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收錄我出獄後斷斷續續寫的一些文章,這些文章主要是圍繞著與台灣統獨議題相關的思考。
本書分成四個單元。
第一單元,一部分記述我個人的白色恐怖經歷,另一部分表述我對當前台灣針對白色恐怖的平反(轉型正義)工作的看法。
白色恐怖的平反分成兩個層次,一個是對司法不法的平反,亦即針對當年國民黨專制政權以殘酷非法的手段鎮壓人民的平反工作。另一個是思想的平反,亦即針對當年那些受難者所秉持的信仰、理想等意識形態的平反工作。
在司法不法的平反方面,台灣做得還算差強人意。如早期對受難者的金額補償,對受難者做廣泛的口述歷史訪談,近期促轉會推動的開放政治檔案、保存不義遺址、平復司法不法以及最近撤銷五千多位受難者的有罪判決等等,這些都給予受難者很大的寬慰。
不過在思想平反的方面,台灣就做得很不夠。白色恐怖期間,政治受難人除了純冤枉入獄者外,具有政治思想意識的,大概可區分為三種人,一種是主張台獨運動者,一種是信仰自由主義者(如雷震、李敖、柏楊),另一種是信仰社會主義者。這三種人都是台灣民主運動的先行者,都曾為台灣的民主做出奉獻犧牲。這三種思想在當年都被視為異類不容於當權者的「叛亂」思想。
自從威權體制解體,台灣進入民主化後,第一種的台獨思想如今已被充分民粹化的平反了;而第二種自由主義思想,因其與台灣資本主義主流思潮一致,因此也得到相當的尊重;唯獨第三種社會主義思想,並沒有得到適當的平反。
我之所以說沒有得到適當的平反,是因為當年這些社會主義革命者,是堅信社會主義的理想,並無怨無悔地投入革命運動裡,且在政治立場上是親共親中的,就如老同學(五○年代政治犯)周賢農所說的:「在那個時代,只要有正義感的年輕人,很容易就走向比較偏左的路線。」又如烈士徐淵琛遺書告訴父親說:「我是你的孩子,也是革命兒,請你放心,我從容赴死。」
但這些人的行為在現代一批反共反中學者的解讀下卻曲解為:「像他這般的知識分子,大半對國民黨政府的統治失望,寄望於共產黨成為一種選項,但他是否真正了解共產黨,恐怕亦未必。」「一批有理想、有志氣、有勇氣的年輕人,被迫只能挑選共產主義的紅色祖國。」「在那年頭的宣傳(共產黨)下,青年們很容易有美好想像;那是個時代的悲劇,他們沒有別的機會選擇,不是選擇國民黨就是共產黨。」
在這些反共反中學者的筆下,這些英雄烈士由於不了解共產黨,被迫加入共產黨,而個個成為冤枉的受難者了,他們是「被共產黨騙,被國民黨殺害」。另一方面極端反共的深藍這邊,也有一批人把這些英雄烈士看成「是真正接受中共指派潛伏台灣的匪諜」,是該關該殺的。
這些學者們之所以如此論斷,除可能對當前政治現實的政治表態外,最大的毛病在於缺乏政治經濟學的素養(一般學歷史的人常因不懂經濟史而犯此毛病)。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分析,共產黨之所以打敗國民黨,是因當年共產黨是真正代表工農階級利益的,得到廣大人民的支持,而國民黨是地主、官僚、買辦的政權,兩者不應等同看待。共產黨也不只是會宣傳而已,他們真為工農奮鬥,這從革命成功後每一農民都分到一塊土地可證明。國共兩黨的對抗,本質上是階級的對抗,不應單純看成爭奪政權的兩黨對抗而已。當年共產黨形象很好,台灣知識青年嚮往之,加入共產黨,那是志願的選擇,不是被迫或不得不的選擇,更不是該關該殺的「匪諜」,而是徹徹底底的為人民奮鬥的英雄。這才是這些人的真相,也是當前轉型正義應做的平反工作。
然而當年深受勞動人民及知識精英認同的共產黨,為什麼今日形象一落千丈,導致在台灣形成一片反共反中意識,連帶地這些當年先烈所秉持的社會主義思想,遲遲得不到平反,原因在哪裡,這是我在第二單元所要陳述的。
第二單元我取名為「苦命中國的崛起之路」,之所以說「苦命中國」,是因為中國除了受帝國主義的百年侵凌外,中共建國後的國家建設也是非常坎坷艱辛。如改革開放前的人民公社、大躍進、三年大飢荒、文化大革命,以及激烈的政治鬥爭,改革開放後的六四事件、官員的貪汙腐化……等等,可以說一路走來政經動蕩頻頻,且老百姓的生活一直長期處於低水平狀態。
而麻煩的是,造成以上這些苦命現象的原因為何,很少人真正了解,不只大陸人本身不了解,台灣人更是難了解。
大陸人的不了解,表現在西化派的出現,尤其那些「公知」們,其言談議論,極端貶抑自己國家,甚至說出「中國還須被殖民二、三百年」,推崇西方政治體制的文明,包括台灣在內。我曾遇見一位大陸幹部,非常稱讚蔣介石,他認為蔣介石到台灣後有反省,把台灣治理得很好。
台灣人的不了解,則除了導致台獨氣勢的高漲外,在老同學(五○年代左翼政治受難者)及其後代間也出現了令人扼腕的悲劇。
一批老同學認定當今的共產黨已經腐化變質,已不是當年他們心儀的共產黨,因此他們也走向支持台獨去,吳聲潤曾幾次在公開演講時大喊台灣要獨立,而蘇友鵬曾說:「台灣現在最悲哀的,就是過去高喊『反共抗俄』的人(指國民黨),現在卻跟中共合作要滅台。」
蘇友鵬是位醫生,他和林書揚曾經是很要好的共患難同志,林書揚出獄後身上長滿的脂肪瘤是他幫忙在鐵路醫院摘除的。但後來他們因為政治立場分歧而不再來往了,蘇甚至在偶然場合見到我也不跟我打招呼了。這是老同學間的悲劇,他們曾經心懷理想地攜手走在那條革命的道路上。蘇過世告別式當天,由於政治立場的不同,政治受難人互助會只有我一人參加,我是懷著替已逝的林書揚來向他告別的。
至於老同學的後代,情況似乎更糟,一部分二、三代的思想意識幾乎完全跟著台獨走,一位烈士後代甚至說:「我無法認同我是中國人,我以身為台灣人為榮。」「我父親絕對是台共而非中共。」「既然你們那麼喜歡中國,為何要留在台灣。」這些完全是台獨的用語,絕對與他犧牲的父親背道而馳的。
此外藍博洲在採訪一些烈士後代時,也常聽到這樣的回話:「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當初讓他們搞成功的話,今天台灣的情況也許更糟。」
至於台灣的左派,情況也沒好到哪裡,他們雖精讀馬列理論,但對中國一路走來的具體情況並不真正掌握,喜歡從意識形態切入,直批中國「走資」。
以上這些兩岸發生的令人傷嘆的事,都根源於對中國建國後的艱苦歷程的不了解,這只能說是苦難中國的家庭悲劇、民族悲情。
不過話說回來,要認識中國建國後的艱苦歷程,可真不容易,我個人也和以上這些人一樣,對社會主義的中國,對中國共產黨也曾在好長一段時間裡非常疑惑。直到2012年我閱讀了大陸學者溫鐵軍團隊所出的《八次危機》一書以後,才豁然開朗,才了解到中國為什麼會發生激烈的政治動蕩,為什麼會有官僚腐敗的產生,為什麼人民長期那麼貧困,以及為什麼被形容為「邪惡」的中國共產黨,可以把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建設成世界第二強國。了解這些後,我的疑惑盡釋,從此在統一的路上更加堅定前行。
也因此在這單元裡,我寫了十來篇的短文來介紹溫鐵軍團隊的客觀研究分析,用意在於讓讀者閱後和我一樣對中國有新的認識,對統獨有較客觀的選擇。
在此特別向溫鐵軍團隊說聲:謝謝!也順便想幫溫鐵軍團隊說幾句公道話。
自從溫團隊依據其實際調查研究的成果,提出創新的分析論述後,由於其觀點顛覆了當前左右主流的經典意識,因此屢受抨擊,右派的抨擊乃是很自然的事,但左派的抨擊則不合左派常理,蓋左派不是信奉唯物史觀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而這個經濟基礎是需要經過實際的調查研究,才能得知的,不能只憑既有的意識形態做主觀認定,而溫團隊正是在這方面做了很深入廣泛的工作,「對已經發生的經驗過程做範疇歸納,對各種範疇之間的相關關係作證偽比較,漸進發現其中的本質關係。」從而發現中國的國家建設經驗並不是按照左右主流教科書所說的那樣,從而提出深切合乎現實的新的論證。此種論證固然顛覆了左派的既有意識形態,但它是值得左派參考且重新審視自己思維的。
「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經過實際調查研究所歸納分析的結論,應是值得吾人信賴的。這也是我為什麼如此青睞於這個團隊的許多創新觀點的原因。
第三單元是談台灣的統獨與民主。
在此再做點補充:從政治經濟學角度來看,台獨運動是台灣本土有錢階級(學術用語稱本土資產階級加上中產階級)的政治運動,這個階級的形成是伴隨著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後的台灣經濟發展而逐漸形成的,它在其成長壯大的過程中,成功地透過感性的「省籍矛盾」、「族群對立」、「抗中仇中」等口號,動員廣大的本土中下階層民眾,打倒了國民黨,取得政權,建立西方式的民主政體。
從以上階級角度來觀察台獨運動的百態,會較清晰明瞭。譬如:
一、為什麼現在的民進黨已不像當年懷抱著理想的民進黨,卻比較像過去的國民黨?這是因為這個本土有錢階級,也是台灣的既得利益者,他們一旦掌權,就只會圖謀如何分贓,如何為自己利益打算,其施政是不會考慮一般庶民的。階級利益永遠高於人民利益。
二、為什麼民進黨執政下,總是那麼是非不明,善惡不分,讓人總是憋著一股悶氣,難以發洩。那是因為它是以感性的民粹口號起家,它的群眾只關心是藍是綠,是統是獨,而它的核心隊伍也是在這樣的群眾下,靠著政治表態上來的。因此,此政黨從中央到地方都可看到只顧立場,不問是非。
三、為什麼本土台灣人建立的政權,依然解決不了台灣的貧富拉大問題,解決不了青年人的低薪問題,這是因為這個政權雖崇尚民主政治,但也和西方一樣,墜入財團治國的民主政治的深淵裡。
當前兩岸間存在一個難以克服的「死結」,這個死結即是台灣的所謂「民主政治」與大陸的所謂「集權體制」之間的矛盾對撞。
就大陸來說集權體制,乃是其國家建設發展中的客觀需要所形成的,蓋一個原本一窮二白的國家,要推動國家的工業化,本就必須以集權的方式,集中國家有限的資源來推動之。中國之所以能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中崛起,提升人民的生活,靠的就是這樣的集權體制。中國如在建國後就如印度一樣採行西方的民主政治體制,今日的情況恐怕不會比印度好到哪裡。看來中國的這種集權體制還可能持續一段時間,因為無論對內的扶貧、國家大型的基礎建設、反腐以及像最近的抗擊新冠疫情,還是對外抵抗美國帝國主義正在如火如荼發動的侵凌,都還需要此種集權體制才能應付。當然這樣的集權體制,壓制了個人的思想、言論、集會等的自由,這恰恰是過慣台灣民主政治生活的老百姓所難以接受的,這就是兩岸的「死結」。
而最麻煩的是,台灣的「民主政治」所積累的內部社會矛盾,常被導引指向這個「死結」去發洩,一切都是「中國因素」所致,2014年的太陽花運動如此,2020年的大選也是如此。兩岸間的此種不幸,令人擔心。
第四單元談的是帝國主義與左翼。
一般人好像對帝國主義並不那麼了解,所謂帝國主義指的是,在產業資本主義階段,透過政治、經濟、軍事乃至文化的手段,使得在與其他國家的商品交易中,達到賤買貴賣的行為,而在金融資本階段,則透過貨幣、利率、匯率、財政等手段,達到攫取他國辛苦的勞動所得的行為,這就是現代意義的帝國主義,它不同於古老時代的帝國主義。
以此觀之,今日中國常被罵成是帝國主義,實在有點冤枉,因為還處於產業資本階段的中國,其對外的商品交易不但沒賤買貴賣,反而是貴買賤賣,中國的商品一向以極低的價格賣出,而中國一旦對外購買,價格常因中國的需求增大而漲價。這樣的中國那能稱得上帝國主義。
最後,本人非學術中人,不曾在學術殿堂做過嚴謹的思維訓練,所寫文章只是有感而發,錯誤之處,在所難免,還望諸君指正。
20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