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6 項符合
心是孤獨的獵手的圖書 |
最新圖書評論 - | 目前有 1 則評論 |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二手書 |
$ 210 |
TAAZE 讀冊生活 |
二手中文書 |
$ 261 |
三民網路書店 |
文學 |
$ 261 |
樂天書城 |
美國現代文學 |
$ 281 |
五南文化廣場網路書店 |
小說/文學 |
$ 290 |
TAAZE 讀冊生活 |
中文書 |
$ 290 |
iRead灰熊愛讀書 |
英美文學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夜晚是安靜的,空氣中有溫暖的雪松氣味。
她完全不想音樂的時候,音樂卻回來了。她靜靜而緩慢地聽著,
她能清楚看見聲音的形狀,她不會忘記它們了。
1930年代美國中部小鎮,啞吧約翰.辛格,和他的摯友分居以後,來到米克.凱利家經營的旅舍租住。辛格的一天三餐都在小鎮咖啡館解決,他的溫和平靜與總是善意的微笑猶如黑夜一顆星,成為人們傾訴的對象:富音樂天分的叛逆少女米克、工人革命家傑克、畢生付諸民權運動的黑人醫生考普蘭德,以及看似冷漠無謂的咖啡館老闆比夫……這幾個找不到出口的靈魂在這位聾啞人身上尋求慰藉,以逃離生活的窒悶……
麥卡勒斯以梵谷畫作《夜間咖啡館》色調描繪美國三0年代一幅南方社會圖景,一個正處於經濟大蕭條、黑白種族不平等、貧富差距明顯擴張的社會。透過幾個主角的內在世界,麥卡勒斯寫透人類精神本質上的孤獨,及人與人之間命定般的無法相互了解,並藉由13歲的青春女孩米克的音樂天分和她對創作的執著,將人類對於「美」的追求做了淋漓呈現,儘管受限於現實環境,米克對於音樂的熱愛歸於無疾而終,確是無聲而壯麗的一場追求。
人物介紹
約翰.辛格:聰明慧黠的32歲聾啞人,他生命中最好的夥伴是另一個聾啞人──希臘胖子安東尼帕羅斯。同居十年後,安東尼帕羅斯精神異常,被他的表哥送到瘋人院。痛苦無奈的辛格遷居到米克.凱利家的旅舍,展開了另一種生活。
米克.凱利:對於旋律有神奇的記憶與感受力,在她13歲男孩般的裝扮下藏著祕密:擁有鋼琴、成為女人、當音樂明星、到下雪的外國旅行、傾慕家中的房客約翰辛格……然而一場接一場的家庭變故,使她離鋼琴家與音樂創作的夢想越來越遠,畢竟她只是工廠林立的小鎮上一個普通人家的女兒。
傑克.布朗特:左傾的紅色革命家偶然來到小鎮,在一處遊樂場工作,常常在布瑞農的紐約咖啡館逗留,認為美國被邪惡的資本主義控制,在這種制度下世界裂成兩半,一邊是受奴役的工人階級,一邊是剝削他者的資產階級,他的使命是讓所有的工人都了解馬克思的思想,進而改善不平等的社會,他熱衷於向辛格闡述理想,過了好久才知道原來辛格聽不見。
考普蘭德醫生:一生致力於民權運動、期盼喚起黑人覺醒的老醫生,卻得不到周圍的人們包括自己兒女們的信任,黑人們漠視這種奮戰只求安全與溫飽。在他遇見辛格以後,相信辛格是唯一有良知的白人,或許能助他一臂之力,可是他自己的小孩被白人抓了被凌虐,他什麼也做不了,年邁並有肺結核的他注定是一位孤獨的鬥士。
比夫.布瑞農:夜間也不熄燈的「紐約咖啡館」的老闆,一雙冷眼觀察世事,思考發生的人事物之間的因果邏輯,他的咖啡館是小說的舞台中心,所有的人在這裡相遇、燃起人與人之間互信的火苗,身為老闆的他像一個局外人,只有一件事令他悸動難耐,那似乎是禁忌:中年的他心動於來店裡買香菸的13歲女孩米克。
本書特色
1.傾訴的強烈需要、交流的不可能:書中主角各個渴求被人理解,他們傾訴的對象是一個啞吧,啞吧微笑但不說話,他們以為找到知音,然而啞吧從來不懂這些話。啞吧自己則將內心託付給一個瘋子啞吧,當瘋子啞吧走向瘋狂而離去,一切也就分崩四散。
2.孤獨的巨大,以及孤獨的無法超越:30年代美國南方,經濟大蕭條時期、共產主義思想興起,黑白種族長久的不平等……無論多麼努力都無法打破各種階級鴻溝。啞吧和摯友分離的孤獨、小女孩米克懷抱音樂夢的孤獨……幾個主角就像夜裡各自懸在不同位置的星星,因為相近的孤獨之色,看得見彼此,卻也無能為力改變命運。
3.梵谷(夜間咖啡館)的色調:一雙清泠的眼睛是「紐約咖啡館」的老闆比夫.布瑞農,他冷靜自制、觀察世事,他有故事卻不向人傾訴,他提供食物、啤酒和休憩空間,而不干涉其中。他開設「紐約咖啡館」從早到晚給予寂寞的人們慰藉,給予故事發生的舞台,走進咖啡館,是傍晚工人們熱鬧相聚的紫霞調、還有子夜歸零那種朦朧清冽的深藍調。
4.民謠敘事風:吟唱般節奏,帶領人們迎向連綿不絕的南方田園。
作者簡介 |
卡森.麥卡勒斯 Carson McCullers, 1917-67
20世紀美國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僅次於福克納的南方最出色作家
1917年2月19日生於美國喬治亞州的哥倫布,15歲患風溼熱,但被誤診誤治,後又經歷三次中風,29歲身體癱瘓。1938年她嫁給美國陸軍下士詹姆士.李維.麥卡勒斯,但以離婚收場。離婚後兩人通訊不輟,嗣後又再結婚,終在1953年分手;詹姆士後來自殺身亡。
麥卡勒斯從小展現優異音樂天賦,其母一心栽培成為鋼琴家,無奈由於疾病等因素只能背棄母親期許。1933年,16歲完成公民教育的麥卡勒斯幾乎飽覽家鄉圖書館的小說,托爾斯泰、契訶夫和杜斯妥也夫斯基等俄國文學家給她諸多啟蒙。此時的她已經決心成為作家。17歲,她來到紐約報名註冊茱莉亞音樂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寫作班,卻因籌不出學費無法進入音樂學院就讀。
1940年,23歲的麥卡勒斯憑藉處女作《心是孤獨的獵手》一舉登上美國文壇,成為「最有才氣的新生代作家」。此後麥卡勒斯的小說無一不受到矚目與好評。作品尚有1941年《金色眼睛的映射》;1946年《婚禮的成員》(獲1950 年紐約書評人獎,並改編為舞台劇,搬上倫敦皇宮劇院);1951年《傷心咖啡館之歌》;1958年劇本《美妙的平方根》;1961年《沒有指針的鐘》;1964年《甜似酸黃瓜,乾淨如豬》;以及逝世後於1972年出版的《抵押的心》。
《心是孤獨的獵手》在1968年改編有同名電影;2004年,它登上媒體巨星歐普拉俱樂部(Oprah’s Book Club)推薦選書,光是該年春夏之交即再刷六十多萬冊,重掀一股麥卡勒斯閱讀潮。疾病摧殘身體,成長過程感到的格格不入,以及最終無能成為音樂家的挫敗,這些事件彙化為麥卡勒斯筆下孤獨的人們,她的小說背景都發生在美國南方,每部作品無不貫穿一個同「愛情」一樣不朽的主題──孤獨。從錢鍾書到蘇童,從文藝青年到媒體巨星歐普拉,無一不為麥卡勒斯筆下描述的「孤獨」所著迷。
1967年9月29日,50歲的麥卡勒斯在紐約州尼亞克過世並葬於此地。
譯者簡介 |
陳笑黎
原名陳黎,女,畢業於北京大學世界文學研究所,師從北大著名學者葉朗先生,有大陸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執照,現任職於出版社。除本書外,尚譯有《金色眼睛的映射》(〔美〕麥卡勒斯)、《萬物有靈》(〔荷〕瑪麗亞.德茂特)、《囈語夢中人》(〔英〕亞歷山大.考麥爾.史密斯)和《神箭》(〔奈及利亞〕欽努阿.阿契貝)。現居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