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達爾文說:「永續並非自然而來」,本書除了可以與之呼應外,也可藉以強調寫作過程的不易。
從原始社會以物易物的交換開始,人為了生活需求,已離不開「消費」,也逐漸產生消費者保護的議題。但由於近代人類大量消費和相關的生產活動,大量的攫取自然資源,造成自然環境破壞,反而危害人類的生存環境,促使消費者保護關切到環境保護的課題,而發展出「永續消費」的理念。然而,消費議題經緯萬端,除了「環保」以外,也與市場公平交易、勞動人權、性別平等、動物保護等議題發生關聯,消費者的選擇權變的愈來愈重要,團結起來的消費選擇,甚至可以影響市場走向更公平合理,這也形塑了「消費公民權」的發展背景。
筆者在服公職時接觸到「永續消費」及「消費公民權」文獻,對這些議題產生研究旳興趣,並配合在博士班的修業,先蒐集國內外「永續消費」相關資料,據以撰寫成「臺灣永續消費政策綱領之研議」博士論文;而論文中所提出的「推動永續消費政策」也提報服務機關,經審查精簡後通過成為國家政策並正式頒佈實施。
博士畢業數年後,利用公務之餘,除於大學開設「永續消費」通識課程外,對於「消費公民權」議題的研究一直掛念在心,乃逐步蒐集相關資料,一方面先將初步研究所得納入教學中,另一方面即著手撰寫學術論文。由於工作與學術不易兼顧,花了近三年的時間,方將論文撰寫完成,並分別於2017年相關研討會及期刊進行發表。
博士論文獲學校通過之後,一直覺得應該將迄今國內比較少探討的「永續消費」理念發展及政策內容進行編輯出版,但因故一直遲未進行。嗣「消費公民權」論文完成後,由於「永續消費」及「消費公民權」兩議題實有相關,可以集結在一起,且在環境正義及社會公平問題時有所聞的當下,正需要傳播這兩種理念,透過集體消費者思維的轉變來促進國內消費環境及相關公共利益的提升,故認為出版的時機已臻成熟;因此,立即展開本書文稿修編整理工作。
在本書修編的過程中,發現部分文稿已有新資料產生,為了不影響原來的架構,因此儘量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新資料的增修後,再加以整併完成。本書所編入之文稿,或經博士論文審查,或經投稿期刊論文審查後刊登,均具備學術論文品質。
本書共計分五章25節,第一章「緒論」主要係交待本書的論述依據及背景;第二章「消費社會與消費者運動」主要係論述消費
社會的形成與消費者運動的發展歷程及形式;第三章「永續消費」主要係探討分析永續消費的發展緣起、理念及政策內涵;第四章「消費公民權」則主要係探討分析消費公民權理念演進、公民參與及實踐途徑與消費公民權教育;第五章則為本書結語並兼論消費者政策的未來方向。
本書能順利出版,要感謝一向支持我的家人,也了卻自己多年來的心願。而「永續消費」及「消費公民權」理念雖在國際上已多所研究推動,但在國內尚缺乏相當論述,確為臺灣消費社會目前所嚴重欠缺的良知、良能;希望藉由本書的出版,能夠對臺灣消費者意識多所啟發,進而能促進臺灣社會在經濟、社會及環保的三贏局面,以及提升整體社會的福祉。
廖世机
謹誌於臺北
201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