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儒者無不能言之。夫道,豈深隱莫測秘密不傳,如佛家之心印、道家之口訣哉?萬事當然之理,是即道矣。故道在天地,如汞瀉地,顆顆皆圓;如月映水,處處皆見。大至於治國平天下,小至於一事一物、一動一言,無乎不在焉。文,其道之一端也。文之
《卷一》灤陽消夏錄(一)
【原典】
乾隆巳酉夏①,以編排秘笈,於役灤陽②。時校理久竟,特督視官吏題簽庋架而已③。晝長無事,追錄見聞,憶及即書,都無體例。小說稗官,知無關於著述;街談巷議,或有益於勸懲④。聊付抄胥存之⑤,命曰《灤陽消夏錄》云爾。
【注釋】
①乾隆巳酉: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
②於役:行役,指因公務奔走在外。灤陽:今河北承德市,因在灤河之北,故名。
③庋(音同軌)架:放置在架子上。
④勸懲:勸誡。
⑤抄胥(音同需):古代負責繕寫的小官吏。
【譯文】
乾隆巳酉年的夏天。由於編排皇家藏書,我在灤陽任職,當時,書籍校對、整理的工作已經完成很長一段時間了,只剩下督察相關官吏做好書籍的標記,和上架的差事,賦閒下來的白天時間很長,無所事事,我便追述以往所見所聞,記起的就隨手記錄下來,沒有一定的體例,且內容都是些野史傳聞,我自知,這與著述方面沒有多大意義,不過那些街談巷議,或許對別人有勸誡作用,因此遇事就讓抄胥抄寫、編輯起來,並起書名為《灤陽消夏錄》。
◎偕鬼
【原典】
愛堂先生言:聞有老學究夜行,忽遇其亡友。學究素剛直,亦不怖畏,問:「君何往?」曰:「吾為冥吏,至南村有所勾攝①,適同路耳。」因並行。至一破屋,鬼曰:「此文士廬也。」問:「何以知之?」曰:「凡人白晝營營,性靈汩沒②。唯睡時一念不生,元神朗澈,胸中所讀之書,字字皆吐光芒,自百竅而出,其狀縹渺繽紛,爛如錦繡。學如鄭、孔③,文如屈、宋、班、馬者④,上燭霄漢,與星月爭輝;次者數丈,次者數尺,以漸而差;極下者亦熒熒如一燈照映戶牖。人不能見,惟鬼神見之耳。此室上光芒高七八尺,以是而知。」學究問:「我讀書一生,睡中光芒當幾許?」鬼囁嚅良久曰⑤:「昨過君塾,君方晝寢。見君胸中高頭講章一部⑥,墨卷五六百篇⑦,經文七八十篇,策略三四十篇⑧,字字化為黑煙,籠罩屋上。諸生誦讀之聲,如在濃雲密霧中。實未見光芒,不敢妄語。」學究怒叱之,鬼大笑而去。
【注釋】
①勾攝:拘捕,傳拿。
②汩(音同古)沒:埋沒、沉沒。
③鄭:指鄭玄,東漢末年的經學大師。孔:指孔安國,孔子十代孫,西漢經學家。
④屈、宋、班、馬:分別指屈原、宋玉、班固、司馬遷。
⑤囁嚅:想說又不敢說,吞吞吐吐的樣子。
⑥高頭講章:指八股時文家解釋《四經》的講義。因列於朱熹注的《四書》的書眉(高頭)上,故名。
⑦墨卷:指明清科舉考試試卷的一種名目。
⑧策略:古代讀書人為參加科舉考試而準備的壓題文章。
【譯文】
愛堂先生說:
聽說,有位老學究在走夜路時,忽然遇到了他死去的朋友。老學究因性情剛直,所以倒一點也不覺得害怕,便問亡友:「你這是要去哪裡?」亡友答:「我現在在陰間當差,要到南村去勾攝人,恰好與你同路。」於是兩人就一起趕路。到了一間破房子前,鬼說:「這應當是文人的家。」老學究問鬼是怎麼知道的?
鬼說:「一般人在白天都忙於生計,心中盡是俗念以致掩沒了本來的性靈,只有晚上睡覺的時候什麼也不想,性靈才清朗明澈,所讀過的書就會字字都射出光芒,透過他全身的竅孔向外發散出來,那樣子飄飄渺渺、色彩繽紛,如錦繡一般絢爛。學問像鄭玄、孔安國,文章像屈原、宋玉、班固、司馬遷的人,所發出的光芒直衝雲霄,與星星、月亮爭輝,不如他們的,光芒也有幾丈或者幾尺高,依次遞減。
即使是最次的人,也能像小油燈一樣發出微弱的光,照見門窗。不過這種光芒人眼是看不到的,只有鬼神才能看見。而這間破屋內光芒高達七、八尺,所以,我知道這是文人的家。」老學究聽了便問:「我讀了一輩子書,睡著時光芒有多高?」鬼欲言又止沉吟了好久才說:「昨天經過你的私塾,你正在午睡,我看見你胸中有一部高頭講章,五、六百篇墨卷、七、八十篇經文和三、四十篇策略,字字都化成了黑煙籠罩在屋頂上。
那些學生的朗讀聲,好似密封在濃雲迷霧之中實在看不到一絲光芒,我不敢說假話。」老學究聽了怒斥亡友,鬼大笑著走了。
◎無賴呂四
【原典】
滄州城南上河涯,有無賴呂四,兇橫無所不為,人畏如狼虎。一日薄暮,與諸惡少村外納涼,忽隱隱聞雷聲,風雨且至。遙見似一少婦,避入河岸古廟中。呂語諸惡少曰:「彼可淫也。」時已入夜,陰雲黯黑。呂突入,掩其口,眾共褫衣遝嬲①。俄雷光穿牖,見狀貌似是其妻,急釋手問之,果不謬。呂大恚②,欲提妻擲河中。妻大號曰:「汝欲淫人,致人淫我,天理昭然,汝尚欲殺我耶?」呂語塞,急覓衣褲,已隨風入河流矣。徬徨無計③,乃自負裸婦歸。雲散月明,滿村嘩笑,爭前問狀。呂無可置對,竟自投於河。蓋其妻歸寧④,約一月方歸。不虞母家遘回祿⑤,無屋可棲,乃先期返。呂不知,而搆此難⑥。後妻夢呂來曰:「我業重⑦,當永墮泥犁⑧。緣生前事母尚盡孝,冥官檢籍,得受蛇身,今往生矣。汝後夫不久至,善事新姑嫜;陰律不孝罪至重,毋自蹈冥司湯鑊也⑨。」至妻再醮日⑩,屋角有赤練蛇垂首下視,意似眷眷。妻憶前夢,方舉首問之,俄聞門外鼓樂聲,蛇於屋上跳擲數四,奮然去。
【注釋】
①褫(音同尺):奪去,革除,這裡指脫去。嬲(音同鳥):糾纏,戲弄。
②恚(音同惠):憤怒,生氣。
③旁皇:內心不安而徘徊不定的樣子。
④歸寧:女子回娘家。
⑤遘(音同够):遭遇。回祿:相傳為火神的名字,這裡引申指火災。
⑥搆(音同够):造成。
⑦業:佛教名詞,如「業報」,佛教指善惡的報應。
⑧泥犁:梵語,指地獄。
⑨湯鑊(音同或):煮著滾水的大鍋。古代常用作刑具,用來烹煮有罪之人。
⑩再醮(音同叫):舊時指女子在丈夫死後再嫁。
【譯文】
滄州城南的上河涯,有個無賴名叫呂四,兇橫野蠻什麼壞事都做,人們害怕他,就像懼怕虎狼一樣。一天傍晚,呂四和一群惡少在村外乘涼,忽然,隱隱約約聽到雷聲,風雨馬上就要來了。
呂四向遠處望去,只見一名少婦急急忙忙躲入河岸邊的古廟裡去避雨。呂四對眾惡少說:「那個女人可以姦淫。」當時已經是晚上,陰雲密佈、天色昏暗。呂四突然衝入廟內,堵住了那少婦的嘴。眾惡少一擁而上扒光了少婦的衣服,調戲她。
突然,一道閃電穿過窗櫺射進廟內,呂四發現這個少婦的身貌,好像自己的妻子,急忙鬆手一問,果然沒錯。呂四大為惱恨,拽起妻子要扔到河裡淹死她。
呂妻大聲哭叫說:「你想玩弄別人,反而導致別人玩弄我,天理昭昭,你還想殺我嗎?」呂四無話可說,急忙尋找衣褲,可衣褲早已被風刮到河中漂走了。
呂四彷徨苦思、無計可施,只好自己背著一絲不掛的妻子回家。當時雨過天晴、明月高照,滿村人嘩然大笑,爭相上前問他們這是怎麼一回事?呂四無言回答,竟羞愧得自己投河自盡了。
原來,呂四的妻子回娘家,說定住滿一個月才回來,不料娘家遭火災,呂妻沒有地方居住,所以才提前返家,但呂四卻不知道,結果弄出了這樁禍事。後來,呂四的妻子夢見呂四回家看她,對她說:「我罪孽深重,應該墜入無間地獄,永遠都不能出來,但因為生前侍奉母親還算盡了孝道,冥間官員檢閱檔案,我得受一個蛇身,現在就要去投生了。妳的後夫不久就要來了,妳要好好侍奉新公婆。冥間法律不孝罪最重,千萬不要讓自己落入陰曹地府的湯鍋裡。」
到呂四妻子改嫁這天,屋角上有條赤練蛇垂頭向下窺視,好像戀戀不捨的樣子。呂妻記起夢中的事,剛抬頭想問蛇,不久門外傳來迎親的鼓樂聲,赤練蛇在屋上跳躍幾下,便迅速地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