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為我們指出一個關鍵,就是大人們幾乎都缺乏對孩子的行為目的之了解,只著眼在孩子的表象行為。阿德勒說,我們無法直接處理行為或症狀本身,必須了解孩子這個人,才能給予孩子正確的教導。我們要關注的焦點不是「錯誤行為」,而是犯了錯誤行為的「孩子」。
——曾端真,古典阿德勒學派深層心理治療師、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退休教授
這本書雖然是寫給家長和老師看的,而且灌注了滿滿的心理學氛圍,但是卻不因此而顯得艱澀,反而從頭到尾都充滿了對孩子的關愛之心。阿德勒就像是孩子的代言人,他為孩子發聲,寫下他們無法以言語流暢表達的內心劇場,寫下他們如何因大人的忽視或溺愛,而長成今日的模樣……
——丘美珍,媽媽悅讀基地創辦人
這本書是為家長及老師而寫,特別是寫給那些非常用心、希望帶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及規矩的家長及老師們。正因為我們都渴望給孩子最好的,而「最好的」是來自我們大人的觀點,所以總是會有盲點。作者鼓勵我們也從孩子的視角去了解他們的處境,去體會他們因為環境、生理因素或人際互動中嘗到的挫敗感,去了解那些不願意正視大人雙眼的孩子在害怕什麼,去想像那些被貼上懶惰散漫、心不在焉標籤的孩子們,可能是更害怕被貼上無能或愚蠢的標籤。
——許嬰寧,諮商心理師
阿德勒博士是一位相當具有社會意識的心理學大師,在他的個體心理學中,把人視為一個獨立而統一的個體。然後,在社會、學校、家庭等系統與脈絡裡面,看待一個成長中的兒童,如何超越其自卑感,形塑其人格與生活型態,並持續一生地追求優越感與實現自我價值。……我們可以藉著鼓勵,讓孩子將彌補自卑感的力量,用在對家庭、學校、社會產生貢獻,就可以建立其自我價值感。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導讀
歷久彌新的教育觀:為孩子預備好以勇氣迎接人生
曾端真 古典阿德勒學派深層心理治療師、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退休教授
本書貫穿一個概念:勇氣是孩子最重要的人生資產。兒童教育的根本之道是了解孩子的人生風格,並且以鼓勵協助孩子培養勇氣。人生不是坦途,每個人都無法避開困難,必須面對人生任務的挑戰。阿德勒主張兒童教育的目標在於為孩子預備好面對人生任務,和克服生活挑戰的勇氣。
坊間關於管教孩子的書或訊息,有如萬花筒般,絢麗又千變萬化。許多父母和教師面臨的困境是,雖然讀遍了書本知識,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仍然有英雄無用武之憾,也迷失在多如牛毛的管教知能中,無所適從。阿德勒為我們指出其中一個關鍵,那就是大人們幾乎都缺乏對孩子的行為目的之了解,只著眼在孩子的表象行為,因而所用的管教方法上焉者揚湯止沸,下焉者孩子越走越偏。阿德勒說我們無法直接處理行為或症狀本身,必須了解孩子這個人,才能給予孩子正確的教導。我們關注的焦點不是「錯誤行為」,而是犯了錯誤行為的「孩子」。教育孩子的時候,關心人必定要先於處理行為。
阿德勒用深入淺出的故事來說明生命風格,以及如何了解孩子的行為目的。人生風格是主導人生的軸線,有如隱藏在個體潛意識中的領航圖。這張隱藏的人生地圖指出個體所欲前往的目標,以及如何避開所厭惡的處境。個體的目標即其優越感所在,其所厭惡的處境即其自卑感之處,偏差行為或症狀便是他們追求優越感和逃避自卑感之手段。
孩子的錯誤行為是其人生風格偏誤的跡象。阿德勒說人生風格是所有行為的核心根源,幼兒在五歲之前,已然建立了人生風格的原型,父母和教師必須能夠辨識兒童的人生風格是否已經偏誤,並且及時伸出援手。孩子犯錯是氣餒的現象,因此教育孩子不能偏離鼓勵之道,唯有鼓勵,才能讓氣餒的孩子有勇氣修正人生風格,走回正途。正確地了解孩子,謹守鼓勵的態度和技巧,便不會在管教技巧的迷陣中亂了方寸。
阿德勒主張人格的整體性,行為只是整體人格的表象部分,了解孩子必須以整全的人性觀來看待。任何意圖以片面的行為症狀來解釋行為意義的人,將無法看到孩子心理生活的整體樣貌,也就失去了引導孩子的正確方向。對於孩子違規犯過、冷酷無情的行為,如果不了解其行為之目的,很容易祭出處罰的策略。處罰只會讓孩子更強化他們對世界的敵意,更惡化他們的行為模式。以處罰來管教孩子,凸顯出管教者對於人性知識的貧乏。我們需要對孩子有整全的了解,去發現冷酷無情背後暗藏的脆弱心靈。內在脆弱的兒童,對於受傷相對的敏感,有如脆弱的枯枝,輕輕一碰便會斷裂。他們的行為顯示其仍然奮力在保護這根岌岌可危的枯枝,他們不想斷裂。為了自我保護,避免受到斷裂的痛苦,他們需要戴上盔甲,用冷酷無情來武裝自己。這類孩子,需要的是鼓勵,而不是處罰。前者有如溫暖的陽光,讓孩子有勇氣脫下盔甲;後者有如冷冽的寒風,只會讓孩子更握緊武器來保護自己。握緊武器的孩子,正是父母和教師眼中的頑劣孩子,然而大人們並未覺察自己在「製造」屢勸不聽的孩子。
幼兒都會有自卑感,自卑感會激發兒童的創造力,創造出其主觀認定能夠克服自卑感的方法。阿德勒說每個人都是自己人格的畫家,但不是完美的畫家,每個人都會犯錯,也不完美。兒童的認知是建立在對事實的主觀詮釋,而非事實本身;其所創造的補償自卑模式,犯錯的可能性極高。個體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心理問題和障礙,我們必須從兒童的成長史來了解孩童,探求其行為的意義,及其自我觀點、人我觀、和對生活世界的觀點。孩子以這些觀點為立基,創造出補償自卑的行為。孩子的行為都是為了避開自卑感所創造出來的自我保護模式。兒童和成人對於困難的認知有所不同,成人必須用他們的眼睛來看世界,用他們的耳朵來聽聲音,用他們的心來感受世界。教師必須讀懂孩子的心理世界,並且用同理的態度和鼓勵的方法,才能修正他們錯誤的補償自卑模式。
補償自卑的心理機制是潛意識的歷程,小孩自身並不知道。生活中常見成人受困於兒童的偏差行為,生氣地問:你為什麼這麼懶惰?你為什麼要偷竊?你為什麼這麼沒有自信?你為什麼不上學?你為什麼改不過來呢?孩子如果願意說的話,也只能說出表面的原因,他不知道自己的行為目的何在。阿德勒說,我們不能期待兒童能說出答案。找尋答案是教育者的責任。答案就在兒童的人生風格中。
書中說明了兒童如何建構出氣餒的人生風格。犯錯是孩子失去勇氣的現象,只有氣餒的孩子,沒有壞孩子,這是教育者應有的基本常識。這個常識幫助教師在面對孩子的行為時,去除評價的眼光,保持客觀、同理的態度,以平靜的情緒,找到幫助孩子的出口。迷航的孩子,需要予以導航而不是處罰或棄之不顧;氣餒的孩子需要被鼓勵,以協助其重建勇氣。
本書的英文版發行於一九三○年,距今將近九十年,但是讀來彷彿在談近在你我身旁的兒童、青少年、父母與教師。阿德勒的每句金言,溫暖中又帶著當頭棒喝的警醒力道,讓人臣服。有別於讀理論書籍的苦澀、和操作式手冊那般的生硬,阿德勒以說故事的方式,貼緊我們的困惑,娓娓道出阿德勒心理學的重要原理,邊讀邊有解惑的快感,腦海中也不斷地浮出新方法。這本書沒有教我們技巧,但是在阿德勒教育觀的薰陶之下,將能自然地創造出和孩子互動的有效策略或技巧。
教師和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都應以了解兒童為本,如阿德勒所言,正確地了解孩子將比不了解孩子更能好好地教育他們。
推薦序
穿越時空的阿德勒,解密親子因果之旅
丘美珍 媽媽悅讀基地創辦人
我自己成為三個孩子的母親後,一直思考著教養的理路。但是,正所謂「教子無師父」(台語),如今我回顧自己過往超過十五年的親職歲月,與其說,教養是一種科學,我更覺得,教養是一種藝術。
科學跟藝術有什麼不同?我的淺見是:若人人依照「標準程序」執行,都有相同的結果,這就是科學;若人人依照「標準程序」執行,卻有不同的結果,這就是藝術。
這本針對「教養」的心理學講義,是個體心理學家開山祖師阿德勒(Alfred Adler),綜合自己的學術創見,以及對眾多孩子的觀察和分析,所得到的結論。在我看來,這很像執行教養「標準程序」的指導手冊。
一八七○年出生於奧匈帝國的阿德勒,他所創立的學說及應用,這兩年飄洋過海來到台灣,成為暢銷書顯學。這本《阿德勒心理學講義2:兒童的人格教育》,其實是在一九三○年出版的。但是,即使在將近九十年後的今天,閱讀這本書的內容,竟然就像在看當今教養學者的部落格一般,沒有任何違和感!
尤其,以孩子成長的階段來看,阿德勒在書裡提醒了幾個重點,是父母和師長必須放在心上的:
(1) 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最應該克服的心魔是「自卑情結」。
所有的孩子,在大人主導的社會中,都會先以「年幼體弱」的姿態存在,他看到大人都站著而他只能爬行,看到大人可以說話而他不能言語只能哭鬧,他確知自己處於不成熟的生命階段,因而感到自卑。因為內在的驅力促使他想要擺脫這種自卑感,學習更高階的肢體動作及表達方式,以進化到更優越的階段。
阿德勒對於「自卑」給予正面評價,他認為,正因為我們感到自卑,才有動力追求優越,從小到大皆是如此。
適度的自卑,是進步的動力;但過度自卑,卻會扭曲孩子的心靈,讓他們企圖尋找可以快速成功的捷徑,最後有可能誤入歧途。
同樣的,為了克服自卑,孩子想要努力提升自己,雄心大志油然而生。一般來說,大人會激勵孩子挑戰遠大的目標,但是,阿德勒提醒,長期被膨脹雄心驅使的孩子,會感受到強大的壓力,因此失去身心均衡。
在過與不及之間,如何陪伴孩子成長,這正是大人的智慧。
(2) 影響孩子這一生命運的,不是他的天賦,而是他的人格。
阿德勒提醒,孩子未來的發展潛力,不是由天賦決定的,也不是由客觀環境決定的,而是由他的人格(personality)決勝負。換言之,天賦再高的孩子,如果沒有正面的人生觀以及世界觀,就很難將自己的天賦發揮得淋漓盡致。
阿德勒提到,孩子從出生起,就不斷地追求發展,追求偉大、完善和優越的希望願景。在追求的過程中,因為他的目標和思考互動的結果,形成了人生風格(style of life)。
阿德勒認為,一個人的人生風格通常在四歲到五歲就已經確定下來。在這段時間,孩子因為所見所聞,培養出社會情感,和必要的社會適應能力。大約在五歲時,他對世界的看法就已經固定下來。
看到阿德勒這麼鐵口直斷地提出五歲看一生的主張,我有點訝異。但是回顧自己家裡孩子的成長歷程,卻也不得不同意,每個孩子的確都有自己個性的基調。但是,我認為,即便是同類型的人生風格,也有「原始」與「圓融」之分,這就是教養與教育所能著力之處。
如果孩子在幼兒階段能夠受到大人的鼓勵和輔導,不斷克服自卑感,發揚天賦,超越自己固有的能力,就能建立對自己的信心,由此建立影響一生、正面的「人生風格」。
(3) 孩子真正的自我,是一幅有跡可循的畫作,而他才是作者。
有些大人誤以為自己手上握著畫筆,可以自由隨意地描繪出孩子的理想面貌,卻忽略了每個孩子才是他自我畫像的作者。
阿德勒認為,孩子從小到大,在以下這三個面向,最能表現真正的自我:
1. 人際關係(群己):如何結交朋友,與人相處?
2. 社會分工(志業):如何投入和運用自己的一生?
3. 親密關係(愛與被愛):如何和異性相處?
由孩子的行為可以看出他真正的性格、真實的自我,因為人格具有一致性,絕不會自相矛盾。對大人來說,孩子真正的樣貌,就彷彿是一個待解的謎,只能發現而無法重生。任何基於善意而加諸孩子身上的幫助,必須在解謎之後才能真正奏效。
沒有人立志要過不幸褔的人生,透過群己、志業、愛與被愛這三個環節,正是實踐人生幸福的方法。從年輕到年老,孩子和我們一樣,追求一種被愛且利他的旅程。
這本書雖然是寫給家長和老師看的,而且灌注了滿滿的心理學氛圍,但是,卻不因此而顯得艱澀冷淡,反而從頭到尾都充滿了對孩子的關愛之心。在字裡行間,阿德勒就像是孩子的代言人,他為孩子發聲,寫下他們無法以言語流暢表達的內心劇場,寫下他們如何因大人的忽視或溺愛,而長成今日的模樣……
這無疑提醒了大人,教養其實是一段親子互動的旅程,而且昨日之因,將長成明日之果。所以,今日的你,如何拿捏教養及陪伴的分寸,正展現了身為大人的智慧。
反覆翻閱這本書之後,發現九十年前的古人,與九十年後的我們,內在的心靈世界竟然如此相似。而阿德勒準確、穿梭時空般的,洞悉這個心靈世界的脈絡和紋理,如此寫成這樣一本既詩意又通達的教養之書。這位身高只有一五五公分的古人,腦中所擁有的,這種創造經典的智慧,正是使他成為心理學大師的主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