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企業財務策略的重要性
財務是公司的血液,這句話精準傳達了財務對公司的重要性,您的公司擁有哪些可用的財務資源、哪邊是營業收入來源、負債有多少要還、怎麼規劃財務以支持企業策略等等,這些就是企業的財務活動,也就是所謂的財務策略。財務策略,就是一種考量如何規劃公司的財務條件以及達到預期的財務目標,並且安排財務的收入與支出時程,以支持企業策略的運用的執行策略。
企業理財概論
如果使用具有系統性的方法執行財務策略,便是所謂的企業理財,或者稱為財務管理。廣義來講,企業理財就是資產配置的過程;具體來講,企業理財就是利用資金創造與提升總體收益的一個過程。所以舉凡企業增資、廠房布建、投資策略、股票政策等等,都會牽涉到如何回收,收益率多少、如果與借貸相關,還會評估利率與風險等成本相關問題。要執行企業理財之前,我們要先了解財務最重要的三大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
資產負債表
是一張總結某一段時間點的財務狀況,包含了資產、負債和股東權益三的部分:
資產=負債+股東權益
資產通常包含現金、不動產、生產相關設備、股票或債券、應收帳款等。負債通常是應付帳款、借貸等。股東權益則是一些與股東相關的項目,例如保留盈餘、庫藏股等等。資產負債表提供和財務策略相關的決策用資訊包括:營運資金、存貨、財務槓桿和整體的財務結構等。
損益表
損益表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表示企業的「盈虧」,內容主要涵蓋了企業的營收和費用項目,其中必須關注的就是「稅後淨利」,代表企業最後能入帳的錢。損益表能提供和財務策略相關的決策用資訊包括:管理預算、營收項目、管理損益等。
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是最具體的、與企業理財直接相關的一張表,因為其代表的是一段期間內企業的資金的收入與支出狀態,該錶被分類為: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三大部分。這張表最直接的用途就是預算規劃。
當然,還有一張很重要的報表-股東權益變動表,是記載資產負債表上的股東權益的細節部分。但因為財務策略最常關心的主要還是現金流、財務安排,以及資產和負債的細項部分,股東權益一般來講會比較像是一種「限制式」的概念,因此所需的資訊就是資產負債表上的股東權益項目即足夠使用,因此我們在探討財務策略或是企業理財的時候,往往就是依賴和運用前述三大表來執行。而要做出一個好的財務策略,以下的重點必須掌握:
1.優質的財報分析。
2.理解獲利與現金的差異,收入與支出的時間點安排。
3.理解財務指標的意義與求得方式。
4.策略決策的成本效益、預估報酬、還本期、損益兩平點、績效的考核追蹤。
5.獲利模式。
6.企業策略的選擇與執行方式。
優質的財報分析,來自於結構化的檢視企業的財務能力。可以根據財務分析。現行台灣在主動公開的企業財務分析的揭露實務上,是採用國際財務報導準則,具體項目包含表1揭露的資訊:
上述財務指標,可以讓您對一家公司的財務狀況進行快速檢視,以預期企業可以設計的財務策略的內涵或是方向,後續便是財務策略目標達成後,要如何支持企業策略的執行等相關議題。
而理解獲利與現金的差異,收入與支出的時間點安排,具體來說就是要了解應收帳款和現金的差異。因為在會計上,應收帳款與現金收入都是營收的一部份,只是一個是已經收到貨款,一個是在未來時間點才會回收,此時就有兩個重要的事情要去思考了-接下來有哪些活動會用到錢? 什麼時候要用到多少錢? 當然這與預算也有關係,但預算就是財務資源,最直接的部分就是現金流,如果有資金缺口,大多以未來的收益或是借貸進行補足。因此對於營收與現今的差異之了解,攸關企業的財務挹注時程,以及後續營運是否能順暢。
理解財務指標的意義與求得方式,是企業經理人的基本功。理解其意義與求得方式,才能反向檢視,企業財務與營運績效如何產生連結,是否有哪些部門出現狀況,甚至進行稽核與企業治理。
策略的成本效益、預估報酬、還本期、損益兩平點、績效的考核追蹤,攸關企業如何決定財務的投資方案、回收所需時間、預計成本付出與獲利收入的時程表、可獲得多少報酬、有哪些成本需付出、以及投資的後續績效追蹤,未達成預期目標將如何擬定補救策略等等。
獲利模式,簡單的講就是企業實際產生獲利的運作過程,也就是企業要如何賺錢。該部份所描述的是企業的業務活動,是一間企業最主要的存在目的。而獲利模式會決定企業在未來有多少資金可以使用,企業策略的設計與獲利模式有關,所以獲利模式也會牽涉到執行成本,以及獲利的效率的議題。因此,如果要有完全的財務策略規劃,最好也要能考量到企業的獲利模式。
企業在執行企業策略的選擇與執行方式,就會考量前述所有的重點,才能規劃可支持的財務策略,從中也可看出,財務對於一間企業的重要性來說,是不言而喻的。
企業理財首重企業的策略目標,並以此展開投資、營運、籌資和股東權益分配的四大機能。這四大機能將支持企業的策略,因此也可被稱為財務策略的執行。投資是指公司未來為獲取收益,將資金投注在某一標的物上的活動,例如買賣股票、債券、建立廠房和購買設備以利日後生產等等;營運是指營運的資金,也就是所謂的金流活動,例如營收、應收帳款催收管理、短期商業信用借貸、資金使用分配、財務槓桿操作、人員招募、營運成本等等;籌資是滿足公司對資金的需求,並減少相關的成本與風險,例如發行股票、債券、融資貸款、租賃、賒購等等;股東權益分配則是企業的營收要如何分配給股東的活動。在執行企業理財活動時,上述四大活動,都有各自所對應的關係人,因此在執行時,也應考量到與關係人的互動。上述四大機能是企業理財的實際執行的活動,要如何執行,就是財務的管理功能,也就是:財務分析、財務預算、財務控制。以下就四大機能與三大功能進行說明:
財務機能-籌資
籌資是指企業根據其營運策略、資本結構調整、對外投資等需要,而透過管道獲取資金的活動機能。這些籌資名目背後亦有諸多原因可以探討,大致上如下所列:
1.擴張:企業為因應長遠發展,企業將會擴展營運規模或是擴大資本額所需。
2.開業:創業初期需要各種資金挹注。
3.調整:為了健全財務體質,需要將各種資產和債務做調整,就有可能需要資金的運用。
4.償債:為了償還到期債務,但是資金卻不足以因應時,便需要籌資。
5.混合:大部分的籌資原因通常不會是單一狀況,有許多都是一種原因籌資後又衍伸出多種籌資需求,所以導致大部分籌資的背後因素都是混合的。
根據企業的籌資動機進行資金需求量的預測,這包含對取得成本和機會成本的考量、本身的債務狀況償還時程、以及資金獲取效率和獲得方式,而這些將決定用哪些方法取得。
籌資的具體方法,一般的有以下分類:關係人直接投資、發行股票、借貸融資、商業信用、發行公司債、融資性租賃、股東直接投資、企業內部累積資金。端賴企業的資金需求以及企業策略而定。
財務機能-投資
投資所指的是預計要在未來創造可持續收入的金流,因此必須對某一特定的投資物型資金或是代價的投入,以換取為金流收入。一般的投資項目分類如表2所示:
因為投資活動是一種需要支出金流,而且對於未來回收是有不確定性的財務機能,因此企業在做投資活動時,往往都有一套流程,並且會進行可行性評估,可行性評估會在後續章節提到,企業投資的決策流程如下表3所示:
財務機能-營運
營運是指企業平常的生產經營,而營運所需的資金通常都是短期、充滿變化的,有時候當資本壓在長期投資上,就有可能無多餘的資金可以轉到企業營運上,企業就可能因為短期資金周轉不靈而導致公司倒閉。因此企業的營運資金是很重要的,其重要性不亞於為支持企業策略執行的各項重大投資和籌資活動。一個簡單的營運資本的結構如下所示:
營運資本 = 流動資產 – 流動負債 = (現金或銀行存款、短期投資、應收帳款、應收票據、存貨、預付費用等等) – (短期借貸、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付工資、應付股利、應交稅金、預提費用、其他應付款或流動負債等等)
營運資本的管理有以下特點:
1.周期短。
2.非現金型態的營運資本容易變現,例如存貨、應收帳款等等。
3.外部環境和營運業務的交叉作用會導致營運資本的波動。
4.企業自身的應變能力會影響營運資本的相關活動。
營運資本管理的基本重點:
1.合理的資本需求
2.資本使用效率
3.節省資本使用成本
4.足夠的短期償債能力
要有效執行財務的資本機能,可以從以下四面向去探討:
1.現金:衡量收支狀態、應運用制度與預算進行管控、維持一定程度的現金在手邊,建立支出管理策略。
2.應收應付項目:指企業的賖銷與賖付,應建立客戶信用制度,篩選客戶,確保應付項目的回收,同時自身也應備妥支付計劃,以免破壞與供應商的關係。
3.存貨和原物料:存貨的管理可分為企業內和經銷商、原物料的管理可分為供應商和廠內,這兩部分必須合併檢視,因為兩邊的存貨應視為一整體,如果資訊不對稱有可能造成重複下訂或是缺貨的狀況。
4.債務:應事前規劃可負擔債務額度,並擬訂可行的償債計劃,執行融資或信用等債務項目出現後,才能按計劃還清負債,達到有效管理。
財務機能-股東權益分配
企業的最大目標就是最大化股價值,反映的就是股東權益分配。權益分配是股東的權利,但是不當的分配會造成企業的資金缺口,無法進行新年度的投資與因應平日的經營。因此如何進行股東權益分配,也是一項重要的財務機能。要管理股權益分配,通常有三個主要的方向,整理如表4所示:
財務功能-財務分析
財務分析通常是以年報為基礎,依照一間公司的數年的年報,再配合外部資料庫或是產業分析報告,建構外部總體環境與企業個體條件後進行比較分析,提出判斷一間企業現階段企業體質、企業策略的有效性以及企業價值的整體評估的一種功能。以我國實務來說,財務分析通常會運用公司的股東會年報進行分析,年報架構如下:公司治理報告、募資情形、營運概況、財務概況、財務狀況及財務績效之檢討分析與風險事項、特別記載事項、最近年度及截至年報刊印日止,若發生證券交易法第三十六條第三項第二款所定對股東權益或證券價格有重大影響之事項。
財務分析的目的包含:綜合評價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已評估未來的發展策略以及是否要改善公司的營運方針、提供企業內部各部門制訂相關計劃之用、外部關係人與政府檢核用。財務分析通常有下流程:
1.確定分析目的。
2.收集資料。
3.選擇分析方法與分析用的目標指標。
4.分析結果輸出,提供建議。
根據不同的分析目的,財務分析也有不同的方法,分別是比較分析、趨勢分析、因素分析、比率分析,表5是四種分析方法的目的的說明:
財務功能-財務預算
財務預算的擬定主要是為了規畫未來要執行的策略活動而必須提供的財務支持,也是推測企業未來預計要達成的經營成果而做的一種設想與準備。
財務預算同時也是用來檢視營運績效的一種文件,因為他可以檢視每一個產出背後的投入,是否有具有財務效率,因此,它是不可或缺的企業控制工具。以下是財務預算設定與編制的流程:
1.目標設定。
2.蒐集收入與支出項目的金額,作為相同或相似項目的金額之預測。
3.編制各部門預算。
4.審核。
5.一審核結果執行部門活動與預算。
常見的財務預算的編製方法如下列:
1.固定預算
2.彈性預算
3.增量預算
4.零基預算
5.定期預算
6.滾動預算
財務功能-財務控制
財務控制是要針對資金的支出與收入過程和結果能掌握與修正,確保支持企業策略的財務策略目標能達成。財務控制有三大面向:資金控制、成本控制、風險控制。
資金控制
資金控制的目的,是保障資金能在對的地方使用,並且在正確的時間點使用,好的資金控制能獲得以下的效益:
1.保障企業資金安全:防範內部偷竊、貪汙,減少資金不明短缺的問題。
2.提高企業資金使用效率:資金的統籌管理與控制,統一調度分配到策略執行或是投資所需之處,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3.控制企業財務風險:資金管控包含時程的安排,以防止到期債務無法清償、企業倒閉、資金鏈斷鏈等問題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