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妙法蓮華經》由印度傳入中國,共有三種譯本:
一是月氏國三藏法師,竺法護初譯此經,名《正法蓮華經》,共有十卷,二十七品。
二是龜茲國,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名《妙法蓮華經》,共有七卷,分為二十八品。
三是北天竺國,闍那崛多與達摩笈多兩位三藏法師,重譯此經,名《添品妙法蓮華經》,共七卷,二十七品。
其中以《正法蓮華經》最詳密;但流傳最廣,一般所誦者是第二種譯本。今解釋此經,就是依鳩摩羅什法師的譯本,名《妙法蓮華經》。
法華經的思想源流
《法華經》是佛陀在靈鷲山上,與一萬二千多弟子們聚會時,所說的大乘經典。會中,都是沒有煩惱,心中得到解脫,不再有生、老、病、死輪迴的心結的阿羅漢,還有許多菩薩及天人等,以及他們的眷屬總共十幾萬人。
舍利弗尊者曾三次請求佛陀講說本經,最初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須復說。若說是事,一切世間諸天及人皆當驚疑。」舍利弗再次請求,佛陀回答:「若說是事,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當驚疑,增上慢比丘將墜於大坑。」佛的眾多弟子中,舍利弗已是智慧第一,尚且如此。因為這《妙法蓮華經》的經意、內容,是佛才能究竟的諸法實相,在釋迦牟尼佛心目中,這種稀有難解之法,不是一般凡夫二乘所能聽懂和接受的,因為若是妄想以小量大,難免引起偏執而誤解。甚至那些得少為足的增上慢人,聽了即生驚疑,而不信此《法華經》的義理。
因此,當佛陀答應開講時,當時果然如佛所料「有諸聲聞、漏盡阿羅漢千二百人,及發聲聞辟支佛心」的四眾弟子聽了佛所說後,竟然有五千人無法接受而退席。
法華經的地位
天台智者大師所主張之「五時八教」,即將佛教諸經典之內容加以分類、解釋。
智者大師將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分為五個時段,針對對象程度的深淺而分別說出不同的經典,從說法之順序分判為五時,分為華嚴、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槃。
第一華嚴時,指佛陀在伽耶城附近的菩提樹下,成道最初之三七日間說《華嚴經》之時期,如日照高山之時。當時說教之內容是正說圓教,兼說別教,而說法之對象是別教之大菩薩眾與圓教中之優秀份子。但此時之說法程度太高,聲聞皆如聾如啞,未能收到化益之效果。從教之順序來說,相當於初從牛身擠出之乳味。
第二阿含時,指佛陀說華嚴經後之十二年間,在鹿野苑等地,於十六大國說小乘四阿含經之時期,如日照幽谷之時。從佛陀教化之意義而言,因是以根機較淺者為對象而誘導之,故稱誘引時;在教之順序上,此期譬喻為酪味。
第三方等時,指鹿苑時之後八年間說維摩、思益、勝鬘等大乘經典之時期,如日照平地之時。佛既說小乘,更演維摩、楞伽等大乘經,令二乘行者,耻小乘而慕大乘。在教之順序上,則喻為生酥味。
第四般若時,指方等時之後二十二年間,說諸般若經之時期。此時所說教法,在內容上為通、別、圓三教。從佛陀教化之意義言,此時為淘汰大小乘分別之偏執,說諸法皆空,融合大小乘於一味,故稱為淘汰時;在教之順序上,喻為熟酥味。
第五法華涅槃時,指為使受教者之能力進至最高境界,證入佛知見之時期,謂佛見鈍根眾生,機漸純熟,故說法華經、涅槃經,以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約於佛陀在最後八年間說法華經與入涅槃之前一日一夜說涅槃經之時期,如日輪當午之時。在教之順序上,喻為醍醐味。令一切眾生,咸得成佛。
八教,有化儀四教、化法四教。
化儀四教,是以佛陀教化的形式而分,係指:頓、漸、祕密、不定。
化法四教,是以佛陀教化的內容而分,係指:藏、通、別、圓。藏教指《阿含經》;通教指《般若經》;別教是方等部經典;圓教則是成佛後所說的《華嚴經》,以及涅槃前所說的《法華經》,這是大乘佛教中的兩部大經典。
法華經的宗旨
會三歸一
〈譬喻品〉中,佛陀為舍利弗正式授記,並以火宅喻「開權顯實」──應大眾根機而設小乘、中乘、大乘法,接引人人出離充滿煩惱無明的火宅;最終「三乘歸一」,歸於一乘真實大法,如同搭乘穩固寬敞的大白牛車,自度度人,同行成佛之道。即開三乘之方便歸入一乘之真實。
佛法分為五乘:人、天、聲聞、緣覺、菩薩。僅持五戒、十善,是人天乘法;聲聞、緣覺屬於小乘;菩薩則是大乘。站在菩薩的立場來看,「三」是「三乘」,指聲聞乘、緣覺乘和菩薩乘。本經旨在闡述「一佛乘」之理,弘揚「三乘歸一」,即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歸於一佛乘,指出一切眾生皆能成佛。佛講說正法有次第不同,因為眾生各有不同程度的根性,採取方便靈活的說法,以便他們接受,所以教有三乘,但總的目的都在於引導眾生達到佛乘妙道。
「一佛乘法門」和「三乘法門」,各自又都表現為許多具體的法門,雖然有主次之分,但卻是相互相容的,相輔相成地構成一個完整的解脫法門。
開權顯實
權法,指的是善巧方便之法。實法,指的是諸法實相。《法華經》的「純圓獨妙」,就在於「開權顯實」。原本佛說法都是為了真實法,但由於各個根性的不同,所以先鋪排一些權巧方便法,隨順著眾生種種性、欲、根等因緣來說法,這樣一步一步地進行調攝,等到調攝成熟時,最後才「開權顯實」,開示這些權巧方便法,將之全部會歸真實法。
諸佛的智慧即是瞭解「諸法實相」的道理,《法華經》中以「十如是」,即「如是性、如是相、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的概念來詮釋諸佛境界。
開跡顯本
《法華經》分為七卷,共有二十八品,前十四品是說一乘之因,後十四品是
說一乘之果;也可說前十四品是開權顯實,後十四品是開跡顯本。
天臺智者大師說,佛陀之所以用蓮花來譬喻形容法的妙,是因為蓮是為了孕育蓮子而開花。蓮子是蓮蓬結的,蓮花掉了就看到蓮蓬,蓮蓬裡面就有蓮子,但是蓮花含苞待放時,只見其花不見蓮子,這部分正好用來譬喻佛的跡門。
成道之釋迦牟尼佛,為垂跡之身,以顯久遠實成之本地。即指實體與其影現。本門,謂如來於久遠之往昔即已成道(久遠實成之本佛),以顯示佛陀之本地、根源、本體之說,故謂之實體;跡門,指新近示現之佛陀。
釋迦牟尼佛說明這一生的成佛,其實只是他的一個示現(跡),他並非這一生才成佛的。據《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載,一切世間天、人皆以釋尊為伽耶始成之新佛,實則於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以前已然成佛,伽耶成佛之身僅其垂跡而已。佛身有生身與法身之別,謂生身已滅度,而法身猶存。法身即是「本」,乃久遠實成之本佛,佛把這本地風光打開來給我們看,故名「開跡顯本」。本門的示現,即是在於佛陀把他到娑婆世界來教化眾生最終的目的以及本身真實的背景,在《法華經》裡,全部告訴大家。
一切眾生皆可成佛
如〈譬喻品〉中說:「聞一切眾生,皆當成佛。」又如〈方便品〉中的「十如是」:「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指從開始的「相」到最後的「報」,都是因緣所成,究其致極,法性畢竟空寂,實相平等一如,所以稱為「本末究竟等」。以及佛欲令一切眾生得「四佛知見」,抑或著名的法華七喻,在在處處無不是引導眾生進入唯一佛乘,相信一切眾生皆可成佛,以及說明眾生平等之理。其中常不輕菩薩則具體的實踐了平等之行,不但視對自己刀杖瓦石去侮辱的人平等,悉皆禮拜讚歎,並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對一切眾生皆能成佛的唯一佛乘深信不疑,一句「汝等皆當作佛」憶持不失,時時宣說。
《法華經》就是強調這一點,無論你再怎麼惡,所有的人終究都是會成佛的。只要我們誦過《法華經》,無形當中就會受到佛陀的授記。經中佛陀給所有的弟子授記成佛,就是佛陀和我們保證,在學佛的路上一直向前走,不管如何,最後一定會成佛。
法華經的修行意義
《法華經》「會三歸一」的思想,明示佛與眾生的區別在於,佛為明了宇宙萬法的真理,眾生為顛倒迷惑的盲者。讓現代人的生活有了正見的基礎,從方法上開啟了善巧方便的修證實踐。
三乘都是方便說,最終要歸不生不滅的佛乘,這是萬法的真相。譬如作畫的三種進程與境界,分別為畫匠、畫師及畫聖,「畫匠」是基本技法,通常是講求實際的功利境界。而「畫師」,技術達到了一定的境界,除了描繪出作品的形象,還能抒發一己之真性情,創作出引人入勝的境界。「畫聖」的境界,已達以世界映現在一己心中,因畫者的心識清淨,對境表達出來,超升到與藝術達到一體化的境界。
然而,任何的進程終究歸於佛的境界。聲聞和緣覺二乘人,隨時覺悟到自己的菩薩根性,能夠提升到佛的知見。而畫匠,也能經由技術的純熟及精神的陶冶逐步到達畫聖的境界,到達的這個境界,可比喻為掌握其實相的最高無上智,物我合一所得的境界—佛界。
諸佛為了接引不同根性的眾生而方便地把一佛乘分別說成三乘,使得各種層次的眾生,都有入門處的著力點。這就好像是萬丈高樓從地起,雖然目的要到最上一層,但得逐層建築。「一佛乘」是一座整棟樓房,「分別說三」是說這棟樓房有三層高。如果要到最上面一層去,許多人沒有辦法一步就跨到第三層樓上,必須逐層拾梯而上,因此這就等同「方便說三乘」一樣了。但是除了上得最高一層者知道全樓的景色為何,以下諸層的住戶訪客,都不能得知此樓的全貌全景。若已登至最上一層,它和下面是不能分開的,一分開就不是最高一層。因此既得全體的一乘,就不用再分別逐層的三乘了。雖然我們一開始學的是權法,學的是比較淺顯的教法,但是只要是正法,都是在累積資糧,就算是權法,也要了解權法當中有實相,實法也要有權法顯現。
《妙法蓮華經》的「妙」字是形容「法」,也就是說,人世間我們所看到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一個法。所有世間、出世間的一切,每一個法都包含諸法實相。只要我們能體悟,透過每一個法,都能讓我們修行。〈見寶塔品〉、〈從地湧出品〉、〈如來壽量品〉等這幾品經,都說明了佛身的統一,隱喻著我們當提升自己的心境,才能見到諸佛菩薩,亦能見得全體一乘之境界。並且以常不輕菩薩為榜樣,做一個謙虛恭敬,不管其他修行人其行為如何,都恭敬禮拜,且修忍辱行的菩薩。同時,向藥王菩薩看齊,具足為法忘軀的精神、慈悲施藥的精神,發願當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讓眾生歡喜。另外,法華經中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這是觀世音信仰的源頭。初學佛教的信徒,大部分都會從讀誦〈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手,只要大家有誦念過,就與《法華經》結上緣了。〈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也啟發我們本性的良知,發起大慈悲心。
以這樣的觀點,修練我們的心境,了悟人人具足成佛的本性,無論任何的身份、職業,皆為佛性的體現,亦能觀一切眾生平等一體的成佛本性。如此,便能發現《法華經》與我們的生活相呼應,從而開拓一條在日常生活中悟道成佛的新道路。
方便品第二
是本經的重要核心思想,主張一佛乘思想,是「跡門」中的正宗分,與「本門」的正宗分〈如來壽量品〉相對,形成本經的兩大中心。
章旨
〈方便品〉是如來「開權顯實」很重要的一品,是開示眾生本有佛性,明白說出「十方佛土當中,唯有一乘佛法是了義之法」,其餘都是不了義法。經四十九年的演說,世尊要入滅以前,到了法華會上,才全盤托出。在佛說法的四十九年當中,世尊處處指示「諸法實相」,只是眾生仍舊不能見性,因此權巧地開示,所以稱為〈方便品〉,說出什麼是如來的方便,什麼是如來所要說的真實法。
原譯經文
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告舍利弗: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所以者何?佛曾親近百千萬億無數諸佛,盡行諸佛無量道法,勇猛精進名稱普聞,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隨宜所說意趣難解。
舍利弗!吾從成佛已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所以者何?如來方便知見波羅蜜皆已具足。
舍利弗!如來知見,廣大深遠,無量無礙,力、無所畏、禪定、解脫三昧,深入無際,成就一切未曾有法。舍利弗!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言辭柔軟,悅可眾心。舍利弗!取要言之,無量無邊未曾有法,佛悉成就。
止,舍利弗!不須復說。所以者何?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
今譯
那時候,世尊非常安詳地結束禪定,告訴舍利弗說:諸佛所具有的智慧,十分深奥,無法度量。而且,證得這種智慧的方法,也很難理解,很難深入其中,所有聲聞、辟支佛二乘之人,都難以領會這種佛智及其證得方法。為什麼呢?因為佛之所以能成就這樣的智慧,關鍵在於他曾親近供養過成百上千、數萬數億以至無量無數個佛,並隨順諸佛修習,盡行諸佛無量種道法,勇猛無畏,精進不怠,名聲普聞於大千世界,成就了前所未有的深妙法門。佛隨宜說法,因機施教,因此,其中的真意義,一般人也就難以理解。
我從久遠之世成佛以來,我根據種種不同的因緣,利用種種不同的譬喻,廣泛演說佛法教理,以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使之出離了三界煩惱及法愛等的染著。何以能夠這樣?因為如來的方便善巧,以及權實並用、事理圓融的知見波羅蜜,全都已完整具備之故。
舍利弗,如來世尊的知見,廣大而深遠,無數無量,無有障礙。佛的十種特有力量和四種無所畏懼,佛的禪定和解脫之定等皆深奧無邊,為亙古未有的法門。舍利弗,如來世尊能通過各種不同方式,非常巧妙地宣說各種法門,其說法之辭和順柔軟,使眾生聽後無不心裡悅服。舍利弗,取要言之,如來世尊已成就了無量無邊、亙古未有的法門。
算了,舍利弗,不必再說了。為什麼呢?因為,如來世尊所成就的稀有罕見,第一難以難解的佛法,只有諸佛與釋迦牟尼佛才能窮究盡底,才能認識到諸法實相。什麼是諸法實相呢?就是從諸法的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十幾個方面來把握的。所謂相即外觀形相;性即本性;體即質體;力即事物所具有的功能;作即身、口、意三業的作為;因即業因、根源;緣即輔助原因;果即結果;報即報應、果報,從形相之本到報應之末,它們的實質怎麼樣?等等。
譬喻品第三
譬喻,也就是《詩經》上所說的「比體」。《詩經》上有賦體、比體、興體;譬喻,就是「比」的體。比類為「譬」,曉知為「喻」,假託淺近之事,比類深遠之理,以曉知未悟,叫做「譬喻」。此品理深,以譬喻而能明白,所以叫〈譬喻品〉。《法華經》中所用譬喻實不少,如火宅喻、藥草喻、窮子喻、化城喻等。從本品到第九品皆依〈方便品〉進一步以「譬喻」及「因緣」等方式說明,使上中下根的聲聞弟子瞭解佛意。
章旨
因本品是以「火宅」為喻,佛為中根的四大聲聞說法,以三車(羊車、鹿車、牛車)譬喻三乘(聲聞、緣覺、菩薩)乃方便教說,誘引眾生出娑婆世界的火宅。從前面〈方便品〉知道:佛以前講的三乘法是方便說,真正的佛法只有一乘,就是佛乘。而〈譬喻品〉就是用譬喻的方式,說明為何只有一乘而非三乘。
原譯經文
舍利弗!若國邑聚落,有大長者,其年衰邁,財富無量,多有田宅及諸僮僕。其家廣大,唯有一門,多諸人眾,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堂閣朽故,牆壁隤落,柱根腐敗,梁棟傾危,周匝俱時歘然火起,焚燒舍宅。長者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長者見是大火從四面起,即大驚怖,而作是念:『我雖能於此所燒之門安隱得出,而諸子等,於火宅內樂著嬉戲,不覺不知、不驚不怖,火來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厭患,無求出意。』
今譯
舍利弗,我現在就給你們講一個譬喻。在某一個國家的某一個城鎮內的某一個村落,有一位長者,此人年邁壽高,財富無量,擁有大片田地和眾多的宅院,以及許多的僮僕。他的家園十分龐大,只開了一道院門可以進出,住在裡面的人口,約有一、二百人,有時甚至五百多人。可是,他家的房子均已年久失修,廳堂樓閣破敗,牆壁頹落,柱根腐朽,梁棟傾斜。一天,房舍四周忽然同時起火,整個宅院陷入火海之中。這位長者的兒子約有一二十人或三十多人當時正好都在家中。長者發現其家四面起火,頓時大驚失色,心想,我兒子雖然能從大火焚燒的院門中安全逃出,但是孩子們不明事故,他們依然在火宅之中嬉戲玩耍,毫不驚懼。大火快燒到他們身邊,灼熱的火苗正在烘烤著他們,但他們依然不知大難臨頭,根本沒有要求出去的意思。
藥草喻品第五
「藥」是醫病的藥材;「草」是草木,也譬喻三乘的眾生。藥能治人的病,但是要對症下藥,才能治病;如果不對症,不但不能治病,而且還會增加這個病。所以佛陀在這一品,是以藥草來作譬喻,醫治眾生身心二病。
章旨
世尊認可了迦葉等弟子的信解,又為他們解說了「三草二木」的譬喻。人天、二乘譬「三草」;上、下根的菩薩譬「二木」。佛說法因根性而有三乘之別,最終是一佛乘。「三草二木」譬喻眾生的多樣性。同時也由此顯現佛的慈悲是完全平等、無差別的;但這並非表示眾生無差異,而是佛對眾生無差別。
原譯經文
迦葉!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谿谷土地所生卉木叢林及諸藥草,種類若干,名色各異。密雲彌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時等澍,其澤普洽。卉木叢林及諸藥草,小根小莖、小枝小葉,中根中莖、中枝中葉,大根大莖、大枝大葉,諸樹大小,隨上中下各有所受。一雲所雨,稱其種性而得生長華菓敷實。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
今譯
迦葉!譬如在大千世界之中,山川、河谷、大地所生長的卉木叢及各種藥草,名稱各異,顏色不同,種類繁多。在它們的上面,密雲彌布,遮蓋了整個大千世界。一時間,大雨齊下,雨水平等均勻地滋潤到大地的每一個角落。但大地上所生長的卉木叢林和諸種藥草卻根據其根、莖、葉的大、中、小不同,而各自接受其所得的一份。雖是一雲所降的雨,但各自都依其不同的品種特性而得以生長、開花、結果。所以,雖然同為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這些花草樹木卻是各不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