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是驢子:自由和自律的智慧
不可侵犯的個人天地和沈默寡言的民族
我們先從現代英國人的習俗來透視其自由的權利觀。
西方有一句諺語:「英國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它生動地道出了英國人在自己家裡所擁有的不受別人干擾的自由和權利。英國人特別看重每個人自己的「個人天地」(privacy)(這是一個含義十分豐富的詞彙,英國人常把它掛在嘴邊),故此,他們理想的住宅是遠離鬧市、孑然獨立、曲徑通幽的別墅。如果有鄰舍,就要籬笆相隔,綠樹蔭窗,使室內人的生活起居、社交往來不為外人所知。鄰居推門直入、熟人未經約定就徑來拜訪,都是對人家生活的干擾,是非常失禮的舉動。甚至沒有什麼重要的事由或在不適當的時間給人家打電話,也都是干擾了別人的「個人天地」。由於這種緣故,在英國,市區公寓式的大樓一直不太受歡迎。有較多經濟收入的人總喜歡到郊區購置一所獨立或半獨立式的小樓居住。
英國人不僅忌諱別人闖進他的生活,而且凡是他不想主動告訴別人的事,即使不是什麼難言之隱,也都屬於他的「個人天地」,不願旁人打聽。就像他在家裡做些什麼,跟什麼人來往,家庭關係怎麼樣,收入多少,屬於哪個黨派,選舉時投誰的票,乃至他吃些什麼,是不是喜歡喝酒等等,都不是一般人所應問的問題。如果問了,便是失禮,很可能自討沒趣。就因為如此,英國人一般不經介紹,不輕易與人搭訕。據說有這樣的事:兩個人同住倫敦郊區,天天搭乘同一列火車進城上班,長達十五年之久,竟從來沒有交談過一句話。英國人喜歡參加各種俱樂部,有人常年到俱樂部消遣時光,但在那裡卻不與人交往,每天把酒一杯,獨坐一隅,不發一言。而為了獲得這個「權利」,他每年要交幾十甚至上百鎊會費!
因此,英國人內向而含蓄。在英國,「一見如故」的事,可謂絕無僅有。事實上,跟一個英國人剛剛認識就海闊天空,滔滔不絕,會被認為是一種失態的表現。即使相識已久,英國人恐怕也不會像美國人那樣向你訴說他的個人私事。一位法國作家在談到與英國人的交往時寫道:「你還沒有摸清交情的深度,就別說得太多。在法國,如果你使談話倏然中止,便是失禮;可在英國,如果你怕冷場而一個勁地高談闊論,則是冒失……要是你非說出心裡話不可,那只能得到漠然相向的洗耳恭聽,讓你唱『獨角戲』。」
可能就是因為不輕易「談心」,英國人變成喜歡「談天」的民族。兩個人相遇,可能互問安好,也可能是一個說:「今天天氣真好!」另一個回答:「可不是,太好了!」對天氣的簡短評論,成了熟人之間互相致意的客套話。在社交場合,談論天氣更是一個重要話頭。有的人說起陰晴風雨來通今博古,從個人感受到歷年紀錄,能口若懸河,滔滔不已。故而有人說,「談天」是英吉利民族的主要消閑方式。英國的天氣也確實特殊一點,一年之中有半年是斷斷續續的陰雨天;倫敦曾是著名的「霧都」,天氣有時一天四變。所以英國人談天時極少讚頌,一般總是埋怨。初來英國的外國人會以此為怪。有人曾這樣寫道:「英國人對天氣喋喋不休,埋怨不止,好像他們壟斷了全世界的壞天氣。」但過不了多久,這位異鄉來客就會發覺自己也不知不覺加入了「談天」者的隊伍。
有人說英國人性格冷漠,可能跟不列顛島陰沈的天氣有關。這或許有點道理。但如果說英國人的性格只有冷漠的一面,那就是不公正了。實際上,英國人有時也表現得感情奔放、熱情洋溢:足球場上贏得關鍵一球,隊員們會互相擁抱,喜形於色,觀眾們更是欣喜若狂,大呼小叫。遇有王室慶典,群眾則麕集街頭,事先為了獲得一席立足之地而夜不安寢。劇場裡,觀眾看完精彩的演出,會報之以經久不息的掌聲和歡呼聲……只是,英國人熱情、奔放的一面,我們一般只能在公眾場合見到。英國人個人之間的交往則往往以感情不外露為多。甚至,初次見面的兩個人,要不要握手,誰先伸手,都有講究。至於說兩個男人在大庭廣眾之下互相擁抱,在許多地方如東歐、阿拉伯和拉丁民族等都是友好的表示,在英國卻是天大的笑話。甚至一個成年男子去吻一個英國小男孩,都會使這個小男孩覺得很不自在。
由此觀之,英國人內心深處未必「冷漠」,其冷漠的外表,其實是由英國人強烈的個人權利觀所造就的,是為了能最大限度地享受不被別人干擾的個人自由。一般來說,今天,這種個人私事權的觀念已為西方文明社會所接受。在西方,這種不相互干擾,崇尚個人獨立的精神,大大減少了人們在無聊的爭鬥中被傷害的可能性,使人們得以把所有的智力和精力用於事業,從而更能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