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言太極拳乃意氣
十三勢歌云:「若言體用何為準?意氣君來骨肉臣。」這是言太極拳,言太極拳是意氣為主體,而非骨肉。體是實體,是工具;用是使用,正如飛機是體,駕駛飛機是用。這也是在說,太極拳是意氣,而非有形的肢體。拳術不外體與用,具體說明了太極拳的實體形象。
意是人的思想,氣是人體內氣,是與生俱來的先天氣,人人生來都有,是人體的潛能,平時不為人知,但是生命的泉源,即是所謂的元氣、宗氣、真氣,經由意的啟動,而能令人感覺與運用,即是內功的修習。由於氣由意的啟動而能運用,有意而能有氣之用,意與氣一體相連,而言意氣,由於有心與神而能有意,所以所謂意,實是心神意,是精神面的力量。由於太極拳的體與用全是意氣,所以經譜歌訣言太極拳都言意氣。
十三勢歌是太極拳的經典歌訣,旨在說明太極拳的本義形象,意氣的能量乃是勁,所以所謂太極拳者,實是心神意氣勁,是形而上的拳術,非有形的外在肢體。由於體用全是意氣而非肢體,所以太極拳是棄有形的肢體不用的,這從太極拳的拳法要求就可知道。學過太極拳一般都知太極拳不可用力,要求鬆柔,求鬆柔不用力即是為了求棄肢體之能不用的方法與手段,鬆柔不用力了還何能使用?不用肢體之能由於是使用意氣,所以有「用力非太極」之言。由於意氣與肢體之能二者是相對等的存在的,有了肢體之能就無意氣,有了意氣就不能有肢體之能,所以拳經云:「有力則無氣,有氣則無力,無力則純剛」,徹底沒有了力就成了純剛,純剛者乃全是意氣之能,全無肢體之力,由於太極拳棄肢體之能不用,所以拳論言肢體之能云:「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也」,言肢體之能是人生來都能的先天之能,非關乎太極拳,太極拳是要由後天學習而得的,意氣即是由後天學習而得的,由於太極拳運作的全是意氣而能養生祛病、益壽延年,既是拳術又是養生之功,所以十三勢歌又云:「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
究竟如何能得意氣?是很容易感覺得到的,作用在於用意不用力。用意是運用思想,不用力是不用肢體之力,在任何姿式動作中,先以意把身體放鬆,然後一面動,一面心中求不要用力,動作要慢。如心中想得純正,任何人都可感覺到手上有麻麻、脹脹、刺刺或熱熱的感覺,這就是氣感。如動時全用胯腿之力,也就是全用胯腿來動,肩手完全不動,也就是肩手鬆柔不用力,不但手上,身上也有熱的感覺,這就啟動了內氣,這就是全是心神意的作用,完全不用了肢體之能,持之以恆,不但有養生祛病之功,待內氣充沛,就可如經譜所言運行使用,同樣的也可在動中心中求不要動,或要求慢,或求周身鬆柔,也會有同樣的感覺,這全是求丟棄有形的肢體之能,全用了意的效應,能這樣動,太極拳雖不能至,亦相去不遠。
啟動內氣或用靜坐的方式,太極拳本是道家的修行之功,修習道功以靜坐方式啟動內氣,得氣以後,在拳術中應用,此即是內家功夫,所以太極拳是內家拳。拳諺云:「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即言外家拳練外在肢體骨肉的筋骨皮,內家拳練內在的意氣,所以要瞭解內家拳與外家拳的區別才能理解太極拳,外家拳是使用肢體動作之能,太極拳不用肢體動能,而是修習意氣之功,方不致枉費功夫。
陳傳龍 謹述於臺北 201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