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最負盛名的咖啡部落客,曾經造訪過一千五百多家咖啡店
★ 東京40家古建築喫茶店巡禮,一本縱覽日本咖啡與建築文化
★ 精美攝影+店家信息+地圖,給咖啡館迷戀者的東京散步指南
青田七六文化長 水瓶子、鴻梅文創營運總監 王詩鈺、台灣老屋觀察團隊 老屋顏、設計美學觀察家 吳東龍、哈日杏子、「如果東京 一個台北人」東京在住 何波妞、建築文資工作者 凌宗魁、旅日作家 張維中、老娘的東京放送主持人 Linn 推薦
擁有美麗庭院的咖啡館、可以赤腳放鬆的咖啡館、坐在緣廊曬太陽的咖啡館──下一次會遇見怎樣的咖啡館呢?
你一定聽過造訪咖啡館,是愛上東京的方式。
東京喫茶店大多創辦於大正、昭和時期,是具有日式風格的咖啡館。歷經百年發展它已是日本生活中的風景,也是咖啡迷不能錯過的必遊之地。東京的每一條路,都通往喫茶店。日本最資深的咖啡部落客川口葉子帶你巡禮四十家五十年以上的老建築咖啡館,開啟充滿咖啡香的東京人文之旅。
川口葉子選擇了散步街道的方式,尋訪東京歷史悠久的改造古老倉庫與民房的咖啡館,從巷弄裡的民宅到街邊、森林中的民宅,分門別類介紹這些令人喜愛的咖啡館。
街道飄逸而來正在烹調的咖啡香,每家咖啡館彷彿承載了東京歷史的部分片段,讀者能從不同的角度親近東京,發掘東京的新樂趣。
透過本書精美且充滿魅力的老式咖啡館指南,發掘在不斷地變化的東京城市仍然保留著懷舊的外觀。五十年以上的老式建築繼續隨著時代而呼吸,目睹著東京的一切變化……。而你可選擇在建築物的記憶中出走,同時又享受屋簷下蔚藍的氣味。
作者簡介:
川口葉子
文字工作者、咖啡廳攝影師。採訪過日本全國一五〇〇家以上的咖啡廳和咖啡館,活用豐富的經驗為各種媒體撰文。在生活資訊網站「All Abourt」負責「咖啡廳」的主題專欄。
著有《咖啡廳的名字》(KINOBOOKS出版)、《東京獨立咖啡館散步手帖》(日出出版)、《東京好咖啡:品嚐職人的究極精神》(流行風)等多本書籍。
譯者簡介:
連雪雅
生活中少不了日文的陪伴,對翻譯工作懷抱著高度熱情。譯作包含食譜、親子教養、旅遊圖文、醫療保健等生活實用書籍與小說。
章節試閱
舊白洲邸 武相莊 貫徹白洲次郎與正子的美感的茅草屋頂房
白洲次郎與正子夫妻住過的古民宅「武相莊」位於竹林和繽紛花草環繞,饒富情趣的山丘上。「武相莊」(ぶあいそう,buaisou)這個名稱出自次郎的幽默發想,意指位處武藏國和相模國邊境,以及無愛想(ぶあいそう,不友善)。
在劍橋大學留學時,習得英國紳士作風,日本戰敗後負責與駐日盟軍總司令(GHQ)交涉的次郎。被日本書評家松岡正剛評為在無數隨筆作品中展現「優雅與冷淡」、獨具慧眼的正子。昭和時代貫徹獨特美感的白洲夫妻的生活,可說是現代古民宅重生風格的最佳範本。
主屋是建於幕末時期的養蠶農家。一九四三年,東京遭受首次空襲的隔年,白洲夫妻帶著孩子從市中心搬來此處時,茅草屋頂會漏雨,地板也破了。
「屋齡超過百年的房子雖然荒廢許久,地基與建具仍然相當堅固,長年使用煤炭燻出黑色光澤,櫥櫃和紙拉門也別有一番風味。我先動手擦拭了頂梁柱。」(《鶴川日記》白洲正子)
在鄰人協助下更換了屋頂的茅草,活用原屋的優點,發揮審美觀配置家具,正子在日記中寫道:「在此地住了百年以上的農家,散發出落地生根的穩定感……(中略),實際生活後我才知道,那種穩定感並非一朝一夕能夠養成。」
白洲夫妻過世後,主屋進行第二次翻修成為博物館,二○○一年他們的長女牧山桂子女士和女婿牧山圭男先生將主屋對外公開。二○一四年,改裝以前當作次郎工作室及兒童房使用的養蠶室,開設了有廚師施展廚藝的正統咖啡餐館。
圭男先生說「房子擱著不管就會變得亂糟糟,屋況每況愈下」。
「出版社的人和正子的忠實粉絲都說『拆掉太可惜了』,所以十八年前當作博物館對外公開。雖然每季固定造訪的粉絲很多,假如這裡只是次郎與正子住過的地方又太無趣,於是開了餐館。武相莊有他們獨特的生活方式,既然在這屋子生活過,自然也在此吃喝。我們希望到訪的客人也能享用美食度過充實的時光。」
餐館供應的都是與白洲夫妻有關的料理。儘管正子只會烤烤吐司,桂子女士為了刁嘴的丈夫和父母,早已練就不輸專業廚師的好手藝,菜色的監修由她負責。
「早上偶爾會接到母親的來電,她用撒嬌的語氣說『tura,什錦壽司飯』。「(《白洲次郎、正子的餐桌》牧山桂子)。
正子的哥哥在新加坡吃到覺得喜歡,拜託對方傳授作法的咖哩,成了午餐的料理。
主廚說「把洋蔥、馬鈴薯、胡蘿蔔、西芹、蘋果炒一小時以上炒出甜味後,加水慢燉。使用的香料有小豆蔻、孜然、薑黃等十種左右」。過去為了讓討厭吃蔬菜的次郎多吃點菜,刻意搭配滿滿的高麗菜絲,後來變成固定的吃法。
「次郎很愛吃甜食,不管日式或西式,飯後總會大啖銅鑼燒、日式甜饅頭或冰淇淋等。」
次郎在農機具等物品烙下的「武相莊」烙印,如今也烙在廚房製作的銅鑼燒皮上。以國產紅豆熬煮的紅豆餡當然也是自製。各位不妨學學次郎在餐後品嚐。
回憶過往,圭男先生說:「正子常說『豐富的四季孕育出日本文化,和大自然融合形成了固有的文化』。」那麼,武相莊有特別偏愛的季節嗎?
「四季各有各的好,硬要說的話,應該是新綠的季節。庭院裡『鈴鹿峠』的石碑那兒有楓樹,美麗的楓葉枯萎時,彷彿瀕死狀態。那麼想的話,綠意盎然的五月至七月充滿生機,感覺很棒。」
茅草屋頂的維護需要大筆費用。次郎過世後,子女曾經打算將主屋改成瓦片屋頂,正子憤然堅持「我還活著的時候,別動茅草屋頂」。
「長了青苔的茅草屋頂看起來很美,但那是開始劣化的證據。茅草還有油脂的時候可防水。開始劣化就會吸水長蟲,引來小鳥吃蟲啄洞,使得屋頂受損。」
如今在綠意包圍下閃閃發亮的屋頂,是委託京都美山的職人在二○○六年底至隔年重新鋪設而成。氣派耀眼的屋頂下,依然悉心保存正子的書房和次郎坐過的沙發。看著書房裡快被書本淹沒的桌子,彷彿見到手握鋼筆振筆疾書的正子那「優雅與冷淡」的背影。
恰好遇到桂子女士到咖啡餐館露臉,問她現在還有下廚做菜嗎?
「三餐都有做喔。因為我有個不做菜的母親啊(笑)。」
話雖如此,辨別物品的精準眼光、享受人生的態度肯定遺傳自父母。白洲家的人能夠在動盪的時代毅然生存下來,想必是這個家穩定支持著每天的生活吧。
第1章巷弄裡的民宅
老街小巷裡的大雜院、殘留花街氣息的獨棟房、傍水而建的木材倉庫等,本章將介紹東京二十三區內的古民宅
咖啡館。尋找家中設有佛龕或神棚等祈禱空間的時代記憶也是一種樂趣。
CAFE IMASA 追憶江戶時期發跡的木材富商的生活與文化
鄰接神田明神(神田神社)境內的公園裡,佇立著一棟散發奇妙氛圍的黑色民宅。那是外牆塗上防火性佳的黑色灰泥(黑漆喰),千代田區的有形文化財「遠藤家舊店鋪.住宅主屋」。
令人高興的是,枝垂櫻隨風擺動的庭院和一樓的一部分被公開當作咖啡館。吃著甜食,遙想自江戶時代持續經營的氣派商店的風采,彷彿感受到斷絕的美好古文化透過這棟房子重新與現代連接起來。
通過冠木門(兩根木柱上架著一條橫木,沒有屋頂的門)來到玄關前,見到別具風格的「井政」招牌。這是商號。遠藤家是鎌倉木材座(木材業公會)的木材商,德川家康修建江戶城時受到召集,移居至神田。
被當作咖啡館的部分是店內修復過的土間(門口至起居室之間的空間)與帳房,以及西側的和室。活用屋久杉美麗木紋的建具或鋪上印花棉布的建具、氣窗等,細緻的作工令人看到入迷。
其實這棟房子經歷了一九六四年東京奧運前後的時空之旅。原本的店位於被稱為鎌倉河岸的日本橋川岸邊的木材卸貨區(現在的內神田)。後來那一帶因為關東大地震受到莫大損害,遠藤家耗費三年重建,在一九二七年完成這棟房子。大量使用現在已買不到的珍貴奇木,擁有江戶傳統技術的職人們不遺餘力,悉心建造。
雖然遠藤家幸運躲過東京大空襲(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陸軍航空軍對日本東京的一系列大規模戰略轟炸),因為東京奧運和高度經濟成長,街容徹底改變。周邊紛紛蓋起混凝土大樓,這棟房子在一九七二年移築至當時的資材存放地府中市。
生長於神田的上一代屋主遠藤達藏,曾經擔任神田明神的氏子總代(居住於相同地區的居民共同祭祀的神稱為氏神,共同信仰此神的信徒稱為氏子,擔任祭典指揮者為氏子總代),和神田有著深厚的緣分,他殷殷盼望總有一天要將房子移回神田留給後世。
二○○八年,其遺願終獲實現。在長女平野德子等人的努力下,這棟房子被指定為千代田區的有形文化財,移築至神田明神旁。平野女士提及家與家人的記憶時這麼說道:「現在回想起來,家父和祖父都是很有江戶氣息的人。即使年表上清楚區分江戶時代與明治時代,人們的生活並非如此,自江戶時代累積的氛圍或風情、各種習慣,代代傳承延續。那樣的過程確實存在於這棟房子裡。」
如此重要的家,當時負責移築工程的是以數寄屋(融入茶室風格的住宅樣式)建築聞名的京都「中村外二工務店」。
管理這棟房子的NPO法人職員說「遠藤家的家具和美術品都是依照以往的陳設方式展出」。
「因為著重於和古宅一起傳承江戶文化,也很重視各時節的傳統活動。」
接著被帶往需要預約參觀的茶室和二樓的和室。透過格子窗的茫茫日光,被深沉陰影埋沒的紫檀架。中央比兩側高,像是將船底翻轉的船底天花板,或是以杉粉板編織而成的天花板、霧島杉與屋久杉交錯穿插的竿緣天花板等,許多優雅的裝飾,怎麼看都看不膩。
「日本的木材好比桑木或桐木,濕氣高的時候會膨脹,乾燥時會收縮。了解木材的特性,每天努力讓家與家具保持良好狀態。紫檀或黑檀之類的硬木,經年累月會散開。這個紫檀架已經修過好幾次,最近沒幾個會修理的師傅了……。」
適逢東京第二次舉辦奧運,這棟散發江戶風情的珍貴建築物更是別具意義。
「文化總給人拘謹嚴肅的印象,但聞著木頭香放鬆身心的同時,能夠感受到祖先對存在於日常生活或大自然中的神佛那股虔敬之心。」
新春會舉辦示範江戶町救火技巧的活動,消防員聚在門前帶來木遣歌、攀梯的表演。若有機會欣賞可別錯過。
茶寮澤瀉 在高雅的獨棟屋享用韓式料理和咖啡 府中若松
淺藍薄暮緩降在人見街道旁的獨棟房院子前。穿過大門,邊欣賞保養得宜的庭院邊走向玄關,看見牆邊擺著厚重的鬼瓦(裝在屋頂四角有避邪除災作用的獸面瓦)。中央的家紋是丸立澤瀉(圓框加直立的野慈姑)。它曾在屋脊尾端守護著以前的屋主吧。
如此傳統的日式建築,供應的卻是韓國家常菜。
夫妻共同經營咖啡廳的河內女士笑說:「常有客人這麼問。掌廚的人是我先生,他是韓國人。」
這棟建於一八七〇年的老屋,對河內女士來說是充滿回憶的地方,過去她和祖母及父母住在這裡。
未安裝隔熱板材的老房子每到冬天就非常冷,室內甚至會結冰。
「早上起床,家母會把暖氣機或暖爐等所有的暖氣用具打開,用鍋子燒開水。隨著時間流逝,房子漏風的情況越來越嚴重,變得不適合居住,所以十年前左右我們搬走了,這裡變成了空屋。」
當時家父說「我捨不得拆掉這房子,要是能夠變成左鄰右舍都能來的地方就好了」,於是著手進行整修,將這兒改成餐廳。
主要整修的是現在設置桌位的土間,以及挑高的部分。以前有二、三樓,是養蠶的空間。
「雖然我沒看過,好像是從玄關架梯子爬進二樓的洞。以前這附近很多蠶農,最忙的時期正好碰上盂蘭盆節(中元節),所以只有這個地區的盂蘭盆節和一般的時間錯開──曾有客人這麼說過。」
整修後的前兩年,由河內女士的叔叔經營正統的咖啡廳。二〇一五年,河內女士和先生開設現在的咖啡廳後,逐漸受到好評,客滿情況持續增加。
以「在地生產,在地消費」為目標,米飯也是用府中產的古代米。午間套餐的咖啡也不是用機器泡,每一杯都是用心手沖而成。
「這是我們的堅持。」
回想過去,河內女士說小學的時候很討厭這間破舊的老房子。
「那時總覺得西式房間的布沙發有股奇怪的味道(笑)。不懂為何只有我家的玄關是拉門。」
美麗的庭院裡保留著樹齡兩百年的老樹。石牆旁有櫻花樹。每到開花季節,遇到打電話來問路的客人,這棵櫻花樹就成了最佳標記。
CAFE D-13、時時五味食堂 美式房舍內飄散的咖啡香 東福生
一九五〇年代~六〇年代為美軍人員興建的住宅,如今仍有少數存在於橫田基地周邊,稱為美軍宿舍或美式房舍。
在D區13號棟經營咖啡廳的五味夫妻,效法喜愛美式房舍的前輩,把這兒稱為「家」。
大柄冬青在前庭形成充滿涼意的樹蔭。房子內部除了悉心保留老舊木框窗和磁磚,也加入現代咖啡廳的風格,整修成舒適的空間。在吧台前瀏覽菜單,點了可以享受果實風味的高品質咖啡,搭配對味的瑪芬。
五味夫妻以前都是獸醫,他們打趣地說「提供配合客人喜好的咖啡,感覺和問診差不多」。
在瀰漫異文化氣息的空間品嘗咖啡,心情彷彿去了遠方。接過咖啡和瑪芬後,聽到「請在喜歡的房間享用」,不禁放輕腳步巡視屋內的三間房。
浴室的存在讓這裡曾是居住空間的事實不言而喻。白色磁磚上殘留著生鏽的蓮蓬頭,玻璃窗外的藤蔓好像就要侵入屋內。真想坐進浴缸裡看書。
過去活躍於動物醫院的五味先生,遠離背負重責的繁忙生活,他給自己三年的時間經營喜歡的咖啡廳,然後開始尋找倉庫之類的物件。當他遇見這棟有庭院的美式房舍,隨即感受到「來這裡的人都會變幸福」,二話不說立刻簽約。據說這房子在美軍撤離後變成攝影棚,後來成為空屋。
「說到這房子,收集老屋資材,修補過二十戶以上的高山夫妻真的幫了很大的忙。他們教我們如何和老屋共處,住久了才知道老屋有許多魅力。」
高山先生看到閒置老屋的慘況就會很想動手修補,他將那股內心的衝動稱為「對母親的敬愛」。他的母親曾在橫濱和立川基地內擔任口譯,童年時期的高山先生常看母親拿著將校家庭的照片,開心訴說和那些人相處的點滴。
五味先生期許透過交流,讓閒置的房舍不會成為廢墟或主題樂園,而是融入鄉鎮的生活之中,因此開設美味咖啡的咖啡廳是最棒的決定。
「咖啡的美味並非獨自形成,是在時間與空間之中品味才會留下深刻印象。希望大家都能輕鬆享受在這裡的時光」五味先生這麼說道。
舊白洲邸 武相莊 貫徹白洲次郎與正子的美感的茅草屋頂房
白洲次郎與正子夫妻住過的古民宅「武相莊」位於竹林和繽紛花草環繞,饒富情趣的山丘上。「武相莊」(ぶあいそう,buaisou)這個名稱出自次郎的幽默發想,意指位處武藏國和相模國邊境,以及無愛想(ぶあいそう,不友善)。
在劍橋大學留學時,習得英國紳士作風,日本戰敗後負責與駐日盟軍總司令(GHQ)交涉的次郎。被日本書評家松岡正剛評為在無數隨筆作品中展現「優雅與冷淡」、獨具慧眼的正子。昭和時代貫徹獨特美感的白洲夫妻的生活,可說是現代古民宅重生風格的最佳範本。
主屋是建...
作者序
近年在日本,老朽化的空屋陸續翻新成為充滿魅力的咖啡廳,擄獲了許多人的心。
古民宅咖啡廳的屋簷下,昔日的緩慢時光有如音樂的回響,造訪的人們不知不覺中聽到那些豐富的回響,幸福沉浸在脫離日常的片刻。
變化激烈的東京街頭,居然會有如此古老的建築物──雖然經常會有這樣的感受,親身走訪後,終於明白那些建築物並非「殘存」,而是刻意「保留」。
為了讓下一代的人知道,有些人想盡辦法保留刻劃了土地歷史或家族記憶的重要建築物,正因為這些人的努力,古民宅免於被拆解的命運,重生為咖啡廳。
何謂古民宅咖啡廳
通常屋齡五十年以上的家稱為古民宅。其依據是日本文化廳制定有形文化財登錄基準的「建築後經過五十年的建造物」。
全國古民宅重生協會將古民宅定義為「一九五〇年之前,依傳統構法建造的家」。一九五〇年制定建築基準法後,傳統構法日漸式微,於是後來屋齡屆滿五十年的家多為在來工法(又稱木造軸組工法,以梁柱等軸材構成的工法)建造而成。
根據前述,本書將古民宅咖啡廳定義為「轉用屋齡五十年以上的建築物翻新的咖啡廳」。轉用,也就是為原本以不同目的建造的古老建築物找出價值,翻新成為咖啡廳注入新生命。
東京都內東部與西部由於土地特性不同,古民宅咖啡廳亦呈現不同的風情。由長屋(大雜院)或木材倉庫整修而成的二十三區咖啡廳。由養蠶農家或紡織廠整修而成的多摩地區咖啡廳。各自有著迷人的老街風景和山村風情。
本書介紹的四十間咖啡廳中,若有各位感興趣的店家,請撥空前往。古民宅會因為人的造訪變得更有活力,生氣蓬勃。希望各位都能找到喜歡的那家咖啡廳,度過寧靜舒心的午茶時光。
近年在日本,老朽化的空屋陸續翻新成為充滿魅力的咖啡廳,擄獲了許多人的心。
古民宅咖啡廳的屋簷下,昔日的緩慢時光有如音樂的回響,造訪的人們不知不覺中聽到那些豐富的回響,幸福沉浸在脫離日常的片刻。
變化激烈的東京街頭,居然會有如此古老的建築物──雖然經常會有這樣的感受,親身走訪後,終於明白那些建築物並非「殘存」,而是刻意「保留」。
為了讓下一代的人知道,有些人想盡辦法保留刻劃了土地歷史或家族記憶的重要建築物,正因為這些人的努力,古民宅免於被拆解的命運,重生為咖啡廳。
何謂古民宅咖啡廳
通常屋齡五十年...
目錄
前言
東京古民宅咖啡廳MAP
1 舊白洲邸 武相莊/旧白洲邸 武相荘 町田
第1章 巷弄裡的民宅
~23區內的古民宅咖啡廳~
東部巷弄
2 CAFE IMASA 神田
3 上野櫻木一帶/上野桜木あたり 谷中
4 HIGI CAFE 谷中
5 KAYABA咖啡/カヤバ珈琲 谷中
6 lucite gallery/ルーサイトギャラリー 柳橋
7 iriya plus cafe@custom倉庫/イリヤプラスカフェ@カスタム倉庫 田原町
8 TSUMUGURI/つむぐり 淺草
9 菓子工房rusurusu/菓子工房ルスルス 淺草
10 cafe copain 木場
11 SPICE CAFE 押上
12 長屋茶房 天真庵 押上
13 墨田咖啡/すみだ珈琲 錦糸町
14 庭園之家咖啡廳HIDAMARI/庭の家のカフェひだまり 千石
15 TOKYO LITTLE HOUSE 赤坂
16 Kaisu 赤坂
17 mugimaru2 神樂坂
Column令人屏息讚嘆的甜食老店風貌
18 竹村 神田
西部巷弄
19 松庵文庫 西荻窪
20 Re:gendo 西荻窪
21 MOMO Garten/モモガルテン 中野坂上
22 美食同源CAFE KEATS 祐天寺
23 古桑庵 自由之丘
24 Hummingbird Coffee 學藝大學
25 TENEMENT 惠比壽
26 La vie a la Campagne 中目黑
27 藤香想 要町
28 蓮月 池上
29 喫茶 居桂詩 千歲船橋
30 haritts 代代木上原
第2章 街邊的民宅與森林中的民宅
~東京都之外的古民宅咖啡廳~
31小機邸喫茶室 安居 武藏五日市
32 繭藏/繭蔵 東青梅
33 noco BAKERY&CAFE 青梅柚木
34 MUKU Cafe 青梅新町
35 耕心館 瑞穗町
36 茶寮澤瀉/茶寮おもだか 府中若松
37 柿木露台/カキノキテラス 八王子
38 森之工房/森のアトリエ 八王子上恩方
39 musashino 崖線之森咖啡廳/musashino はけの森カフェ 武藏小金井
40 CAFE D-13、時時五味食堂/CAFE D-13、ときどき五味食堂 東福生
前言
東京古民宅咖啡廳MAP
1 舊白洲邸 武相莊/旧白洲邸 武相荘 町田
第1章 巷弄裡的民宅
~23區內的古民宅咖啡廳~
東部巷弄
2 CAFE IMASA 神田
3 上野櫻木一帶/上野桜木あたり 谷中
4 HIGI CAFE 谷中
5 KAYABA咖啡/カヤバ珈琲 谷中
6 lucite gallery/ルーサイトギャラリー 柳橋
7 iriya plus cafe@custom倉庫/イリヤプラスカフェ@カスタム倉庫 田原町
8 TSUMUGURI/つむぐり 淺草
9 菓子工房rusurusu/菓子工房ルスルス 淺草
10 cafe copain 木場
11 SPICE CAFE 押上
12 長屋茶房 天真庵 押上
13 墨田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