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2 項符合
藝道美學‧靈動思惟 2018李憶含觀象擬真
的圖書
|
|
| 藝道美學‧靈動思惟:2018李憶含觀象擬真
作者:李憶含
出版社:李憶含藝術工作室
出版日期:2018-11-01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精裝 / 202頁 / 23 x 30 cm / 普通級/ 全彩印刷 / 初版
|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目前評分: 評分:
圖書名稱:藝道美學‧靈動思惟 2018李憶含觀象擬真 內容簡介
近來水墨媒材有本土化與國際化的趨勢,就歷史脈絡承傳中,水墨畫在文史哲領域有其高度的發展;就自身精神修持而言,它又能直指人心,臻至天人合一之境界。就臺灣本土文化來看,彩墨畫更具在地審美情感。李憶含藝術承接傳統研究、現代探索與當代實驗,展現了水墨創作的重要性與精彩度。
本書內容的主體架構,為李憶含一百多幅水墨創作與三萬多字專題論文—《體「時」用「中」的思考與實踐》。以其獨特而鮮明自我風格形塑,映對顯性且微密「尊重己靈」意涵。並釐定體時用中的「中」,即為中庸、中觀、中和之道。「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南宋朱熹引程頤言,出自《四書章句集注:中庸章句》)
李憶含水墨創作的理念與精神,重點就在於體時用中的「藝道美學」,以及任運西東之「靈動思惟」,所呈現出的風格和圖式,既是兼具東方「逸興」的情思美感,也似含容當代「神會」之理則意趣,其「凝視」、洞見生命正道及宇宙定理,儼如體證「因實在而存在」的觀照思維。
好評推薦
(以姓氏筆畫為序)
‧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系主任暨研究所所長王哲雄,評李憶含畫作「貫串古今兼顧中西的多元文化創作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教授王友俊說:「李憶含今日這些有思想有旨趣相當感人的製作,實在是一件令人欽佩的事。」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教授吳心荷說:「李憶含對水墨氣韻的營造,嘗試運用各種不同的表現方法,並力求畫面構成的多樣性,都說明了他在現代水墨創作上求新求變的決心。」
‧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李振明說:「李憶含個人獨特的造形語彙,以不譁眾的真誠探討,配合多面向的題材選用,為現代水墨注入一新的生命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教授林仁傑說:「李憶含最可貴的是:他在解構與再建構的過程中,依然透過人文關懷固執地維繫東方藝術的固有特色。」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教授袁金塔說:「李憶含的繪畫呈現具東方精神、當代意涵的臺灣水墨新風貌,並具有文學內容與哲學思想,為現代水墨畫壇揭櫫一新的方向。」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教授孫家勤說:「李憶含將繪畫無痕跡的帶入哲學思想的境界,充實的畫面內容,使其作品不止是美的追求,而有咀嚼不盡的回味,耐人深思,喜而識之。」
‧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梁秀中說:「李憶含以『入古尋新』、『古法今用』的理念,使現代水墨畫有更新的創意。……也從歷覽古中國文明印象中及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文化中去找尋自我的定位。」
‧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系主任傅佑武說:「李憶含近作風格富有哲學意涵,畫面構成採象徵、超現實等表現手法,從觀照自然、體悟人生到自我思維轉化形成主體性創作精神,極為可貴。」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評論博士曾長生說:「李憶含不只是為畫而畫,更是為現今人文,哲學秉持大愛無私的精神,用關懷之情把創作付託新生命一般,源源不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教授曾肅良說:「從玄學的角度來看,李憶含刻意營造的晶瑩剔透的效果,和半抽象或半具象的表現,恰如其分地,呈顯出他對內在性靈的體悟......他的心靈如大圓鏡智觀照出華麗世界。」
‧二十一世紀中國現代水墨畫會會長羅芳說:「李憶含能找到了自我表現和透通人生哲理的思維,確立應追求的方向,他對空間的處理,細膩的手法,揭櫫新的探求理念,相信這是正確的方向。」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憶含
■學歷
2006-201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藝術學 博士
1997-199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創作組 碩士
1979-198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文學士
1983-1984 國立臺南藝術學院造形藝術研究所綜合評鑑合格
■教學經歷
臺北 李憶含藝術工作室 主持教授
靈・上居 – 東方美學思想講堂 理論指導
東方藝術思想理論研究會 理論指導
中華美學史觀創作研究會 理論指導
臺北 國立國父紀念館生活美學班 水墨講師
慈濟大學 臺北社會教育推廣中心 書畫講師
臺北市 河洛漢詩學苑藝術研習班 書畫講師
■主要個展
1987 永遠的太魯─ 李憶含現代水墨畫展(臺北.華視藝術中心)
1989 月世界幻象─ 李憶含現代水墨畫展(臺中.臺中市立文化中心)
1993 臺灣.印象─ 李憶含現代水墨畫展(臺北.師大藝術中心)
1999 人文的關懷:思源.古風.映象─李憶含現代水墨畫展(臺北.臺師大美術系館)
2000 時代.映象─ 李憶含現代水墨畫展(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2000 世紀新展望:自然.東方.本相」─李憶含現代水墨畫展(臺南.永都藝術館、臺北.國父紀念館)
2002 萬象唯心經─ 李憶含現代水墨畫展(臺北.國父紀念館逸仙藝廊)
2003 東方.新象─ 李憶含現代水墨畫展(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藝術中心)
2004 繁華緣夢生─ 李憶含現代水墨畫展(臺北.國父紀念館逸仙藝廊)
2008 阿含經驗:現代荷─ 李憶含當代水墨創作展(臺北.國父紀念館逸仙藝廊)
2010 變異與歸元─ 李憶含當代水墨創作展(臺北.福華師大藝廊)
2012 靈視.幻象─ 李憶含當代水墨創作展(臺北.臺師大德群畫廊)
2012 靈視.幻象─ 李憶含當代水墨創作展(臺北.國父紀念館逸仙藝廊)
2014 彰文教化.八卦新氣─ 李憶含書法藝術創作展(彰化.八卦山大佛風景區 臺灣文化創意中心)
2015 體時用中‧觀象擬真—李憶含水墨藝術創作發表會(臺北.赫聲雲端會館)
2015 山海觀經‧靈智顯見—李憶含書法藝術創作展(臺北.蕙風堂書畫圖書)
2015 煙雨江南‧風華延展—李憶含書法藝術師生作品展(臺北.文學叢林-紀州庵)
2017 東方.凝視─ 2017李憶含水墨藝術跨年特展(臺北.國父紀念館逸仙藝廊)
目錄
一、序文
1李憶含貫串古今兼顧中西的多元文化創作觀|王哲雄
2李憶含的靈動水墨思維演化|曾長生
3靈活運用 ― 激越與迴響|名家推薦
王友俊、吳心荷、李振明、林仁傑、袁金塔、孫家勤、梁秀中、傅佑武、曾肅良、羅芳
二、靈視・幻象─當代水墨作品欣賞
三、論文─體「時」用「中」的思考與實踐|李憶含
壹、前言
貳、全球化思潮下的藝道美學觀
參、有機整體理論的融貫及建構
肆、「靈視・幻象」的理解與詮釋
伍、新文人精神與新人文精神
陸、結論
四、學經資歷簡介
五、生活留真
個人選照|文化考察|藝術交流|教學推廣|研究論述|
展覽聯誼|創作發表|寫生旅遊
六、索引圖錄
序
序
融貫統攝的創作美學觀
「後現代」的這一代,世紀末的徵候尤其明顯,李憶含的創作理念和他的作品就是最好的證明。中體西用、多元文化的思辨,已經讓他跨開東方水墨與西方繪畫之間的藩籬。李憶含的畫作,極富思想性與文學性,他能貫串古今中外的思想和技法,也表現出相當程度的成熟度。──王哲雄(法國巴黎第四大學西洋藝術史與考古學博士)
靈動水墨的思維演化論
李憶含將思想融入在創作的繪畫裡面,讓觀賞的人感覺到他創作的精、氣、神層面。以往一般繪畫追求賞心悅目,只做到了怡情的效果,李憶含認為創作還需要有精神內涵,並且自我鞭策,每一次創作都要超越自我心靈的呈現,他不止是為畫而畫,更是為現今人文,哲學秉持大愛無私的精神,用關懷之情把創作付託新生命一般,源源不絕。──曾長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評論博士)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700801
- 規格:精裝 / 202頁 / 23 x 30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
|
| 作者:王怡仁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8-11-01 66折: $ 1379 | | 作者:許添盛主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6-01-15 66折: $ 660 | |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4-08-01 66折: $ 581 | | 作者:楊吉宗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05-28 66折: $ 198 | |
|
| 作者:荒川弘 出版社:尖端 出版日期:2025-02-06 $ 382 | | 作者:周冠男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7-31 $ 355 | | 作者:小河少年Kawa 出版社:春光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2-13 $ 300 | | 作者:周冠男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4-07-31 $ 355 | |
|
| 作者:傑克.伊格爾 Jake Eagle LPC, 麥可.阿姆斯特 Michael Amster MD 出版社:野人文化 出版日期:2025-02-19 $ 336 | | 作者:墨刻編輯部 出版社:墨刻 出版日期:2025-02-13 $ 279 | | 作者:ざらめ鮫 出版社:長鴻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2-07 $ 150 | | 作者:愛麗絲.詹德隆 出版社:紅樹林 出版日期:2025-02-07 $ 360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