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韓國電影黃金20年不斷登峰造極的關鍵秘辛!
影迷必看、韓迷必看、有志投入影視娛樂產業的職人/創作人非看不可!
揭開韓國電影在刷新本土票房、海外市場拓展與囊括國際殿堂大獎,不斷登峰造極的關鍵秘辛!
韓國電影一直是台灣電影市場復甦最好的參考範例,為何我們總是停留在遙望,忽視更進一步的探討與落實?
《與神片同行──走過韓影黃金20年》是一本集作者黃孝儀在電影圈工作20年間的種種血淚交織經驗而成的書,提供了大量專業卻平易近人,同時不失嚴肅的內容,帶所有的影迷與從影人員走過韓國電影黃金20年,一窺韓國電影發展史,看看韓國影業是如何從不被政府重視,甚至被壓榨的黑暗時期,一路谷底反彈,到現在搖身一變成為能媲美好萊塢大片實力的黃金時期。
本書誕生的一大起源來自作者在業界長期打滾下,感嘆台灣影業的故步自封與前途不明的未來,因此希望能借鏡在亞洲擁有和台灣類似條件卻逐步成長到揚名國際的韓國影業,讓台灣相關從影人員或有志於投入影業的人有個良好的範例指引,刺激國片產業往正確方向前進的動能,更期盼台灣電影終有一天能如韓國電影般讓全世界的人都看到,往更具國際競爭力的未來發展!
作者簡介:
黃孝儀,筆名艾爾,在國內影視娛樂行銷實戰經驗近20年,擅長各類宣傳活動規劃與永續性品牌經營策略執行,曾任華聯國際發行部總監、國片《白蟻:慾望謎網》行銷發行總監、喜滿客影城營運長、可樂電影公司總監、台北電影節-節目組副理,並在CatchPlay、春暉電影台與多家電影公司擔任要職,主導發行中外影片超過1000多部。
曾任網路電影刊物《放映周報》的創辦人與主編近三年,並曾擔任《時報周刊》與《年代雜誌》等影評專欄主筆。
近年致力於韓國電影在台灣市場的引進、包裝與行銷發行,同時將對韓國電影突飛猛進的深入觀察與互動心得,透過專欄文章、校園巡迴與主題講座形式推廣。
著有《驚悚100》(時報出版),為國內第一本恐怖電影介紹專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前輩新星齊力推薦
「本書條理清楚,分析詳盡,非常值得參考」from《藍色大門》《危險心靈》著名影劇導演 易智言
「台灣電影人值得參考借鑑的讀物」from《紅衣小女孩》《目擊者》票房名導 程偉豪
「想認識韓國當代重要的創作者導演們,絕對要看看這本書」from知名影評人 膝關節
名人推薦:前輩新星齊力推薦
「本書條理清楚,分析詳盡,非常值得參考」from《藍色大門》《危險心靈》著名影劇導演 易智言
「台灣電影人值得參考借鑑的讀物」from《紅衣小女孩》《目擊者》票房名導 程偉豪
「想認識韓國當代重要的創作者導演們,絕對要看看這本書」from知名影評人 膝關節
推薦序
第II章
你必須打破的韓國電影「五大迷思」-只是一時興起的韓流現象?
【迷思5】韓國電影崛起是因為近年青少年流行聽K-pop、著迷偶像團體,而上班族也熱衷於追夢幻韓劇等一窩蜂現象所帶動,並非韓國電影水準較高或產業效能的整體提升?
這也是個人在台灣從事韓國電影發行時最常遭遇的質疑或成見之一,尤其在韓國電影尚未在國際獎項或海外市場獲取廣泛肯定的階段(約在2005~2016年期間,雖然韓國電影在當時已進入類型發展的全盛期,在韓國當地更是不斷締造觀影人次新高的躍進階段),由於這段時期無論是K-pop韓國偶像團體或是韓劇的海外拓展都已相當成功,且有效地取得了亞洲地區新世代族群的關注與風靡,因此當時台灣或其他亞洲地區的韓影發行,的確必須仰賴偶像粉絲或韓劇明星元素的加持來拓展基本票房。反而是在韓國本地相當受到好評與賣座迴響的商業或得獎大片,在台灣院線市場只能以小規模發行甚至無法被片商引進,其高質感內容或藝術價值更因此受到忽視或貶抑,被部分影迷或業者視為偶像熱潮的延伸效應,不足以觀之甚至只是短暫現象。也因此這個階段有很多對韓國電影發展具關鍵影響力的作品因缺乏上述元素,從未被引進台灣市場或只有被購進DVD或電視版權,無法真正讓台灣觀眾與創作者見證韓影成長的軌跡。這也是個人為何透過舉辦韓流主題影展,或與金馬和北影等影展選片合作等包裝途徑,盡量讓傑出作品得以被更多觀眾在大銀幕看見的使力主因。因為若不能見證這些改變韓國電影發展與市場的類型革新作品,將更難理解韓國電影在當地市場撥雲見日、穩定抗衡好萊塢大片勢力的關鍵成因。
不過,若韓國影視娛樂文化產業不是整體性的提升,的確更難讓在韓國本地位階堪稱領頭羊的電影產業作品,引進到海外市場。當然這也一直是近期韓國娛樂文化產業的發展強項,它走的是一條龍式垂直和平行面的全方位提升路線:透過韓劇的廣泛輸出影響力,包裝韓流明星、偶像、音樂與觀光帶動,同時也運用韓國音樂與偶像團體在海外的粉絲號召力,注入到影視作品中吸引借力使力的矚目與市場拓展。到底是魚幫水還是水幫魚,其實已非重點,全面性的娛樂產業能量提升皆能帶來彼此加分的效益,擴增進軍海外市場的切入點與籌碼。但必須打破這個迷思的原因在於,韓國電影的質量提升其實並非靠著韓劇或K-pop的成功輸出才被帶動,韓國進戲院的電影觀眾依舊是要求最嚴格的一群消費者,因此紮實的劇本、導演敘事功力、和演員感染觀眾的演技實力,始終是這段期間韓國電影找回市場認同的關鍵。在當地市場具有最高票房號召力的往往不是韓劇男神或韓流偶像,而是不完全靠外型取勝的演技派明星(如宋康昊、崔岷植、黃正民、河正宇、薛耿求……等),即使是人氣超高的韓劇明星或K-pop偶像,在跨入電影領域時往往也得先從配角開始演起,證明了演技實力後才逐步邁向挑大樑主角的位置。對電影質感和演技實力的重視,不僅反映了韓國電影圈極高的地位門檻,也是韓國電影對品質有頂尖要求的展現,而這樣不走捷徑的質感堅持,的確換得了今天在國際影壇地位的全面翻升。海外權威媒體或影評人如今絕不會認為韓國電影只是流行潮流的速成產物,因為他們早已佔據各大世界影展競賽或類型電影突破的旗艦級地位。而在國際間重要性與質感位階都更勝於大受歡迎的韓劇,即便在亞洲地區沒有如此威力也已跟韓流音樂並駕齊驅地逐步主導著全球市場潮流。相較於任何當紅小鮮肉男星或網紅女神都可以直接躍上大銀幕擔綱主角的華語電影現象,韓國電影產業對電影質感和演技實力的嚴謹要求,在長期市場提升力相較下,確實也是用長期市場提升力相較下必須借鏡之處。
第III章
韓國電影逆轉勝的「十大關鍵」-從文化政策、回歸市場到品味教育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
我常用這句老生常談的話來解釋韓國電影這二十年來從谷底攀升巔峰的背後意涵:其實說穿了,就是沒有任何秘辛或速成之道。但誠如前一章節所述,一個產業的成功絕對有其必須參考借鏡之處,尤其是和先天條件與後天競爭環境都和南韓如此類似的台灣電影產業,我們除了必須打破對韓國電影既有的既有迷思外,更需要深刻研究和付諸實行他們這二十年來不斷從挫折、失敗和成功突圍過程中習得的關鍵元素:付出足夠的時間、耐性和突破性作品,去印證和扭轉本地與海外市場對台灣電影的既定認知。而回歸專業主導和市場導向的正確衝刺方向,絕對比只是單純不斷地拍出成效停滯不前的新作品來得更有價值。個人以這二十年來實際引進發行與觀摩韓國電影的心得,加上同時參與台灣電影發行與籌備本地影展的經驗,歸納出十大最關鍵的韓國電影逆轉勝策略。雖然礙於篇幅與一般讀者的接受度考量,在細節上只能點到為止,但仍深切的希望帶給本地影迷、影人與產業工作者更深一層的省思。無論是已經付諸實力,或尚未有具體落實的方法,都能化為在本地具體執行的策略或know-how。在付出一定時間和有志一同的創作者們共同耕耘下,開花結果之時相信仍指日可待。
【關鍵 1】落實方向正確的政策執行-彰顯國家對電影文化軟實力與專業領域的重視
韓國政府對電影、娛樂和文化產業的扶植與重視,讓全方位的娛樂產業能有今天耀眼的出口獲利,儼然是不爭的事實然而,鮮少人知道,韓國政府對國產電影的過度保護與嚴格審查(包括上一章所提到的朴正熙掌權時代的配額制度),當時打著提振國產電影口號鼓勵「健康光明」題材的「國產優良電影獎勵制度」和排除進口片勁敵的《電影法》,不但讓韓國電影發展走向了最粗製濫造的灰暗期(因為沒有優質的外國電影對手),
不少為取得補助資源的電影公司,更淪為政府獨裁政權思想控制的打手。毫無吸引力或質感的喜鬧劇無法反映觀眾的心聲與喜好,反而讓韓國電影走向了最黑暗的時代。直到金大中執政後,廢除審查制度的《電影法》並逐步撤除造成國產電影市場競爭力降低的配額制度後,他就任期間所頒布的《電影振興法》以及隨之在1999年成立的民間法人機構「電影振興委員會」,才是韓國電影得以撥雲見日、逐漸展現本土市場和海外市場吸引力的關鍵發展。
以韓國為鑑,其實政府的電影扶植法案不能是盲目地保護國產電影:因為商業電影本來就要直接面對市場喜好,更要想到與好萊塢等外來進口電影得以對抗的強項,不能倚賴政府施壓的鎖國方式來排除競爭,這只會使國產電影距離市場愈來愈遙遠。《電影振興法》最大的特色就是扶植民間企業投資電影,但商業電影不會獲得政府補助,必須自己找到資金和吸引觀眾進場,但政府可提供電影業者較低利息的貸款(需繳還)。不過由於2000年後韓國商業電影已全面起飛,因此找到資金對主流公司來講不成難事,但如何持續拍出吸引觀眾的題材且求新求變則成為關鍵。這個政策方向讓民間主流電影公司為了回收盈利真正去找到觀眾,不再拍攝速成粗糙只為獲得補助的作品-個人認為才是政府在一個自由營利市場中應扮演的角色。當然,韓國政府仍有補助金可申請,但是專屬於新銳導演、獨立製片和藝術電影項目。這些項目很難籌資或在票房上回收,但培植有能力展現創意與潮流的新血,必須靠著這些年輕導演和獨立製作先從低成本製作去創造練兵和矚目機會。因此政府提供這領域的補助讓人才不會呈現斷層,資源也不會永遠掌握在既得利益者或資深名導上(相對新銳導演,他們已有很多取得投資的管道)。比起將納稅人的錢交給已有籌資能力的名導或主流公司,亦或者直接將龐大預算提供給毫無執行經驗的新手導演去執掌商業作品,「電影振興委員會」運用國家補助資源的分配方式,顯然比起台灣現行的輔導金制度更加務實。此外,韓國還有更多的資源投注在電影實務教育與海外市場推展上,這在本章節接下來幾點會再做簡述。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從韓國電影輔助政策的演變,更清楚地可以看到這點。對的政策會讓市場導向正確的循環,讓拍出優質商業作品的公司和創作者持續生存,而資源也不會被少數人把持,持續讓不具先天優勢的新血有機會投入產業和市場,但也不會讓他們一步登天,而是從低成本製片開始,學會掌控預算和拍出令人驚豔的創意。韓國的電影政策核心是官方不干擾題材創作、也不盲目地衝刺產量,而是將市場機制全面開放,設立專業且周全的人才保護網,將得來不易的補助金交到最需要的對象手上,最終市場和觀眾會決定哪些好的作品、公司和創作人才應該持續獲得機會。這也是個人從事市場發行這麼久,深感韓國在國產電影政策上相較台灣現行輔導金制度,對提升國片市場競爭力更值得借鏡參考之處。
第II章
你必須打破的韓國電影「五大迷思」-只是一時興起的韓流現象?
【迷思5】韓國電影崛起是因為近年青少年流行聽K-pop、著迷偶像團體,而上班族也熱衷於追夢幻韓劇等一窩蜂現象所帶動,並非韓國電影水準較高或產業效能的整體提升?
這也是個人在台灣從事韓國電影發行時最常遭遇的質疑或成見之一,尤其在韓國電影尚未在國際獎項或海外市場獲取廣泛肯定的階段(約在2005~2016年期間,雖然韓國電影在當時已進入類型發展的全盛期,在韓國當地更是不斷締造觀影人次新高的躍進階段),由於這段時期無論是K-pop韓國偶像團體或是韓劇的海外...
作者序
“電影不僅僅是最雅俗共賞的藝術創作
更是主掌國內消費水平與海外出口進帳的重要經濟來源
無形之中,也在運用娛樂與文化強大的感染能量,輸出和接軌世界
文創內容產業強大的國家,始終走在全球經濟市場的前端
所以,振興電影產業不只是文化軟實力
更是影響全世界觀點的「國力」”
個人身為一位剛好在2000年投入影評專欄寫作、進而投身電影宣傳與引進發行的市場操盤者,同時參與了多部國片、歐美、日韓片的市場包裝發行工作超過18年,必須承認自己也從完全不看韓片逐漸走入以引進韓片為重心的歷程,期間與台灣市場通路、電影相關同業、以及最重要的各世代觀眾親自接觸的過程,讓我興起了必須完成此著作的決心。選擇以韓國電影為引進重心其實對個人而言一直都不是全然的市場考量(在2016年以前韓國電影在台灣市場平均市佔率不到5 %,當時比日本電影和歐洲電影還小),但這一路以來見證了韓國電影的崛起與突圍,無論是作為一個熱愛好電影的觀眾,還是對台灣電影突破困局有所期待的發行商,兩個身分和角度都讓我更加覺得韓國電影的經驗絕對需要台灣產業與觀眾深刻地挖掘與觀摩,而且不能再停留於一言以蔽之的偏見(例如韓國是靠政府補助國片或韓國人愛用國貨的狹隘結論),作為一個電影工作者,要了解一個國家的電影產業,絕對不能只是概括地單看政策、數字、或短期趨勢,因為文化與娛樂產業的成功,一定是從好的內容不斷累積而成,因此本書將從身為一個近20年來不斷與本地市場數字搏鬥、同時也不斷發行台灣電影、並致力於引進和見證韓國電影產業蛻變的實務面角度,全面性地分析和解讀韓國電影的崛起關鍵。
韓國如何靠著精準的娛樂潮流思維,兼顧市場需求與文化創意的發展核心,靠著一部又一部在類型中打破公式的電影傑作,創造不僅能在當地市場與好萊塢大片抗衡,甚至改寫韓國電影海外票房與國際評價的嶄新篇章!背後隱藏的不只是韓國娛樂工業化危機為轉機、發揚軟實力外銷價值最大化的know-how,更提供了好萊塢巨資電影壟斷趨勢下,全球國產電影(包括其他形式藝文創作者)撥雲見日的突圍法則最佳示範。從韓國影史發展軌跡、產業改革關鍵方向、重要事件與新世代大師、一直到重要作品所帶來的創作面躍升,希望深入淺出、直搗核心但盡量不流於艱深理論的切入點,能幫助影迷和產業更正視韓國電影產業關鍵勝出面向。而個人的期許是讓這本書成為一般影迷和對韓國電影未曾深入全盤了解讀者們的起點,未來還能更進階地用一系列作品或論壇深究每個關鍵點的執行細節。不僅觀摩韓國影壇成功抗衡好萊塢重金文化壟斷全球市場的策略與傑作,更進一步刺激台灣本土電影產業與創作者找到更值得借鏡和找回觀眾信心的發展方向。
“實際投入國片市場行銷與韓國電影發行的過程十餘年
這本書是個人對照和參與兩地電影發展的心得與研究
沒有艱深的理論,沒有速成的教條
只有回歸市場和作品好壞的對策與反思
韓國電影一直是台灣電影市場復甦最好的參考範例
為何總是停留在遙望,忽視更進一步的探討與落實?
提升國片競爭力,不能只看好萊塢電影(全球化的經濟基礎實在有太大差距)
不能只回顧台灣新電影獲獎無數的輝煌年代
更不能只倚賴外資或跳過本地市場觀眾的考驗
忽視一直在流失信心的本地觀眾喜好
一昧地鼓勵創作和提升產量,只會繼續阻礙好片被拍出或看見的機會
我希望這本融合個人市場血淚交織經驗的作品激起討論
無論是獲得批評、開啟辯論、或是給予迷惘的新世代電影人啟發
至少韓國電影是一個絕對值得深入理解和借鏡的發展方向
即使這未必一定是標準答案(……但為何一定要有標準答案?)
但至少絕對會是一個刺激國片產業往正確方向前進的動能
而這本書,我期待只是一個停止忽視「過程」重要性的起點!”
“電影不僅僅是最雅俗共賞的藝術創作
更是主掌國內消費水平與海外出口進帳的重要經濟來源
無形之中,也在運用娛樂與文化強大的感染能量,輸出和接軌世界
文創內容產業強大的國家,始終走在全球經濟市場的前端
所以,振興電影產業不只是文化軟實力
更是影響全世界觀點的「國力」”
個人身為一位剛好在2000年投入影評專欄寫作、進而投身電影宣傳與引進發行的市場操盤者,同時參與了多部國片、歐美、日韓片的市場包裝發行工作超過18年,必須承認自己也從完全不看韓片逐漸走入以引進韓片為重心的歷程,期間與台灣市場通路、電影相關同...
目錄
推薦序
前言-揭開韓國電影刷新本土票房、海外市場拓展與囊括國際殿堂大獎,不斷登峰造極的關鍵秘辛
▓第I章-韓國電影從低谷到起飛
重要大事紀
▓第II章-只是一時興起的韓流現象?
你必須打破的韓國電影「五大迷思」
▓第III章-從文化政策、回歸市場到品味教育
韓國電影逆轉勝的「十大關鍵」
▓第IV章-新浪潮的重要推手!
你必須認識的「六大韓國新浪潮電影巨擘」
李滄東
朴贊郁
金知雲
奉俊昊
崔東勳
李濬益
▓第V章-承先啟後,進階演化!
啟發韓影新時代的先鋒v.s.不斷突破新局的新秀
◎開啟韓影改革風氣的啟蒙前鋒
林權澤
鄭智泳
金基德
洪常秀
姜帝圭
康祐碩
郭在容
許秦豪
尹濟均
| 特別提及 |
金成洙
郭暻澤
林常樹
金相辰
李廷香
李在容
安兵基
◎將新浪潮精神進階演化的後起之秀
李 翰
金容華
朴珍杓
張 勛
姜炯哲
羅泓軫
黃東赫
柳承菀
| 特別提及 |
張 鎮
庾 河(柳河)
林順禮
宋海星
李胤基
閔奎東
金成勳
朴勳政
▓第VI章-從一部部傑作中突破的王道之路!
了解韓國電影工業登峰歷程,你必須要看過的百大里程碑
動作/警匪/幫派
浪漫愛情
驚悚/懸疑/恐怖
喜劇/溫馨
劇情/社會寫實/政治
奇幻/科幻
歷史/戰爭
藝術電影
附註[1]韓國影視明星通用譯名v.s正名對照表
推薦序
前言-揭開韓國電影刷新本土票房、海外市場拓展與囊括國際殿堂大獎,不斷登峰造極的關鍵秘辛
▓第I章-韓國電影從低谷到起飛
重要大事紀
▓第II章-只是一時興起的韓流現象?
你必須打破的韓國電影「五大迷思」
▓第III章-從文化政策、回歸市場到品味教育
韓國電影逆轉勝的「十大關鍵」
▓第IV章-新浪潮的重要推手!
你必須認識的「六大韓國新浪潮電影巨擘」
李滄東
朴贊郁
金知雲
奉俊昊
崔東勳
李濬益
▓第V章-承先啟後,進階演化!
啟發韓影新時代的先鋒v.s.不斷突破新局的新秀
◎開啟韓影改革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