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15 項符合

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從社會邊緣到劍橋博士的震撼教育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6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在ReThinking pod...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3/05/06
在ReThinking podcast聽到作者訪談,於是找了這本書來讀。讀的時候想起《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以及《隱谷路》,這幾本都是以宗教家庭為場景,談其中的躁鬱症。也可說是揭露了宗教的另一個面向。宗教不是只有勸人為善這個陽光面向,還有少被提及的陰影面向,那就是人格中狂熱、偏執、...
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從社會邊緣到劍橋博士的震撼教育 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從社會邊緣到劍橋博士的震撼教育

出版日期:2019-04-23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TAAZE 讀冊生活
圖書名稱: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從社會邊緣到劍橋博士的震撼教育





垃圾回收廢鐵場長大、十七歲才第一次上學的女孩,從社會邊緣到劍橋博士的震撼教育


《紐約時報書評 》評選2018年度十大好書╱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年度最愛書籍╱比爾.蓋茲假期推薦書單╱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自傳類獎項入圍╱美國筆會珍.史坦新書獎入圍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波士頓環球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


在劍橋博士學位顯赫的學歷背景之前,泰拉卻有個異於常人的成長經歷。十七歲才踏進人生中第一所學校,九歲才拿到出生證明,她沒有任何醫療紀錄,也沒有任何入學紀錄。在拿到出生證明前,就州政府及聯邦政府的定義來說,她並不存在。當別的小孩在上學,她在父親經營的垃圾場裡回收破銅爛鐵,當別的傷者上醫院就醫,她們家不論車禍、挫傷、腦震盪、砍傷、燒傷,再怎麼嚴重都在家用草藥醫治。十七歲靠自學考過美國大學學科測驗 ACT,申請進入楊百翰大學……

作者泰拉將這段難以想像、從社會邊緣爬到劍橋大學的經歷,寫成了一本撼動人心的回憶錄《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2018年二月在美國出版後,隨即高踞《紐約時報》及亞馬遜網站暢銷榜,她也上遍各大媒體接受專訪,成為美國今年春天最有話題的一本書。許多書評家都將這本書跟2016年傑徳.凡斯的暢銷回憶錄《絕望者之歌》相提並論。

《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是一名有著鋼鐵般意志的女性翻轉人生、急起直追的故事,是她原生家庭與國家機器為敵的故事,也是對於教育不足或過度的省思。因為受教育,泰拉找回了自我價值與說出自己故事的權力。
維斯托出色的回憶錄體現了勇氣和自立自強的精神。排行最小的老七,作者在愛達荷出身長大,她的家庭深信末日即將來臨,與社會脫節,以致她甚至沒有出生證明,生平第一次上學就是上大學。對她而言,上大學並非理所當然;在家時,閱讀就是讀聖經和摩門經,童年多半都在幫忙父母,亦即無照的產婆母親和經營回收廢鐵場的偏執狂父親。敘述成長經歷、以及如何克服萬難(最後拿到劍橋大學的歷史學博士學位),維斯托接受挑戰,與家人漸行漸遠。最後的成果就是一本書,這本書見證了難以抑制的求知慾。

本書特色
在這個不斷高喊「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的年代,泰拉的經歷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對照組。她不僅輸在起跑點,甚至晚了別人十年才起跑,從沒受過正規教育的她,在短短十年完成一般受過正常教育的人無法達到的學術成就。
雖然泰拉的父母沒有提供她教育機會,從小灌輸她「自學的能力與責任」,這讓泰拉終身受用。她的自學歷程也點出了過度依賴教育機構與制度的盲點。因為將自學的主導權完全交給教育機構,也等於是將自己的興趣與學習力交由他人掌控。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在垃圾場長大的童年,二建立自我階段,三是自省與反思。

在那樣遠離文明的山區,不看醫生、也不到醫院生小孩的人不在少數,因此泰拉母親的接生與草藥生意愈做愈大,加上家裡有七個孩子要顧,等到泰拉出生時,家裡所謂的「自學」課程早已停擺。泰拉從小就幫忙母親製作草藥、跟著母親接生、在垃圾場做分類,她沒受過任何有系統的教育,家中僅有的幾本百科全書及歷史、科學書籍早已破爛過時。缺乏教育機會,再加上摩門教義對女性的約束,15歲前的泰拉認為自己的未來就跟母親一樣──會接棒成為接生婆及草藥師,會早早結婚,在父親農場的一角蓋自己的房子,生一群孩子,就這樣過一生。
她的世界就是父親建構的世界。她甚至得忍受一位精神失常、有暴力傾向的哥哥對她肢體及言語霸凌,父母卻視而不見。當泰拉決心不再粉飾太平,父母及兄姊們卻站在哥哥那邊,指責泰拉才是說謊、被文明污染心智的瘋魔。
唯一逃家自學考上大學的哥哥泰勒鼓勵她違背父親的無教育原則,離家上學,「你在家裡待得愈久,愈沒有離開的機會。」在泰勒的薰陶下泰拉逐漸起蒙,決心苦讀大學入學考ACT,白天在垃圾場撿破爛,晚上偷偷在房間苦讀,終於於以28分考上楊百翰大學,她的人生從此走上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脫離那樣的家庭,泰拉才得以脫離她從小「被定義」的一切,透過外面的世界和教育,她建立的不是學術聲望,而是一個能為自己說話、有自信、能思考、具批判力的「自我」。
身為摩門教徒的泰拉坦誠,成長過程中曾對摩門教一夫多妻的歷史,以及約束女性自我實踐的教義感到不安,如今受過教育的她,自許為摩門女性主義者

她想要告訴女性,你的歷史只有你自己能寫、改寫。

作者簡介:

泰拉.維斯托 (Tara Westover)

1986年出生於愛達荷州。2008年畢業於美國猶他州鹽湖城的摩門教知名大學楊百翰大學,是該校建校以來第三位獲得「蓋茲劍橋獎學金」的學生;2009年,她在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拿到碩士;2010年成為哈佛大學的訪問學人;後來返回劍橋,在2014年拿到英國劍橋大學歷史博士學位。本書是她的第一部作品。

tarawestover.com

Facebook.com/WestoverTara

Twitter: @WestoverTara

譯者簡介:

林師祺

政大英文系畢。曾任報社編譯、記者。跨入譯界以來,穿梭不同時空,體驗各色人生,樂此不疲,因而轉任專職譯者。

譯有《男孩裡的小宇宙》、《失物招領》、《後窗的女人》、《惡鄰》、《蘿西效應》、《16歲的最後心願》、《如果我留下》、《戀愛挑戰書》及《莎士比亞三姐妹》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美國前總統 歐巴馬

微軟創辦人 比爾.蓋茲

虎媽 蔡美兒媒體推薦:「故事精采,發人省思。人人都會喜歡,比傳聞更棒。」──比爾.蓋茲Bill Gates

教人屏氣凝神,肝腸寸斷又發人省思——在我所讀的書中是前所未見。《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從社會邊緣到劍橋博士的震撼教育》敘述少女如何逃出暴力和情感勒索的牢籠。本書著墨家庭之愛與家庭所帶來的痛苦,描述靈魂的韌性以及教育改變人生的力量。我已經多年沒讀過這麼棒的書,維斯托也是難得一見的天才作家。 ──《紐約時報書評》虎媽蔡美兒(Amy Chua)

這本自傳精采地證明...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第一章╲擇善

我最深刻的記憶不是回憶,而是我的想像,只是我後來當它真實發生過。之所以有那個記憶是父親鉅細靡遺講述一個故事,當時即將進入六歲的我,和哥哥姊姊各自建構出栩栩如生的畫面,其中摻雜著槍聲、叫喊。我的版本有蟋蟀聲,因為我們一家擠在關了燈的廚房,躲避屋外眾多聯邦探員,那時傳來蟋蟀聲。有個女人伸手取水,背後還映著月光。槍聲的回音彷彿皮鞭落地,她也應聲倒下。記憶中,倒下的永遠是母親,懷裡還抱著一個寶寶。

寶寶的出現一點也不合理,因為我是她七個子女中的老么。但我說過,這件事情從未發生。

父親敘述這...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這本書不是摩門教的故事,也不講述任何宗教信仰。書裡提到各式各樣的人,有些是信徒,有些不是;有些很善良,有些不善良。作者不認為兩者之間有任何正相關或負相關。

以下根據字母順序列出書中化名:艾倫、奧黛莉、班哲明、愛蜜莉、艾琳、費兒、金恩、茱蒂、彼得、羅柏、羅蘋、莎蒂、珊儂、翔恩、蘇珊、凡妮莎。

前言

我站在穀倉旁邊的廢棄紅色火車廂上。風吹得頭髮遮住我的臉龐,寒意灌進上衣領口。山邊這裡的風勢很強,彷彿山岳本身會呼氣。底下的河谷一片祥和靜謐。此時此刻,我們的牧場舞動著:在氣流轉變之間,沉重的松樹緩緩搖擺...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自序 10
前言 11

第一部 PART ONE
1. 擇善 16
2. 產婆 27
3. 米色鞋子 38
4. 阿帕契女人 46
5. 老實苦幹的髒汙 55
6. 盾牌、堅壘 69
7. 耶和華必預備 83
8. 小小娼妓 92
9. 在他的世代是個完人 100
10. 上帝的羽翼 109
11. 直覺 115
12. 魚眼睛 122
13. 閉口不言 131
14. 我的雙腳已不在地面 143
15. 不再是孩子 154
16. 不忠的人,反骨的神 165

第二部 PART TWO
17. 守安息日為聖 176
18. 鮮血與羽翼 184
19. 起初 192
20. 父執輩的敘述 199
21. 美黃岑 207
22. 低語的、吶喊的 ...
顯示全部內容
圖書評論 -   評分:
 在ReThinking pod...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3/05/06
在ReThinking podcast聽到作者訪談,於是找了這本書來讀。讀的時候想起《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以及《隱谷路》,這幾本都是以宗教家庭為場景,談其中的躁鬱症。也可說是揭露了宗教的另一個面向。宗教不是只有勸人為善這個陽光面向,還有少被提及的陰影面向,那就是人格中狂熱、偏執、排他等個性,可能在宗教的場域中強化到極致。

雖然多數教友都不會這麼偏激(例如作者的其他親戚看起來都只是平常的教友),但少數人會混淆了現實與想像,並且以此教養子女。作者呈現出在這樣家庭長大的小孩,要建立自己的現實觀,是多麼艱難(其中探討了家暴問題,寫得很精彩,明明是受虐者,卻可能合理化受虐的行為,而不願離開)。(村上春樹的《1Q84》也是處理類似的主題,女主角青豆是在極端的宗教家庭長大)

後來她掙扎於究竟是親情可貴?還是用自己的眼睛看見世界可貴?她選擇了後者。當爸爸去她學校要帶她悔改認罪回家,跟她說受教育就是被魔鬼洗腦,她心中說,用自己的眼睛看見世界是多麽可貴的事。

換句話說,她表達出受教育(如英文書名,Educated)就是從被動的現實觀,轉為主動的現實觀。

讀完之後倒是想問作者幾個問題,
(1) 作者是自學完成高中以前的學業,她是否覺得自學者的主動性較強?以及如何看待學校教育的被動性?(大部分的學校教育都只是按表操課,而不是為了喚起主動學習的動機)

(2) 作者會如何建構自己的家庭觀?以及如何教養自己的小孩呢?

(3) 作者覺得宗教是什麼?會給自己的小孩接受怎樣的信仰?
 這本書完全不是在跟你講怎麼自學...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2/05/25
這本書完全不是在跟你講怎麼自學,當初買來時,因為只看書名以為這是本自學的勵志故事,殊不知,完全不是這樣,這是本自傳,自學在裡面完全不是重點,我看到的是父母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我看到的是父母的洗腦對於孩子的影響,這會讓我反思這在華人社會不也很常見嗎? 父母總是會說,因為我活得比你們久,我知道的才是真理,你們小孩子就是給我乖乖聽訓,等你們長大後就會知道父母講的是對的,結果等我長大後,開始慢慢去思考,我才發覺父母親的話,不完全都是正確的。近年來,偶爾看到學生因課業壓力而自殺或是因著父母的期盼去選擇自己不愛的科系,每每看到都是令人心碎,我能理解有時父母的想法就是那樣古板,很難去改變,更甭說讓還在就學的孩子去改變他們的父母,我能期望的就是改變從我們這代開始,不要強加我們自己達不到或是想要完成的事在孩子上,在他們的人生道路上,我們更應該作為一個嚮導,他們或多或少在旅途中會迷失,我們能做的就是給予他們適當的引導,不要讓他們走向歪路。


我要先謝謝翻譯作家,你把這本書真的翻譯得真的太好,完全看不出來這是本翻譯書,最後,我對這本書有點小遺憾就是它的標題,我查看了原文的書名是Educated,這本書標題會讓我感覺很像媒體新聞為了吸引觀眾去閱讀他們的文章,然後下了一些很動人或是誘餌式的標題,這本書著墨在自學的地方不多,而且自學也根本不是重點,家庭教育才是這本書的核心,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是我目前見過最難念的。
 內容非常精彩,作者誤打誤撞進了...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1/05/04
內容非常精彩,作者誤打誤撞進了教育體系陶冶,轉變了自己往後的人生,但全文最後一句才是最震撼我,彷彿作者存在體內兩個人格看待“教育”這件事!
 我必須要認同其他讀者的說法, ...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9/05/19
我必須要認同其他讀者的說法, 這不是一本告訴你如何自學可以上劍橋大學, 教你如何讀書的書, 
但是她的人生告訴了你, 教育對你有多重要, 
我們一般說到教育時, 很容易連接到的就是成就和薪水,
但是事實上教育也改變了我們的思想, 讓我們可以反思, 抵抗原本你認為那些是合理的事情,  
作者只大我一歲, 她在她人生中所遭受到的事情, 
太多是我人生中覺得: 這太誇張了, 這怎麼不出事, 
但在作者父親封閉整個家庭之下, 一切都被合理化, 沒有人覺得異常,
作者的眾多兄姐中, 有人終於發現了不對以後離開了父親的影響, 
但有些人卻仍舊屈服下去, 生活在父親建立的秩序中,
裡面慢慢的是作者內心價值觀念的掙扎, 那些我們認為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在她眼中可能都是不合道矩, 
直到她上大學吸收到的價值觀, 在她腦中與她父親給她的價值觀和交戰, 
轉化為她脫離與追求正常生活的動力, 
父母親所給予的教育, 真的是再重要不過了
 這不是一本勵志的書。重點也不再...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9/05/05
這不是一本勵志的書。重點也不再拿到劍橋博士學位。書名有些誤導。會讓讀者想像抱著參考書課本苦讀的景象。以為這是”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的故事。原名 Education 含義在說人生是個教育過程。作者的人生曲折艱難,但是每個階段都有它的價值。這些教育還包括了對親情的捨離,跟創傷的艱難療癒。作者在學術領域中表現出色後依舊要孤獨的體驗早期生活留下帶的創痛,抑鬱,酗酒,翹課,無法自理生活。幾乎要毀了自己的學業。
 那天拿到書,回家翻開書頁: ...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9/05/04
那天拿到書,回家翻開書頁:

「往事之所以美好,乃是因為我們在當下無法體悟內心的感受。

總要等到日後,
情緒才能一一攤陳,

所以我們無法完整地品味此時此刻,
只能細細感受過去。 
... 吳爾芙」

「這本書不是摩門教的故事,也不講述任何宗教信仰。書裡提到各式各樣的人,有些是信徒、有些不是;有些很善良,有些不善良。作者不認為二者之間有任何正相關或負相關。」

這是故事之前的理性鋪陳,而這段鋪陳已打動了我。

接下來的開場有如電影畫面,泰拉(作者)引領我站在那穀倉旁的廢棄紅色火車廂上,
風滿滿的灌進衣袖寒意直竄毛細孔,巨大的山岳呼吸著,松樹與山艾樹的氣息緩動搖擺,
轉身抬頭便可看見山脈有如印第安公主的黝黑輪廓。

           泰拉讓我看見了她。

她出身於愛荷達州一個偏僻農村,基本主義摩門教家庭,
深信末世論,永遠在儲存食物和武器,並認為女性的天職是相夫教子,不鼓勵女性實踐夢想。
泰拉的父親不相信一切跟政府有關的東西,包括學校、醫院、現代醫學,
這一切在他眼中都是邪惡、與對上帝的背叛。

也因此,泰拉沒有出生證明、沒上過學。

直到十五歲那年,她唯一逃家自學考上大學的哥哥泰勒返家,
目睹泰拉被另一位哥哥翔恩毒打,告訴她:「這(家裡)是最不適合妳(人生發展)的地方」
鼓勵她違背父親離家上學。

於是她白天在垃圾場撿破爛,晚上偷偷的自學數學和文法,考了兩次終於成功錄取楊百翰大學;
爾後一路念到劍橋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並成為哈佛大學訪問學者。

但就算如此,泰拉始終無法改變自己的父母,也改變不了她暴戾、精神失常的二哥。
甚至面臨周遭親人遮蓋事實、鋪陳扭曲觀點,對事實視而不見。
她最終在絕望中離開原生家庭,不僅是距離上的離開,而是心靈上的告別。

在泰拉的這段歷程中,我看見唯有建立自我,才能書寫屬於自己的歷史。
尤其當面對權威、同儕至親、或是被標籤化、或「社會」定義下的教條,
以泰拉家庭為例:身為女性不被允許有欲望、愛美、或者有野心;
一絲絲的念頭都會被定義為「你是妓女」!
甚至把暴力進行正當化的解釋。

有多少女性有能力從這樣的環境翻轉?
去抵抗壓迫,並重新定義自己的身分、與自我價值塑造!

在這段「自學」過程中,真正困難的是作者如何脫離她從小「被定義」的一切,
透過外界和教育去建立一個重新思考、具批判力的「自我」。

另外,泰拉也平實的表達雖然父母沒有提供她教育機會,
但在成長過程中從他們身上她理解到:「不上學並不代表不能學」。

這本書的文字十分流暢,很好讀。
除了很感動泰拉的抉擇與勇氣,也羨慕她的文筆如此生動,
可以把這麼困難的故事,表達得如此易懂。

... 如果有時間,我會再看第三遍。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不藥而癒有聲書第 3 輯
作者:王怡仁主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7-11-01
66折: $ 660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賽斯速成100有聲書第7輯
作者:王怡仁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8-05-01
66折: $ 924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調整心靈 DNA有聲書﹝新版﹞
作者:許添盛主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6-01-15
66折: $ 660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賽斯速成100有聲書 第 2 輯
作者:王怡仁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7-05-01
66折: $ 726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氣質系硬筆1000字帖
作者:郭仕鵬
出版社:朱雀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07-03
$ 221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2025限量暢銷特典版】:淡泊一點也無妨,活出快意人生的99個禪練習!
作者:枡野俊明
出版社:悅知文化
出版日期:2024-12-18
$ 260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底層邏輯: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
作者:劉潤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03-29
$ 316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學自然發音不用背【QR碼隨身學習版】 :看字發音、聽音拼字,單字馬上就記住!
作者:DORINA
出版社:國際學村
出版日期:2015-03-20
$ 224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百詭夜譚
作者:朱琨
出版社:今古傳奇(滾石移動)
出版日期:2025-01-17
$ 150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我推的孩子(14)
作者:横槍メンゴ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08
$ 126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迷宮飯 世界導覽冒險者聖經 完全版(全)
作者:九井諒子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22
$ 395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怪獸8號(13)
出版日期:2025-02-07
$ 86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