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醫生在寫給家人的書信中曾說到:
「1896年7月3日。我們(包括梅監務牧師和兩名男孩)花四天時間到小琉球。從安平搭帆船到打狗,船速緩慢、烈日當空。到打狗,我們走好幾哩路到東港,要摸黑橫渡一條溪。在陰暗的月光下,溪水看起來宛如汪洋大海,男孩們非常害怕,所以我將上衣脫掉,先出發探路。平安抵對岸後,再涉水回去帶男孩們過河。晚上睡在東港禮拜堂潮濕的長椅上。隔天晚上,趁有海風幫忙,啟航前往小琉球。風停後,划槳前進,終於在日出前抵達小琉球。」
這可不是背包客的壯遊日記,而是感染瘧疾的蘭醫生,不得不拖著疼痛、發燒的病體,到小琉球休養。作者透過蘭大衛夫人──連瑪玉的著作,看到蘭醫生在異鄉所經歷的艱辛,是這一代人難以想像的;更令人感動的是,蘭醫生在繁重的行醫、教學、籌設醫院、宣教工作中,再加上瘧疾、痢疾反覆發作的情況下,仍表示:「見到民眾進入福音的光明世界,雖得忍受離鄉背井之苦,我仍懷著喜悅的心在彰化。」
是怎樣的成長背景,讓蘭醫生願意將生命最精華的階段奉獻給台灣?
作者發現,大家所熟知的蘭醫生,包括他的使命感(來到生活環境相對落後的台灣服務)、他的性情(溫柔和憐憫)、他的熱情(對醫術新知持續追求、對台灣這塊土地投入的用心),都可以從他來台灣前的兒少階段找到蛛絲馬跡。
因此,她決定帶讀者一窺這位信心典範醫者,他的徬徨少年時,從他的信仰掙扎中,追溯生命裡上帝帶領的印記。希望這本書闔起時,不是閱讀的結束,而是開啟孩子對蘭醫生進一步認識的興趣。也希望所有和書中兒少蘭醫生同齡的讀者們,能承接蘭醫生美好的腳蹤,繼續用生命影響生命。
繪者很喜歡作者的敘述方式,在一問一答中,逐步揭露了誰是蘭大衛,如同影集總在精彩處戛然而止,令人忍不住地按了下一集。這是作者文字的魔力,也是蘭大衛醫師的魔力。每個不經意的生活伏筆,都是塑造他日後巨大影響的蛛絲馬跡。這種巨大在作者文字下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如同街坊鄰居一般親和。
然而,輕快節奏的背後卻是不可思議沉重且艱辛的步伐。遠渡重洋來到台灣的當時,除了醫療設備簡陋、語言的隔閡,甚至染上了瘧疾等等各種層出不窮的內憂外患,蘭大衛醫師卻還是展現不可思議的生命力,輕巧的化解並影響著他人。是什麼樣的性格可以如此正面地感染周遭呢?這正是圖畫所想揣摩的面向。
一開始真實史料和想像的對比讓繪者難以著手,然而反覆閱讀作者的文字後,兩者逐漸產生空間,這些畫面便是那個空間。好奇的他、疑惑的他、被影響的他⋯⋯擴散到環境,偷偷摸摸的牛奶工、排排站的病人、睡得東倒西外的聽眾⋯⋯除了故事本身,也希望向外補捉到心境與環境上的相輔相成,讓閱讀時像是靠窗火車,站站到點卻不失沿路風景。一如本書文字,主角在心中留下的不是單軸線印象,而是立體且富有感情的3D投影。
希望讀者也能在書中找到樂趣,除了更認識主角以外,也在最後留下一個意猶未盡的問句:
「然後呢?」
期待大家一起來探索這個「然後呢?」並延伸閱讀書中的親子導讀,詳細認識蘭大衛的生平。本繪本提供的親子旅遊,也帶領大家一起認識彰化基督教醫院國際文史園區,還有週邊的旅遊、美食建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