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上週《佛藏經》講到第十頁第二段的第一行:「如來所得……無樂、無苦、」記得有跟諸位問了一句:「假使你們身中的真如第八識如來藏能領受苦樂,所以祂有苦有樂,這好不好?」諸位當時都很有智慧說:「這樣不好。」但是也許有人首次來聽經,他可能會想:「如果有兩個能夠領受快樂的心,有什麼不好?」也就是說,假使我們覺知心能領受快樂,真如心也能領受快樂,那就有兩個人快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有什麼不好?
問題立刻來了,凡是能受樂的心,一定也是可以受苦的心;受苦時也許他也會想:「不錯啊!有個人幫我分擔。」那豈不是眾苦而不是獨苦?如果快樂跟人家分享是好的,痛苦為什麼要跟人家分享?居心叵測。但即使是眾樂樂而不是獨樂樂,問題是如果你能受樂、真如也能受樂,那是否意味著真如也會起貪?當真如也會起貪時,是不是快樂境界來時雙方要計較、計較?對啊!總是多多少少會計較啊!所以真如是不應該有苦樂的。
那麼從現觀的層面來說,如果真如是會跟著五陰來同時領受苦樂,那麼世間人大家都只能吃素了。知道意思嗎?因為真如假使也會領受苦樂,表示祂也會想要離苦得樂,那誰會去下墮三惡道?那些吃葷的人們要吃什麼肉?都沒有畜生可以吃,所以只好大家都吃素了。繼續思惟下去,這裡面問題是很多的,不是只有這一、二個問題;真要說起來,比王大媽的裹腳布還要長。所以真如一定是無苦也無樂的,就是說只有不領受苦樂的,祂依著自己的功德運行而實現因果律,三界六道十法界才不會錯亂。假使真如會領受苦樂,就表示祂能夠了別六塵境界中的種種法,如果王二麻子造了大惡業該下地獄,真如一定不願意下去,那地獄就空了;地獄世間就不存在了,正好順了印順的願,因為他認為三界中沒有地獄,地獄不存在。
因此說,在法界中如實執行因果律的心,一定不可以也不會領受苦樂,祂一定是永遠住在捨受中;沒有苦受與樂受,就不會有憂受與喜受,永遠一味平懷,叫作「不苦不樂受」。其實說祂一味平懷已經是意識境界了,因為祂「無思、無想」。一味平懷的意思是有思想,才會有所謂一味平懷;因為一味平懷本來就是意識心的境界,例如說:「我保持這樣不動心,大眾供養我時也不起樂受,大眾毀辱我時也不起苦受,永遠是捨受。」這就是一味平懷。那一般人說一味平懷是意境高超,但意境高超是什麼心的境界?正是意識的境界。所以一味平懷在佛法中不是勝義諦,連世俗諦都談不上,因為世俗諦是連識陰六個識都否定的,哪來的一味平懷?
假使真如有世間法上的「思」,也就是說祂會裁決,會作決定:要這個、不要那個,喜歡這個、討厭那個……;有各種的取捨,那你就麻煩了。就好比生存在人間,你一旦醒來就時時刻刻了別六塵;假使真如祂也有這一類六塵中的思,會對六塵境界作決定,當祂突然想暫停個五分鐘不給你六塵的境界,這時表示什麼境界出現?只是沒有六塵境界嗎?只有如此嗎?六塵不在時還能有六識嗎?也沒有了!那就表示你這時什麼都不能作了,對不對?等於這樣了。所以真如假使於六塵中有「思」心所,也就是能夠作決定「我暫停個五分鐘不給你六塵」,那你六識就跟著消失了,只好當下癱在地上,問題還真嚴重,所以真如不應該有六塵中的「思」。這個真實我「無名相法」、「無分別法」是不應該有世間法上的思,所以祂必須永遠不在六塵中作決定,永遠隨緣。
真如祂雖然有很多功能不斷在運作,可是祂從來都是隨緣;緣該是如此,祂就該如此;緣該如彼,就該如彼,永遠不會自己起思而決定怎麼樣去作。否則我今天要去臺北,祂偏偏邁腳往臺南去,因為祂起思啊!你覺知心要去臺北,祂從臺中出發往臺南走,能奈祂何?所以祂不可以有「思」。也許有人想:「祂可以如此嗎?不都是我覺知心在作主嗎?」事實不然,因為祂才是真的主,你覺知心是依附祂而存在的;當祂也會在六塵境界中作主時,你就得聽祂的。
「思」的前提就是「想」,「想」又有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就是「境界的了知」,這屬於想陰,最初期的想陰。了知以後有「思」,然後產生第二個階段的後期「想」;「想」是什麼?就是知,這時就已經到了「境界受」的知了,就是苦樂捨受的知。對六塵境界生起苦受樂受的了知,這就是「想」。有「想」,有了知時,不管你這時有沒有語言文字,全都是想陰的「想」。只要覺得不喜歡的境界,或者認為恐怖的境界拔腿就跑,這都是因為有想,有想就是有了知;若了知是違心境時,「思」心所運作之後拔腿就跑,而「知」就是分別。
所以那些狗也沒有語言文字,牠們都沒有先在腦袋裡面用語言思惟,才剛聽見主人摩托車聲音牠就知道主人回來了,在大門裡就趕快叫,而且是又跳又叫,跳不停又叫不停。可是如果牠聽到的是一個惡人的摩托車聲音,就立刻跑到屋後去叫了,聽聲辨事,真厲害。所以牠的分別不是一定要藉語言文字來作分別,而是一旦知了,就分別完成,這個知其實就是想陰的「想」;所以《阿含經》中說「想亦是知」。換句話說,知時已經從受陰來到想陰的境界了。
那麼真如法不可以有苦、樂、思、想。如果祂有苦樂受,會思也會想,天下大亂了,大家也甭學佛了!你說:「我要學佛。」祂說:「我才不學佛。」然後一天到晚跟你唱反調,你還能學什麼?什麼都不行。不但如此,這個「無名相法」妙真如心,而且是「無修」的。「無修」先不談,我們先說關於修行;佛教界幾十年來,如果包括大陸佛教界來說,可以說三、四百年來大家都是想要把這個齷齪不乾淨的覺知心,藉著修行變成清淨的心;等於是要把很伶俐能學法的第六識覺知心,修行變成癡癡呆呆的第八識「無分別心」,不都是如此嗎?諸位來到正覺以前有沒有誰告訴你說:「你要保持你這個覺知心繼續很有智慧,而去證得另一個從來都不分別的心,而使你這個分別心更有智慧;出生了第一義諦的智慧,又無妨你所證的另一個『無分別心』繼續無分別。」來正覺之前,你們曾經聽過這樣開示嗎?沒有啊!所以大家都是要修行,想把永遠都在分別的覺知心變成無分別。
莫說他們修不成,就算有一天真的給他們修成了,到底他們將會喜歡還是不喜歡?不喜歡?真的嗎?但我告訴你們:他們根本不知道是要喜歡或是不要喜歡,因為他們都變成不分別了,怎麼會知道喜歡或不喜歡?但是別人看了會說:「我不喜歡。笨蛋!」一定要罵他們笨蛋。你看見他們時就說他們笨蛋,原因很簡單:怎麼樣叫作不分別呢?桌上不管什麼東西餓了就拿來吃。老實說,到那時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餓,因為都不分別了又怎麼知道餓?就算給他一個功能,讓他知道餓吧,那時他不會分別什麼東西該不該吃,餓了都會拿來吃;當你在桌上放了狗屎他也吃,這才是真的不分別啊!如果有大師故意在餐桌放著一盤狗屎,可是他吃飯夾菜時都不會夾到狗屎,那他到底是有沒有分別?(大眾答:有。)對!就是有分別。如果他真的不分別了,他一定是亂夾亂吃的;吃了也保證不會皺眉頭,那才叫作真的不分別。
可是這還有問題,因為他既然懂得夾菜來吃,你能夠說他不分別嗎?如果他能夠看得到而知道那是菜,也夾來吃,即使夾到狗屎也夾來吃,也是已經分別了。真正無分別的心是不對六塵作任何了知的,因為只要接觸了六塵,分別就完成了。但他們都不知道這個道理,一天到晚想著:「我要修行無分別,因為般若諸經都說心無分別,我得要無分別,才算是開悟。」開悟了不是應該更有智慧嗎?為什麼開悟了以後竟變成無分別的傻子?豈不是說人越笨就是修行越好嗎?那人類最不會分別的是誰?(有人答話,聽不清楚。)對!剛出生那天的嬰兒最無分別,就是大修行人;第二天他又有一點點分別了,能學會一點了。依他們的邏輯,人類證量最高的應該就是剛出生的嬰兒,因為他大致上都無分別,除了睡覺以外,肚子餓了哭、尿布濕了哭以外,他什麼都不分別。可是佛法中會有這樣的聖者嗎?
所以關於修與不修這個問題,到末法時代,大師們都誤會了!因此巖頭禪師才會說「修得的不是家珍」;凡是修行而成就的,不是自己家裡本來就有的珍寶。既是修行而後成就的,未來這個修行的緣壞散了以後,所修的境界也就跟著失去了,是生滅法。所以你修行開悟想要證得的,一定是你本來就有的;本來就有的表示並非有生的法,是本來就存在,本來就存在的就是無生,沒有出生過的才不會壞;有出生過的將來必定會壞,因為有生必有死!所以假使有個徒弟,有一天把師父教導的功夫修學好了,他去跟師父抗議說:「師父!我供養了您五百萬元,可是您教我這個東西是在我身上的,您又沒有給我,所以您要退還我五百萬元。」有沒有道理?沒道理啊!
本來就是這樣,雖然他教給你練氣功或別的功夫,當你後來練成了,那功夫當然是你家的,卻是自己練不成而人家教導後才練成的;雖然氣功那個氣不是師父給你的,但你還是要供養啊!既然供養了就不能開口要回來。世間法也是如此,可是我有一個朋友跟著外道練氣功,後來有一次正好在電視新聞報導出來,我正好看到他;那時大家都在罵他那個師父斂財,他也出來罵:「我跟他學習,供養他好幾百萬,但他教給我的東西是我本來自己就有的,憑什麼他跟我要這一些錢。」我吃飯時看電視新聞,剛好看到,就跟我同修講:「合該他被騙到外道法去,這種人憑什麼得正法?」這意思是說,你所要證的當然是本來就在,不是修行而成就的,那才是自己家裡本來就有的珍寶;那才是無生之法,而且是本來無生。既然無生,盡未來際都是無滅,這才是重要的觀念。
所以當禪師證悟之後,人家問禪師說:「師父!聽說您修行很好。」他說:「我沒有修行。」那俗人聽不懂:「明明您經過好幾年的修行,那麼辛苦參訪多少善知識才終於悟了,當然修行很好,為什麼竟然公開說您沒有修行?」因為禪師已經轉依了如來藏,如來藏從來不修行,如來藏永遠不懂得修行;而且說句不客氣的,如來藏根本不用修行,要修行的是你五陰,而你不能叫祂修行。所以他乾脆答覆說:「我沒有修行。」如果他問了那個禪師以後覺得好奇怪,來問我:「蕭老師啊!那某甲禪師說他沒有修行,那麼請問:到底他講的對不對?」我就告訴他:「不對。」他聽了一定很高興:「我可以回去反駁禪師了!」他就問:「那我可以去把您說的話告訴他嗎?」我說:「可以!可以!你儘管去講。」我講出去的話都不怕人家轉述。
他去講了以後,那某甲禪師會怎麼跟他回答?某甲禪師一定會告訴他說:「我有修行。」這時他又該怎麼辦?他只好質疑:「您前天不是告訴我說您沒有修行嗎?為什麼今天又說有修行?」某甲禪師打他一棍,告訴他:「前天說的是『沒有修行』,今天說的是『有修行』。」他說的都沒錯,永遠在理。這個人沒辦法,再回來問我,把某甲禪師說的告訴我,他問我:「為什麼這樣子?」我就告訴他:「笨蛋!你憑什麼吃飯?」「您怎麼這樣講?這是答非所問啊!」我說:「來來來!耳朵借給我。」我就拎著他的耳朵輕輕告訴他:「不要告訴別人喔!」為什麼?我為什麼要這樣講?因為如來藏從來沒修行,可是如來藏最努力修行,他卻永遠不懂我在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