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經典》之所以經典
猶記得第一次翻閱《經典雜誌》時,我一頁接著一頁翻過,快速瀏覽過圖說,整本雜誌翻完後,便迫不及待重回甫存放心裡第一名的篇章開始讀起內文。進到雜誌社工作後,才發現當時身為讀者的自己,已不知不覺落入了故事的「圈套」,而當下自然而然走進故事的閱讀感受,原來都是被精心設計過的!
從紙張的選擇開始,《經典》就引領著讀者一步一步踏入美麗陷阱之中。打上亮光的封面,在放眼望去圖書館架上的數本雜誌中,落地窗的光線特別容易經它反射到眼裡。內文的紙張選用,讓色彩得以最飽滿地呈現,從晴空的蔚藍、淺礁的水藍到海底的深藍,單單一個藍在同張畫面裡,就有鉅細靡遺的多層次表現,眼前所見的視覺饗宴,讓人彷彿有抵達現場般的親眼所及之感。
再來是圖片的編排。對於那些從未企及的「遠方」:四千公尺的青藏高原、飛越半個地球才能抵達的南美洲、地球軸心兩端的南北極,甚或海面下數公尺的水底世界,這些地圖上的專有名詞,再再都只是白紙上的黑色墨水,一直到了看見畫面,才對這些「遠方」有了想「像」。《經典》透過二十張組圖的方式,雖不能百分之百傳遞遠方的模樣,但透過圖片的挑選與編排,仍在讀者腦海裡建立了初步想像,讓遠方,不再那麼陌生;讓專有名詞,成了富有圖像連結的故事。
而靈魂般存在的,是攝影圖片本身。四比三的方格之中,一張又一張具體化了無限想「像」,攝影它凝結了事件的發生也所謂歷史一刻、傳遞了另一時空的人事物也可謂新聞、精簡了千言萬語成為一幀圖像。方格之內可以是美景、是議題、是新聞事件;或是一個觀念、一則資訊、一個攝影師想說的故事。無限的「像」展現在方格之中,也正是這些精彩且富魔力般的「像」吸引著眼球一頁又一頁閱覽下去,彷彿誘人的糖衣般喚醒了沉睡的好奇心,讓人就這樣一步步踏進故事中,開啟了對世界的認識。
此書集結了《經典》社內十位攝影師、五位外稿攝影師,過往得獎過的、精彩的經典之作,由攝影師親述攝影當下的所見所聞所感、拍攝心法、跨國專題的製作點滴等等鏡頭後的花絮小故事。在按下快門那一秒,前前後後下了多少工夫?要怎麼準備?如何培養攝影眼?也在攝影常見問題中一一揭露。
截稿週外的時間,《經典》撰述和攝影就出外四處採集,好比蒐集食材般,回家後與美編同心協力進入「作菜」流程,將食材洗滌淘選、依性質選擇煎炒烹炸、擺盤、上菜,若用火熱的中式廚房來形容截稿氛圍,這在總是如火如荼趕工的截稿週上實不為過。本書第二部分,分享截稿週的雜誌作業生產:由美術指導邱宇陞詳述經典版型編排、資深攝影劉子正步驟講解如何使用數位暗房Photoshp補足相機所攝與肉眼所見的光線差異,並聯訪社內同仁與印刷廠業務了解更不為外人所知的印刷過程,希望讓總是「品嘗佳餚」的《經典》老饕或對雜誌編輯有興趣的讀者,也有機會一探幕後工作流程與花絮。攝影的魔力讓人著迷,得以完美呈現,全有賴於編輯線上的精心製作與品質堅持,我想,這就是《經典》之所以經典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