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安迷戀毛毛蟲變態為蝴蝶或蛾的過程
畫下栩栩如生的科學繪圖
成為昆蟲學、博物學的重要開拓者瑪麗亞.西碧拉.梅里安是一位卓越非凡的女性藝術家,她首度繪出昆蟲和植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展現出博物學藝術中前所未有的嶄新面貌。
她從年輕時就著迷於毛毛蟲,對於觀察大自然和昆蟲有濃厚的興趣。在1660年代,歐洲大學和科學界仍普遍認為昆蟲是從泥土生出的,而她在13歲時,就已經發現蠶蛾的變態過程。
她也是第一位在財務、科學考察上都獨立自主的女性。1699年遠渡重洋,前往荷蘭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蘇利南,在熱帶植物和昆蟲的棲息地進行蒐集、觀察和研究,更自費出版了此行鉅作,使本書成為博物學繪畫之開創性的經典作品。她的昆蟲和植物水彩畫極為注重細節,每件她所描繪的圖畫都非常寫實而能夠辨識,不僅能用於自然科學,更是卓越的藝術作品。
本書初版共有六十件手工著色的銅雕作品,展現了九十種毛蟲、幼蟲和蛆在蛻皮時的顏色和型態變化,以及牠們最終成為蝴蝶、夜蛾、甲蟲、蜂和蠅的變態過程,並將牠們安置於其賴以為生的植物、花朵和果實上。此外,還有她在南美洲發現的蜘蛛、螞蟻、蛇、蜥蜴、蟾蜍和青蛙等,僅有少數是根據印地安人的說法而添加的。後來的新版加入十二幅圖,增添了負子鼠、鱷魚,以及蝌枓變青蛙的過程等,件件都是傑作。本書中文版完整呈現第一、二版共七十二幅作品,由荷蘭文直接翻譯,是中文世界首度出版。
本書特色◎博物學繪圖的經典作,也是卓越的藝術作品。
◎本書完整收錄第一、二版共七十二幅畫作。
◎由荷蘭文直接翻譯,中文世界首度完整出版。
作者簡介:
瑪麗亞.西碧拉.梅里安(Maria Sibylla Merian, 1647-1717)
知名的博物學家及插畫家,她是第一位從事科學探險的女性,自費旅行至南美的蘇利南,針對該地昆蟲所進行的變態研究,成為昆蟲學的創舉並具有關鍵影響力。
她自小受到銅雕家和出版商的父親大馬提歐斯.梅里安(Matthäus Merian der Ältere)所啟發。三歲時父親意外死亡,母親改嫁雅各布.馬雷(Jacob Marrel),他是一位成功的畫家和藝術經銷商,很快發現梅里安在藝術上的天份,並培養她繪圖和銅雕的技巧。同時,她也在自家花園進行植物和昆蟲研究。
十八歲時她嫁給工匠約翰.安德烈亞斯.格拉夫(Johann Andreas Graff),育有二女。丈夫支持她對藝術的熱忱,在1675至1680年,為她發行第一本著作《花卉之書》(三卷)。她熟練的花卉寫生技巧,被藝術家和刺繡者視為範本。1679年後陸續出版《毛蟲之書》三卷,每卷包含50幅銅雕,記錄了186種歐洲昆蟲變態過程和昆蟲食用的植物。
梅里安1691年和女兒遷往阿姆斯特丹,隔年與丈夫離異。由於《毛蟲之書》在阿姆斯特丹的博物學家和收藏者之間非常知名,因此她廣受當地公共植物園、大學花園和私人花園的熱情歡迎。1699年,她和小女兒結伴橫渡大西洋,前往荷蘭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蘇利南,觀察當地豐富的熱帶昆蟲和植物,1701年返回荷蘭,1705年出版《蘇利南昆蟲之變態》,成為博物學繪圖的經典作。
譯者簡介:
杜子倩
台北人、德國Aachen大學(RWTH Aachen)英文及德文碩士、荷蘭Oss成人教育中心荷文班結業。專事德文及荷文筆譯,亦從事德文及荷文教學,已有多本譯作面世。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林大利(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徐堉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張穎文(高雄市立高雄女子高級中學自然科老師)
童禕珊(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生物老師)
黃一峯(金鼎獎科普作家.自然生態教育工作者)
黃仕傑(科普作家.自然觀察家)
楊正澤(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教授)
劉玉山(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生物老師)
蕭旭峰(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教授兼主任)
專文導讀:
洪廣冀(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助理教授)
審定者簡介
蕭昀
現為澳洲國立大學和CSIRO─澳洲國立昆蟲館共同指導博士生,國立臺灣大學昆蟲系學士,曾任科博館生物學組蒐藏助理,中研院生命大百科(TaiEOL)編輯人員、泛科學專欄作者和臺灣研蟲誌編輯。研究興趣是昆蟲綱內物種多樣性最高的甲蟲的系統分類學和古昆蟲學,發表研究論文40餘篇,發現命名超過30個新物種,大學期間多次獲學術研究論文獎。
◆那是一個觀察蝴蝶可能會被處死、女性不准畫油畫的年代。即便時代背景如此,梅里安仍舊致力勾勒出昆蟲與植物的美。但是,生活周遭的生物不可能滿足博物學家,遠方的生物,似乎都比家鄉的好看。梅里安前往遙遠的蘇利南,記錄熱帶森林中精彩的自然世界。果不其然,《蘇利南昆蟲之變態》書中的繽紛熱帶生命,讓歐洲人大開眼界。在那個無法隨時拿起手機拍照的年代,梅里安的繪圖與文字敘述,便成為記錄當代生物的重要基礎資訊。──林大利(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瑪麗亞.梅里安是昆蟲學研究上的傳奇人物。她是世界上最早直接對昆蟲進行科學觀察的女性學者,不僅僅深入研究成蟲,還細心瞭解各種昆蟲生活史生態,這些研究令她被公認是當時世界上的昆蟲學泰斗之一。梅里安不但研究成績斐然,她同時是位傑出的畫師,所繪製的各種昆蟲栩栩如生,這些畫作甚至被當時的學者指定成新物種的「模式」,包括分類學之父林奈所命名的一些種類。她為了研究熱帶昆蟲,曾遠赴當時充滿蠱毒瘴癘的南美蘇利南,其成果《蘇利南昆蟲之變態》一書便包含後來被當成物種模式的種類,真可說是昆蟲學界的時代巨人。──徐堉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優雅細緻的線條,色彩繽紛的配色,瑪麗亞.西碧拉.梅里安的畫讓人一眼就陷入了蘇利南的生物世界。三百年前的女性,從歐洲踏入夢寐以求的南美國度蘇利南,熱帶地區的昆蟲、植物在她的眼中,都宛若珍愛的瑰寶,用盡心思的看顧、筆記、描繪,一點一滴的累積。梅里安的畫裡有女性特有細膩的筆觸,但又不失科學繪圖的精細度,推薦給喜歡藝術的你以及喜歡科學的你。──張穎文(高雄市立高雄女子高級中學生物老師)
◆這是一本令人賞心悅目的書!
在作者梅里安的筆下,畫活了生物間微妙的交互關係,也寫出了兼具知性與感性的觀察筆記。從毛蟲到蝴蝶,從花、果實到種子,就連節肢動物的霸主蜘蛛,在梅里安的筆下也呈現出牠們護卵、育幼等溫柔的一面。這些擬真的圖像與細膩的描述,來自於作者梅里安對生物長期的觀察;在翻閱的過程,讀者能夠感受得到梅里安對生命的愛,也能跟著她的畫筆,放慢腳步,進入栩栩如生的生命世界中。──童禕珊(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生物老師)
◆從小沈迷於毛毛蟲的博物學家梅里安,用大量繪畫的方式,紀錄了毛蟲變態的過程以及與植物之間的關係。從她一幅幅的美麗作品之中,我不禁感嘆,能有如此豐碩的成果,那是花了多少的時間與心血所做的觀察記錄累積而成?這的確是一本博物學繪圖的經典作品,在這集研究、觀察與藝術成分的內容之中,讓我們更能窺探十七世紀科研工作者的辛苦與嚴謹!──黃一峯(金鼎獎科普作家.自然生態教育工作者)
◆小時候最愛閱讀百科全書,當時書中照片很少,但有許多繪製精美的圖版插畫,滿足我對於許多生物的想像空間,也啟發了自然生態的好奇心。本書文字內容深入淺出,簡約高雅的編排,72幅珍貴的圖版插畫,詳實記錄作者的觀察,植物、果實與昆蟲間的關係,也將昆蟲一生最重要的時刻「變態」呈現的如此美麗,讓我閱讀時有種身處於現場的真實感。內容是由我的昆蟲好友,正在澳洲攻讀博士的蕭昀先生審定,本書的可看性與科普內容正確性,都讓我一定要推薦給您,一起閱讀蘇利南的昆蟲變態吧!──黃仕傑(科普作家.自然觀察家)
◆瑪麗亞.西碧拉.梅里安是在藝術家庭成長的一位博物學家,曾獲資助,1699-1701到南美蘇利南(當時的荷屬圭亞那)探險旅行。喜歡繪畫昆蟲和植物作成觀察記載,1679年出版第一本昆蟲的書,當年她32歲,一時聲名大噪。又於1705年發表這本《蘇利南昆蟲之變態》詳細描繪蝴蝶變態發育,這應該是300年前,還沒有現今科技影音設備及技術條件下,觀察記錄昆蟲發育的重要科學紀錄。更難能可貴的是在那個年代以徒手彩繪,再蝕刻成銅版,才能印出這些蝶、蛾蛻變過程,身兼博物學家又是畫家,親自養蟲觀察發育變態,細心記錄了生命的幻化,值得以欣賞畫的方式,來認識昆蟲。──楊正澤(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教授)
◆自幼時養蠶經驗,觀察毛蟲變態過程,梅里安女士認識了生命變化與形態之美,為自己開展了科學探究與藝術的人生。正如毛蟲蛻變成蝴蝶般的令人驚豔。透過她的筆,數百年前植物與昆蟲、動物偶然的美麗邂逅,化作了永恆不朽的偉大詩篇……。本書尤其適合剛剛接觸自然科學的年輕朋友閱覽,仔細品味每一頁的插圖和短文時,也許可以體會,一個偉大科學研究抑或是藝術創作的最原始動機,往往只不過是好奇心的驅使以及對大自然美的感悟所致。──劉玉山(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生物老師)
◆靜觀萬物皆自得的感動
觀看大自然的動植物,內心油然而生的美,是自然觀察家無法與人分享的喜悅。透過工筆細膩的畫風,一幅幅躍然紙上,美不勝收。是什麼樣的靈魂?是如何的執著?造就了這一本自然與藝術的傑作。透過了這些畫作與文字,帶我們重回三百多年前作者的感動。她的繪圖表現出現代攝影無法傳達的意境,同時在真與美間取得的和諧,更是難能可貴。我私自揣摹著,作者安靜地坐在描繪的對象前,一筆一筆畫下三百年後我們仍可清晰辨識的物種,才知道這種喜悅是可以被流傳跟分享的。──蕭旭峰(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教授兼主任)
名人推薦:林大利(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徐堉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張穎文(高雄市立高雄女子高級中學自然科老師)
童禕珊(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生物老師)
黃一峯(金鼎獎科普作家.自然生態教育工作者)
黃仕傑(科普作家.自然觀察家)
楊正澤(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教授)
劉玉山(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生物老師)
蕭旭峰(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教授兼主任)
專文導讀:
洪廣冀(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助理教授)
審定者簡介
蕭昀
現為澳洲國立大學和CSIRO─澳洲國...
推薦序
「她的」博物學(Herstory of Nature)
洪廣冀(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助理教授)
在十七至十八世紀的歐洲有位博物學家,主要活躍在法蘭克福與阿姆斯特丹。這名博物學家以其植物學與昆蟲學研究聞名;且與當時主流的博物學研究不同,其關心者從來不只是分類,而是生物的生命史,以及生物間相互依存的關係。這名勇於挑戰科學主流的博物學者,其人生也是波瀾壯闊。1692年,因其生活理念不同,其走上離婚一途;1699年,時年52歲,這名博物學者與女兒,遠赴荷蘭於南美洲的殖民地蘇利南。在過來的兩年間,其與當地原住民和被歐洲人運送至該地勞動的黑奴建立友好關係;這些「當地人」與其分享生活中的各種植物與昆蟲知識,這名博物學者也以生花妙筆將之記錄下來。在那個南美印地安人與非洲人若不被當成「奴隸」就是「野蠻人」的年代,這名博物學者對其報導人懷有高度敬意;在寫作與畫作中,其不僅避免使用類似詞彙,甚至還違逆當時的學術慣習,給予報導人一定的學術認可。兩年後,由於瘧疾肆虐,這名博物學者回到阿姆斯特丹;1705年,《蘇利南昆蟲之變態》(Metamorphosis insectorum Surinamensium)奠定其在博物學的地位。我們現在知道,這名博物學者倡議之「關係為中心」的博物學,僅管在當時並非主流,日後在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 1769-1859)發揚光大下,成為今日生態學的核心;而其念茲在茲、且以精妙之插圖闡明之昆蟲與植物的生命史,於十九世紀末期成為分類學的標準配套。有著熱帶醫學之父之稱的萬巴德(Patrick Manson, 1844-1922),之所以能為熱帶疾病的病媒提出嶄新見解,協助羅斯(Ronald Ross, 1857-1932)贏得1902年的諾貝爾生醫獎,很大程度得歸功於生命史為中心的分類學。
現在我問各位,這位博物學家是男還是女?
答案是女性,名字是瑪麗亞.西碧拉.梅里安(Maria Sibylla Merian, 1647-1717);各位手中的這本書,便是梅里安在結束蘇利南的考察後,結合其一貫之關係與生命史為中心的博物學,以及蘇利南當地人的在地知識後,呈現給歐陸博物學社群的作品。
*****
之所以會用如此迂迴的手法來介紹梅里安出場,靈感主要來自臺大心理系教授謝伯讓於《泛科學》上的一篇文章(https://pansci.asia/archives/73758)。謝教授要問的問題是「哲學(以及數學和物理)排擠女性?」,而他以如下的場景開場:
文人雅士群聚的巴黎左岸,一對父子攜手從咖啡館前走過,一位正在高談闊論的哲學家見到了這對父子,此大哲學家先是眉頭一皺,隨後就氣定神閒的跟旁人說到:「這小孩是我兒子!」
請問,這位哲學家是小孩的什麼人?
我必須承認,當我看到此問題時,我完全沒想到這位哲學家可能是那小孩的媽媽;換言之,儘管我略有涉獵科技與社會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中的性別議題,我似乎還是如謝教授要提醒我們的,在思考科學家是誰時,有意無意地落入性別盲點或刻板印象。我甚至不用援引如Emily Martin關於「勇猛直前之精子」對上「端莊賢淑之卵子」的經典研究;日前,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Esther Duflo、同校經濟學教授Abhijit Banerjee與哈佛大學Michael Kremer榮獲2019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弔詭的是,中文世界就不用說了,在英文世界,若干主流媒體係以「Abhijit Banerjee教授之妻」來稱呼Duflo教授,彷彿「妻子」就是這位了不起之經濟學者最重要的頭銜。再把時間往前推一點。各位讀者應該還記得,2017年,南韓釜山大學教授Robert E. Kelly在接受BBC的連線專訪時,有兩個小孩亂入,緊接著有位亞裔女性衝進來,把小孩拖離現場。這讓人會心一笑的片段,引發這名女性是誰的熱烈討論。不少人推測該名女性為保母時,事實證明,她是Kelly教授的妻子金正雅(Jung-a Kim)。
*****
諸如此類的性別刻板印象,既是梅里安在其時代努力要顛覆者,同樣也成為當代歷史學者努力要以梅里安為例來顛覆者。以《馬丹蓋赫返鄉記》(The Return of Martin Guerre)聞名於世的歷史學者戴維斯(Natalie Zemon Davis)曾寫過梅里安的傳記,收錄在《邊緣上的女子:三段十七世紀的生活》(Women on the Margins: Three Seventeenth-Century Lives)一書,1995年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據戴維斯的分析,梅里安只在著作中揭露其女性身份一次:梅里安想像有位讀者請教她關於1679年大量出現的大型毛蟲是否會對植物造成傷害,她回說,「依我女性的單純」(meiner Weiblichen Einfalt),傷害已經造成了(見頁154-155)。至於梅里安為何要如此?可能的原因是,僅管自博物學被認可為一類科學以來,女性從未缺席;但其角色如不是採集者,就是標本製作者或繪圖者,充其量只是「助手」,極少被當成是一位「作者」。這又會牽涉到,對梅里安時代的女性而言,允為博物學者之重要「通過儀式」的海外探險,除非是以殖民官員的妻小為之,否則是可遇不可求的。關鍵不在女性的生理構造,而是當時的社會氛圍;隻身前往海外的女子往往會被當成妓女──事實上,若梅里安不是先仰賴「焉能辨我是雌雄」的策略,在博物學社群中取得一席之地;她是否能以「離婚婦女」的身份,帶著小孩子,遠赴蘇利南從事田野調查,可能還在未定之天。
不過,梅里安或許採取了「焉能辨我是雌雄」的策略,但這不表示,「她的」博物學就完全等同於「他的」博物學。戴維斯便認為,與當代的博物學家不同,分類一直不是梅里安關心的重點,這讓其精心製作的昆蟲與植物圖鑑呈現相當不同的風格。的確,打開同時期的博物學圖鑑,你會看到的是,一種希望把時間凝結在圖面上的努力;若沒有如此,一株採下來的枝條,或某隻正在躍動的生物,即將走向衰敗與變化,讓造物者悉心打造的原型,就此消失在讀者的目光中。梅里安的博物學則不然。在她的圖像中,時間是流淌的,甚至是循環的;讀者看到的,不會是試圖拓印出造物者心目之原型(type)、將剎那當成永恆的努力;相反的,梅里安試著描繪一組組關係構成的生態系;在其中,剎那即是永恆。
Londa Schiebinger的《植物與帝國:大西洋世界的殖民生物探勘》(Plants and Empire: Colonial Bioprospecting in the Atlantic World)亦處理到梅里安博物學的特殊性。按照Schiebinger的說法,儘管「植物」與「帝國」為這本書的關鍵字──但她想要呈現的,既不是植物學家如何以帝國主義為後盾、於殖民地發現了種種植物界的珍稀物種的歷史,也不是治理與擴張之於帝國的必要性如何讓植物學轉為一類「大科學」(big science)。相反的,Schiebinger告訴我們,她要說的故事,是某些生物與環繞在該生物周遭的俗民知識,如何在揭露後、旋即受漠視的歷史。Schiebinger認為,梅里安悉心繪製與描述的flos pavonis(即peacock flower,孔雀花之意。見圖45)便是當中最顯著的例子。梅里安觀察到,在蘇利南,淪為奴隸的婦女,為了避免後代繼續踏上同樣的悲慘命運,以該植物來早產;理由在於,當地人相信,即便在白人的土地上,這些生命消逝了,但很快地會在另一片土地上重生。然而,Schiebinger指出,除了梅里安之外,十八與十九世紀的自然史家對此孔雀花的效用大多語焉不詳;戴維斯則指出,儘管梅里安在蘇利南的研究讓她贏得跨國聲譽,其對各類地方知識的記載,乃至於藉此對奴隸政策的批判,當代的博物學社群多半不置可否,認為這或許是梅里安「女人的單純」所致。Schiebinger認為,這就牽涉到當時歐洲社會對於墮胎的態度;歐洲婦女當然也有墮胎的需要──但與其仰賴如孔雀花這樣的墮胎藥,墮胎多仰賴醫師之手、以暴力、侵入性、對女人身體有害的方式為之。Schiebinger呼籲科學史研究在探討科學社群各式各樣的「致知之道」之餘,也應花更多的心思探討歷史上究竟多少類似孔雀花的例子。如果說科學史、科學哲學與STS研究的焦點總放在科學社群是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即認識論;epistemology),Schiebinger指出,或許我們需要更多關於科學家如何「不識」這個世界的經驗研究(Schiebinger稱之為「不識論」;agnotology)。
*****
我的不識論或許是這篇導讀一直難產的原因。幾個月前,當暖暖書屋的歐陽主編邀我為梅里安的書撰寫導讀時,我不加思索地答應了。我知道這本書,也自認對博物學史還算了解;但一旦 “natural history” 要轉為 “herstory of nature” 時,我不時發現腦袋像打了結,過去奠基在分類、地理大發現、採集、機械論的理解,在梅里安這本巨著前,似乎都無用武之地。這是一本圖鑑;但正如科學史家Lorraine Daston告訴我們的,圖鑑蘊含的是一種世界觀,甚至是一種把世界做出來(worlding)的實作。1719年,當《蘇利南昆蟲之變態》再版,我們可自其新版的標題頁圖片(見本書第1頁)中,一窺這世界大概是什麼樣子。按照戴維斯的分析,這也是充分顯露梅里安之個人風格的封面。當中我們看不到什麼裸體的「土著」或小孩畢恭畢敬地呈現動植物標本給四體不動的男性博物學家;我們看到的,是一位坐在角落的女性,與意味著助手與當地人的小孩們,親暱地討論各種動植物標本。在物種急遽消失、野火叢生、連空氣都開始變得有毒與有害、某位總統候選人把為台灣長照作出莫大貢獻之女性都叫做瑪麗亞的時代,我想我們需要梅里安這本書。
「她的」博物學(Herstory of Nature)
洪廣冀(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助理教授)
在十七至十八世紀的歐洲有位博物學家,主要活躍在法蘭克福與阿姆斯特丹。這名博物學家以其植物學與昆蟲學研究聞名;且與當時主流的博物學研究不同,其關心者從來不只是分類,而是生物的生命史,以及生物間相互依存的關係。這名勇於挑戰科學主流的博物學者,其人生也是波瀾壯闊。1692年,因其生活理念不同,其走上離婚一途;1699年,時年52歲,這名博物學者與女兒,遠赴荷蘭於南美洲的殖民地蘇利南。在過來的兩年間,其與當地原住民和被歐洲人運送...
作者序
第一版:
瑪麗亞.西碧雅.梅里安致讀者
自年少起,我就開始研究昆蟲。一切肇始於我在出生地法蘭克福的養蠶經驗。之後我才明白,其他毛蟲蛻變而成的蝴蝶或蛾遠比蠶蛾美麗多了,這促使我盡其所能的蒐集各種毛蟲,並觀察他們的變態情況。我因而遠離人群,全心鑽研昆蟲。我也想同時練習我的繪畫技巧,為昆蟲寫生並加上文字描述。我將前後在法蘭克福和紐倫堡找到的所有昆蟲極其詳盡地畫在羊皮紙上。幾個自然愛好者偶然間看到我的作品,他們敦促我將這些昆蟲的觀察經驗出版,以饗好奇的自然學者。我最終被他們說服並親手蝕版。第一批作品在一六七九年以四開本問世,第二批則在一六八三年。其後,我前往荷蘭和菲士蘭繼續我的昆蟲觀察。我主要在菲仕蘭做研究,因為和他處相比,荷蘭更難找到原野和沼澤進行昆蟲觀察。幸好,其他同好者帶來各種毛蟲供我觀察牠們的變態情況,大大彌補了這項缺憾。如此,我累積了更多經驗,為前述的兩批作品增添新的內容。在荷蘭,來自東西印度群島的美麗生物讓我驚豔不已,尤其我有幸一睹出身尊貴的阿姆斯特丹市長暨東印度公司代表尼可拉斯.維森博士(Dr. Nicolaas Witsen)和高貴的阿姆斯特丹市秘書優納斯.維森(Jonas Witsen)先生的珍貴蒐藏。此外,我還見識了解剖學博士暨植物學教授浩施(Fredericus Ruysch)先生、文生(Livinus Vincent)先生及其他許多人的蒐藏品。我在那些蒐藏品中發現無數前所未見的昆蟲,但有關牠們的來源及譜系卻付之闕如。換言之,我無從得知牠們如何從毛蟲化成蛹,更不瞭解牠們進一步的變態。這促使我踏上一場漫長而昂貴的旅程,前往蘇利南(一個炎熱潮濕的國家,也是前述士紳們取得這些昆蟲之處)持續我的觀察。我在一六九九年六月前往該地從事進一步的研究。我在蘇利南停留至一七○一年六月,然後啟程返鄉,在九月二十三日抵達荷蘭。在荷蘭,我根據蒐藏的動物標本,將這六十幅畫及相關觀察筆記據實繪製在羊皮紙上。在蘇利南,我找不到適當機會進行我原先設想的昆蟲觀察,因為氣候太過炎熱,高溫令我不適,我因而被迫比原計畫提前返鄉。
重返荷蘭後,幾個同好看過我的畫,他們不斷鼓勵我將其出版。他們認為這是有關於美洲昆蟲的第一部、也是最與眾不同的一部作品。作品出版所需的巨額費用最初令我卻步,不過最終我還是下定了決心。
本書由六十幅銅版畫組成,展現了九十種毛蟲、蠕蟲和蛆在蛻皮時顏色和型態的變化,以及牠們最終成為蝴蝶、蛾、甲蟲、蜂和蠅的變態過程。我將所有這些生物安置在牠們賴以為生的植物、花朵和果實上。此外,我還加上我在美洲發現並在當地如實繪製的西印度群島蜘蛛、螞蟻、蛇、蜥蜴、蟾蜍和青蛙,其中僅有少數是我根據印地安人的說法而添加的。
出版本書不寄望獲利,能回收支出的鉅額費用於願足矣。我在製作此書時不計成本,延請最著名的大師雕刻銅版,選用最上等的紙張,以期帶給藝術鑑賞家和昆蟲同好者觀賞樂趣。若能達成目的,我亦同感歡欣。
我將本書中的文字說明另起一頁,放在兩幅畫之間,仿造畢德羅(Bidloo)教授在其作品《人體解剖學》中的做法。我原可將文字寫得更為詳實,不過現今社會氣氛甚為敏感,學者們各持不同見解,因此我僅單純寫下我的觀察。人人可以自行解讀、推論、運用我所傳達的資料。除了姆菲(Mouffet)、哥達特(Godart)、史瓦姆丹(Swammerdam)、布蘭卡特(Blanckaart)等人已詳細描述過的內容,我在本書中將所有昆蟲的第一次變態稱為蛹,毛蟲的第二次變態則分兩種:白晝活動的為蝴蝶,夜晚活動的是蛾。蛆和蠕蟲的第二次變態則分別為蠅和蜂。
在書中,我保留了美洲當地人和印地安人給植物取的名稱,每一頁下方的拉丁文名稱和其他名稱則由醫學博士暨植物學家卡斯帕.科梅林(Caspar Commelin)和利奧波第那科學院(Academia Caesareo-Leopoldinae)的同仁所補充。
倘若上帝繼續賜予我健康和生命,我計畫將菲士蘭和荷蘭的觀察筆記,連同之前在德意志的研究,共同以拉丁文和荷蘭文付梓。
第一版:
瑪麗亞.西碧雅.梅里安致讀者
自年少起,我就開始研究昆蟲。一切肇始於我在出生地法蘭克福的養蠶經驗。之後我才明白,其他毛蟲蛻變而成的蝴蝶或蛾遠比蠶蛾美麗多了,這促使我盡其所能的蒐集各種毛蟲,並觀察他們的變態情況。我因而遠離人群,全心鑽研昆蟲。我也想同時練習我的繪畫技巧,為昆蟲寫生並加上文字描述。我將前後在法蘭克福和紐倫堡找到的所有昆蟲極其詳盡地畫在羊皮紙上。幾個自然愛好者偶然間看到我的作品,他們敦促我將這些昆蟲的觀察經驗出版,以饗好奇的自然學者。我最終被他們說服並親手蝕版。第一批作品在一...
目錄
導讀:「她的」博物學(Herstory of Nature)/洪廣冀
第一版:瑪麗亞.西碧雅.梅里安致讀者
第二版:出版者致讀者
第二版:已故的梅里安女士之蘇利南昆蟲書之審理
圖 1 開花的鳳梨
圖 2 成熟的鳳梨
圖 3 小刺果番荔枝
圖 4 木薯
圖 5 木薯的塊根
圖 6 馬凱
圖 7 美洲櫻桃
圖 8 印地安茉莉樹
圖 9 石榴樹
圖10 蘇利南的棉花樹
圖11 木柵樹
圖12 香蕉
圖13 美洲李子樹
圖14 刺果番荔枝
圖15 西瓜
圖16 腰果樹
圖17 萊姆
圖18 番石榴上的蜘蛛、螞蟻和蜂鳥
圖19 番石榴
圖20 裂欖樹
圖21 西番蓮
圖22 紅色百合
圖23 香蕉
圖24 薊罌粟
圖25 香草
圖26 可可樹
圖27 罪惡的蘋果
圖28 檸檬
圖29 柚子
圖30 蓖麻
圖31 玫瑰
圖32 決明
圖33 無花果
圖34 釀酒葡萄
圖35 野生樹種
圖36 不知名的白花植物
圖37 蜀葵
圖38 痲瘋樹
圖39 不知名的黃花植物
圖40 木瓜
圖41 番薯
圖42 麝香花
圖43 果醬罐樹
圖44 紅木
圖45 孔雀花
圖46 茉莉
圖47 白葡萄
圖48 塔布魯巴
圖49 石榴樹和提燈蟲
圖50 白薯
圖51 甜豆
圖52 苦橙
圖53 歐楂樹
圖54 巴利亞
圖55 印地安椒
圖56 紫花和水天蠍
圖57 可口的番石榴
圖58 甜豆樹
圖59 水芹
圖60 嬌嫩的紅花
圖61 番石榴的樹枝
圖62 木瓜的樹枝
圖63 可可樹的樹枝
圖64 木瓜的果實
圖65 柑橘樹
圖66 螳螂和負子鼠
圖67 無花果樹
圖68 帶刺的大型毛蟲
圖69 蘇利南小型鱷
圖70 泰加蜥
圖71 蛙的變態
圖72 蛙和蝴蝶的變態
譯名對照表
導讀:「她的」博物學(Herstory of Nature)/洪廣冀
第一版:瑪麗亞.西碧雅.梅里安致讀者
第二版:出版者致讀者
第二版:已故的梅里安女士之蘇利南昆蟲書之審理
圖 1 開花的鳳梨
圖 2 成熟的鳳梨
圖 3 小刺果番荔枝
圖 4 木薯
圖 5 木薯的塊根
圖 6 馬凱
圖 7 美洲櫻桃
圖 8 印地安茉莉樹
圖 9 石榴樹
圖10 蘇利南的棉花樹
圖11 木柵樹
圖12 香蕉
圖13 美洲李子樹
圖14 刺果番荔枝
圖15 西瓜
圖16 腰果樹
圖17 萊姆
圖18 番石榴上的蜘蛛、螞蟻和蜂鳥
圖19 番石榴
圖20 裂欖樹
圖21 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