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無壽者無命者,無生無滅。」
接著再來看「無壽者」。凡是「人」,也就是凡屬於有情,一定都有壽命,各有一期生死,沒有誰是可以離開壽命的限制,從人類來說,以這個時代的人而言,極壽一百四、一百六,就已經是人瑞了,那還是特殊地區才有的;如果在臺灣或日本、大陸,超過一百歲就叫作人瑞。稱之為「瑞」到底好不好?我不知道,因為通常人瑞的意思是代表他已經很朽耋,行動不便,甚至生活上已無法自理,我覺得這樣的人瑞不當也罷。可是話說回來,現在人瑞之意表示一般人的壽命不超過一百歲,所以《阿含經》說這個年代的人原則上以百歲為限,少出多減,只有很少數的人超出一百歲,大部分的人都少於一百歲。
從天帝的壽命來看人類,就會覺得人壽太短;譬如養一對螞蟻當寵物,這一對螞蟻能活多久?你會覺得牠才剛從卵中出生,過了冬天牠就死了,覺得螞蟻的壽命好短。如果某人身邊沒有人跟他一樣長壽,只有螞蟻存在,他會覺得自己是萬物的主宰:「大家都很短命,而我是長生不死的。例如這螞蟻,我看著牠死了又生,生了又死幾遍了,而我還在。」若是從我們佛教徒來看,就說天帝是傻瓜,遠不如世俗人;因為世俗人常常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而天帝的壽命其實也有限,因為他在忉利天壽命其實說起來也很短,比起夜摩天來不到一半。若再往上乃至無想天壽命有五百大劫,非想非非想天有八萬大劫,但縱使讓某個人類活上八萬大劫,其身安寄?因為火劫來時人間不能住,他這個人身要寄放在什麼地方呢?就算都沒有火劫、水劫好了,這個世界也能存在八萬大劫,不是只有一劫,那麼八萬劫時間到了他還是得死,也還是有壽命。換句話說,凡是有五陰或者無色界中有四陰的有情,一定都有壽命,有壽命就是無常。因此,有壽命的就是有情,只有有情才會有壽命;然而有壽命就是無常者,這個是依二乘菩提來說。但眾生明明是有壽命的,為什麼要說是「沒有壽、沒有命」?稍後再跟「無人」一起來談。
接著說「無命者」。有壽才有命,壽盡命就壞了。就是說生命現象一直存在著,才能叫作「命」。這個生命現象,在人間時就說他有呼吸、心跳、暖觸,此時就說壽命存在而說他還有命。假使有個人躺在路邊很久沒動,你過去一定先摸他的鼻子,看他有沒有呼吸,沒有呼吸就說這個人沒命了。但是為慎重起見,再為他把脈看有沒有心跳,如果二者俱無,就說這是個死人,這是人間一般生命的現象。但是有特殊的例子,譬如定修得好,證得第四禪以後心跳停了、呼吸也停了,如果他事先沒有交代家人的話,可能家人就會送去醫院急救或者把他當作死人,就請人來助念準備後事了,但其實他的命還在,因為壽未當終,他還沒有捨壽;他這個時候是由定持命──依於定力而使他的命繼續存在,而他原來應該享有的壽數也還沒有完結,如來藏不會捨身而去,所以他還有命;因此引磬一敲,過了一會兒他出定了,又有心跳呼吸而下座活動自如,這明確表示他的命還在。
在唯識學中說「壽煖識三,說為命根」,如果壽已經窮盡了,他的命跟著就不存在了,命不存在就表示他「無分別法、無名相法」如來藏已經離開了。所以有時罵人家說:「你這個人作惡多端,將來不得好死。」由此顯示壽終正寢叫作好死,特別是健健康康,每天快快樂樂,有一天吃過飯散散步,去睡個午覺就長眠不起了,這叫作好死。但這個好死不能叫作「善逝」,因為他死不透,他得要繼續死,一世又一世繼續生死;只有死透而永遠不再有生,才能叫作「善逝」;這當然是包括習氣種子以及異熟法種的變易生死全部都斷盡,才真正叫作善逝,不是阿羅漢所能擁有的尊號。那麼壽量已盡,當然命就不存在了;命不存在是因為這個色陰顯示出來命已不存在,所以醫師宣布說「他是死人」了。
但是有時醫師的判斷是不正確的,所以我們曾經有個同修不省人事在加護病房,那醫師說:「這個人腦死,沒救了,要不要拔管?」但她的同修來找我,我說:「我先去看看再說,你先別決定。」所以我去了。當然她是沒有辦法溝通的,因為她全無反應;但我要試著看看她到底是不是真的無意識,因為有時她只是身體不能動作,嘴巴也都不能動,所以無法表示意思,但不代表她的意識不在了,除非她睡著了。所以進了加護病房我拉著她的手搖一搖、晃一晃,先確定別讓她住在睡覺位中;她若是在睡覺時你就沒辦法跟她作什麼溝通了,方便善巧都無用。所以我先抓著她的手搖一搖、晃一晃,如果在睡覺就會醒來,雖然依舊不能動,但可以抓著她的手試試看她的手能不能輕輕動一下,只要一點點動作就夠了。我就跟她溝通:「妳如果可以動的話,把手用力動一下,讓我知道妳有聽到我的話。」她就動了一下,雖然很輕微,但我感覺到了。然後我接著再提出問題跟她溝通:「是,妳就動一下;不是,妳就動兩下。」她那個手動幾乎感覺不到,但是她確實有動,我就知道她的勝義根還好好的,還不是植物人。
所謂的植物人就是意識永遠不存在了,表示勝義根大部分已經壞掉,幾乎無法運作了。那我就問她:「妳還想不想活過來好好再修學佛法,或者妳想要放棄生命?」結果她的意思是還沒想要放棄,那我就知道了,所以我出來說:「不要拔管,再過幾天可能她就會恢復過來。」果然一個月後她又回來講堂了。但是又過一兩年,她還是走了,但那已經是另外一回事。這表示她當時壽未當終,命就不該盡,所以她的命在那時雖然有維持上的困難,但是壽未當終,就還會有命,因此後來又活一年多。
所以說「命」在人間,其實是從色身的運作上面來顯示有命、無命。因此一個人可以被強加奪命而其實壽未當終,人間也有這種事情。但是有的人三十幾歲,我有一個國小同學就是這樣,三十幾歲並沒有什麼病,然後就走了,那也是很奇特的事,所以這印象對我來說是非常深刻的。但那表示他壽應當終,所以命亦不存。總而言之,其實都是由於五陰的緣故,如果有情不是有五陰的話,就不可能有人、有壽、有命,因為如果沒有五陰時就無我了;而一切有情都是有五陰或四陰,全都是無常法,當然無我;自己既然是無我的,當然別人五陰同樣也不可能永久存在,所以也就無人,無我無人當然就沒有壽也沒有命。
關於「無人無壽者無命者」,其實佛教界在這百年來一直都是用解脫道來作解釋,都說因為五陰全部緣生性空,緣生性空的緣故所以是無我的,因此說「無人無壽者無命者」。可是這道理打從正覺開始出來弘法以後,就多了一種同時存在的解釋,我們說「無人無壽者無命者」,可以是從二乘菩提來說,但是從大乘菩提來說時,不但把這個說法函蓋進去,而且還要從真如的境界來說「無我無眾生,無人無壽者無命者」。因為這個五陰會有我、有眾生、有人、有壽者、有命者,都是眾生的意識覺知心所了知;覺知心了知這些事情,所以才有人間的你我他及種種營謀活動等。可是修學了二乘菩提之後,從這五陰的現象上來說「無我無眾生,無人無壽者無命者」,究竟只是二乘菩提,與佛菩提道仍然扯不上邊。
若是進而依於佛菩提而言實證了「無名相法、無分別法」的人,不但具備二乘菩提這個現觀,還從真如這個「無分別法、無名相法」自身的境界來觀察,證明「無名相法」真如境界中,確實沒有我、眾生、人、壽者、命者的存在。因為修證二乘菩提以後不論他是聲聞或者菩薩,證得了四聖諦之後所觀察到的都是現象界中的法;但是菩薩從大乘菩提的實證,依於真如無所了別的境界來看待所謂的無我、無眾生,說那是意識的境界;了知或者現觀無人、無壽者、無命者,也都是意識的境界。既然是意識的境界,那麼有或者無,其實都是意識所觀察的智慧境界,而真如「無名相法」的境界中,祂不是經由意識的觀行知道緣起性空,而說無人無壽者無命者,而是祂從來不了知我、人、壽者、命者,所以祂的境界之中沒有有情可說,那就是「無人」。祂的境界中由於不了知這部分,所以無有所謂的人或有情,也因為不了知,所以祂的境界中沒有壽者可以了知,也沒有命者可以了知;連了知亦不了知,因為祂不作自己是否了知的了別,所以祂的境界中「無人無壽者無命者」,這樣才叫作「離一切法、斷語言道」。
接著說「無生無滅」。有生有滅都是蘊處界等世間法。以往佛教界會把無生無滅用二乘菩提來解釋說:「因為我見我執都斷了,所以證得滅諦而在捨報時入了無餘涅槃,在無餘涅槃中就永遠無生無滅。」這是一般標準的解釋。那釋印順比較聰明,善於疊床架屋自己發明佛法,所以他說:因為阿羅漢捨報以後,把蘊處界全部都滅盡了,滅盡以後就是一切都空了,這個空成為蘊處界滅後的法相;而這個滅相不可能再滅了,所以不會再有生,無生就無滅;這是他的解釋,那他的本質其實也就是把斷滅空當作「無生無滅」。他讀過《六祖壇經》,卻沒想到六祖在一千多年前已經罵過他這個想法,說這樣叫作「將滅止生」。然而 佛說的是本來無生,只有本來無生的法才是真正的「無生無滅」。
那麼當我們實證了「無名相法」如來藏之後,從這個真如心的境界來看時卻說,當我上座坐在這裡講「無生無滅」時,早已是生滅了,換句話說有一天你證得真如了,從真如這個「無名相法」的境界來看一切諸法,把一切有生有滅的諸法攝歸真如來看時,你會發覺這就如同影像之於鏡子是一樣的道理,當這些影像歸於鏡子所有時就無生無滅了。也像你一世又一世不斷的生死時,就已經顯示背後有一個不生滅的心;而你證得這個不生滅的心以後,從祂的境界來看時其實沒有一法可得,就譬如鏡子不了別自身所顯示的影像一般,它的境界中是沒有影像(五陰等一切法)可言的。這時你知道祂(猶如鏡子)的境界是「無生無滅」的。
所以你出世說法,為人家解說這個「無名相法」真如無生無滅,當你說「無生無滅」時,這「無生無滅」是你五陰的事情,跟祂無關,祂的境界中沒有你所講的「無生無滅」,更何況能有生有滅。這樣就把「無生無滅」也給泯除了,這樣才叫作轉依成功了!所以如果有弟子一天到晚在說「真如無生無滅」,禪師聽到了會怎麼樣?會給你一棒!因為你已在生滅中了。除非為人說法時才講無生無滅,平常轉依真如的「無生無滅」時,連語言都不存在,那真如的境界中才是真正的「無生無滅」。那麼這一句「無生無滅」應作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