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成功路的悟道
幸運、成功永遠只能屬於勤奮的人、有恒心不易變動的人、能堅持到底絕不輕言放棄的人。事功如此,德業如此。別在生命的盡頭才遺憾自己的生命並未「燃燒」,「人生能有幾回搏」,讓我們盡情釋放自己,做一隻風雨中迎風翱翔的鴻鵠。
大師談成功
人生在世,莫不希望自己建功立業;不一定要功勳蓋世,至少能留下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事業。人都希望有功於社會鄉里,可惜很多人急功近利,往往適得其反,功敗垂成。
欲成就事業,既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萬事不放在心上。這兩者都是失敗者病症的糾結所在。
活了這一生一世,卻未能有所成就,想必是很多人臨死前的遺憾。星雲大師為此深感惋惜。人不能過得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我們不妨聽聽大師的解釋。大師以一典故做引,引發出眾多不能成功的因素。
有兩個饑腸轆轆的人得到一根釣竿和一簍魚,於是甲要魚,乙要釣竿,然後分道揚鑣。甲生火煮魚,狼吞虎嚥,連魚帶湯吃了個精光,再後來就餓死在空魚簍旁。乙忍饑挨餓,提著釣竿往海邊走去,還沒有到海邊,便使完了最後的力氣,也餓死了。
又有兩個人,同樣也得到一根釣竿和一簍魚。兩人沒有各奔東西,每天合煮一條魚吃,共歷艱險來到海邊,此後以捕魚為業,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常言道:「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重重的樹木,互相包容依賴,才能成為叢林。大師感嘆說:「世間無論什麼事,成功的背後必是眾因緣的相互依存與成就。」
沒有人活了一輩子不想有所成就,不想功勳蓋世,流傳不朽之名。不過想要成功是沒有那麼容易的。人作為社會性的動物,相互依存性極強,在成就一切的過程中,必須要有很多助力,或是來自家人的關懷,或是來自朋友、同伴的協助。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團體做起一件事情,通常都會比一個人單獨做這件事情來得容易。但世人總因為自私而怕別人得到好處,於是搞起獨立自主,即使自己弄得焦頭爛額也不假他人之手,看似孤高,實則愚蠢。星雲大師講這一典故,便是諷喻世人缺乏團結和共用的精神,這是許多人未能有所成就的重要原因。
在大師的眼中,未能成功的人還有許多,例如那些無功受祿的人。沒有功勞而想獲祿,這就如同緣木求魚,除非中大獎,否則不經辛苦怎可功成名就。再者,即便中大獎也未必心安理得,還要整日的防別人覬覦。人生在世,只要能建立功勳,實至名歸,就算有人辜負你,歷史或大眾都不會虧待你;反之,無功受祿的人,如歷代的外戚,靠裙帶關係,縱然受封,別人不服氣,也是無法成功。
再如急功近利的人、貪功起釁、邀功求賞的人,他們都很難有成就。為名利而不擇手段或者變得盲目,這樣的人都很愚蠢,常會遭到別人的妒忌,受到他人的猜疑。而那些居功自傲的人則更危險了,殺身之禍已經上身猶不自知,例如韓信。韓信向漢高祖要求封代理齊王,漢高祖生氣不允,後經張良暗示,靈機一動,改口說:「要封就封正式的,何必要代理呢!」因此封他為齊王,但韓信因此埋下殺身之禍。
另外一種不能成功的人,便是最沒有毅力的前功盡棄者。本來已經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可是到了最後關頭卻放棄,讓之前所有的辛勞付諸東流,實為可惜。所以星雲大師才不得不感嘆說:「能夠謹守功勞也是人生重要的功課。」
在這個世界上,容易成功的人都是那些「有心成就」的人。對於成就的盲目認識和不敢去追求成就的人,都是「無心之人」。以無意做有意之事,所得的通常都是無心之失,想要有成就真可謂春秋大夢了。
身無分文,不礙富貴
財富不僅僅是指金錢,我們既有心外的財富,也有心內的財富。外財與內財具有,物質與精神同重,接受與施捨並行,這才是星雲大師眼中真正的富人。
充滿自信、積極向上的人,即使生活艱辛困苦,一樣能快樂無憂;滿腹陰鬱、身纏疾病的人,即使富可敵國,一樣愁眉不展。我們不僅要追求物質財富,同時也要充實自己的精神寶庫。
做一個自信、樂觀、勤奮的人,財富就能積少成多,慢慢的匯聚到手中。而一個充滿自信的窮人也可以很富有,因為他的心並不貧窮,所以他會充滿信心的去創造財富,遲早有一天他也能享受到富人的生活。
有一位貧窮的哲學家,生活潦倒。當他是單身漢的時候,因為沒有錢,只能和幾個朋友一起住在一間小屋子裏。儘管生活非常不便,但是,他一天到晚總是樂呵呵的。
有人問他:「那麼多人擠在一起,連轉個身都困難,有什麼可樂的?」
哲學家說:「朋友們在一塊兒,隨時都可以交換思想、交流感情,這難道不值得高興嗎?」
過了一段時間,朋友們一個個相繼成家了,先後搬了出去。屋子裏只剩下了哲學家一個人,但是他每天仍然很快活。
那人又問:「你一個人孤孤單單的,有什麼好高興的?」
「我有很多書啊!一本書就是一個老師。和這麼多老師在一起,時時刻刻都可以向它們請教,這怎能不令人高興呢?」幾年後,哲學家也成了家,搬進了一棟公寓裏。這棟公寓有七樓,他的家在一樓。一樓在這棟公寓裏環境是最差的,上面老是往下面潑污水,丟死老鼠、破鞋子、臭襪子和雜七雜八的髒東西。那人見他還是一副自得其樂的樣子,好奇的問:「你住這樣的房子,也感到高興嗎?」
「是呀!你不知道住一樓有多少好處啊!比如,進門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樓梯;搬東西方便,不必費很大的勁;朋友來訪容易,用不著一層樓一層樓的去叩門詢問……特別讓我滿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種些菜和花。這些樂趣呀,數之不盡啊!」
後來,那人遇到哲學家的學生,問說:「你的老師總是那麼快快樂樂,但我卻感到他每次所處的環境並不那麼好呀。」
學生笑著說:「決定一個人快樂與否,不在於環境,而在於心境。」
這位哲學家生活窮困,但是他擁有快樂的心境,因此他永遠樂呵呵的。華服美衫、別墅豪宅都不過是人生的裝飾品而已,而一份快樂自在的心境,憂患時快樂,落魄時灑脫,難道不是一種令人羡慕的富有?
窮人可能沒有很多錢,但擁有健康的體魄、聰慧的頭腦以及明確的志向,這難道不比那些窮得只剩下錢的富人富有嗎?
窮人可能沒有漂亮的妻子,但擁有寧靜的內心,並且執著地相信著單純而美好的愛情。
窮人可能沒有足以炫耀的事業,但擁有不斷攀升、永遠向上的鬥志,永遠有一種自信樂觀的心態,池中之物也可化作飛龍在天。
外財與內財具有,物質與精神同重,接受與施捨並行,這才是星雲大師眼中真正的富人。即使一個身無分文的窮人,也能在達觀的心境中努力的修煉出以上的品德,成為一個真正的富貴之人。身無分文,也不礙富貴,窮人不一定永遠窮困,他們的內心強大,所激發的外力也非同一般,他們一樣能製造財富,與富人並駕齊驅。
南瓜不說話,只是堅韌地成長
人生像一場馬拉松賽跑,有耐力能支持到最後的就是成功者;中途脫隊倒下都不行。只要我們有恒心達到目標,比別人慢沒有關係,到終點時一樣會有人為我們鼓掌。
幸運、成功永遠只能屬於辛勞的人,有恒心不易變動的人,能堅持到底、絕不輕言放棄的人。事功如此,德業如此。
有這樣一則小故事:
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洋蔥、胡蘿蔔和番茄不相信世界上有南瓜這種東西,它們認為那只是空想。南瓜默默不說話,只是繼續成長。日升日落,斗轉星移,一晃很多年過去了,當世界長成一個大孩子的時候,南瓜已經變成了我們最熟悉的蔬菜之一。
南瓜雖然默默不語,但它耐心地等待成長,最後讓世人都知道了它的存在。耐性與恒心是實現目標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條件,是發揮潛能的必要因素。耐性、恒心與追求結合之後,形成了百折不撓的巨大力量。
一位青年人問著名的小提琴家格拉迪尼:「你用了多久時間學琴?」格拉迪尼回答:「二十年,每天十二小時。」
也有人問基督教長老會著名牧師利曼•比徹:「你為那篇關於『神的政府』的著名佈道詞,準備了多久時間?」牧師回答:「大約四十年。」
我們與大千世界相比,或許微不足道,不為人知。但是我們能夠耐心地增長自己的學識和能力,當我們成熟的那一刻、一展所能的那一刻,將會有驚人的成就。
正如布林沃所說的:「恒心與忍耐力是征服者的靈魂,它是人類反抗命運、個人反抗世界、靈魂反抗物質的最有力支持,它也是福音書的精髓。從社會的角度看,考慮到它對種族問題和社會制度的影響,其重要性無論怎樣強調也不為過。」凡事沒有耐性,不能持之以恆,正是很多人最後失敗的原因。英國詩人白朗寧寫道:
實事求是的人要找一件小事做,
找到事情就去做。
空腹高心的人要找一件大事做,
沒有找到則身已故。
實事求是的人做了一件又一件,
不久就做一百件。
空腹高心的人一下要做百萬件,
結果一件也未實現。
擁有耐力和恒心,雖然不一定能使我們事事成功,但卻絕不會讓我們事事失敗。古巴比倫富翁擁有恒久的財富秘訣之一,便是保持足夠的耐心,堅定發財的意志,所以他才有能力建設自己的家園。任何成就都來自於持久不懈的努力,星雲大師告訴世人,把人生看作一場持久的馬拉松。整個過程雖然很漫長、很勞累,但在揮灑汗水的時候,我們已經慢慢接近了成功的終點。半路放棄,我們就必須要找到新的起點,那樣我們只會更加迷失,可是如果能堅持原路行進,終點不會棄我們而去。
也許,我們每個人的心裏都有一個執著的願望,只是一不小心把它丟失在了時間的蹉跎裏,讓天下間最容易的事變成了最難的事。
然而,天下事最難的不過十分之一,能做成的有十分之九。要想成就大事大業的人,尤其要有恒心來成就它,要以堅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撓的精神、排除紛繁複雜的耐性、堅貞不變的氣質,作為涵養恒心的要素,去實現人生的目標。
誰對時間吝嗇,時間就對誰慷慨
智者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間不能增添一個人的壽命,然而珍惜光陰卻可使生命變得更有價值。
誰對時間吝嗇,時間就對誰慷慨。要時間不辜負你,首先你要不辜負時間。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放棄他。
細細品讀星雲大師的箴言,這句話的意思是,有智慧的人重視寸短的光陰勝過大而美的玉。大師的意思可以領悟為:時間比金錢更珍貴。
「逝者如斯夫!」儒家的偉大先賢孔子曾在河邊這樣感嘆時光的飛逝:「奔流而去的江流是這樣匆忙啊!白天黑夜的不停留。」滾滾東逝的江水是不會再復返的,恰如匆匆而過的光陰不再回來。不管是前人還是後人,有識之士對於珍惜時光的看法都是一致的。時間實在是過於珍貴,任誰苦求也求不來。
時間是無情的,它能讓一個英雄白髮蒼蒼,也能讓一個傾國傾城的美人容顏老去。歲月像一把無情的刻刀,它讓我們每個人的臉上都留有它的痕跡,每個人都成為它的雕塑作品。面對時光我們每個人都顯得那麼渺小,難怪古人常嘆自己是滄海一粟。在看到眼前奔流不息的江水時,人們難免會覺得人生苦短。時間每時每刻都在流逝,就像那從不歇息的流水一樣無情,沒有人能讓它們停下匆忙的腳步。可是,就是這樣的流逝依然不能引起我們的重視,人們在繁忙的生活中,似乎感覺不到「逝者如斯夫」。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人類的歷史就是在時光中建造的,我們每個人的人生也同樣如此,時間能建造一切,也能摧毀一切。面對看似漫長、實則短暫的光陰,如果能毫不拖延地充分加以利用,也能積少成多,做更多的事,從而離成就越來越近。
卡爾•華爾德曾經是愛爾斯金(美國近代詩人、小說家和出色的鋼琴家)的鋼琴老師。有一天,他給愛爾斯金上課時,忽然問他:「你每天鋼琴要練習多久時間?」
愛爾斯金說:「大約每天三、四個小時。」
「你每次練習,時間都很長嗎?是不是有個把鐘頭的時間?」
「我想這樣才好。」
「不,不要這樣!」卡爾說:「你長大以後,每天不會有長時間的空閒。你可以養成習慣,一有空閒就幾分鐘幾分鐘的練習。比如在你上學以前,或在午飯以後,花上五分鐘去練習,這樣彈鋼琴就成了你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十四歲的愛爾斯金對卡爾的忠告未加注意,但後來回想起來覺得真是至理名言,並讓他受益匪淺。
當愛爾斯金在哥倫比亞大學教書的時候,他想兼職從事創作,可是上課、看卷子、開會等事情,把他白天和晚上的時間完全佔滿了。差不多有兩個年頭,他不曾動筆,他的藉口是「沒有時間」。後來,他突然想起了卡爾•華爾德先生告訴過他的話。到了下一個星期,他就把卡爾的話用於實踐。只要有五分鐘左右的空閒時間,他就坐下來寫作一百字或短短的幾行。
出乎意料,在那個星期快結束的時候,愛爾斯金竟寫出了相當多的稿子。後來,他用同樣積少成多的方法創作長篇小說。愛爾斯金的授課工作雖一天比一天繁重,但是每天仍有許多可以利用的短短餘閒。他同時還練習鋼琴,因為他發現每天短短的間歇時間,足夠他從事創作與彈琴兩項工作。
學會對時間吝嗇吧,這樣時間才會對你慷慨。時間不能增添一個人的壽命,然而珍惜光陰卻可使生命變得更有價值。你可能沒有傲人的姿色,出色的才能,高貴的出身,但是請你相信,上帝給了你公平的時間。所以,不要豔羨那些富可敵國的人、才華出眾的人,任何人都是時間的產物,榮華可以無限,時間卻是有限;生命雖然有限,精彩可以無限。積極地投入生活吧,你沒有下一個輪迴,你只有現世。別在生命的盡頭才遺憾自己的生命並未「燃燒」,「人生能有幾回」,讓我們盡情釋放自己,做一隻風雨中迎風翱翔的鴻鵠。
專注的力量
心無旁騖、別無雜念,是求得技法與創作達到完滿境界的重點。寫作時將自己化作文字,繪畫時將自己融入畫境中,演戲時將自己融入角色悲喜情仇裏……一心一意,忘我的投入,那麼人間萬事「何為二不得」呢?
在學會思考前先讓自己培養一種專注的精神,只有這樣才能心無雜念的潛心於對一個問題的深入研究、分析,瞭解事物最本質的東西。只有專注,才能讓我們的思維變得更加深刻。
對於研習佛法的人來說,心無旁騖,萬念不生是非常重要的。但星雲大師不只局限於這一點,他認為,人間萬事想要修得正果,都需要一心一意的專注精神才可。三心二意是極難成就大事的。事實的確如此,許多事情的成功原因恰恰不是個人能力或者是智慧指數,反而都在於篤定專一。例如太極拳的練成,也在於專注。
但凡修習太極拳的人相信都有這樣的領悟:太極拳鬆活彈抖,符合人體結構,合乎自然之理,令人身心融入萬物之中。太極拳講求避實就虛,以柔克剛,以靜制動,借力發力,主張一切從客觀出發,隨人則活,由己則滯。而太極拳最為精粹的在於它的形散而神不散,在於它眼花繚亂的動作之後的精神的專注。
在一般人看來,太極拳可能在他們的眼中是行雲流水的招式,也可能是亂七八糟的花架子,但是這些都是在表面的觀察,都沒有看到或者參透太極拳的精神實質。在看似散亂的步伐和招式的背面,人的精神是放鬆而專注的。太極拳在實戰中作用得以發揮,達到以柔克剛的功效,就在於人的精神抱守於一,由一點可觀方圓,然後做到「四兩撥千斤」之效。
從太極拳當中,我們能深刻領悟心無旁騖、一念不起,最後達到完滿境地的境界。其實,在人生之中,如果你用專注之水澆灌你的人生之樹,它往往會生長得枝繁葉茂,回報給你濃濃的樹蔭和累累的碩果。幸福總是青睞那些篤定的人。
有一次,羅丹和他的一位奧地利朋友一起來到羅丹的工作室。在那間有著大窗戶的簡樸的屋子裏,有完成的雕像,也有許多沒有完成的作品,這間屋子是羅丹一生不斷的追求與工作的地方。
羅丹罩上了粗布工作衫,就好像變成了一個工人,他在一個台架前停下。
「這是我的近作。」他說著,把布掀開,現出一座女正身像。
「這已完工了吧?」朋友說。
羅丹退後一步,仔細看著。但是在審視片刻之後,他低聲說了一句:「就在這肩上線條還是太粗。對不起……」
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輕輕滑過軟和的黏土,給肌肉塑造一種更柔美的光澤。他健壯的手動起來了,他的眼睛閃耀著。「還有那裡……還有那裡……」他又修改了一下。他把台架轉過來,含糊地吐著奇異的喉音。他時而高興的眼睛發亮,時而苦惱的蹙著雙眉。他捏好小塊的黏土,黏在雕像身上,再刮開一些。
羅丹已經完全融入自己的雕塑世界,外界的一切好像已經對他失去了任何意義。這樣過了半點鐘,一點鐘……他沒有再向他的奧地利朋友說過一句話。他忘掉了一切,除了他要創造的更崇高的形體的意象。他專注於他的工作,猶如在創世之初的上帝。
最後,帶著喟嘆,他放下刮刀,像一個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樣溫柔的把布蓋上女正身像。他轉身要走,在他快走到門口時,他看見了朋友。這時他才記起朋友來,他顯然為他的失禮感到不好意思:「對不起,我完全把你忘記了,可是你知道……」
朋友握著他的手,也許他已領悟朋友所感受到的,因為在他們走出屋子時他微笑了,用手搭著朋友的肩膀。
羅丹正是出於對自己工作的熱愛、完全的投入,以及一種對自己負責的使命感,才得以在人類的美術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他成為繼米開朗基羅之後雕塑史上的又一座豐碑。
面對外界的紛繁複雜的誘惑,許多人難以把持住自己,不由自主地縱身躍入了慾望的深淵,難以自拔。生命有限,人的一生只有一回,時過境遷,生命不能從頭再來。所以如果沒有專注去成就一些事情,那麼你會發現你的人生總是在不同的慾望和目標前漂移,最後什麼都沒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