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搭飛機也不搭新幹線,只搭地方線電車及巴士才到得了;
不是什麼觀光名勝,大多是淳樸小地方──
城下町、宿場町、 漁村、 溫泉鄉、站前食堂、商店街......
「對喜好旅行的人來說,就是想跟寅次郎一樣,
化身自由自在的流浪旅人。」──川本三郎
★深度走訪《男人真命苦》全系列48集拍攝場景,遊遍60個經典地方小鎮
★日本權威電影雜誌《KINEMA旬報》嚴選十大年度好書
★日本國民電影《男人真命苦》系列電影50周年,2019年底盛大上映50集
★工頭堅、古庭維、吳念真、李明璁、陳雨航、黃麗群、傅月庵、劉克襄、龍貓大王(影評人)真情推薦
由承襲日本老派紳士書寫的川本三郎化身導遊帶路,
在山田洋次導演補捉日常每一刻的鏡頭中,
跟著江湖人寅次郎放浪天涯的足跡遊日本。
◎日本國民電影《男人真命苦》最大魅力:旅行元素──
一九六九年至一九九六之間,松竹電影公司出品了四十八集《男人真命苦》,堪稱影史最長壽系列長片,打破金氏世界紀錄。《男人真命苦》不只創下觀影人次破億,多年來總體票房逼近500億日元,至今仍經常在電視上重播,更深深影響日本人半個世紀的人生觀、戀愛觀,甚至是旅遊觀。
日本國民導演山田洋次催生出的主角寅次郎(渥美清飾),明明是一個社經地位不高,沒有固定工作與住處,僅靠一嘴叫賣行走江湖的漂浪人(套句時下用語,寅次郎就是魯蛇),為什麼如此深受日本人共鳴呢?
有人認為,寅次郎想去哪就去哪的流浪,某種悲傷又浪漫的自由情懷直擊日本人的內心,讓他們逃離現實的苦悶。而寅次郎每一集被甩後就去流浪的地點,每顆鏡頭出現的場景,更是成了影迷必追之地。
◎最貼近日本市井庶民生活的行旅腳步,沒看過電影都想去旅行:
作者川本三郎大力主張,《男人真命苦》是部旅行電影,讓它這麼多年來人氣依然不敗最大主因,是電影裡的旅行氣味:「阿寅放浪旅行的小鎮,大多有著石瓦屋頂住家和整片稻田的懷舊風景。因為從一開始就以懷舊小鎮為舞台設定,不論過多少年都不會變舊,禁得起一看再看。拍出新風情的電影,總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變老,《男人真命苦》因為不追求新穎,才能如此雋永。說到底,對失去風景的懷念及鄉愁,才能承受時間風霜的考驗。」
擁有影評人身分的川本三郎細細考究每一集電影的情節,以其輕盈自如的真誠筆觸書寫每到一個地方的觀察,連許多沒看過電影的人也會萌生想旅遊的心情。他帶領讀者跟隨阿寅的腳步,重返四十八集日本國民電影《男人真命苦》名場景,深度走訪60多個的小鎮巷弄。從北海道一路到沖繩,有小樽與函館,京都祇園、石川縣金澤,許多是連日本人可能都沒聽過的地方小鎮。實地走訪後,有些地方仍保留著拍片當時的風景,有些則已經消逝;有些地方鐵道如常行駛,有些則已停駛……這些擁有各式風情的小鎮,至今日本人當地居民的生活場域,給人明明是第一次來,卻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懷念,值得大家一去再去。
◎「旅人不命苦」旅遊提案,每到一個景點時,可以跟著川本三郎這麼做:
➀先研究車站:
現在的瓦片屋頂的柴又站舍於昭和三十年(一九五五年)完工,仍維持原本的樣貌,薄石板屋頂的站舍令人懷念。(《男人真命苦》對應場景:柴又)
➁再逛商店街:
這街道有趣的是每一家店都掛著時尚風的設計暖簾,宛如美麗的花田。不光是古董店或小酒館,連理髮店、化妝品店也有,甚至個人住家也掛著暖簾。(《紅之花》對應場景:勝山)
➂與當地人聊天:
「那是很小的鐵道,緩慢行駛在山間。乘客有時甚至在不是車站的地方下車……上坡時,乘客還曾下車幫忙推。」老闆娘說了許多尾小屋鐵道是如何被當地人疼惜的過往種種。(《柴又慕情》對應場景:石川縣尾小道鐵道)
作者簡介:
川本三郎(Saburo Kawamoto)
一九四四年生於東京,畢業於東京大學法學部。曾任《週刊朝日》、《朝日雜誌》記者,之後離開報社轉為自由文字工作者。持續筆耕四十餘年,作品以文藝評論、電影評論、翻譯及隨筆為主,創作質量兼備,甚至跨足鐵道、旅遊等各項領域。並早在八○年代便以敏銳的感受性與獨到眼光,引介剛出道的村上春樹。特別喜歡楚門‧卡波提,翻譯其作品。
長年鑽研永井荷風與林芙美子作品,曾拿下五座文學評論獎。以《大正幻影》榮獲三得利學藝獎、《荷風與東京》獲讀賣文學獎、《林芙美子的昭和》榮獲桑原武夫獎和每日出版文化獎、《白秋望景》獲伊藤整文學獎。其他著作尚有:《我愛過的那個時代》、《遇見老東京》、《現在,還想妳》、《少了你的餐桌》、《然後,明天繼續下去》等。
譯者簡介:
黃碧君
從事書籍翻譯及口譯。定居日本,太台本屋(http://taitaibooks.blog.jp/)店長,在日本推廣中書日譯及代理版權事務,和伙伴們共同企劃主辦台灣出版品推廣及業界交流等相關活動。譯作有川本三郎《遇見老東京》、三浦紫苑《啟航吧!編舟計畫》、小川洋子《總之,去散步吧》、柴崎友香《春之庭院》、乃南亞沙《六月之雪》、《星期三的凱歌》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連沒看過電影的人也會萌生想旅遊的心情。」──演員‧小林聰美(代表作:電影《海鷗食堂》)
「我並沒有刻意要將《男人真命苦》定位為所謂的「庶民風格」,而是把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感受,也就是我自己的生活感受收集起來,並在形象化的過程中,塑造出阿寅這個角色。」──導演‧山田洋次
撩動旅遊情懷,深獲日本讀者好評:
「從過去貫穿至現代的阿寅之旅,作者走訪那些現在仍存在卻可能即將消失的風景,讀了很想去旅行。」
「非常認同《男人真命苦》系列電影的最大魅力是作者提到的旅行味道。」
「許多日本正在消失的風景,原來都被拍進《男人真命苦》。作者的文字讓我深刻感受到工作之旅也是人生之旅。」
「身為鐵道迷,很感動作者走訪並深刻記錄這些地方線的小站。就算渥美清離開了,電影拍完了,這個土地上的氣味依然不變。」
「我喜歡一個人旅行,也喜歡鐵道之旅。我喜歡阿寅,他走訪的地方都獨具魅力。原本想去愛媛縣的大洲,讀完後,我改去長崎的五島列島。」
「坊間這麼多寅次郎相關的作品都隔靴搔癢。唯獨這本,把對電影與日本風景的毫無保留地寫下來,真不愧是作者。」
名人推薦:「連沒看過電影的人也會萌生想旅遊的心情。」──演員‧小林聰美(代表作:電影《海鷗食堂》)
「我並沒有刻意要將《男人真命苦》定位為所謂的「庶民風格」,而是把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感受,也就是我自己的生活感受收集起來,並在形象化的過程中,塑造出阿寅這個角色。」──導演‧山田洋次
撩動旅遊情懷,深獲日本讀者好評:
「從過去貫穿至現代的阿寅之旅,作者走訪那些現在仍存在卻可能即將消失的風景,讀了很想去旅行。」
「非常認同《男人真命苦》系列電影的最大魅力是作者提到的旅行味道。」
「許多日本正在消失的風景,...
章節試閱
第一回:對沖繩一無所知
《男人真命苦》是旅行電影。
渥美清主演的阿寅(寅次郎),經常實地旅遊日本各地。從北海道到沖繩,他總是提著那款招牌破舊行李箱,穿著木屐漫步在日本小鎮間。
他不搭飛機,也不搭新幹線,只搭地方線的電車及巴士。也就是說,旅遊地點並不是觀光名勝,大多是淳樸小地方。身為愛好旅行者、鐵道迷,每次看完《男人真命苦》總是想走一趟阿寅去的小鎮。甚至想跟阿寅一樣,暫時化身自由自在的流浪旅人。
這是一本電影紀行文集,追隨著阿寅旅遊日本各個鄉鎮的足跡。親自走訪後,我發現有些地方仍保留了拍片當時的風景,有些則已經消逝;有些地方線如常行駛,有些則已停駛……擁有各式風情的小鎮,給人明明是第一次來,卻湧現似曾相識的懷念。
整排石瓦屋頂的市容、鐵路小站、潺潺溪水、稻田或麥田,以及溫泉。我始終認為,山田洋次導演在拍攝這系列電影的過程中,應該是有感於日本因高度經濟成長導致某些風景即將消失,所以刻意安排阿寅走訪那些令人懷念的風景。在這層意義上,《男人真命苦》也堪稱「日本風景終將消逝」的紀錄片。
這趟旅程就從沖繩開始。
*
每年一到夏天,我會穿上沖繩的花襯衫,也就是嘉利吉衫,購自有樂町的沖繩物產店。它類似夏威夷衫,顏色鮮豔但很涼快,沒想到的是很適合老年人穿搭(我認為)。
我穿嘉利吉衫已超過十年,卻從沒去過沖繩。一九七二年沖繩回歸日本以來,雖然有好幾次成行的機會,結果都沒去成。我終究不想去。
對一個昭和十九年(一九四四年)出生的人來說,想到沖繩會忍不住就會想到「沖繩是座戰爭的悲劇島」,要去這樣的地方觀光,總讓我無法坦然。
小我七歲的亡妻喜愛潛水,夏天經常會和朋友一起到沖繩潛水,每次都被最後的戰中派、經歷過戰爭末期的丈夫碎嘴:「那座經歷過戰爭的島是可以玩耍的嗎!」落得兩人拌嘴收場。
因為喜愛山田洋次導演的《男人真命苦》系列,我長年跟隨渥美飾演的阿寅的腳步,走訪日本各地,甚至連片頭短暫入鏡的小鎮都去了。從北海道到九州幾乎踏遍。
唯獨沖繩,也就是第二十五集《扶桑花》(一九八○年)裡,在各地酒店駐唱的歌手莉莉(淺丘琉璃子)生病住院時,阿寅探視莉莉的地方,我還沒去過。我發自內心抗拒去這座發生「姬百合之塔」悲劇的島嶼,一想到戰爭就無法釋懷。
我猜想是今井正導演的《姬百合之塔》讓更多人知道這段沖繩女學生悲慘的遭遇吧。這部電影在昭和二十八年(一九五三年)上映時,我還是小學生,光是海報就令我害怕。雖然當時票房很好,但我怎麼樣都提不起勇氣。實際上至今還沒看過。不光是《姬百合之塔》,同期描寫戰爭悲劇的電影如《戰艦大和》(一九五三年)、《人間魚雷回天》(一九五五年)、《日本戰的學生手記》(一九五○年)等,到現在都沒有勇氣觀看。
「要不要一起去沖繩?我們隨意看看《男人真命苦》的拍攝地就好。」很感謝編輯T.K先生邀約了這樣個性的我。
T.K去過沖繩旅遊數次,也會開車(在沖繩如果沒有車就無法行動)。年輕的編輯H小姐答應同行。如果錯過這個機會,或許一輩子都去不了沖繩了。
於是我下定決心。當然,也因為想看看亡妻去過好多次的沖繩的海洋。
六月底,展開了三天兩夜的沖繩之旅。
「姬百合之塔」與「龜甲墓」
第一天抵達那霸機場後,我們搭乘T.K租來的車到了首里城參觀後,隨即前往在戰爭中罹難的學生們的慰靈塔:姬百合之塔。
車子馳騁在南方的甘蔗田間不久,終於看到藍色大海。曾經是沖繩戰役的戰場,如今立著許多慰靈碑,成為鎮魂之地。因為是平日,加上下雨,車子很少,也不見什麼人,一片靜謐。
甘蔗田的盡頭(糸滿市)即是「姬百合之塔」和「姬百合和平祈念資料館」。這時候正值六月底,而昭和二十年(一九四五年)三月二十三日美軍空襲而開啟的這場犧牲了無數人命沖繩戰役,也在六月底結束。後來六月二十三日訂為慰靈之日。
資料館是沖繩風紅瓦屋頂蓋成的時尚建築,在雨中,被色彩繽紛的花朵圍繞著。我們先在館前的慰靈碑合十祈願。
進到館內,氣氛凝重得教人卻步。
走入展示著一張張亡故女學生照片的房間時,莊重肅穆。留著西瓜皮或綁辮子的少女好像在盯著我們看似的,也有沒附照片的。
現場有其他參觀者,大家都靜默不語。前來實習的護校女學生們,料想不到的殘酷現實,只從家裡帶了上學物品和牙刷。這些遺物也在展示品之列,看了讓人說不出話來。
資料館於一九八九年開館。戰爭結束都已超過四十年了,為什麼這麼晚才興建呢?讀著資料館出版的展館圖錄才明白緣由。
有些女學生僥倖逃過死劫活了下來,戰後卻活在自責裡,「很多同學都死在戰場上,自己卻活了下來」,以致幾乎無法談論戰爭經歷。
直到同學們三十三週年忌結束時,不少人強烈表達「集結故友遺照,證明她們曾經活過」的心聲,才促成資料館的興建。
離開資料館後我們準備回那霸。
車子行駛的路途上,四處可以看見混凝土製,像是住家模型的東西,向T.K詢問,才知道是墳墓。這就是「龜甲墓」吧。重視祭祖的沖繩人,墓園也蓋得像個華麗的家屋。因為外觀像烏龜的甲殼,因此被稱為「龜甲墓」。
沖繩出身的作家大城立裕,在他的作品集《普天間啊》中〈夏草〉這篇所述,沖繩各地的「龜甲墓」因為像是天然的洞窟,在戰爭期間成為美軍攻擊時的避難所,另類的防空洞。
回到那霸,行駛在市區時,望向車外,看到一座公園裡停著靜態保存的SL蒸汽火車。沖繩竟然有SL?!照理說沖繩沒有SL行駛過才是。但為什麼會有SL列車,鐵道迷的我十分好奇。
那天夜裡入住位於那霸市中心國際通的飯店。
隔天即前往與儀公園。沖繩和鐵路一向無緣,從戰後到二○○三年那霸都市單軌列車(ゆいレール)通車前,長久以來都沒有鐵路。也因此,九州鹿兒島市內的JR指宿枕崎線的西大山站一直被視為「日本最南端車站」。那霸都市單軌列車開通後,兩年前我造訪西大山站時,月台豎立的標示柱已改成「JR日本最南端車站」(現在「日本最南端車站」是那霸都市單軌列車的赤嶺站)。
早上離開飯店,從牧志站搭往下一站安里。不過短短一站還是想搭單軌列車,行駛在高架軌道上。走出安里站後,眼前有條寬廣的道路,路名是「姬百合通」。
姬百合學徒隊的成員由沖繩師範學校女子部與縣立第一女高組成,皆離現在的安里站很近,位於榮町市場一帶(「姬百合」為兩校的暱稱)。
姬百合通上往南不遠處的與儀公園裡存放著SL列車,而且還是大型的D51型!到底為什麼沖繩會有SL?
展示說明板如此寫道:一九七二年五月,沖繩本島回歸日本國土,當時的國鐵職員招待沖繩的小學生到現在的北九州市。小學生們第一次見到巨大的SL列車非常感動,國鐵的鐵道員們因而致贈SL列車給沖繩的孩子。
原來如此。公園裡有D51的真相大白了。列車看起來有專人清潔打掃,蒸汽火車頭閃閃發亮。
我之後讀了二○一五年出版、松村作的深度評論《日本鐵道歌謠史》,才知道民謠歌手友部正人曾歌頌過這座與儀公園的蒸汽火車,歌名叫作〈公園的D51〉。
三條輕便鐵路線
沖繩不曾鋪設過鐵路。
雖然這麼寫,事實上是錯的。長久以來我一直認為沖繩境內沒有鐵道,在姬百合和平祈念資料館裡,有一張展示照片吸引了我的目光。
照片拍到戰況激烈化之前,女學生們的校園生活,仔細一看,她們身後有輛小型蒸汽火車行駛的模樣。這太令我驚訝了,原來戰前的沖繩曾經有過鐵道!
仔細閱讀說明,寫著「戰前的沖繩蓋有小型輕便鐵道,住得遠的學生利用這班列車上學。」
我不知道戰前的沖繩原來有過輕便鐵道。這趟旅行結束後,我先讀了一九八九年出版,宮俊三寫的《尋找消逝的鐵道》。第一章〈沖繩縣營運鐵道〉裡提到,宮也一直認為沖繩沒有鐵路,後來得知原來戰前曾有輕便鐵道,為了尋找已廢止的鐵道,他在一九八○年初次造訪沖繩。
從旅行回來後,我開始尋找是否有前人寫過這條沖繩的輕便鐵道相關的書,果然在神保町書泉閣樓殿的鐵道專門樓層,找到一本很棒的繪本。
松崎洋作繪畫,豐初撰寫文字的《沖繩輕便鐵道》。因戰爭而消失的三條輕便鐵道曾在沖繩行駛過(沖繩人以「輕便」稱之)。繪本裡以豐富的溫暖色彩描繪並介紹了三條鐵道:與那原線、嘉手納線、糸滿線,一共三十三個車站的風景。讓人不由得看得入迷。
現在單軌列車的安里站,是以前嘉手納線安里站的所在地。這座小站的主圖,描繪著兩位水手服女學生等列車的模樣。
原來「姬百合」的學生們搭乘輕便鐵道上學—鐵道串起了姬百合的女學生和現代人啊!
看完與儀公園的D51後,我們回到國際通的飯店。轉進兩側大樓群、人車喧嚷來往的大街旁,有條安靜的小巷弄。
石板鋪的小巷兩側盡是古老瓦片屋頂的陶瓷工作坊。偶然走進的小路,原來是那霸的「壼屋燒窯(やちむん)通」。和昨天一開始造訪的首里城周邊一樣,這條小路是美麗的石板道,散發懷舊的氛圍,「やちむん」即是「燒窯」的意思。琉球王朝為了振興燒陶,將職人聚集於此地,遂發展起來。店裡擺放的不是什麼華美的高級陶瓷器,而是碗盤杯盆等日常器皿。
穿過這條街道後,來到熱鬧的公營市場,沖繩話叫「まちぐゎー」(即市場、商店街之意),完整的豬頭皮和魚、蔬菜一起販售,令我吃驚。
《扶桑花》裡,阿寅在這區的新天地市場本通擺攤叫賣。
二○○六年上映的青春電影《淚光閃閃》(土井裕泰導演)裡,妻夫木聰主演的青年在那霸公營市場裡的攤位工作。以沖繩為舞台設定的電影,總是難以避免美軍基地問題或是戰爭等主題。一九九○年之後,描述沖繩庶民生活的電影變多了,像是椎名誠導演的《海、天空與珊瑚的傳說》(一九九一年)及中江裕司導演的《三弦之戀》(一九九九年)。《淚光閃閃》是那種不會令人緊張到屏息的沖繩電影。二○一四年九月上映、大谷健太郎導演的青春電影《榕樹食堂之戀》,也以沖繩為背景,也幾乎沒有提到美軍基地問題。對於年輕一輩來說,沖繩已經成為熟悉的日常了。
第一回:對沖繩一無所知
《男人真命苦》是旅行電影。
渥美清主演的阿寅(寅次郎),經常實地旅遊日本各地。從北海道到沖繩,他總是提著那款招牌破舊行李箱,穿著木屐漫步在日本小鎮間。
他不搭飛機,也不搭新幹線,只搭地方線的電車及巴士。也就是說,旅遊地點並不是觀光名勝,大多是淳樸小地方。身為愛好旅行者、鐵道迷,每次看完《男人真命苦》總是想走一趟阿寅去的小鎮。甚至想跟阿寅一樣,暫時化身自由自在的流浪旅人。
這是一本電影紀行文集,追隨著阿寅旅遊日本各個鄉鎮的足跡。親自走訪後,我發現有些地方仍保留了拍片當時的風...
目錄
第一回:對沖繩一無所知
第二回:一切從柴又開始
第三回:往來京成金町線
第四回:寅次郎為網走帶來的福氣
第五回:奧尻島「沒想到渥美清會來我家」
第六回:寅次郎與吉永小百合走過的石川、福井
第七回:會津若松到佐渡
第八回:木曾路的宿場町
第九回:和「瞼之母」相遇的京都
第十回:岡山的城下町
第十一回:播州的小京都與大阪
第十二回:阿寅祈福的五島列島
第十三回:伊根之戀
第十四回:「櫻花」也旅行
第十五回:「漂浪人」的迷惘
第十六回:九州溫泉巡迴
第十七回:在加計呂麻島生活的阿寅和莉莉
後記
第一回:對沖繩一無所知
第二回:一切從柴又開始
第三回:往來京成金町線
第四回:寅次郎為網走帶來的福氣
第五回:奧尻島「沒想到渥美清會來我家」
第六回:寅次郎與吉永小百合走過的石川、福井
第七回:會津若松到佐渡
第八回:木曾路的宿場町
第九回:和「瞼之母」相遇的京都
第十回:岡山的城下町
第十一回:播州的小京都與大阪
第十二回:阿寅祈福的五島列島
第十三回:伊根之戀
第十四回:「櫻花」也旅行
第十五回:「漂浪人」的迷惘
第十六回:九州溫泉巡迴
第十七回:在加計呂麻島生活的阿寅和莉莉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