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為您破解實修最難解的誤區:
1.入涅槃到底是什麼狀態?
2.佛陀將煩惱滅後,就不再生煩惱了嗎?
3.涅槃是無常的還是永恆的?
4.為什麼無論世間人說有我、無我,都是顛倒?
5.為何一切顛倒都是苦?顛倒是真實嗎?
6.佛陀的金剛智,能治療眾生所有的病苦及消除所有的眾罪嗎?
7.無常之因會生出常的現象嗎?
8.內在的神通與外在的神通有何不同?
9.菩薩修行大涅槃所得的神通,是什麼樣的?
10.為什麼說一闡提也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呢?
11.眾生的業報身千差萬別,怎麼會具有相同的一種佛性呢?
12.為何說佛性是恆常的,不在內也不在外?
13.顛倒就不是真實的,那什麼才是真實的?
14.要如何滅除不清淨的色,而獲得解脫而清淨的色?
15.是因煩惱才有身;還是因為有身,然後才有煩惱的呢?
《大般涅槃經》的核心即是「人人本具佛性」,也就是佛性潛藏在自己的心中。學佛不相信自己有佛性,這是人們不能成佛的重要原因。在本經的觀念中,可說只有不行善的人,沒有不具善心的人,這正是儒家常說的「人皆有惻隱之心」,行事殘暴惡劣的人,仍舊有慈悲的本質。眾生成佛的根本依據在於人人都有一個本性無瑕的淨心,即是清淨心性。
這個本淨之心是沒有形體的純精神存在。佛陀要我們去認知「佛性」,就是針對我們這個內在的心性。「佛性」不是神我、靈魂、梵,而是每個人都有的一種存在於內心的覺悟能力。只要頓悟佛性,我們就能大自在地生活在塵世之中。
本書主要內容如下:
純陀品第二:
佛接受了純陀的最後供養,而拒絕了純陀請佛久住,莫入般涅槃的請求。佛陀也說佛具常命、常力、常安樂、常無礙辯才等常住五果。說明平時供養和最後供養,同等果報與功德。
哀歎品第三:
大眾哀請住世,佛陀給以慰語,並告諸比丘不應思惟諸佛長壽短壽,世間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長存。有為有生滅,有變化的事物,其體性本來就是無常遷變的。涅槃就是恆常,如來法身恆常,不能把有常看成無常。一旦有生,則不能永住,直到煩惱生死盡了之時,即得涅槃寂滅,而超越生滅變化無常之法,才是真正的安穩快樂。
長壽品第四:
佛陀為諸比丘們宣說無常、苦、空、無我,了知常、樂、我、淨,離四顛倒。更為迦葉菩薩說佛身長壽的菩薩因行,以平等心視諸眾生,如來常住不變易法,世出世間的差別,涅槃即法性義,佛法僧三歸依處等。
金剛身品第五:
佛為迦葉宣說如來法身常住、金剛不壞。
名字功德品第六:
佛宣說此《大般涅槃經》的名義和所具的功德。
四相品第七之上:
佛為迦葉說如來常住不變易義。又如來隨順世間神通變化,已於無量劫中成佛,更示現種種色相化眾。
四相品第七之下:
犯了重罪的人能不成佛道,是沒有道理的,一闡提如果盡滅的話,就不能再叫做一闡提了。
邪正品第九
佛為迦葉菩薩說明佛法非波旬所能破壞。佛陀流淚,一為憐憫魔王及其徒眾,必墮地獄,受無量苦。二為憐憫眾生愚癡,不辨正邪,斷送聞法機緣。
四諦品第十
佛為迦葉菩薩說明修習甚深四聖諦法。
商品特色
為什麼惡念多的人,也可以成佛!
如何從表面的惡,看見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
佛教的普世價值與精神,無非是從入世的修行開創理想的人生。而這只有從佛性入手才是根本,大般涅槃經正是佛性論的根本經典。透過本經,可以從一切有情身上看見他們與自己的佛性,讓您在成佛的路上,照見自心、頓悟佛性、成就生命的圓滿與大自在。
作者簡介:
梁崇明
台灣台中人,華梵蓮華佛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長期從事佛學導讀,佛學書籍編撰出版工作。已發表作品有《心相知機》、《科技時代淨土妙法》、《佛事儀軌》、《不淨觀》、《不執著的幸福》、《轉運開心菩薩道》、《藏傳佛教各宗派思想體系表》、《我在山中遇見禪師》、《不要理他的智慧:看清真相、不再動怒的禪修原則》。
推薦序
《大般涅槃經》有南北二本,北本為四十卷(十三品),南本為三十六卷本(二十五品)。大般涅槃的意譯是大滅度、大圓寂,是指佛陀圓滿諸德,寂滅諸惡的解脫境地。
漢譯本的《大般涅槃經》是由曇無讖大師傳譯至中國的。曇無讖本為中印度人,為婆羅門種出身,後至迦濕彌羅,而於西元五世紀初,經由龜茲國而入北涼之都。二年後,譯成涅槃經之前十卷,之後為了搜尋後半部,而赴於闐國,同時也遣使而得殘缺的部分經本,終於在玄始十年,完成四十卷本(後調卷為三十六卷本)。北涼為北方五胡十六國中最後的一個國家,當時南方的東晉已滅亡,已由宋而取代。此涅槃經,後為四十卷本,而傳至南方時,由於慧嚴、慧觀、謝靈運等法師大德,將和法顯所譯之涅槃經(六卷)對校,而為三十六卷本。嗣後曇無讖所譯的為之北本涅槃經(四十卷),被修治的為南本涅槃經(三十六卷),直至現在。
涅槃的意義
「般涅槃」譯為寂滅,是滅除所有的苦惱,到達寂靜的境界,也就是成道後的境地;佛將逝世時,也叫做涅槃,有著證果與逝世的雙重意義。佛陀之離世,仍然是進入悟道證果後常住不滅的境地,而不是世人所謂一別千古那種生離死別,是佛性常存不滅的示現。
傳統上小乘對涅槃的解釋為「灰身滅智」,又作無餘灰斷,焚身灰智。即將肉身焚燒成灰,將心智滅除之意。在這個意義上,涅槃幾乎可說是等同於死亡,因為涅槃是伴隨著肉體的幻滅而有,修行者的生命要結束的時候,因為沒有煩惱,沒有要存在的心,也沒有心要來這個世間,亦即將身心悉歸於空寂無為之涅槃界,此乃小乘佛教最終目的之無餘涅槃。
大乘佛教以大涅槃取代了涅槃,不再認為涅槃一定要伴隨著死亡的來臨,而是可以在肉身並未壞死的狀態中達到的境界,這境界就是常、樂、我、淨,並以大涅槃來說明。如〈高貴德王菩薩品〉中所云:「常樂我淨在何處耶?所謂涅槃。」、「常樂我淨乃得名為大涅槃。」所以常樂我淨又名為涅槃。此時,涅槃只是一種精神狀態,並不是要伴隨肉身的死亡才能達成。
因此,涅槃不是去哪裡,現實生活都能得大自在涅槃。既然《大般涅槃經》強調法身是永恆,所以此境界是無始無終,有生之年所現的一切色相,並沒有離開法界,與涅槃實性不可劃分。所以涅槃理想境界可於現實界、生死海中實現之。
常住不滅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七有云:「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易。」本經的重點,首先放在於欲表達佛性的常住不滅,也就是說,佛陀雖進入涅槃而離開世間,但是佛陀的壽命乃為金剛不壞之身,為常住不滅的真我。第二為提示佛性平等,不但佛陀有之,就是惡逆不道暴戾之徒,也都具有涅槃佛性,也能成佛,也就是一切眾生均具佛性,悉皆成佛。
關於常住不滅。不變易即是常住,佛的法身、法界,是一種理體,是永恆不變的。一般佛家思想精神通透「常」與「無常」兩界,自生滅變化之現象界觀之,是謂「無常界」;然自永恆佛性或法界觀之,是謂「常界」。佛性又被視同於佛的法身。是故《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一:「佛性是常,三世不攝;三世若攝,名為無常。佛性未來以當見故,故言眾生悉有佛性。」本經所講佛性之常,講湼槃之有,皆非相對的有無之「有」,常與無常之「常」,而是一絕對的超概念的真常之「常」,妙有之「有」。
然而世人凡夫不知真常的有,不知常住樂,以無常的下苦為樂,孰不知此樂是假樂,此苦是真苦,如〈聖行品〉所云:「一切眾生於下苦中,橫生樂想。」一般人對苦的認識是相對於樂的,所認為的樂,在正法的勝義中,其實是在下苦中,就是我們眾生在很苦的狀態之中,我們卻想是在受樂,然而無常界中無實樂而有虛樂,理由是世間一切有為法是無常的,故諸所有受悉皆是苦,所謂生者必滅,合會必離,盛必有衰,眾苦流轉,無有休息,常為諸苦所侵。於是凡夫迷惘於生滅無常,浮沉於生死海中,直至死亡,人世間一切成就極可能剎那間化為烏有,因此生命毫無安全感。只有菩薩住於大乘大般涅槃,才能知道苦因、樂因,苦的來源,從假我的生滅現象(色身),領悟到常住不滅的真我(法身),獲得大解脫、大自在、大涅槃。如〈壽命品〉說:「我者是佛義,常者是法身義,樂者是涅槃義,淨者是法義。」至此境界,生滅變化界中之生滅無常感遂為永恆之極樂所替代。
以中道的智慧為佛性
《大般涅槃經》中的常樂我淨即是如來,即是佛身,有時又說即第一義空,或如來甚深密藏,或即中道。如〈師子吼菩薩品〉中所言:「不得第一義空,故不行中道;無中道,故不見佛性。」由此可見佛性是以中道第一義空的智慧為特質。
第一義空和中道都是既要見到世間的無常、苦、空、無我;又要見到出世間的常、樂、不空、我。只有具備了這兩方面的認知,又要超乎一切對待,才叫中道行。行中道者,是見空與不空,不偏一面,無常見無常,常見於常,兩者皆如實見,沒有錯誤的認知及顛倒見,才能稱為中道。佛陀舉出聲聞、緣覺見一切空,所以不見佛性;見一切無我,而見不到我,所以不能證得第一義空。世俗之有是名利、五欲,聲聞、緣覺雖然解脫了世俗之有的束縛,卻被阿羅漢道果束縛,因此還不是真解脫。而這一切都是因為沒有見到中道的佛性。能行中道才具第一義空的「智慧」,具此智慧才能成佛。因此,〈師子吼菩薩品〉之一說:「如是觀智,是名佛性。」
佛性的普遍性與潛藏性
闡述佛性遍在的經典,比比皆是。《大般涅槃經》雖承此旨,而強調佛身之常住,但是涅槃經的獨特之處,並不只如此,其最為特殊,最能令人讚嘆稱絕之處,乃在於一闡提成佛。梵語一闡提,譯為信不具,是不信佛法,是不信真理,可說是已斷善根之人,故都被認為無成佛之性。而《大般涅槃經》即說不管是如何的惡逆,不論是怎樣的誹謗正法,如一闡提那樣的惡劣,也能得度,也得成佛。雖然也有由於眾生的業力有著千差萬別的不同,但同樣都具有佛性,眾生平等,人人終能成就佛。佛性具有普遍性,也是主張佛性論的價值所在。
佛身在《大般涅槃經》中是指如來之身,或法身、如來藏、佛性。如來藏是一切法的根本,故是平等、恆有、真實普遍地存在。如來藏為眾生本具,卻被無明妄想掩蓋而不得彰顯的常住不變之性,可以說是佛性的異稱。所以關於潛藏性,也是如來藏的主要內涵。如來藏用最簡單的話解釋,就是如來有如寶藏,藏在自己心中。這一隱藏在眾生煩惱身心中的如來清淨法身,就是所謂「如來藏」,也稱為「佛性」。即一切眾生的現實生命雖處於煩惱生死的流轉之中,但同時也隱藏著如來的清淨法身,此清淨法身為煩惱所隱覆而不得顯露,但卻常住不變,不為煩惱所污染,為眾生成佛的根本依據。〈迦葉菩薩品〉四卷中,佛陀總結佛性具有六種特質,一是常、二是真、三是實、四是善、五是淨、六是可見。佛性是常恆不變的,因為尚未顯現,所以不存在;最終必將顯現,所以是存在。
在成道的路上,人們必須把握這個主體性,般若是用,這如來藏、佛性便是主體,是目標,而這個主體就在自心中,不必外求。等到我們達到大自在的覺悟時,一切煩惱塵垢都被揭去時,佛性自然便會顯露。
大般涅槃經 原譯經文
時諸比丘即白佛言:「世尊!我等不但修無我想,亦更修習其餘諸想,所謂苦想、無常想、無我想。世尊!譬如人醉,其心愐眩,見諸山河、石壁、草木、宮殿、屋舍、日月星辰,皆悉迴轉。世尊!若有不修苦、無常想、無我等想,如是之人不名為聖,多諸放逸,流轉生死。世尊!以是因緣,我等善修如是諸想。」
爾時佛告諸比丘:「諦聽,諦聽。汝向所引醉人喻者,但知文字,未達其義。何等為義?如彼醉人,見上日月,實非迴轉,生迴轉想。眾生亦爾,為諸煩惱無明所覆,生顛倒心,我計無我、常計無常、淨計不淨、樂計為苦,以為煩惱之所覆故。雖生此想,不達其義,如彼醉人於非轉處,而生轉想。我者即是佛義,常者是法身義,樂者是涅槃義,淨者是法義。汝等比丘!云何而言有我想者,憍慢貢高流轉生死?汝等若言,我亦修習無常、苦、無我等想,是三種修,無有實義。
今譯
這是比丘向佛進言:「世尊!我們不但修習無我想,也修習其餘諸想。所謂苦想,無常想,無我想。世尊!比如人喝醉了意識會眩亂,所看到的諸山川、城郭、宮殿、日月、星辰等,都在迴旋轉動似的。世尊!如果有人不修習苦、無常、無我等想的話,這樣的人不能稱為聖人,此人會放逸自己的行為,在生死中打轉。世尊!所以我們經常修習苦等諸想。」
這時佛告訴眾比丘:「仔細聽啊,仔細聽啊。你們剛才引用的醉人的比喻,只不過是文字上的瞭解,並沒有達到徹知真正的意義。什麼是真正的意義呢?比如那位酒醉的人看到天上的日月,實在並不迴旋轉動,而他卻作迴旋轉動之想。眾生也是如此,被各種煩惱無明覆蓋生出顛倒的想法,把真我看作無我,把常看作無常,把淨看作不淨,把真樂看作為苦,因為被煩惱覆蓋的緣故,雖然知道這個道理,卻並不通達其中真義,比如那個酒醉的人,對於不迴旋轉動之物,而誤認為在迴旋轉動一樣。我就是佛義,常就是法身義,樂就是涅槃義,淨就是法義。你們眾比丘,為何說有『我』的想法就會貢高我慢、流轉生死呢?你們若說,我們也修習無常、苦、無我等,但這三種修行沒有真實的意義。」
原譯經文
無常、常想,常、無常想,是名顛倒。無常者名不修空,不修空故,壽命短促。若有說言不修空寂得長壽者,是名顛倒,是名第二顛倒。
無我、我想,我、無我想,是名顛倒。世間之人,亦說有我;佛法之中,亦說有我;世間之人雖說有我,無有佛性;是則名為於無我中而生我想,是名顛倒。佛法有我,即是佛性;世間之人說佛法無我,是名我中生無我想。若言佛法必定無我,是故如來勅諸弟子,修習無我,名為顛倒,是名第三顛倒。
今譯
將無常認為是常,將常認為無常,叫做顛倒。無常叫做不修空,不修空所以壽命短促。如果說不修空寂能得長壽就是顛倒,這是第二顛倒。
將無我認為我,將我認為無我是顛倒。世間人說有我,佛法之中也說有我。世間人雖說有我,這個我卻沒有佛性。這是在無我中而認為有我。這是顛倒。佛法中的我就是佛性;世間人說佛法中無我,則是在我中認為無我。如果說佛法必定無我,所以如來讓弟子修習無我,叫做第三顛倒。
原譯經文
「復次善男子!喻如滿月一切悉現,在在處處、城邑聚落、山澤水中、若井若池、若瓫若鍑、一切皆現,有諸眾生,行百由旬,百千由旬見月常隨,凡夫愚人妄生憶想,言:『我本於城邑屋宅,見如是月,今復於此空澤而見,為是本月?為異於本?』各作是念,月形大小或如鍑口,或復有言大如車輪,或言猶如四十九由旬。一切皆見月之光明,或見團圓喻如金盤。是月性一,種種眾生,各見異相。善男子!如來亦爾,出現於世,或有人天而作是念:『如來今者在我前住。』復有眾生亦生是念:『如來今者在我前住。』或有聾瘂,亦見如來有聾瘂相。眾生雜類,言音各異,皆謂如來悉同己語,亦各生念:『在我舍宅受我供養。』或有眾生,見如來身廣大無量。有見微小,或有見佛是聲聞像,或復有見為緣覺像。有諸外道復各念言:『如來今者,在我法中出家學道。』或有眾生復作是念:『如來今者獨為我故出現於世。』如來實性喻如彼月,即是法身,是無生身。方便之身隨順於世,示現無量本業因緣,在在處處示現有生,猶如彼月。以是義故,如來常住無有變易。」
今譯
「另外,善男子!就好像滿月一樣,什麼都能夠呈現,就是不管在什麼地方所在,城市、聚落、山澤水中、井、池、盆、鍋到處都能夠呈現月亮,有人行走很遠看到月亮總是跟隨自己,凡夫就妄想:『我本來在城鎮裡看見這個月亮,現在又在此曠野上看見,這是同一個月亮還是不同的月亮呢?』都認為月形大小有時如鍋口,有時大如車輪,有時猶如四十九由旬(古印度長度單位。一由旬相當於一隻公牛走一天的距離,大約11.2公里)那麼大。一切眾生都看見月之光明,有時團圓猶如金盤。此月性一如,而種種眾生所見不同。善男子!如來也是一樣,出現於世。有人、天心想:『如來現在在我面前停留。』又有眾生也認為:『如來現在在我面前停留。』也有聾人看見如來示現聾瘂相。眾生各種類,語言不同,如來講的話每個地方都不同,但是大家都說如來跟我講一樣的話,也都認為:『如來在我家裡接受供養。』也有的眾生見到如來身體廣大無量,有的又見到如來身體微小,有人見到佛是聲聞像,有人見到佛是緣覺像。有許多外道心想:『如來現在在我的教法中出家學道。』又有眾生認為:『如來是只為我而出現於世。』如來真實性如同月亮,是法身,是沒有生滅之身。是方便之身,隨順世間,示現無量,沒有侷限在一個形相,就是如來渡化眾生的本業因緣,隨時隨地示現生滅,就好像月亮。因此如來是常住的沒有變化。」
《大般涅槃經》有南北二本,北本為四十卷(十三品),南本為三十六卷本(二十五品)。大般涅槃的意譯是大滅度、大圓寂,是指佛陀圓滿諸德,寂滅諸惡的解脫境地。
漢譯本的《大般涅槃經》是由曇無讖大師傳譯至中國的。曇無讖本為中印度人,為婆羅門種出身,後至迦濕彌羅,而於西元五世紀初,經由龜茲國而入北涼之都。二年後,譯成涅槃經之前十卷,之後為了搜尋後半部,而赴於闐國,同時也遣使而得殘缺的部分經本,終於在玄始十年,完成四十卷本(後調卷為三十六卷本)。北涼為北方五胡十六國中最後的一個國家,當時南方的東晉已滅亡,已由...
作者序
《大般涅槃經》亦稱《大本涅槃經》或《大涅槃經》,簡稱《涅槃經》。從佛學發展而言,這部經是在大乘中期產生的經典,也是繼般若思想,向如來藏發展,而集大成的一部經典。大乘《大般涅槃經》的漢譯現存有三種:一、東晉法顯、佛大跋陀、寶雲等合譯《大般泥洹經》六卷;二、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四十卷,經錄中有時又作三十六卷,也稱作「北本」;三、劉宋慧嚴、慧觀、謝靈運等依以上兩種譯本為基礎,合本對照修治而成的《大般涅槃經》三十六卷,也稱作「南本」。
《大般涅槃經》依據傳統佛教的說法,是佛陀在涅槃之前,在人間最後一天所說的了義經,主要核心思想為宣說如來常住、涅槃常樂我淨、眾生悉有佛性乃至闡提成佛等義的經典。
綜觀本經,無非處處在闡明佛身是常住不滅,以及涅槃四德。涅槃四德為常、樂、我、淨,這是與蘊處界的無常、苦、非我、不淨不同的。凡夫與外道將涅槃誤認為無常、苦、非我、不淨,將蘊處界誤認為常、樂、我、淨,成就顛倒知見,以致無法解脫。遠離四顛倒者,應知如是常、樂、我、淨,才能夠身證解脫,此即本經全盤之義蘊及其重點所在。
常、樂、我、淨四義,在本經所涵蘊的「約相說」,可以叫做涅槃,也可以叫做解脫;「約體說」,可以叫做佛性、法身,也可以叫做畢竟空,或第一義諦。涅槃,一般就是指人死了,問題是,佛身是同常人一樣死了就結束呢?還是永恆的?經中肯定佛身是常,如金剛一般堅固不壞,不同常人的父母生身,而是所謂「法身」、「佛身」。佛身又指「佛性」。佛性是一種理體,一種精神狀態,無論是否彰顯出來,佛性是永恆不變的。
因此,「佛性論」亦為《大般涅槃經》的核心理論,而佛性思想有兩個最爲鮮明的旗幟,就是「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和「一闡提人亦能成佛」。佛性是常住不變的,常、樂、我、淨是大涅槃。因此,人人都具佛性,人人都能成佛。佛陀也在本經說「一闡提人亦能成佛」。「一闡提人」是犯下五逆罪等極重罪業的人,也就是所謂斷善根的人,會犯下這些極重的罪業,是因為佛性被煩惱塵垢所污染,不自信有佛性,是人們不能成佛的最重要原因,當了悟到自己有永恆不變的佛性,對證果有信心,佛性自然顯露,是故「一闡提也能成佛」。
閱讀本經不妨將重點放在佛性及其修持的核心課題方面,並從本經所闡明的「佛身常住」的義涵出發,生命的根源就是如來法界,我們來人生一遊,最後要回歸到永恆不變易的如來法界,獲得解脫。若能去認知我們皆具有普遍恆常的佛性,去善加養護與開發,且離四顛倒,不執無常變易的幻有世界為實我實法,就能脫離一切煩惱我執,斷滅無常,在現實環境中,證得大自在常、樂、我、淨的境界。
《大般涅槃經》亦稱《大本涅槃經》或《大涅槃經》,簡稱《涅槃經》。從佛學發展而言,這部經是在大乘中期產生的經典,也是繼般若思想,向如來藏發展,而集大成的一部經典。大乘《大般涅槃經》的漢譯現存有三種:一、東晉法顯、佛大跋陀、寶雲等合譯《大般泥洹經》六卷;二、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四十卷,經錄中有時又作三十六卷,也稱作「北本」;三、劉宋慧嚴、慧觀、謝靈運等依以上兩種譯本為基礎,合本對照修治而成的《大般涅槃經》三十六卷,也稱作「南本」。
《大般涅槃經》依據傳統佛教的說法,是佛陀在涅槃之前,在人間最後...
目錄
序
導讀
本經
第01卷 序品第一
佛陀將進入涅槃是什麼狀態?
第02卷 純陀品第二 哀歎品第三
到達了有的彼岸,就能得到真正無上的快樂嗎?
世間的常樂我淨,與出世間的常樂我淨,有何不同?
第03卷 長壽品第四 金剛身品第五 名字功德品第六
出世法與世間法有何差別?如果佛就是常法的話,為何不經常顯現?
第04卷 四相品第七之上
為何凡夫煩惱滅後,又一再地生起煩惱;佛將煩惱滅後,就不再生煩惱了嗎?
第05卷 四相品第七之下
佛積聚了無量的妙法珍寶,佛還有秘密隱藏嗎?
第06卷 四依品第八
佛是無常變易的嗎?涅槃是無常的還是永恆的?
第07卷 邪正品第九 四諦品第十 四倒品第十一
世間人說有我,世間人說無我,為什麼都是顛倒?
第08卷 如來性品第十二 文字品第十三 鳥喻品第十四
如果我是常的話,應該住在何處?雖說有我又不知我的真性,能算是解脫嗎?
第09卷 月喻品第十五 菩薩品第十六
如來的本性其實沒有涅槃,為何眾生說如來已經確實涅槃?如來的本性真實沒有生滅,為何要示現生滅?
第10卷 一切大眾所問品第十七 現病品第十八
斷善根的惡人一闡提,假如能生善心,還是叫做一闡提人嗎?
第11卷 聖行品第十九之上
為何一切眾生在下苦中,錯誤認為是快樂?什麼是菩薩真正的樂?
第12卷 聖行品第十九之中
為何一切顛倒都是苦?顛倒是真實嗎?
第13卷 聖行品第十九之下
心的性質是常還是無常的?外道的常樂我淨是真實的還是虛妄的?
第14卷 梵行品第二十之一
菩薩的真實思惟是什麼樣子的?
第15卷 梵行品第二十之二
空有哪幾種?菩薩的空是哪一種?
第16卷 梵行品第二十之三
世間的疑惑是那些?這跟菩薩的所知、所見、所覺是一樣的嗎?
第17卷 梵行品第二十之四
佛陀世尊的金剛智,能治療眾生所有的病苦及消除所有的眾罪嗎?
第18卷 梵行品第二十之五 嬰兒行品第二十一
無常之因會生出常的現象嗎?
為什麼如來雖然為了一切眾生而演說諸法,但實際上並沒有說?
第19卷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二十二之一
菩薩執持大涅槃鏡會看見什麼樣的景象?
第20卷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二十二之二
為何修行大涅槃的人,能以一相觀察,不會生起眾生的差別相?
第21卷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二十二之三
為何貪愛有如偽善的仇敵?是如何欺騙迷惑眾生的?
第22卷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二十二之四
內在的神通與外在的神通有何不同?菩薩修行大涅槃所得的神通,是什麼樣的?
一闡提人、犯四重禁罪、誹謗大乘經等以及造作五逆罪的人,能證得涅槃嗎?
第23卷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二十二之五
涅槃之樂,是外受而樂嗎?諸佛的樂是哪二種樂?
第24卷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二十二之六
為什麼說一闡提也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呢?
第25卷 師子吼菩薩品第二十三之一
沒有依中道而行,能見到佛性嗎?無我的斷見,能見到佛性嗎?
第26卷 師子吼菩薩品第二十三之二
為何說一切現象皆都沒有真實的我存在,但是涅槃卻真實有我呢?
第27卷 師子吼菩薩品第二十三之三
為何眾生之身,其差別很大,都是不相同的,怎麼會說具有相同一種佛性呢?
第28卷 師子吼菩薩品第二十三之四
佛身是否有邊際?佛是否有形相?如果沒有,是怎麼能看見的?
第29卷 師子吼菩薩品第二十三之五
菩薩是修習哪兩種法,才不被四種顛倒的暴風吹動?
第30卷 師子吼菩薩品第二十三之六
外道與眾生所說的有我是什麼樣子的?與真實的我有何不同?
要怎麼樣才能明白非無我也非有我,既無我也既有我?
第31卷 迦葉菩薩品第二十四之一
佛性是在過去,在未來,還是在現在呢?
第32卷 迦葉菩薩品第二十四之二
疑惑是執著嗎?什麼是斷了善根的人?
第33卷 迦葉菩薩品第二十四之三
為何說佛性是恆常的,不在內也不在外?
第34卷 迦葉菩薩品第二十四之四
一切有漏的現象,就是顛倒嗎?顛倒就不是真實的,那什麼才是真實的?
第35卷 憍陳如品第二十五之上
要如何滅除無我的色,而獲得解脫的真我之色?要如何滅除不清淨的色,而獲得解脫而清淨的色?
第36卷 憍陳如品第二十五之下
是因煩惱才有身;還是因為有身,然後才有煩惱的呢?
序
導讀
本經
第01卷 序品第一
佛陀將進入涅槃是什麼狀態?
第02卷 純陀品第二 哀歎品第三
到達了有的彼岸,就能得到真正無上的快樂嗎?
世間的常樂我淨,與出世間的常樂我淨,有何不同?
第03卷 長壽品第四 金剛身品第五 名字功德品第六
出世法與世間法有何差別?如果佛就是常法的話,為何不經常顯現?
第04卷 四相品第七之上
為何凡夫煩惱滅後,又一再地生起煩惱;佛將煩惱滅後,就不再生煩惱了嗎?
第05卷 四相品第七之下
佛積聚了無量的妙法珍寶,佛還有秘密隱藏嗎?
第06卷 四依品第八
佛是無常變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