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6 項符合
蕅益智旭:地藏之孤臣的圖書 |
蕅益智旭:地藏之孤臣 作者:釋空行 出版社:經典雜誌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出版日期:2019-09-20 語言:繁體中文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電子書 |
$ 266 |
Readmoo |
佛教 |
$ 323 |
五南文化廣場網路書店 |
宗教命理 |
$ 342 |
TAAZE 讀冊生活 |
中文書 |
$ 342 |
iRead灰熊愛讀書 |
佛教 |
$ 342 |
三民網路書店 |
宗教命理 |
$ 342 |
誠品網路書店 |
宗教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蕅益大師,生於四百年前的明末時期,後人尊為明末四大師之一;其對後世的貢獻,主要在三個方面:一、大師對各宗派佛法的思想進行辯證、論述,並集大成,著作等身,成為近代佛學的大通家。二、大師不只自身嚴持淨戒,精勤修持佛法,而且因應當時佛教的流弊,不畏艱辛地撥亂反正。三、大師一生在各種逆境中摸索佛法所展現的人生態度,足以成為後世的楷模。所幸,由於蕅益大師所處的年代與我們較近,相較於其他高僧大德,我們可以有更多資料與更清楚的時代背景,藉以看得更明瞭。
大師一生的心態與思想歷經過多次的轉變;這些轉變,主要是來自於大師對「真」的追尋,進而成就其「大」。這整個蛻變的過程,便是本書想要特別傳遞給讀者的。
在本書中,我們怎麼樣更「近」地去看大師呢?首先,大師的著作非常豐富,這些文字資料多數仍良好地保存著,所使用的語言習慣以及民情也與現代較為相近,大師的心路歷程都可以在他的著述和書信中得到清晰的輪廓,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師在自我摸索中的種種蛻變。
與許多古代的修行人相比,大師並不是一出生就對自己的志向與修行法門堅信不移;事實上,大師的「疑惑」比一般古德來得更多,甚至有時混亂到難以決疑。這一方面固然是大師本身的嚴謹性格所致,也有很大部分來自時代背景的因素。
中國的佛教經典與論註,自宋代印刷術發明後開始廣泛流傳;在這之前,人們其實很難有機會廣博接觸到佛法的各種法門,甚至能聞其一已屬萬幸。到了明末,由於典籍的廣泛流傳,禪、淨、密、律、教等五宗雖然看似已有開枝散葉之勢,但諸法門也因為修行者的主觀或曲解,而有逐漸變質的現象,甚至有流向庸俗化、偏執化的傾向,有的經典甚至出現魚目混珠而真偽難辯。所以,到了明末,佛法實質上是已經走向衰敗的方向。
當時所流傳的各種經論,何者是真正佛的知見呢?普世所傳、所言的佛法,哪個是真的?那個是假的呢?又,哪個是如法的?那個是方便的呢?這些摸索的時間幾乎占去大師人生的一半以上。所謂「四十而不惑」,大師在這方面的摸索,也是幾乎到了四十歲以後,方向才比較明朗。
到了四百年後資訊更為發達的今天,我們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也一定難免遇到這樣的疑惑。大師示現出,像我們一樣的平凡人,也會遇到種種矛盾與疑惑,甚至退轉;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該如何追尋真理呢?
本書除了詳實地比對大師的生平事蹟,也摘錄了大師在同一時期的著述與文字,直接反映大師當時的想法與觀念;這個整理的過程,讓我們對大師身為一個「凡人」的感受更為親切。
※本系列高僧傳叢書,以古典《高僧傳》及《續高僧傳》之原著為基,含括日、韓等國知名高僧;嚴謹參照人物評傳的現代寫法,另參酌相關史著,對高僧事蹟探討省思,亦探究其社會背景和思想,或重要經典之傳承。期盼此系列叢書,讓讀者得見歷代高僧之風範、智慧及悲心,亦能一覽相關佛教史地、典籍與思想。
作者簡介
釋空行
佛光大學宗教所碩士畢。深感佛法是闡明宇宙人生的真諦,眾生藉由聞思修契入真理,依高僧為典範,把佛理融入生命,洗滌內心的垢染,邁向覺悟的大道。
曾任職臺北市國稅局和臺大醫學院;擔任過勝樂金剛中心講師、紐西蘭金剛總持佛學會講師、紐西蘭Unitec College宗教師、臺北市護持大乘法脈僧團當家師、經續法林會長、釋迦牟尼佛中心會長、桃園少輔院及桃園女子戒治所監獄佈教師。
現任臺灣佛教僧伽終身教育學會理事;圓通佛學院講師;萬芳醫院、雙和醫院、亞東醫院臨床宗教師;臺北女子看守所監獄佈教師。
目錄
「高僧傳」系列編輯序
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推薦序
「近古高僧中知見最正者」
陳旺城
編撰者序
暗夜天空中的一顆孤星──蕅益大師
【示現】
緣起:動盪明末……
不度德,不量力,妄欲砥柱中流,誰道連身淚沒!努力扒將起來,未免筋疲骨仄;賴有金剛種子,從來不受侵蝕。彌陀一句作津梁,阿鼻直達安樂國。
明朝的佛教
民間的宗教
理學的思想
內憂外患的明末
第一章
誕生.成長
父持白衣大悲咒,夢大士送子。幼持齋甚嚴肅,夢感大士曾相召。
佛化家庭
觀世音菩薩的信仰
「大悲咒」等修法
第二章
研習世學
就外傅,聞聖學,拘虛於程朱。開葷酒,作論數十篇,闢異端。閱《自知錄》序及《竹窗隨筆》,乃不謗佛。自心者,三教之源,三教皆從此心施設。
造「闢佛論」
程朱學派之誤解
反邪歸正
三教同源
第三章
決意出家
師二十歲喪父,聞地藏本願,發出世心。二十三歲聽大佛頂經,決思離俗。二十四歲一月中,三夢憨師,乃從雪嶺峻師剃度。
父親往生
決意出家
三夢憨師
遁入空門
第四章
青年時期的修行和弘化
二十五歲坐禪徑山。至夏,身心世界忽皆消殞;因知此身從無始來,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二十八歲母亡,痛切肺肝。
徑山參禪
受戒.寄家書
母親往生
松陵閉關
第五章
壯年時期的修行和弘化──前期
三十一歲,隨無異禪師至金陵,盡諳宗門近時流弊,乃決意宏律。深痛我禪門之病,非台宗不能救耳!
力倡戒律和教理
結盟弘律
著述律學
退位為菩薩沙彌
主修閱藏著述
第六章
壯年時期的修行和弘化──後期
冀乘本願輪,仗諸佛力,再來與拔。至於隨時著述,竭力講演,皆聊與有緣下圓頓種,非法界眾生一時成佛,直下相應,太平無事之初志矣。
九華山弘化
南方弘化
獲得清淨比丘戒
著述弘化
第七章
晚年時期的修行和弘化
不願成佛,不求作祖;不肯從今,不敢畔古。念念思歸極樂鄉,心心只畏娑婆苦。六字彌陀是話頭,千磨百難誰能阻。
安住靈峰
重振毗尼
撰寫《八不道人傳》
著作《選佛譜》
撰述《淨土十要》、《閱藏知津》、《法海觀瀾》
端坐圓寂
圓寂之後
【影響】
壹.廣著群書
若論逗機最妙之書,當以《淨土十要》為冠。而《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一書,理事各臻其極,為自佛說此經來第一注解。
著述等身
重要著作簡述
貳.思想與修持
不參禪,不學教,彌陀一句真心要。不談玄,不說妙,數珠一串真風調。由他譏,任他笑,念不沉兮亦不掉。晝夜稱名誓弗忘,專待慈尊光裡召。懸知蓮萼已標名,請君同上慈悲舴。
戒律思想與修持
性相融會思想與修持
天台思想與修持
地藏思想與修持
懺悔思想與修持
觀音思想與修持
淨土思想與修持
畢其一生,歸於淨土
附錄
蕅益大師年譜
參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