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
記得在懷孕初期的某一天,我自覺有出血情況,感覺不太對,便立即告訴母親後請妹妹開車陪同,到就近的婦產科診所就醫。在醫師診斷加上超音波診視後,便告訴我們可能有點小產的狀況,希望我先在診所打個安胎針觀察一下,我們照做了。點滴注射完畢後,醫師便要我們回家再注意出血情形,除了口服安胎藥讓我回家按時服用之外,也要我盡量平躺休息觀察看看。於是我們便回家了,並照醫師的叮嚀,不敢有一絲的怠忽。
服藥後過了三天吧,情況似乎未改善,而出血情形日漸不樂觀,我再次回診,等著醫師來看診的心,猶如針扎般地坐立難安。終於等到醫師診視了,我躺上診療台,醫師先測量寶寶的胎心音,但似乎很微弱,且從超音波看來,胎兒似乎也沒動靜,這次的診療方式雖然還是跟前次一樣,但醫師告知我們要有最壞的打算,若再這樣出血,胎兒或許保不住了。
再次前往診所就是必須將已無心跳的胎兒取出,這可說是我人生裡難以承受的痛。當我從手術房推出,見到母親及妹妹那一剎那,我淚流不止甚至痛哭失聲,有點歇斯底里的傾向,家人見狀便告知護理師我的情況,問過醫師後,護理師幫我打了一針鎮靜劑,我才又模模糊糊地睡去,等我醒來時已在家裡了。
我醒了,但我寧可不要醒,我想就這樣陪著寶寶而去。真的很不想面對現實,面對現實的負面思維是會累積的,它會愈疊愈高,當你無法承受時,當下的你就像顆未爆彈,而你身旁的人就隨時隨地地準備迎接著這顆未爆彈一觸即發的可能,還可能會一發不可收拾。我就是那顆未爆彈,在所有親近的親人一一的離去還有離逝的胎兒,即使是曾經再堅強的人,背後早已背負著許多的苦及心痛的經歷,此時此刻,我早已被傷得遍體鱗傷,再也不是那個能堅強勇敢處理任何狀況的自己了。
情緒震盪期再度來襲
不瞞大家,每換個新環境,我總會有適應上的問題,情緒也會不穩,給先生帶來不少的困擾。依稀記得剛與先生和大兒子搬到屬於自己的小窩時,我又開始適應不良、不想面對現實,也覺得要做許多家事、又要煮飯等種種繁瑣事情,讓我又有了想逃的念頭。
只要一想逃,我便離家出走到一些莫名其妙的地方,在外逗留一、二天後沒地方去終究還是回家了,我深知回到家難以避免的又是一陣的爭吵,但那又如何?還是吵啊!明知是自己錯,但卻因為固執性格使然,絕對不承認。有時兩人還槓上了,連全武行都來,明知自己有問題卻還是硬不服輸,這就是自討苦吃吧。這樣的狀況重複了多次後,我輸了。我發現倘若自己再這樣下去會失去一切,會失去這個兩人好不容易共組起來的家。
某次,我在無意間知道最初在嘉南療養院住院時接觸的范醫師自己開業了,離我家也近些,那個當下離休診時間只剩半個小時,但因我處在負面思維的情況下,與診所聯繫時撒了一個小謊說我沒藥了,並告知我會盡速到達。又因我有點小路痴,再度詢問正確位置後早已過了休診之時,但感謝他們願意等我,當范醫師還願意幫我開藥時,我內心是有點羞愧的。那天,我騎著笨重的舊機車過去,拿完藥、離開診所後,就在自己情緒狀況很糟的情況下買了含酒精飲料,並將所有的藥配著我所謂的「飲料」不計後果地一口吞下去,單純只想著:若能告別這現實,要我受多少苦都無所謂,別留我在現實人生裡面對自己的醜陋啊!我就這樣東倒西歪的騎著車,停下時我已不省人事了⋯⋯
回診日記
今天是我固定兩週回診拿藥及心理諮商的日子。這次的諮商原本應在一個月前舉行,但由於諮商師臨時有事就順延到四週後的今天。按照約定的時間在晚上七點三十分開始會談五十分鐘後,再等門診取藥。我到診所報到後就上樓找老師,近來因為換了個新髮型,面對諮商師時覺得有點害羞,所以他看到時,我就先笑了一下化解尷尬。
開始會談,諮商師問我這一個月來過的還好嗎?我不加思索地說:「沒特別提醒,都忘了已過了一個月了。」,而後我回答:「一切都還算平穩,雖然不論和誰都還有點小爭執,但最後都無聲勝有聲地化解了。」在這五十分鐘裡,我跟諮商師分享近來的生活狀況,也包括在閱讀及書寫過程中「正念」影響。
諮商師認同了我的想法,他說他最近也在研讀有關「正念」專題,上次會和我順延會談,就是因為他上台北參加正念相關的會議,真沒想到諮商師所研讀專案竟和我現在所得的思考有異曲同工之妙耶!我也與他分享近日來在臉書發布的貼文,也謝謝他願意讀。約讀了四篇之後,諮商師給我的回應是:「妳不一樣了,憂鬱似乎被妳戰勝了!今天的會談似乎是你幫我上了一課呢!」
確實,聽了諮商師的意見後,我更加認同自己。這短短的五十分鐘就在愉快的氛圍下結束了。再來還是四週後的會談,因中間遇到清明連假,他問我:「你可以嗎?」,我回:「我會繼續平穩、認真地過每一天。」
跑步二三事:跨出那一步
我家有台跑步機,平時就有運動習慣的我常在跑步機上快走或慢跑,記得是在二〇一四年三月左右,先生在毫無預警下的情況下送了本書給我,書名是《歐陽靖寫給女生的跑步書》。歐陽靖是資深演員譚艾珍之女,在我印象中,媒體對她的報導幾乎都是負面消息,連她曾患有憂鬱症的事情也拿來當話題炒作。
但在我開始讀這本書後,才發現歐陽靖雖被診為「重度憂鬱症」長達六年的時間,但她很勇敢地面對自己。當她開始接觸路跑之後,覺得跑步最大的幫助就是穩定脾氣和鍛鍊意志力,世界各地幾乎都有她跑過的足跡,開始路跑之後她甚至活躍起來朝各方面發展,從路跑的提倡者到作家、模特兒、講師等。她的種種努力似乎就像在激勵著我:「努力試試看,或許會有很不一樣的體會!」我想,我也不排斥跑步,短程要衝速度我沒辦法,但馬拉松式的長跑,或許我可以喔!於是我跟先生說:「我們來試試吧!」
從我開始接觸路跑,先生便默默地守護著我,我第一場參加的是位於台南木架山的五至六公里路跑,當時只有在家裡跑步機上練習的經驗,直到跑完第一次後,我才知道還是要進行實地練習,因為每個賽事的路程都有高低起伏、路面也不平整、有時還可能是是崎嶇不平的石頭路面等,於是我便開始試著在自家附近練跑,之後再試跑更長的距離,有時在長距離的路程上會有忽高忽低的坡度,這也是實地練跑的重點,因為這就是每場賽事所要克服的未知挑戰。
若要練跑長距離時,我都會在以不影響先生工作為前提的情況下請他當我的補給站。就像正式賽事開跑後每二或三公里就會有個小型補給站,提供水、電解質水及食物一樣,先生會騎著車先到下一段距離等我,看我是否需要任何補給。先生不但陪我練跑,還幫我安排賽事、打理交通食宿,自始至終他就是我的「最佳經紀人」。每場賽事都由他先幫我評估後再與我討論,若要參加便由他幫我報名、確認賽前一天該先入住何處、該幾點入睡、賽事當天要幾點提早起身做準備等瑣碎的細節,一路上真的很感謝他的陪伴,他真是我的精神支柱,也因為有他,讓我覺得自己真的很幸福!
寫作練習:親愛的主人,我是你的靈魂
親愛的主人,我是妳的身體內的靈魂,為妳分擔著喜、怒、哀、樂的情緒,自從妳生病後,我變得手足無措,甚至都不懂什麼時候該有什麼樣的情緒表達出來?我只感覺到我好累、又不知該如何幫妳啊!主人。
跟著妳一起經歷各種狀況十多年了,最近我常感覺妳利用喜和樂的情緒比以前更多了,而且在思考方面,妳也愈來愈往正面的思維思考,更善用我的力量,讓妳在生活中有了自己的想法及計劃。親愛的主人,一起走了這麼長的一段日子,妳終於知道該如何及善用我這個靈魂了。
其實,主人呀!妳及我和妳心中的小小孩是共存的,往後的日子,希望妳能更加呵護我們。讓我們更能一起過著更美好、進步的生活。
說歸說,但生活裡讓人不愉快的一切,有時還是提不起勁來面對,這些天來我深深地感受到妳憔悴許多,也無法好好享受快樂,連妳最愛的長髮也剪了,就連小小的我也都很捨不得呀!
但被剪掉的頭髮,又像是幫妳帶走了一些東西,讓妳好像有了點精神 。我想應該就像阿德勒所說的理論那樣:要朝順流及正面的思維去看待每件事,正面思維這件事,一切都取決於自己要不要而已。
阿德勒說:「人生中沒有你辦不到的事」,因為這句話讓我這小女孩慢慢長大了,倘若妳休息夠了,我會永遠在妳內心深處陪著妳一起長大、一起面對任何事及挫折。 人真的要學會愛自己,不要去奢望別人來愛妳,只要妳好好做自己,帶有善意的他人就會自然地來接近妳。
編輯序:越鬱手札使用說明書
撰文_蛇龜小姐
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我們,憑藉著什麼前行呢?
是外表的顏質,是內在的信仰,是名片的抬頭,還是長輩與子女的依賴?
當我們疲於奔命地忙著滿足親友的需求、完成職場的交付、回應社會的期待時,而產生的巨大疲勞和那一點點的成就感,對某些人來說是奢侈的,而這樣的情況,隨處可見。
例如諸事纏身而出現的暫時低潮,有時是經過長期累積使得身心都有了傷病的憂鬱,或者,是需要漫長時間爬梳,才能知道為什麼被命運選上而患有鬱病且無力逃脫的非典型人生。
本書作者——思語,就是一位與重度憂鬱症共處十多年後,靠著各種支持才逐漸找回人生主導權的女子。那麼,這位身心疾病在生命邊緣盤旋,經歷許多誇張事件的女子所寫的書,為什麼需要被世人看見呢?因為這本書,誠實坦率地寫下了作者本人的生命經歷。
思語在親友的支持下,毫不隱諱地攤開過去十多年與重度憂鬱症交手的黑歷史,她透過書寫的方式,重新回顧了生命所帶來的傷痛與壓抑和一次次的崩潰失控。當然,她也記下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各種小事,並在重溫的過程中,理解了旁人的愛與支持。這個一路掙扎著過來的靈魂,與她的親族所經歷過的這一切,正巧提醒了世人憂鬱情緒的巨大影響力,以及遇上憂鬱時,親族陪伴支持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她們向這個世界展現了勇氣的多種樣貌,告訴這個世界:就算是用不優雅的方式活下來也沒關係,活著、愛著就會慢慢變好了。而那些來自家人與親友的看顧與諒解,終將成為催化生命甦醒的能量,讓深陷憂鬱十多年的病人願意踏出疾病所給予的豁免權,選擇走向更寬廣的生活。另一方面,為了整理過往混沌的人生,於是選擇進入閱讀和接觸寫作,則讓思語的自我療癒成為可能。
從字療到自療
說實在的,思語並不是科班出身的作家,在她過去的歲月裡,她與文字和書本的距離,也如一般人一樣,只有課本、參考書、家電說明書、食譜、雜誌和報紙。一直到兩三年前的機緣出現,她才逐漸踏上閱讀這條路,並在閱讀的過程中逐漸提筆,寫下屬於自己的故事。於是我們可以在書裡看到她閱讀後的心得分享、可以看到一開始的命題短文書寫,到她能夠寫下日常隨筆,同時有系統的回顧過去的生命。
對一個非必要極少寫作,甚至對國文有所畏懼的一般人來說,並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在她的實踐過程裡,我們也能看見,其實這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編輯時,當我看見思語從為了一個題目而寫,到逐漸長出自我書寫的能力,我看見了她的勇氣與堅持,也看見了她在字裡行間逐漸與自己和解的經過,並被這背後發散出的巨大生命力深深地感動著。
那麼,你可以怎麼使用這本書?
為了閱讀的方便,這本書分成以下幾個結構:
第一章, 思語回顧了自己早年發病的歷程,及發病期間孕育兩個孩子並試圖回歸正常生活的經過。
第二章, 則是從確診憂鬱開始,一直到計畫結束心理諮商這十多年來思語與醫師合作的過程,以及家人親友的各種協助。
第三章,是除了醫學與家人的支持之外,思語選擇的幾個釋放情緒的出口。
第四章,是思語在開始練習寫作之後一點一滴所寫下的回憶,以及透過完成命題短文、閱讀心得與日常隨筆所遇見的,內心裡的自己。
在這四個章節裡,我們可以看見作者本身的蛻變之外,更能發現她所運用的資源和需要的協助,而這些幫助正一次次的陪她遠離憂鬱中心,逐漸走向她與家人們所期待的人生方向。
至於第五章,則是一個來自作者與編輯群的邀請,內含四十五個命題,讀者可以任選一個當下有感覺的題目,直接提筆,兩句話也好、一段文字也可以,邀請您在閱讀過思語跨越憂鬱藩籬的生命歷程之後,透過文字寫下自己的內心。
抱怨也好、憂傷也好,甚至是心中無解的辯論,無論您寫下什麼,都能穩穩地放在這本專屬於您的秘密筆記,也許一次兩次都寫不完也無妨,您可以多寫幾次、慢慢地面對自己心裡的聲音,最終找回那個平靜而安定的自己。
另外,書中也整理了思語在開始寫作課的第一年所讀過的四十六本書,若您覺得自己還沒有自信提筆也無妨,或許可以在曉菲老師為思語所整理出的閱讀書單中,找一本有興趣的作品,開始閱讀,透過不同文體的作品沖刷自己的內心,也許也能看見自己改變的契機。
願作者思語的誠實自白能陪您度過需要勇氣的人生關口,而您也能在閱讀過後,提筆寫下自己的生命故事,讓這本勇氣之書真正的完整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