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保險公司可能不想讓你看到這本書!
★部落格社群影響力百大排行榜、總瀏覽數破千萬「淺談保險觀念」站長首次出書
★最敢說真話的保經業務大仁,告訴你條款的陷阱和真相
★非懂不可的風險概念,定期為自己的保單進行健檢,不被業務員牽著走
★你不懂的權益,不會有人幫你爭取。讀懂關鍵條款,申請理賠不用看臉色
★最敢說真話的保經業務大仁,告訴你條款的陷阱和真相
★非懂不可的風險概念,定期為自己的保單進行健檢,不被業務員牽著走
★你不懂的權益,不會有人幫你爭取。讀懂關鍵條款,申請理賠不用看臉色
「發生什麼事故可以理賠?」不知道。
「理賠的金額多少?」不知道。
保險充滿了各種資訊落差。一般保戶不瞭解保險法規和合約,只能聽信業務員單方面的說法,但所言是真是假不得而知。絕大多數的保戶永遠不曉得保險公司賣什麼保險,自己又買了什麼保險,往往直到理賠的時候才知道保障內容是什麼。
想對抗保險公司的不平等條約,不需要變成保險專家,只要有正確的基本觀念,瞭解險種的保障內容,認識保單的基本條款。
◆保障多少才夠?破解常見錯誤迷思◆
»社會新鮮人需要保險嗎?如何規劃新生兒保單?
»定期險跟終身險哪個好?儲蓄險是個好投資?
»醫療險買越多越好?實支實付要保多少才夠?
»跌倒撞到頭,意外險不賠?
»你的手術不是保險公司的手術?
»簽約之後才反悔,保費拿得回來嗎?
»保費繳不出來怎麼辦?
•迷思1:有保險,一定有理賠
有保險,不代表你買到合適的保險。保險有範圍、有種類,每個險種可以應付的危機都不一樣。有人買的是「意外險」,結果心臟病發要求理賠。但對保險來說,那是疾病,不是意外。
•迷思2:有保險,就有足夠的保障
認為自己「有保險」,所以不需要關心保險,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必須真正瞭解自己的保險是保障什麼,缺少了什麼。因為「有保障」跟「有足夠的保障」是兩回事。
•迷思3:高保費,等於高保障
「保費的高低」並不代表「保障的高低」。保障高或低,端視你買的保險內容是否合適而定。付出可以接受的保費,得到可以接受的保障。
◆買保險必問,簽約時必知,投保後必讀◆
•礙於人情不得不跟對方買保險,該怎麼辦?
買了之後保障不夠,對方會自掏腰包幫你嗎?對於這種不把你的利益擺在第一位、不關心你的感受來為難你的人,別跟他客氣,拒絕就對了。
•甲說定期險好,乙說終身險好,丙說兩個都好,丁說不要買保險最好?
學著認識保險觀念,才能瞭解自己為何而買,什麼狀況需要保險,反之什麼時候不用。當你瞭解保險在什麼時候能發揮效用時,才能夠知道自己買對還是買錯。
•風險那麼多,保費預算根本不可能足夠啊?
住院一個星期跟癌症花一百萬,你的銀行存款付得出哪項?骨折跟變成植物人,哪個會讓家庭無法運作?保險要保的是「大的風險、無法承受的風險」,世上沒有完美的保險規劃,但你可以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保險業務會依據客戶的財務狀況,提出最合適的推薦商品?
事實上,他們必須賣出夠多上級交代的(=公司可獲取最高利潤的)特定商品,拿到相應的獎金。所以你一定要自己花時間研究,建立基本的金融風險判斷能力,才不會每次都被當成肥羊。
•有賠就好,金額多少不重要?
很多人只以繳交的保費多寡來作為判斷的標準,「我繳得越多,就應該要賠得越多,而且發生什麼事情都要賠才行」。這會導致什麼風險呢?小心「排擠效應」!
•醫療險買得越多越好?
當你在醫療險放了大部分的預算,就會壓縮到其他險種的空間,例如定期壽險、重大疾病險、失能險、癌症險等等。風險不會只有一個,在某個險種花越多保費,其他的保障就會變少。
本書特色
★從自身投保慘痛經驗出發,最貼近讀者需求的保險實務書
★以「淺談」的方式,深入保險商品的複雜細節,輕鬆搞懂保險無負擔
★適合社會新鮮人建立投保觀念、一般保戶檢視保單規劃、保險從業者挖掘客戶需求,最全面的保險指南
書籍重點
醫療保健、保險、風險管理
名人推薦
朱國鳳|財經專欄作家
余家榮|「效率理財王」版主、理財作家
吳慶明|保險經紀人
張國文|保險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