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快速了解各種飲食宜忌
許多人在日常飲食方面長期存在著某些偏見和盲點,更有一些人,由於純從個人的口味和愛好出發,缺少必要的指導,已經養成了很多不良的飲食習慣,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損害了自己的健康。
因此,對於現代家庭來說,學習一些飲食知識十分必要。特別是日常飲食中的宜忌,應該成為人人瞭解熟悉的常識。這對於提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品質無疑十分有益。
隨著物質條件的改善,人們已經告別了饑腸轆轆的生活,始追求更為健康科學的飲食觀念。從過去吃得飽、吃得好,轉變為提倡膳食平衡,講究科學飲食和營養搭配。
本書針對家庭日常飲食的實際,從食物的食用,食物間的搭配,食物間的相剋與不宜,食物的加工、儲存、烹調,日常飲食習慣,常見病症的飲食治療,不同人群的飲食宜忌,全方位地行詳細的闡述,從而將日常飲食起居寓於保健、治病之中,起到防治疾病、提高生活品質的作用。
瞭解食物的特性和飲食宜忌,掌握食物的科學搭配,糾正錯誤的飲食習慣,讓家庭餐桌兼顧營養與美味,在吃出美味的同時,吃出一生的健康!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中醫關於飲食養生的保健原則以及宜忌理論行詳細的解讀,讓您領略到中醫傳統養生智慧。
本書科學生動,方便實用,是目前內容較為豐富的飲食宜忌讀本,不但符合家庭主婦們對日常飲食的科學要求,也非常符合人們對健康生活的目標追求,是您居家必備的飲食參謀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好幫手。
飲食有講究,合理搭配更健康,食物有宜忌,營養調理更科學。一本教你會吃的書,一本自然,健康、貼近人們生活習慣的飲食寶典!
上篇:各種飲食宜忌
01 煮飯宜用開水
我們平時在煮飯的時候大都是用冷水,因為這樣既省事又方便,在煮飯的間隙還可以騰出手來做菜,兩不耽誤。你一定以為這個統籌兼顧的方法還不錯吧?
不過有些時候做事省力卻不一定就是好事,冷水煮飯正是這樣。米經過冷水浸泡後會大量吸水膨脹,使糊粉層的大部分營養物質溶於水中,隨著水溫升高和水分的蒸發,溶於水中的維生素B1會部分逸出,在鹼性的水中遇熱而被破壞掉。
另外,一些城鎮居民的飲水在淨化處理過程中大都加入了淨化劑和漂白粉,雖然它們對人體無害,並且還能產生殺死水中細菌的作用,但也能直接破壞分解掉維生素B1,這樣就導致了飯中營養成分的流失。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既能把「生米煮成熟飯」,而且又不至於「揀了芝麻丟了西瓜」呢?
耐心是必不可少的,方法更重要。做飯最好的辦法是將水煮沸以後再把米放進去,這樣米本身邊吸收水分邊被加熱,蛋白質遇熱凝固,使米粒完整不碎。部分澱粉糊化層逸出後溶於湯中,使飯有黏性。而且在水煮沸的過程中,部分凝聚的蛋白質可保護維生素B1,避免其大量溶於水。隨著加米後水鍋沸騰而改為小火,蒸氣減少,這樣做使維生素B1的保存量比用冷水加米煮出的飯高30%,而且煮出的飯口感也更好。
02 茶水煮飯好處多
茶葉有一股特殊的香味,這種香味來自於茶葉中的芳香物質,它能使飯香味撲鼻,讓人胃口大開。與此同時,飯中大量的澱粉抵消了茶葉的收斂性和苦澀,二者相得益彰。
並不一定非要用新米才能吃到清香撲鼻的飯,用茶水燒飯就可以獲得色、香、味俱佳的飯食。茶水燒飯還有去膩、潔口、化食和防治疾病的好處。據營養學家研究,常吃茶水煮的飯,可以防治多種疾病。
茶多酚是茶葉中的主要物質,約占水浸出物的70%至80%。科學實驗證明,茶多酚可以使微血管的韌性增強,防止微血管壁破裂而出血。此外,它還可以降低血膽固醇,抑制動脈粥樣硬化。中老年人常吃茶水飯,具有軟化血管、降低血脂、防治心血管病的功效。
此外,茶多酚能阻斷亞硝胺在人體內的合成,胺和亞硝酸鹽是食物中廣泛存在的物質,它們在37℃和適當酸度下,非常容易生成能致癌的亞硝胺,而茶水煮飯可以有效地抑制亞硝胺的形成,從而達到防治消化道腫瘤的目的。
茶水中的單寧酸還具有預防中風的作用。
另外,茶葉中所含的氟化物,是牙本質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質。少量的氟化物浸入牙組織,能增強牙齒的堅韌性和抗酸能力,防止齲齒發生。
茶水燒飯的方法很簡單:先將茶葉1~3克,用500~1000克開水浸泡4~9分鐘,取一小塊潔淨的紗布,將茶水過濾去渣後待用(不宜用隔夜茶水);將米洗淨,放入鍋中,然後把茶水倒入飯鍋中,使之高出米面3公分左右,煮熟即可食用。
03 飯宜雜吃
如果在飯中摻雜一些雜糧、蔬菜或藥食兩用的食物,飯的營養價值就會提高,而且還能產生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作用。
(1)綠豆飯
夏天解暑清涼的佳品。因綠豆性涼味甘,具有清熱祛暑、利水消腫、潤喉止渴、明目降壓等作用,可以預防和治療中暑引起的發熱、口渴、煩躁、小便不爽。
(2)薏米飯
適合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慢性腹瀉的人。因薏米蛋白質含量高達17.6%~18.7%(稻米為7%~8%),所含澱粉易溶於水,容易消化吸收。
(3)紅棗糯飯
養血補虛。棗中不但糖分含量高(65.9%),而且維生素C含量很豐富,維生素C在體內是阻止癌細胞生長的第一道防線。因此,經常服用有益健康。
(4)紅薯飯
紅薯營養豐富,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虛之功」。紅薯中含有較多的澱粉和纖維素,人食以後,能在腸內大量吸收水分,增加糞便體積,不僅能預防便祕,減少腸癌發生,還有助於防治血液中膽固醇的形成,預防冠心病。
(5)燕麥飯
老年人的保健珍品。燕麥有降膽固醇、調甘油三酯和降低血液黏度的作用,燕麥含粗纖維較多,含不飽和脂肪酸也多,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對糖尿病人減肥、便祕者都有益。
(6)芋頭飯
適合於胃腸道疾病患者、結核病患者及老人、兒童食用。因芋頭質地細軟易消化,具有益胃寬腸通便、解毒散結的作用,因此,大便乾燥硬結及無名腫毒等症均可食用。但芋頭含澱粉較多,多食易脹氣,應注意適量。
04 米麵宜混吃
「自由基」是引起衰老的禍首。它可與遇到的一切分子發生反應,這些反應會給細胞組織造成極大的破壞,從而形成衰老過程。
醫務人員發現,一些致癌物質也是透過「自由基」讓人得上癌症的。腫瘤患者的「自由基」要比正常人的含量高出2~4倍。醫務人員曾為這些患者作抗「自由基」治療,患者的症狀都得到了改善。
由於麵粉中抗「自由基」的微量元素含量較多,所以,專家們提倡把米和麵粉混合起來吃。
另外,在許多亞洲國家,居民都以稻米為主食,而這些國家裡的壯年男性的夜間死亡綜合症發病率很高。據研究,發生這一病症的原因可能與他們體內因單食稻米而缺乏維生素B1有關。
研究人員認為,當人體維生素B1不足時,脫羥酶活性下降,糖代謝發生障礙,丙酮酸不能進入檸檬酸循環,就會在體內貯留引起中毒;另外還可引起神經、消化系統變性,心臟衰竭。如果米麵混吃或注意不多次淘洗米,那麼就會增加維生素B1的攝入量。
05 吃餃子麵條時應喝湯
俗話說:肉爛在湯裡。由此可見,湯裡有很多的營養。不僅是肉湯,麵條湯和餃子湯同樣含有豐富的營養。一、是因為麵條在水中煮熟的製作過程中可有少量蛋白質和近一半的維生素B族流失在麵湯內;二、是因為水餃湯中還溶解著餡心中可滲於水的部分營養素,如維生素C、礦物質、鹽離子等。如此豐富的養分,如果倒掉的話是非常可惜的。只吃麵條和餃子,卻把麵條湯和餃子湯全部倒掉,這真有點「買櫝還珠」的味道。
吃麵條時,最好是在吃完麵條後再喝適量的麵條湯,補充部分已流失的維生素和蛋白質。還可以在製作麵條時加入蔬菜和肉作配滷,這樣就更加有營養了,可產生蛋白質的互補作用,增加麥粉蛋白質的價值。同樣,吃完餃子後,適量喝餃子湯可再利用已流失在湯中的部分營養素。這些湯可以說是食之有味,棄之可惜的好東西。
06 蔬菜洗好宜晾乾再炒
大多數人習慣炒菜前洗菜,其實在洗完晾乾再炒為好。
當帶有水分的蔬菜放入熱油鍋中時,會使鍋內油溫急劇下降,從而延長了炒菜的時間,使維生素損耗增多。另外,部分食用油也會隨著水蒸氣大量揮發,使廚房內霧氣騰騰,增加空氣污染。
蔬菜洗好晾乾再炒,則可避免這些缺點,還能保持蔬菜的色澤,使味道更加鮮美。
07 蔬菜生吃好處多
新鮮的蔬菜在烹調時,其維生素、礦物質、各類生理活性物質以及某些抗癌因子等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只有在生吃時,它們才能更有效的接觸黏膜細胞,進而更好地發揮作用。
生吃蔬菜中的營養物質不僅遠遠超過了熟食,而且具有阻止上皮細胞發生惡變的作用,因此可阻斷致癌物質與宿主細胞的結合,產生積極的抗癌作用。蘿蔔纓、圓白菜、苦瓜、萵苣、洋蔥、茼蒿、芹菜等均是十分適宜生吃的蔬菜。
此外,由於蔬菜細胞之間結構疏鬆的特點,蔬菜的吸油性更強,生吃蔬菜,就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油的食用量,同時也減少了糖、雞精粉等調味品的攝入量。
生吃蔬菜要注意的是,首先要挑選新鮮蔬菜,其次要清洗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