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經營的日吉屋股份公司創業於日本江戶時代,這間「京和傘」老店歷經五代,已持續經營超過一百六十年以上。所謂和傘,主要是以竹子與和紙製成的手工藝品。在過去,每個人都把它當作雨傘或陽傘,屬於日常生活的用品。和傘的誕生可回溯至更古老的奈良時代(西元七一○年至七八四年),它擁有一千年以上的歷史。
然而,大眾生活受到西化影響,洋傘、塑膠傘與折疊傘相繼崛起,日常生活中,人們幾乎不再使用和傘。如今,和傘的用途,僅限於佛寺、神社、傳統茶藝坐席、傳統藝能舞台等場所中使用。儘管在過去,單單京都市區號稱有兩百間以上的和傘屋,但如今卻僅剩下日吉屋從事和傘製作。我們觀察京都以外的岐阜、金澤、鳥取與德島等全國各區產地,和傘製造商加起來不知是否超過十間,情況可說猶如風中殘燭一般。
話雖如此,日吉屋過去也曾一度陷入關門大吉的危機。最繁榮的時期,擁有將近五十人的工匠師傅,甚至還開了分店。然而,隨著日本高度經濟成長期結束,情況開始走下坡,逐漸成為夕陽產業。我在二十年前認識日吉屋,當時的情況是,僅剩自家人在苦撐,製作著過程繁瑣的和傘。
日吉屋徒有老店名聲,幾乎沒有任何交易客戶,於是嘗試採購洋傘與雜貨來販賣,但完全無法反擊致勝,最後甚至淪落到賣五百日元塑膠雨傘的下場。年度營業額甚至衰退到僅剩一百萬日元,任誰都搖頭表示:「沒戲唱了!」正當無計可施之際,前來參與的就只有我了。然而,面對傳統工藝,我完全是個門外漢,毫無任何經營公司的經驗,而且最高學歷只有高中畢業,不過是一介鄉下出身的公務員而已。
我持續公務員的工作,並且經常往返日吉屋。開始規劃建立網路銷售的制度,嘗試自學和傘的製作。我與日吉屋的關係愈來愈緊密,終於在二○○三年,我下定決心,以第五代傳人的身分繼承日吉屋。所幸,網路銷售的事業步上軌道,雖然有一段期間,擺脫了業績低迷的頹勢,然而僅靠和傘做生意,終究還是會走到末路而停滯。在如此反覆蜿蜒曲折之中,最後日吉屋開拓了一條出路,我們活用了和傘的製造技術,轉而開發照明設計器具「古都里—KOTORI—」。
我們把和傘的魅力──骨架之美、穿透和紙的柔和光芒──發揮到極致,取得外部設計師與統籌規劃製作人的協助,開發一項新的照明設計商品,榮獲二○○七年優良設計獎(Good Design Award)特別獎(中小企業廳長官獎)。在這之後,我們參加法國與德國的展覽會並且受到矚目,與海外代理經銷商簽約,成功開拓出一條與過去完全不同的銷售通路。如今,日吉屋以「古都里」為代表,我們的照明設計商品在全世界約十五個國家販賣。過去,一年最慘的營業額只剩一百萬日元,但在這十年裡,光是製造部門的營業額就成長約五十倍,再把集團公司的總營業額加總計算,一共擴增了一百五十倍左右。
我們在經營和傘老店的同時,持續以照明設計開拓新事業,堅持經營的態度。以「傳統是持續地創新 」作為企業理念,成為支撐公司的最大力量。我們以傳統技術為根柢,創造極具設計感的商品,提供大眾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並且遠播到全世界。如此一來,最後我們能夠靠著和傘的根源,以它的製造技術重生,進而永續發展生存。現在,我們聘請並培養年輕的和傘工匠師傅,也藉此將技術傳承給下一代。
接著,在不知不覺中,「把傳統技術銷往世界」就成為我的天職。我希望能善用在日吉屋精心規劃的商品開發專業知識,以及進軍海外不可或缺的知識與網路,運用在支援各個不同領域的中小企業。因此,我在二○一二年成立集團公司──TCI研究所。我們的營運團隊中,擁有許多優秀的國際人才,成立各項協助大家進軍國際市場的支援計畫,目前協助的企業總計超過了一百三十間。
在本書中,我將描述日吉屋如何從面臨存亡的和傘事業,走到開發照明設計的過程,以及如何發展到海外,並且介紹運用我們條理化的獨特方法──市場行銷理論「Next Market in」。倘若不斷尋找活路的工藝製造中小企業,能夠不受傳統包袱束縛,成立新事業並且使營業額達數千萬甚至上億日元,如此一來,對活絡整體經濟與文化傳承上,將是多麼偉大的貢獻啊。我相信能讓世界發出讚嘆聲,擁有精湛技術的日本企業,一定還有非常多吧。
我繼承日吉屋時,不論在商品開發知識、金錢、人脈方面,幾乎完全等於零。本書寫下的一切內容,全部都是我在過去十五年裡,經由不斷嘗試錯誤、實踐之下,最後好不容易獲得的結論。我能做到的事,相信您也能做得到。日吉屋所經歷的失敗過程,如果能成為一條參考的捷徑,相信大家的公司一定能夠比敝公司獲得數倍的成功,以少於一半的時間達成目標吧。
我衷心期盼,這本書能為您帶來一些啟發,並且能成為您充滿自豪、過著幸福人生的一項契機。
日吉屋第五代家主 西堀耕太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