫會,其實心裡面想著,希望有一天我們在學的學生也可以參與,很高興慈大已有不同的社團參與社區的服務,特別是在原住民部落。當年,見晴服務隊請我分享自己過去的經驗時,我以海星的故事[註]與同學分享,因為這是個人很重要的生命感受,尊重每一個我們遇上的生命、走入社區、長時間的互動、以教育幫助每一個原住民的小朋友……,曾經在見晴服務的同學,我們好像已是在同一生命的歷程上激盪。
王英偉/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署長、前慈濟大學人文醫學科主任
[註]王英偉醫師經常勉勵學生的「撿海星的故事」:一對父子走在沙灘上,父親沿路將被海浪打上岸的海星丟回海裡,孩子問父親,每次被沖上岸的海星這麼多,把這幾個海星丟進海裡,有什麼意義呢?父親微笑回答他:「或許對其他的海星沒有意義,但是對我手裡這個海星,牠的生命從此不同。」。
推薦序
點亮偏鄉部落的光與愛
「若想成為人群中的一股力量,便須培養熱忱。人們因你心懷熱忱而更喜歡你;而你也得以逃離枯燥不變的機械式生活,無往而不利。不會有別的,因為人類的生活就是這樣,把靈魂放入工作之中,你不僅會發現每天中的每小時都變得更愉快,而且會發現人們都相信你,恰如我們接觸發電機時相信電那樣。」――約那桑•歐登•阿摩爾
離開見晴國小六年之久,慈濟醫療法人人文傳播室的楊金燕組長致電邀請撰寫慈濟大學見晴醫療服務隊出版新書序文,當時爽快答應之際,內心浮現曾在見晴國小所經歷的教育行動實踐歷程,是擔任教師生涯成就之高峰,拜讀《校園裡長出了一棵向日葵》初稿內容,每每看到熟悉的回憶場景、人物、事件、體驗都頓時讓我泛著淚水重複閱讀,十年之後,看到這群慈濟大學生的蛻變成長,也看到熟悉面孔孩子長大的同理付出,真心感動,曾幾何時我也同樣是熱血老師,也曾積極努力付出,過程中面對失望難過甚至無奈消極,但仍秉持做對的事,以專業的判斷給孩子舞臺與機會。
「見晴」這名稱容易讓人聯想「看見晴天」,應該是抒發憂鬱心情的好所在,但這部落卻不是,人口外流嚴重、隔代教養戶數多、家庭教育功能不彰、更沒有特別的觀光景點或生態資源。萬榮鄉見晴國小算是我服務教職生涯最多年的學校,一直將這裡當成是第二個故鄉,從教師轉任教導主任時,就有強烈的觀念就是「教育非立竿見影,要灌溉滋潤扶持導引,小樹才能孕育成大樹」,重要的關鍵在於「歷程」中付出努力。我們曾經面臨學力檢測檢討與校園性別事件的重大教育困境,抽絲剝繭界定問題、尋找解決策略,資源最多的場域還是在學校。每年近壹仟伍佰萬的經費養一間學校,如果不好好善用校園的專業師資、行政團隊、硬體設備,豈不是太浪費資源,當時,我們學校團隊一致共識拋開社區與家庭的負面能量,轉為最安定、最穩健、最永續的學校,展開一系列的介入性策略及活化的教育課程,我們從人文的角度創造見晴的品牌,以跨領域的主題課程改變教師單打獨鬥的觀念,成立新白楊(見晴舊名)資訊文化專業社群,從二○○七年至二○一二年指導高年級學童參與臺灣區及國際區的「文化主題網站建置」競賽,呈現孩子走出教室的自主學習能力,結合在地的生活題材,創造有價值的課程內容,因屢戰屢勝所以師生曾兩度在總統府接受最高殊榮的表揚,也成為花蓮縣教育圈見晴高峰的美名。
對許多學校的行政人員來說,最想休息的時間就是寒暑假及假日,如果在這期間辦活動,可想而知常被「婉拒」的原因,可以看到慈濟大學見晴醫療服務隊在這十年中碰到的無奈與困境,當時自己身為太魯閣族的學校主任,也認為學校引進資源也就是給孩子多元學習、增廣見聞、拓展視野的機會。書中,見晴醫療服務隊的創辦人――牛光宇的座右銘與信念是:「如果是做正義的事,大家都會幫助你!」、「我自己對這塊土地有了不一樣的感情,感覺有了『責任』,覺得自己不再是一個過客,而是努力成為他們一份子。」或許是我們都有同樣的驅動力,所以與學校校長溝通後承接引進這樣的活動,主動介紹學校場域、軟硬體設備、社區人力支援及學生特質背景,甚至一起參與學生志工培訓的課程及活動的流程。
慈濟大學見晴醫療服務隊開創始祖的崇高理念,讓自發自主的團隊往前邁進並凝聚更強的向心力。後來接觸的隊長中,盧星翰及蔡斗元更積極讓見晴醫療服務隊轉型,提供見晴學童更多嘗試,特別是到慈濟大學參觀,或因著孩子的志願喜好所安排的體驗活動,都讓學校教師及家長們給予正面的肯定與讚揚,更欣喜的是鎖定追蹤這群學童未來的人生發展,讓慈濟大學見晴醫療服務隊一路走來始終堅持的信念,回饋出最堅若磐石的價值。
打開學校的大門任由這群熱忱的醫學院大學生揮灑專業、實踐理念與凝聚力量是正確的,他們背後所經歷的事情讓人為之動容,這是花蓮偏鄉經典的可歌可泣故事。現已擔任五年的校長的年資,只要有大學生帶著稚嫩表情或忐忑不安的心情來提企畫案,或到學校詢問營隊活動時,第一件事情就是熱情的招呼,說明學校的特質背景,找相關處室主任主動協助他們的問題,給予他們最堅強的後盾,才可以發揮服務團隊的理念目標。閱讀感動的同時淚水沒有白流,這群大學生也在創造「見晴」讓人直接聯想「看見晴天」的意義與價值,正如羅曼‧羅蘭所言:「先相信自己,然後別人才會相信你。」
我深信見晴服務隊已經用時間、行動實踐證明了。我們都是偏鄉部落的兩道光柱,穿過部落社區與校園景物,宛如兩條透明的金帶,其中閃耀著星星點點的塵埃,這是深度理解與貼近土地後的美麗畫面。
許壽亮 / 銅蘭國小校長、前見晴國小教導主任
推薦序
走入偏鄉的愛與青春
「慈濟大學見晴醫療服務隊」是由慈濟大學醫學系學生自主發起的一個服務性社團。老實說,不論是學校或醫院,師長們從未要求這群醫學生做這件事,但他們那股自動自發的熱忱,非常動人。而這種走入偏鄉、深耕社區的服務與學習,正是一九九四年證嚴法師在花蓮創立醫學院的初衷,期待能在花東培養出願意留在偏鄉服務的醫事人員,一解三十多年前,花蓮慈濟醫院啟業前後,各科醫師難覓的困境。
見晴服務隊自成立以來,一轉眼,竟也超過十年了,許多參與過這個社團的醫學生都已經畢業,進入職場成為醫師,在全臺灣各醫院服務。而這群年輕學子最初的心念,只是想要走進部落,結合所學,盡一己之力,看看能為部落孩童做些什麼。雖然經歷挫折,這群醫學院的學生不曾退縮,反倒更認真地向學校及部落的師長學習,逐漸架構出以關懷、陪伴為主軸的服務隊,透過大學生親身訪問與觀察,嘗試理解社區學童的需求及發覺問題,然後努力找出解決的方案。
他們透過家庭訪問、寒假營隊、學期中的出隊及陪伴計畫,傳遞「衛教知識」,也帶領學童認識各行各業、自然生態,以拓展視野;更跟著孩子以社區地圖、傳統文化看見部落的價值。而除了固定的服務時間外,遇到孩子們的「重要日子」,像是村校聯合運動會、畢業典禮等,服務隊的大學生也會組成親友團、應援團,前往見晴,為孩子們加油打氣。多年下來,這份關愛甚至擴展到孩童的家庭與社區,提供家庭衛教、將免費的健檢資訊帶進社區,宣導適時就醫等正確觀念。
證嚴法師常提醒我們,奉獻是要在需要的地方。這群大學生,本著這樣的理念,一代傳一代,一棒接一棒,不但設計出讓部落老師稱讚的教案,更帶動部落的孩子,讓他們見識到部落之外的世界,啟發了更多夢想的可能。這種在校園之外,以行動實踐醫學人文的精神,讓他們儘管畢了業,成為醫師之後,依然把握機會,到世界上醫療資源最匱乏的地方服役或服務,有人到了非洲的布吉納法索,也有人去到了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等等。
十年來,慈大醫學生也將他們心中的那份愛與關懷,種在見晴的孩子們心中,現在一群升上國、高中的孩子,也加入服務隊的活動,跟著慈大的大哥哥、大姊姊們一起陪伴部落裡的弟弟、妹妹。
施比受更有福,見晴服務隊投入愛與青春所累積出來的成果,不僅僅是讓部落的孩子們受惠,更豐美了這群大學生的生命經驗與職涯發展。正如書中所提到的,因為有見晴服務隊的經驗,讓進入職場後的這群醫學系與物理治療系的校友們,更知道如何與團隊合作,如何與病人溝通,也更能同理病人與家屬的處境,這不就是慈大想要培育的醫療專業與人文兼具的良醫嗎?
時間,造就了滴水穿石的力量,也見證了點點滴滴的改變。欣見醫療法人人文傳播室將慈大見晴醫療服務隊十年來的故事,策畫編撰成書,深為動容,不僅為醫學人文教育樹立了典範,相信也能為更多懷抱夢想或正在尋找方向的青春學子,鼓舞無私奉獻的愛與勇氣。感恩《經典》雜誌協助出版,樂為之序。
林俊龍醫師 / 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