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緣起見的載體:三轉法輪
.初說緣起見:四諦法輪
「緣起見」作為佛法的思想之大綱,佛陀針對它最初的解釋,就是初轉「四諦法輪」。
首先,佛陀告訴我們,苦的性質可以分為三種:苦苦、壞苦、行苦,「行苦」是其他兩種痛苦的根本;而既然大家都不想要痛苦,那就必須認識「苦的源頭」、也就是苦因,稱為「集諦」。只有當行苦斷除了、所有痛苦才能夠徹底斷除;斷除行苦、滅除了一切痛苦的當下,叫做「滅諦」,這便是我們要追求的快樂。
而「滅諦」也不是憑空出現的,它們必須依賴因緣才能達成;這個因緣是什麼呢?這絕非是透過迴向、祈禱就能獲得,而是我們必須努力去實踐的,此即佛陀所說的「道諦」。
所以,四諦之中,佛陀說了苦諦和集諦來詮釋痛苦和污染的因果,又說了滅諦和道諦。來解釋清淨諦、也就是快樂。可見,四諦的內涵,其實也是佛陀依循著「因果緣起」的觀點來闡述的。
此外,佛陀在介紹四聖諦時,依序從三種角度來「轉」四諦法輪,這三種角度分別是:四諦的性質、四諦的作用、四諦的結果。
首先,佛陀向我們介紹「現實」、也就是「根、道、果」中的「根」。因此,佛陀在詮釋「四諦的性質」時,並沒有要我們做什麼、只是向我們介紹此「現實」。什麼現實的?佛陀告訴我們:痛苦的過程是「苦」和「集」,而與我們快樂有關的叫「滅」和「道」,此時祂只講了「苦、集、滅、道」這四個字而已。
其次,佛陀向我們介紹如何面對四諦、也就是「四諦的作用」;此即「根、道、果」中的「道」。此時祂說:「知苦、斷集、證滅、修道」。追求離苦得樂的人要如何面對苦和集呢?佛陀告訴我們:我們得先瞭解痛苦,所以說「知苦」,接著才能「斷」集,所以說:「知苦、斷集」。再來,我們要如何實踐「滅、道」呢?佛陀告訴我們:「滅」要「證」、「道」要「修」。所以,此階段的「知苦、斷集、證滅、修道」,講的就是四諦的作用。
如此取捨會結出如何的果實呢?佛陀接著說了取捨四諦的結果;此即「根、道、果」中的「果」。此時祂說:「知苦不得知、斷集不得斷、證滅不得證、修道不得修」,意指當你徹底瞭解痛苦之後,就沒有新的痛苦可以再去瞭解了,因為你已經完全斷除了痛苦,此時你已經獲得了解脫。
另外,根據中觀派的觀點,真正的「滅諦」就是心的「空性」、瞭解此空性的就是「道諦」。
.佛法修行的三大層次:知根、修道、結果
前述的「根、道、果」是佛學的基礎架構、也是我們的修行歷程。所謂的「根」意指「現實」,我們必須先認識現實、才能依著現實來正確地取捨、後者稱為「道」;而依著「根」來修「道」後,最後會產生的正面結果就是「果」。
佛教思想中,基礎的現實、基礎的「根」就是「一切法緣起」,意指一切事物都要依憑著「因緣」才能運作。那麼,一個「緣」必須具備哪些特性呢?
無著菩薩在《阿毘達摩集論》提到了三緣,此即任何事物的因緣都必須具備的三種特性。哪三緣呢?「不動緣」、「無常緣」以及「能力緣」。【編註:《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云:「相者,謂:無作緣生故、無常緣生故、勢用緣生故,是緣生相。」】
首先,「不動緣」意指一切的因緣都不是源自造物主的心情或主觀意願。
其次,「無常緣」意指一切的因緣一定是「無常性」而不是「常性」;如果是常性,那就會變成固定的、毫無變化可言。
第三,「能力緣」意指一切的因緣必然蘊藏與其果相同性質的某種能力,才能產生出性質相似的這個果。
所以,輪迴這個「果」的「因緣」具備這三個特性,反之,佛這個「果」的因緣也具備這三個特性;而佛果的因緣在哪裡呢?它就蘊藏在我們現在的心續之中。佛果絕非無因而生,它的因緣必須具有「能力緣」的特性,可見,我們現下的心中就蘊藏某種與「佛」類似的能力。透過不斷累積這種能力,才能產生「佛果」。因此,佛果與我們之心,這兩者間並非完全無關;修行的歷程,就是將現在心續中佛的潛能,慢慢轉變成佛果。
討論「根」、也就是緣起時,大致可分為兩大類的緣起:
第一類的緣起關注的是「器世間」,也就是外在世界的機理;在這種「物理研究」上,科學家走得比我們更遠、更深。
第二類的緣起,關注的則是「內世間」、也就是內心的層次,這才是佛教之長處。因為,「佛果」並非源自調配物質所創,而是經由訓練內心方得成就。因此,比起外在的物質,佛教的宗義更關注於內心;了解內心的緣起機理,才能讓我們得到佛果。
那麼,我們為什麼還不能成佛呢?這是因為我們現下的心中,還存有「阻礙成佛」的障礙;必須透過體認到心究竟的存在性、也就是心的現實—根,我們才能慢慢斷除這份障礙、並同時累積心的「唯明」之特性(此即成佛之因緣),這個過程就是「道」;終究才會到達一切遍知的佛「果」。
總之,以佛教的教學結構而言,都是先談到「現實」,再鼓勵我們根據「現實」取捨;取捨之後,便會獲得相對的結果。所以,根(現實)、道(依現實作取捨)、果(正確取捨之結果)這三個次第,至為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