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的農夫是勤勞智慧的生物學家,
4000年來養活數億人口,卻沒榨乾土地的生命力!
百年前「美國土壤物理學之父」中國、日本、韓國的實地行旅記錄,
看完,讓你在火星上都能種地養活自己!★超過200多幀珍貴紀錄照片,百年來東方古法農耕的唯一見聞錄
★引發美國農業的「寧靜革命」,帶動全世界的土地改革
★20世紀美國有機農業運動《聖經》
★自然農法的最佳驗證與經典著作
★了解農法源頭與歷史背景的第一本書一百年前的美國,由於大草原肥沃土壤的大量流失,使得美國農耕體系出現了嚴重危機。而農業科學家金恩博士觀察到,東方農法歷經了四千多年,但土壤肥沃依舊,且養活了數倍於美國的人口,這讓他感到相當震驚。
於是他遠渡重洋,遊歷中國、日本與韓國,做了一次古法農耕的行旅踏查,記錄百年前東方國家土地耕作的農法技術,除了文字性的翔實記載,更有超過200幀珍貴的農業紀錄照片輔助說明。這不僅僅只是一個農業記錄,期間所述及的百姓居家生活、各類商品販賣、旱道水路交通、農林漁牧景觀等等,更展現了當代人家生活的人文背景,是不可多得的珍貴歷史史料。
➔養活數億人的千年土地智慧,就落實在每日勤懇的農田工作中
這是百年前一位訓練有素的觀察家,以研究農民真實的生活情況為目的,鉅細靡遺地記錄下所見所聞,不僅是百年來見證東方農法的唯一觀察報告,更是一趟千載難逢、絕無僅有、圖文並茂的行旅見聞錄!
➢讓人訝異的是,當我們即將脫離城市的邊界前,發現我們的有軌電車居然在種滿小麥、大麥、洋蔥、胡蘿蔔、高麗菜與各種蔬菜的農田之間穿梭……
➢有位負責看管牛隻的小伙子,他其中一項工作便是利用竹柄勺子,在牛糞掉落地面前將其收集起來,再倒進儲糞容器中。他將這份職責視為理所當然,臉上沒有一絲的不悅。
➢此時正好下起雨來,而就像魔法一樣,田裡原先看似沒有人煙的地方,出現了許多巨大斗笠與油紙傘如花朵般綻放。
➢土面經過充分鬆動後,一位父親便開始犁田,水牛每邁出一步,膝蓋以下都會陷進泥土中。有個男孩正用手撒著苜蓿堆肥,他在父親開始犁田前就已經繞了一圈。
➔就算一塊田只有餐巾那麼大,還是要用田埂留住水分,種活稻子
看不見一塊閑置的土地,見不到一點被浪費的資源!在遊歷考查中日韓的過程中,金恩博士非常震撼的發現,東方農民所擁有的土地遠比美國農民小得多,卻利用細緻的土地耕作,養活了數倍於美國的人口,並且在這樣密集使用耕地的情況下,數千年來仍維持著土壤的生命力。他們到底做了什麼?
➢水稻的價值不只在稻米,稻草可拿來作牲畜飼料、舖蓋屋頂、編織生活用品、作堆肥,用途不輸稻米。
➢田邊就有墓地毛毛的?那你知道他們還用墳上的草牧養家禽牲畜嗎?沒吃完的草也不浪費,採收下來可當飼料、燃料,或做成肥料,讓土壤更肥沃。
➢將糞便排進大海更便捷、更實惠?挑糞者一臉「你有問題嗎?」、斬釘截鐵地說:「沒有,這樣太浪費了。我們不會把糞便丟掉,那可值很多錢。」
➢河底的汙泥曬乾水分後,就是田地裡最好的肥料。
➢無法再耕種的土地就種樹!為了耕地與燃料的需求,農民大量砍伐樹林,卻也勤於植木造林,甚至會為了使土地恢復原貌而移植樹林。
➢在稻作之餘,輪種高麗菜、油菜、豌豆、其他豆類、韭蔥與薑,使土地在整年內發揮最大的生產力。
➢北方的炕床好保暖,但你知道堆炕床的磚頭(以泥和稻禾混製而成),淘汰後還可以拿去做肥料或堆肥嗎?
➔傳統永續農耕的再次復興,引發「回歸自然」的改革運動
有機農業的創始人諾斯伯納勳爵(Lord Northbourne)稱此書:「任何農業或社會科學專業的學生都不能忽視。」
在東方,在這些人口稠密的國家,在這些戰亂頻仍的國度裡,東方農民在一定面積的土地上,投入較多的生產資料、勞動和技術,並進行細緻的土地耕作,可謂「種無閒地,種無虛日」,配合時節耕種不同作物,不浪費一絲地力,這不僅提高單位面積產量,也提高土地生產率。
金恩博士把這趟踏查行旅寫成《四千年農夫》,不僅震撼了他自己,也陸續受到世界各國主要農業與有機農業先驅、作家所引用,並大加讚譽,這些人包括:諾斯伯納勳爵(Lord Northbourne)、夏娃.巴爾弗(Eve Balfour)、利明頓子爵(Viscount Lymington)、艾伯特.霍華德(Albert Howard)、路易斯.霍華德(Louise Howard)、瑞士的埃倫弗里德.菲佛(Ehrenfried Pfeiffer)、美國的傑洛姆.歐文.羅代爾(Jerome Irving Rodale),和澳大利亞的斯坦頓.希克斯(Stanton Hicks)。繼而受到各界的認同,成為農業主題中的經典,並成為1950年代美國有機農業運動的聖經,不只引發了美國一場農業的「寧靜革命」,更帶動了全世界的土地改革運動。
➔東方憑什麼?值得西方、甚至是未來的全世界來學習千年生存之道!
「民以食為天。」耕作技術不斷進步,背後不變的主題是「生存」。正是為了生存,更不可以讓土地失去生命,否則連我們自己都將無法倖免於難。東方民族在相對有限的生存條件下,在田畦和屎尿中,在溫飽和地利間,早已得出一套與土地協調合作的共存關係,這樣的先見之明,非常值得科技掛帥的現代農耕和忘記祖先智慧的我們回頭省思──
*大自然中沒有什麼是可以浪費的
可以食用的一切,不是人類就是禽畜的食物;不能吃、不能穿的,可以做燃料;各種有機的廢棄物、人畜的糞便,都可以製作土壤的肥料──重新回歸大地!
*順天應人,因時、因地、因物制宜
大自然有她的規律和法則,透過了解、運用這些法則去發展相對應的技術和工具,養活自己,也養活千千萬萬人,例如東方民族傾向配合不同時節耕種不同作物增加食物產量;容易有水患的地區,溝渠首重排水防洪,有較長旱季的地區,溝渠或許就僅留保存水資源的功能……
*永續是為了讓我們不失去生存的所在
科技再發達,人始終要依靠這片土地繁衍生息,保護土地的生產智慧,東方民族早就在做給世界看,例如山野雜草雖然是重要的綠肥來源,但農夫心底都有一個限量採草的底限;不得不在山坡開發耕地,梯田的規劃除了要抓住水種活作物,也是為了減少土壤流失;耕地真的必須全年無休,那就輪作特定作物滋養土壤……
你吃的每一粒米,都不簡單!
作者簡介:
富蘭克林.希拉姆.金恩(Franklin Hiram King)
美國農業科學家,曾擔任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農業物理學教授以及美國農業部土壤局局長。
他的研究涉及到物理在農業中的應用,其中對土壤物理學的關注最多,例如,土壤的持水能力與肥力。其研究對土壤科學的影響最大,被稱為美國土壤物理學之父。
另外對亞洲傳統農業的深度研究亦廣為人知,《四十世紀的農民》與《四千年農夫》敘述了他對現在稱為有機農業或可持續農業的研究與調查,後者更是詳細記載了他在中國、韓國與日本所觀察到的作物和土壤管理的方法與實踐,如今已被視為有機農業經典著作,有機農業的創始人諾斯伯訥勳爵(Lord Northbourne)稱此書:「任何農業或社會科學專業的學生都不能忽視。」
章節試閱
◎如劃破澄空雷霆的異國世界
我們離開家鄉時,天空下著摻雜驟雨的暴風雪,美國廣大地區的電報與電話線因而中斷;我們在漫長旅途中未曾預料會看見溫暖的土地與翠綠的田野,因此我們目睹黃包車伕打著赤腳、光著大小腿時都感到驚奇,更讓令人訝異的是當我們即將脫離城市的邊界前,發現我們的有軌電車居然在種滿小麥、大麥、洋蔥、胡蘿蔔、高麗菜與各種蔬菜的農田之間穿梭。我們馳騁在東方大地,車外的一切相較於故鄉景色是如此奇特又迥異,好似劃破澄空的雷霆那般震撼。
車廂內除了我與另一人外的大家都抽著菸草,剩下那位則透過類似雪茄菸斗的象牙菸嘴吸著樟腦。街道因為下雨變得泥濘,每個日本人都穿著雨天專用的木鞋,鞋底裝著兩個離地八到十公分高的十字木塊。一位背著嬰兒的母親與十六歲大的女兒一同走進車廂。雖然母親的鞋底很高,一支腳趾頭還是沾上了泥巴。坐下後,她脫下木屐。那位有著美麗的黑色眼珠、光澤秀髮、臉頰紅潤的紅唇少女,自動從衣袖的大口袋中抽出一張白色面紙,熟練地擦去母親白襪上的汙漬,並且把木屐也擦乾淨,接著將面紙丟在地上,看看自己的手指以確定沒沾到泥土,再把木屐穿回母親腳上,顯得輕鬆又毫不費力。
這裡的一切都截然不同,景色的迅速變化堪比最狂野的幻夢。說到為建立橋墩而打樁這件事,將木樁搭成的三角架立在底樁上,上頭掛著一組滑輪,一條繩索從承重物上穿過滑輪,另一端在滑輪上延伸出十條繩子垂向地面。在三角架底部站著十位矯捷的日本婦女圍成一圈,發揮起重機的作用。她們有如吟唱著完美的節奏那般,一邊拖繩一邊踏著腳步,不斷將承重物放開又再次拉起,以每分鐘較多次的撞擊充當應該由較高處落下、也更為沉重的槌擊效果。
之後,當我們抵達上海時,則看見從上方運作的打樁機。有十四位中國男性站在架高的台階上,每人手裡都拉著一條直接連結下方承重物的繩索。他們像經過協調般哼唱著排解單調工作的旋律,所有人的節奏一致。這台人力起重機的成本多高?每人每天十三美分,連燃料跟潤滑油都包了,還全自動添加。另外有兩個人調配木樁,還有兩個人引導槌子,共十八個人撐起整套設備。每天共兩塊三十四分美金,包含了燃料費、監工費與維修費,可說在機械設備上根本沒投入什麼錢。人力資源相當豐富,而燃料就是米飯,但飯裡不加鹽又煮得像鍋巴,加上一點豬肉或魚肉,再配點鹹高麗菜或醃蕪菁開胃,或許還有兩三種小菜。這些人很健壯,而且正穩定累積自身的財富,從旁可以看見他們在工作時臉上常帶著微笑,表情看似感到滿意與知足。
◎糞便怎麼可以隨便就丟掉!
從橫濱前往東京的路途上,早晨經常看見的景象便是男性與牲畜挑著糞便,但最常見的還是男人拉著堅固的推車,推車上頭載著六到十個密封好的木桶,裡頭裝著十八到二十七公斤的糞便。
說來也奇怪,以往至今,即便是日本、中國或韓國最大、最悠久的城市,都不曾出現類似西方國家現在所使用的汙水排放水力系統。雖然存在排除暴雨洪水的預防設施,但當我向翻譯員問起城裡是否有在冬季將糞便排進大海,以作為更加便捷、實惠的排汙手段時,他斬釘截鐵地回答:「沒有,這樣太浪費了。我們不會把糞便丟掉,那可值很多錢。」
例如在車站等公共場合,會有用於儲存物資而非浪費物資的廁所設備,甚至在鄉間的道路旁還有遮板可以讓旅客停下來方便,但主要目的並非提供個人便利,而是為了造福地主。
我們到廣州時,也看到了同樣的運用。位在運河中的船隻是在一大早從廣州出發來此,上面載著二點零四公噸的人糞,農民則忙著將稀釋後的糞肥以每英畝七萬二千八百公升的比例在韭蔥田裡施肥,肩上扛著兩個跟照片前方所見的相同木桶,裡頭都裝滿肥料。施肥的工具是長柄的勺子,盛裝容量有四點六公升,農民將褲管捲到膝蓋上,打著赤腳涉水走在田間的犁溝之中。
人類排泄物(糞便)必須經過處置,美國人將其倒進大海,而中國人卻使其回歸土壤,藉此可使每百萬成年人口每天省下超過一點零二公噸的磷(一千二百二十公斤)與超過二點零四公噸的鉀(二千零二十公斤)。
◎沒有休息日的生產力
工業發展下的中國、韓國與日本並不像我們每週都有休息日,當我們星期日下午在跑馬地漫步時,一眼望向梯田與農地,儘管天氣潮濕、多霧又偶有陣雨,農民仍不分男女地忙著為了種植作物而整地、採收蔬菜到市場販售、為植物施放液肥,甚至為特定作物灌溉。轉向谷地另一頭,我們注意到一處有圍牆的院落,我們沿著一面坡地繞行,來到一位花商的花園中,裡頭陳列著一排排形似灌木的巨大盆栽,灌木被修剪成實際大小的人形,具有四肢與身體,還有上釉的彩色瓷器所做成的手、腳與人頭。在中國各地的戶外格架下,常有人種植這些植物與包括低矮樹種在內的其他盆栽,用來販售給中國的富有家庭。
看得出來他們的耕作有多麼徹底、農園整理得多麼有效率又煞費苦心,以及土地上的作物有多麼繁密,為的便是將生產力發揮到最大限度;當他人停下腳步仔細端詳這片園地,將預想幕後推手是位井井有條、細心、簡樸又勤奮之人,無論工作再困難、忙碌得再晚,必定能從出自他手的成果中獲得不小的滿足感。很多時候,當我們漫步在田地與農園中,都能感受到與這些年邁、常受到誤解、歪曲與低估的農民之間,存在著共同利益的羈絆,而我們也體認到正是這些一身堅毅並具有罕見才智的民族,確保了人類後代的生生不息,並將後世養育成堅實的血脈。
這些人不僅在整頓田地與農園的收成時嚴謹又刻苦,在關於土壤肥料或滋養作物的一切工序上更是一絲不苟。農民需要花點錢購置容器,不僅存放自家所產生與可從他處購買或取得的積糞,也能儲存用來灌溉植物的液肥。陶罐右方有一堆灰燼與另一種肥料。將這些原料保存起來,以最有利的方式使土壤變得肥沃或滋養生長中的植物。
◎分工合作的一家人
製作棉籽油與棉籽餅是中國常見的家庭產業,而我們在其中一戶人家看見他們將米糠與稻草當作燃料。僅僅一樓高、鋪有磁磚屋頂的大平房,集店鋪、倉庫、工廠與住家的角色於一身,一家四口就在裡頭忙活,祖父負責監管磨坊運作,祖母主理居家與店鋪事務,賣著每磅二十二美分的棉籽油與每一百磅三十三美分的棉籽餅。
有個十二歲男孩坐在火爐前,不斷用左手以每分鐘三十次的頻率往柴火中添加米糠,右手則以完美的節奏前後拉動矩形風箱的長柱塞,維持柴火的風力流通。搬運燃料的男性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往火爐裡丟進一束稻草,男孩的左手臂唯有此刻才得以稍事休息。
當蒸氣讓油脂充分液化後,就把熱騰騰的棉籽糜挪到有五公分深、環箍有二十五公分寬的竹籠裡,工人隨後扶著一對把手保持平衡,打著赤腳熟練地趁熱踩踏棉籽。篩上一些粗糠或短稻草將棉籽餅稍微分隔,在累積了十六籠的份量後,便交給四位忙碌的榨油工接手榨取棉籽油。
榨油器包含兩根平行並框在一起的巨大木頭,長度足以從間隙邊緣放入十六個棉籽餅蒸籠。透過三排平行堆疊的木頭楔子,再利用重達十一點二至十三點五公斤的木槌敲擊套有鐵塊的主楔子,對棉籽餅施加巨大的壓力。整排楔子會逐一敲緊,於當中騰出的空隙時,將主楔子抽出,再塞進更多楔子,爾後繼續敲緊。
由於楔子時常因為承受壓力而破碎,為了確保有足夠的楔子能夠補充,年紀比添柴火男孩稍長的另一男孩正忙著在地板上削製新的楔子,而碎裂的楔子與木片也就送進火爐當燃料了。
藉由如此簡單、容易建造又廉價的機具,便能施加巨大壓力,而榨油工認為施加壓力足夠後,便點起菸斗坐在一旁抽起菸來,直到不再有油脂從榨油器滴進下方的油槽為止。在這段時間,會將下一批棉籽餅送進另一座榨油器中,從早到晚不停榨著油。包含六名大人、兩名男孩與六頭水牛的這家人,每天平均產量多達六百四十顆棉籽餅。
◎旱地裡的勞動
我們來到另一塊田地,看見一對母女正將番薯移植到土壤幾乎乾旱、經過細心整起的土墩上,這裡是水土嚴重流失的山坡地上僅存的高台。
丈夫肩上正挑著兩個桶子跨越阻礙腳步的溝壑,從四百公尺外的河谷運水前來灌溉土壤。他在溝壑裡挖了四個間隔排列的洞,並利用修補過的破葫蘆勺子依序輪流從洞裡舀水倒入桶中。
女兒正忙著移植種苗,將種苗尖端夾在拇指與食指間,往前用力一插就在鬆軟、乾燥的土壤中開出一條溝;隨後,將手往後移動並向下塞入,把種苗給種好,再將周圍土壤鋪平,只留下一處凹槽,讓母親用另一隻葫蘆勺子灌進大約零點五公升的水。等水滲進土中,將乾土鋪在幼苗周圍壓實,再撒上一些鬆軟的土,過程中唯一的工具只有雙手跟勺子。
父母兩人穿著粗糙的衣物,女兒則是衣著整潔,纖弱的雙手還裝飾著戒指與手鐲。母女都沒有纏足。這一家子共有十口,他們在附近類似地區有幾塊不大的麥田,小麥已經接近收成,但全都種在以鋤頭開墾的山坡地上,雖然環境普遍極度乾旱,卻還是長得相當健壯。
由於預期雨季即將來臨,所以才在如此極端的環境下種植番薯,但這個夏季乾旱得非比尋常,饑荒或許即將來臨。政府最近發布禁止山東省出售綿羊的命令,以因應可能要充當糧食的需求。就在我們行經一處村落,有位婦女向我的翻譯員詢問,我們是不是來協助降雨的,顯然村民正承受著莫大的壓力。
◎作客農家
力格先生曾收到一封關於村內某位農民領袖的介紹信,而當我們來到他家門口時,碰巧遇見他兒子,剛剛扛著條播機從田裡回來,手拿介紹信的農民就是他。
在我們拍攝完他的照片,又從相同位置拍攝了狹窄的街道後,他便帶我們來到家中一小塊開放式庭院,四周平房的門都是朝向院子開啟。院子裡相當乾燥,而且幾乎沒有綠色植物,不過有一排高聳健壯的樹木,是美國楊樹的近親,樹幹到樹枝長約九公尺,彷彿從矮茅草屋的屋頂上俯視著庭院。
我們在此見到扛著條播機那位農民的父親與祖父,農民也將跑到街上迎接自己的兒子抱在手上,我們可說是與四代同堂的男丁會面。他們家中當然也有婦女跟女孩,只是礙於習俗,女性不能在這種場合露面。
農民將一把四腳的長型矮板凳拿到院子裡,跟美國木匠長一百五十公分的鋸木架相差不遠,大家很自然地坐在板凳上。先前在浙江省的吳夫人家中也是這樣招呼我們。
我們右邊是通往廚房的開放門廊,廚房裡站著一位直挺挺的高挑身影,是家中的長者,他的眼眸仍然烏黑,頭髮與稀疏綿長的鬍鬚則是一致的灰白色調。他似乎負責掌廚,因為我們來此叨擾時,他便點亮廚房的燈忙個不停,不過在年輕晚輩對某些疑問發生歧見時,也扮演著權威的角色。
廚房旁邊緊鄰著兩間臥房,裡頭的寬型炕床能夠傳遞廚房裡的餘熱,本書先前曾描述過這種結構,這些便是靠庭院這一側的廂房。我們左方與主街只透過一面與屋簷同高的堅實土牆相隔,而在我們前方與街道接壤的是個一百八十公分深、二百四十平方公分的堆肥坑。牆面下方有個開口,可以用來挖出堆肥,也可以倒入泥土、殘株,或是田裡剩下的渣滓,用來製作堆肥。
有個與庭院隔開的豬圈跟堆肥坑相連,兩者共用的屋頂具有封閉結構,並且與臥房相接;在後方沿著我們從巷弄走來的方向,則有其他的住宅與倉庫。
因此,這個四代同堂的大家庭擁有極為私人的開放式庭院,可供他們工作並走出戶外接觸陽光與新鮮空氣,依我們的標準來看,這兩者在室內實在太過稀少。
◎如劃破澄空雷霆的異國世界
我們離開家鄉時,天空下著摻雜驟雨的暴風雪,美國廣大地區的電報與電話線因而中斷;我們在漫長旅途中未曾預料會看見溫暖的土地與翠綠的田野,因此我們目睹黃包車伕打著赤腳、光著大小腿時都感到驚奇,更讓令人訝異的是當我們即將脫離城市的邊界前,發現我們的有軌電車居然在種滿小麥、大麥、洋蔥、胡蘿蔔、高麗菜與各種蔬菜的農田之間穿梭。我們馳騁在東方大地,車外的一切相較於故鄉景色是如此奇特又迥異,好似劃破澄空的雷霆那般震撼。
車廂內除了我與另一人外的大家都抽著菸草,剩下那位則透過類似雪茄菸...
目錄
推薦序
序文
前言
第一章 初見日本
第二章 中國的墓地
第三章 前往香港與廣州
第四章 沿西江而上
第五章 渠道與梯田
第六章 尋常百姓的習俗
第七章 燃料問題、建築與紡織材料
第八章 走訪田野
第九章 廢物利用
第十章 置身山東
第十一章 擁擠的東方時空
第十二章 東方的水稻種植
第十三章 絲綢文化
第十四章 茶業
第十五章 關於天津
第十六章 中國東北與韓國
第十七章 再訪日本
中國與日本給全世界的訊息
推薦序
序文
前言
第一章 初見日本
第二章 中國的墓地
第三章 前往香港與廣州
第四章 沿西江而上
第五章 渠道與梯田
第六章 尋常百姓的習俗
第七章 燃料問題、建築與紡織材料
第八章 走訪田野
第九章 廢物利用
第十章 置身山東
第十一章 擁擠的東方時空
第十二章 東方的水稻種植
第十三章 絲綢文化
第十四章 茶業
第十五章 關於天津
第十六章 中國東北與韓國
第十七章 再訪日本
中國與日本給全世界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