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畢生致力於擺脫西方文化的侷限,
越過科學的界線,進入野性的思維,
探究感官與邏輯事物融合為一完整整體的可能性----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是時候重新認識李維史陀。
科學思維是分析性和抽象的,喜歡把世界打破為一系列的難題。
而野性的思維則尋求總體的解決辦法。
科學家習慣站在距離之外量度、建立模型。
野性的思維卻直接處理周遭環境的感官經驗,並在神話性--詩性的公式裡排出秩序。
李維史陀一生的執念,即是追求感官事物和邏輯事物的融合。
他獨特的思考方式,與他所奠定的結構主義人類學,深深影響了多位二十世紀的思想大師:包括傅柯、羅蘭巴特、拉岡等人。
李維史陀在1908年出生在一個猶太人家庭。求學時代熱切參與政治,投入學運。1935年應聘於巴西聖保羅大學,啟程遠赴南美,接觸到歐洲以外的世界,包括1930年代正在發掘自身文化根源的巴西知識與藝術圈。他踏入田野,接觸南美洲印地安部落,這些經歷後來寫入了《憂鬱的熱帶》。
二次大戰爆發後,李維史陀流寓紐約,與流亡知識圈包括語言學家雅各布森、超現實主義者布勒東等人密切往來,戰後甚至還曾短暫擔任法國外交部文化參贊。豐富的半生經歷塑造出這位二十世紀學術大師。然而當李維史陀獨樹一幟的理論架構成形,整個戰後法國的知識圈都深受其影響。
李維史陀的人生在二十世紀的動盪中展開,他既在亞馬遜土著社會中看到文明,也西方文明中看到野蠻。這使得他終身都在追問;
人類是甚麼?人性是甚麼?
從荒野到文明,在人類多元的表面下,是否存在普世共同的深層結構?
人類的感受與邏輯必然是分開的嗎?能合而為一嗎?
如何在渾沌中看出秩序?
人類的前景是甚麼?
李維史陀曾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開創了「結構主義」的人類學研究,在他過世後十年的今天,他的名字似乎漸漸被淡忘。但是,倘若我們回頭看李維史陀當年提出的問題,這些問題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更顯意義。
對於這些問題,李維史陀並非書房裡的人類學家。他曾經親歷幾乎摧毀文明的戰爭,且深入走進荒野與非歐洲文明的旅程,讓他跳脫歐洲本位的思考,他自己就曾說:「把我造就為一個結構主義者的,與其說是畢卡索、布拉克、萊熱和康丁斯基的作品,不如說是石頭、花朵、蝴蝶或飛鳥帶給我的啟發。」對李維史陀來說,人類學紀錄原住民文化並不是目的自身,而是為了要從人類的思想、文化產品、社會關係、甚至物理世界中探詢出「結構的回聲」。
本書不只是一本精采的傳記,更是二十世紀一場動人的思想壯遊。作者威肯曾兩度親訪李維史陀,並和他規律通信。在這本書中,我們會跟隨李維史陀一生的壯遊,隨他的視線遊蕩文明與荒野,看到他在學術中注入藝術的感性,凝視人類民族繽紛多樣的表象,並傾聽底層結構性的回聲。
如今,世界到處浮現衝突,文明再一次面臨了考驗。或許是時候我們該重新認識李維史陀,繼承他留下的精神遺產。在當下二十一世紀的時空脈絡中,重新閱讀李維史陀的價值:這位思想巨人曾經在上個世紀文明衝突中,探詢何為人類、人性中普世的共性﹔如今我們又能如何繼承他的遺產,提出答案?
本書特色
李維史陀的人生傳記,是二十世紀最動人的一場思想壯遊。
邀請讀者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重拾李維史陀對普世人性提出的扣問。
作者簡介:
派翠克˙威肯
成長於雪梨,就讀倫敦大學戈德斯密學院及拉丁美洲研究學院。他是國際特赦組織的巴西研究人員,經常替《泰晤士報文學增刊》及《衛報》撰稿。著有《帝國漂移:里約熱內盧的葡萄牙宮廷1808-21》,曾在巴黎與里約熱內盧長住,目前與妻兒定居倫敦。
譯者簡介:
梁永安
台灣大學人類學學士、哲學博士。譯有《老年之書》、《毛二世》等。
章節試閱
書中寫到李維史陀在巴西做田野時的孤單:「孤單、沮喪、期望的重擔、一事無成的預感、瘋狂的陰影,李維史陀終於嚐到了現代田野工作的真味。不同於其他任何學科,那個時代的人類學研究是以一種最大的孤絕為基礎,把地理上和文化上的對外隔絕視為通向真知灼見的途徑。」
李維史陀流亡美國時對紐約的觀察:「他一面走一面用他的民族學家眼睛打量四周的景物。雖然華爾街一代簇擁著摩天大樓,但他卻覺得這片都市面貌『鬆散得叫人吃驚』。當時的曼哈頓還沒像日後那樣高樓林立,而在那個年代最高的一些建築的陰影下,星羅棋布著鄉村似的住宅區、農舍式建築、紅磚公寓樓房、溫室和空地。如果說里約熱內盧是一個過期的城市,是十九世紀巴黎的熱帶翻版,那麼,紐約的時間就是彎來曲去的,它的社會網絡由移民、金錢和移動性不斷改變著。與其說紐約是個摩登的城市,不如說是個多層次的城市,穿插著舊時和外省的美國風格,雜交著歐洲和亞洲的影響力,以及一些暗示著即將來到的時代的事物:『猥褻的』體相劑廣告、百貨公司令人目眩的櫥窗、駁雜的服裝風格。」
他的「熱社會」和「冷社會」觀點:「原始社會以『一種被我們低估的靈巧手法』否認或低估歷史的重要性。反觀西方卻是得了強迫症似地對變遷樂此不疲。(在後來的一個訪談哩,李維史陀甚至認為這個過程目前已經出現了逆反:處於快速變遷前沿的原始文化正在『熱起來』,而法國因為想要保存自己的祖產和回到自身的根源而逐漸『變冷』。)」
書中寫到李維史陀在巴西做田野時的孤單:「孤單、沮喪、期望的重擔、一事無成的預感、瘋狂的陰影,李維史陀終於嚐到了現代田野工作的真味。不同於其他任何學科,那個時代的人類學研究是以一種最大的孤絕為基礎,把地理上和文化上的對外隔絕視為通向真知灼見的途徑。」
李維史陀流亡美國時對紐約的觀察:「他一面走一面用他的民族學家眼睛打量四周的景物。雖然華爾街一代簇擁著摩天大樓,但他卻覺得這片都市面貌『鬆散得叫人吃驚』。當時的曼哈頓還沒像日後那樣高樓林立,而在那個年代最高的一些建築的陰影下,星羅棋布著鄉村似的住宅區...
目錄
推薦序:在野性智慧的十字路口 ∕ 今福龍太
推薦序:李維史陀的超現實思維 ∕ 林徐達
地圖
緒言
早期歲月
奇風異俗
龍東電報線
流寓
基本結構
在巫師的沙發上
回憶錄
現代主義
肆恣的心靈
神話的星雲
輻輳
尾聲
延伸閱讀
致謝
注釋
推薦序:在野性智慧的十字路口 ∕ 今福龍太
推薦序:李維史陀的超現實思維 ∕ 林徐達
地圖
緒言
早期歲月
奇風異俗
龍東電報線
流寓
基本結構
在巫師的沙發上
回憶錄
現代主義
肆恣的心靈
神話的星雲
輻輳
尾聲
延伸閱讀
致謝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