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從日本地方創生的例子啟程 龔明鑫 (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
這幾年,日本啟動的地方創生風潮席捲了台灣。
和台灣有著類似困擾的日本,近十幾年來,面臨著人口高齡化加少子化,及非都市地區不斷人口外流情況。隨之而來,考驗著許多非都市地區的國土利用、城鄉差距、地方產業等面向,需要有所調整。經過多年的反思和努力,前首相安倍晉三於2014年提出了「地方創生三支箭」政策(情報支援、人才支援、財政支援),並且特別設立「地方創生擔當大臣」,以統籌地方創生各項政策和資源。
日本的地方創生看起來是已經成功的上了軌道,無論是隨之創造的觀光人潮、就業人數和生活環境的改善,就實質反映了政策成功的成果。本書提供了非常多的先例,讓台灣的讀者,無論是自己正在實踐或是正在關心地方創生,都能夠藉由本書,了解更多元的資訊。
相較於諸多敘述自己「成功故事」的地方創生書籍,這本書讀起來其實不輕鬆(light),甚至還有許多圖表和圖解。
比起許多「說故事的人」,子涵無疑是個更嚴肅的地方創生「政策研究者」。她透過一年的時間,實地走訪或訪談重要推動者。她採取「研究案例」的書寫方式,透過不同角度和故事類型的分析,試圖呈現出這些人的如何思考和盤算,而不只說出當地的故事。
這是我認為很有價值的一件事。
國發會作為地方創生的主管機關,希望把過去中央或地方公部門較為主導的關係翻轉,讓各方參與。「地方」和「青年」才是重點,他們得是一個強韌的、存在的個體或群體,而政府進場去協助。無論是行政支持、外部資源媒合,都是要以當地作為主體。
許多人把「地方創生」談成返鄉創業大賽,或是熱血青年拯救家鄉。這可能是一個面向,但我更希望著重「公共性」。青年返鄉所帶動的整體改變,和創生團體所營造的「共同體」的氛圍,帶動在地的關懷和提升,成為真正的「地方創生」。
日本作為一個推動的先行者,透過作者講出「日本版的地方創生」;然而,什麼是「台灣版的地方創生」?這個期待和大家一起創造。
高田寬文(日本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教授)
聽到作者說「我要寫一本和日本地方創生有關的書」這件事是我在2019年秋天造訪台灣,和她經過半年再相見的時候。作者曾在日本針對日本地方創生和日本地域活化的制度和執行等層面進行深入且廣泛的研究,而我則有幸擔任作者在這段期間的指導老師。作者回台後的一年間,我看到她積極地將在日所獲得的研究成果和經驗透過講座和各式媒體與台灣各界分享。對作者能將這段期間內的所見所聞化成文字、甚至出版成書,我感到相當高興,也相當期待。如今我能為這本即將問世的書寫推薦序,深感榮幸,也希望台灣的朋友們能多多閱讀。
作者是在2018年的4月到9月間,和另外三名台灣的年輕人參加我任教的「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GRIPS)」所舉辦的「台灣青年人才育成計畫」而來到日本。這個計畫的宗旨是為了促進日本與台灣的關係,邀請40歲以下,對政治、行政、學術等各界有興趣並有志成為領導人才之台灣青年,到日本對自己有興趣的研究主題進行為期半年的研究並撰寫研究報告。除了研究成果的書面報告和發表外,學員尚需前往與自己研究領域相關的團體或組織實習。我們期待透過這樣的研究計畫,能讓學員們不只進行理論研究,更能透過實作,理解政策從產出到執行的實際過程。
話題回到地方創生。日本於2019年結束為期五年的第一期地方創生政策計畫,經過政策效果評估,於2020年4月開啟第二期的五年計畫。日本推動地方創生的主要法源是「城鎮、人口、工作創生法」,它的立法目的有三:期待減緩非都會地區的人口減少、改善東京首都圈的人口過度集中現象,並希望能藉此確保不同地區都能擁有良好的生活居住環境。其實在這部法立法之前,日本政府已經針對「地區活化」採取了不少措施,並獲致一定的成果;但在2014年5月公布的「增田報告」1中卻指出,根據統計推估,約半數的日本二級地方自治單位(市、町、村)將因人口持續減少而面臨消失的危機。這樣的發展也促使日本政府必須用更積極的手段,以法律方式明定推動地方創生應該採取的具體政策作為。
作者在日本進行研究的2018年是第一期日本地方創生計畫的後半期。相當遺憾的是,也正好就是在這段期間,日本政府研判第一期計畫所欲達成的重要指標「改善東京首都圈人口過度集中現象」已幾乎確定無法達成(具體目標為在2020年實現移入、移出人口均衡)。但是我們同時觀察到「城鎮、人口、工作創生法」的另一項立法目的「確保不同地區都能擁有良好的生活居住環境」卻在第一期計畫的五年裡,得以在延續各地實施的「地區活化」政策基礎上加深、加廣。本書所列舉的幾個案例,正是在這部法案立法後推動地方創生的幾個實例,具體而微地敘述這些地區如何站在日本地方創生的第一線,計畫性地推動地區活化、跨越執行過程中的障礙、所達到的成果和後續的作為等等。
我認為作者在研究日本的地方創生政策上有三個特別值得稱許的地方:首先是針對各地方創生實例的研究,不論在質與量上都相當出色。本書雖然只列出作者研究中的一部分案例,卻已涵蓋從東京都心到各地方的城鎮中心區,甚至包含人口大量減少的「過疏地區」及離島,地理範圍十分寬廣;內容方面更涵括地方產業、觀光、防災、移居、社區集會空間創造等各個面向。我對作者在僅僅半年的研究期間內能走過這麼多地方、蒐集這麼多案例的用心程度感到由衷欽佩。
其次是書裡舉出的每一個生動且鮮明的實例,都是作者親自前往當地進行研究,或是和當地主導地方創生政策的關鍵人物對談而得到的第一手資料。本書的案例中,有一部分是我或GRIPS的學生與作者一起前往的地區,或是作者在財團法人地域活性化中心實習時實習單位所介紹的案例;另一部分則是作者自己積極地前往各地區,用心深入觀察並體會的成果。透過這樣的親身經驗,相信作者更能掌握各種政策和措施的核心和精髓。
最後一點則是上述兩點的整合:作者能從不同的角度和視野觀察地方創生的各項作為。每個地方的實例自然有其差異性,但明白這些案例背後共通的架構卻是研究這門學問的基本功。本書針對日本安倍政府「三支箭」的經濟政策,以及先前提到的地域活性化中心均有詳細的闡述,而對這些政策和機構的理解也是作者能深入分析日本地方創生案例的原因之一。在一開始我曾說到,作者在2018年訪日進行研究後回台已一年有餘,而我與作者則在2019年年底時「相隔半年」再度在台灣相會。其實作者也曾於2019年4月「台灣青年人才育成計畫」第二期研習開始的時候再訪日本,除了與我見面外,作者更藉這個機會前往日本政府「城鎮、人口、工作創生本部事務局」參訪,取得日本政府針對地方創生政策宣傳策略的最新資料,並在本書中呈現。這是令我非常高興的一件事。
去(2019)年開始台灣也邁入地方創生元年,往後將會需要中央、地方政府的通力合作,將政策更具體地帶入地方創生。我衷心希望台灣能參考日本地方創生政策執行到目前為止的相關經驗,將適合台灣的部分截長補短,適當地導入各個地方的地方創生政策中。我也誠摯希望這本作者相關研究的集大成能夠成為台灣不論中央或地方、行政或立法,產官學各界,甚至當地居民在推動地方創生時,一本有意義的參考書籍。
2020年春 高田寬文
※ 感謝周輿達翻譯。
1 譯者注:為時任「日本創成會議、人口減少問題檢討分科會」主席、東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增田寬也發布之研究報告及建言。該報告提及若青年人口持續外移,將導致非都會區之生育率急遽下降,最終使不具人口拉力之自治單位消失。
用日本地方創生作為一面鏡子 余宛如(生態綠創辦人)
2019年,台灣國發會喊出地方創生元年,有趣的是,同一年的年底就有成果展。這也點明了台灣地方創生從來不是元年才有。當我擔任不分區立委的第一年,就經常安排行程走訪各地蹲點社區發展協會的青年、返鄉創業的二代、青農組織、動手解決社區問題的社會企業…家鄉對他們來說,是美好的、是充滿機會的。因為跟上一代不一樣的價值觀,他們要挑戰的是這些傳統價值觀下的文化、法規與社會束縛。
我一直在思考,該如何用政策或是法治的創新,來釋放這群被壓抑的活力,畢竟不是他們需要地方,而是地方需要他們。2017年,子涵擔任我的助理,一股熱血下,我們搞了一個「青年返鄉×地方創生」座談會,思瑤、文智、素月、佳濱與巧慧等委員共同來關心,上百位來自台灣各地的創生青年擠滿座談會,跟政府十二個部會直接對話。這是第一次以台灣民意殿堂的高度,帶起地方創生政策的擾動。
會後我花了幾乎兩年的時間,飽受相關利益團體責難,終於讓國發會對箝制社區小旅行的發展觀光條例做出不一樣的釋例,為部落文化保存、生態體驗與職人研習課程等,開出了一條小路,除此之外,座談會還促成了一對佳偶,我還不小心變成媒人(笑)。當然,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看到子涵在離開我辦公室後,遠赴日本繼續探索地方創生的議題,回台後成為重要的發聲者。
有人說,台灣跟日本社會問題只差五年。意思是,日本出現的社會問題,可能在五年後台灣也會發生。今年(2020〇年)台灣第一年出現人口負成長,除了六都外的地方將會感受到更大的壓力,子涵這本書的問世,也顯得格外重要,透過日本這面鏡子看清楚我們的需要。但是我們也不要先妄自菲薄,因為這幾年我走訪地方,台灣創生的能量,是會讓日本人驚羨的:就像我們的國會隨時可以成為年輕人改變政治的平台,變成別人的鏡子!
最具參考價值地方創生書籍 林峻丞(甘樂文創志業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在三峽蹲點十多年,從社區營造到地方創生,努力在家鄉建構「社區支持系統」,十年來逐漸驗證了我的理論,地方創生絕對不是只有投資創生事業,更需要從政策的盤點與制定、建構人才培育系統、投資創生事業…等,全面建構一個「地方創生系統」,才有可能真正讓一個鄉鎮創生。其中人才培育更是重要,我在許多演講都會提到,過去我們都在號召青年返鄉,但我們更應該去思考,我們故鄉到底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要如何培養人才?未來地方創生我們不是談返鄉,而是培養留鄉能力。
在台灣地方創生才剛萌芽,許多鄉鎮都還在探索如何創生?
古人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見學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式,但若要走訪完全日本的創生團隊可是要花上非常長的時間及資源,緩不濟急。作者謝子涵走訪日本各地,將日本創生案例記錄下來並加以解析,讓讀者能清楚知道這些案例的成功因子。
當然,畢竟台日兩國的文化、民族性、城鄉的問題皆不同,日本的經驗不見得可以複製到台灣,但絕對可以提供台灣學習。看過這麼多關於地方創生的書籍,少有如此詳盡的提供大量創生案例及分析,因此我把本書評鑑為「最具參考價值地方創生書籍」。希望你也能跟我一樣,在書中獲得養分。
每個人都需要的地方領路指南 柯伯麟(玖樓創辦人)
我們都知道為什麼要地方創生(城鄉發展不均、人口外移、首都減壓⋯⋯),也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但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要如何做。子涵的書寫,就是一本詳盡的領路指南,讓我們的「如何做」,不再迷霧裡找不到方向,能更有底氣往地方出發。
跟子涵認識以來,每次都發現他出沒在大大小小的地方現場,我相信身為一個地方系筆耕者,理論與實務的在地交陪絕對是重要的工作。看見子涵在台日之間的好人緣,就知道他把這份工作做得相當出色。如今子涵把他的洞見跟體驗變成專書,兼具感性與理性的實地觀察,讓我們這些麻瓜得以一窺日本地方的現場,進而在自己的土地上萌發屬於台灣地方的芽。有幸早各位讀者一步拜讀此書,想跟各位分享,從側面偷偷觀察,要成為擾動地方的工作者,從子涵身上的特質無非是,坦誠相待與長期陪伴以及不把所有事情當作理所當然。
日本的地方創生案例早已百花齊放,成功的多,失敗也不在少數。從都內到離島,每個地方都有獨特的人設,經過子涵三年的書寫熟成,地方日常與生活風格躍然紙上,地方再也不是城市的外圍,而是通往內心的大門。
生活淡淡全是流水,
有了像風一樣的人,
所到之處皆是波光粼粼。
但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成為日常的漣漪。
感動自己也感動別人的靈魂。
再次謝謝子涵的書寫,不論你在路上、或是還沒出發,我誠摯推薦大家帶上本書,滋養你跟地方的關係,相信會有更寬廣的視野、更深切的思考,能在大時代中無懼地擁抱變化與未來。
一本引導閱讀者看見地方創生成功法則、窺見潛藏課題的書籍
張力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兼社會組組長、水沙連人文創
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協力治理組組長)
「地方創生」是一項計畫?還是一個社會發展現象?前者,我們看見的可能只有因這計畫而來的經費補助;如果是社會現象,那麼它就涉及多元的社會問題。舉例而言:地方人口流失,難道只有地方就業的產業力課題嗎?其實也涉及鄉鎮治理能力、地方環境力、地方教育力、地方衛生福利力、地方自我認同感等綜合性課題。如何突破結構困境,不同利害關係人必須勇於對話並且嘗試導入各項社會設計方案,方能為地方找尋到各種可能的創生路徑。
台灣與日本相近,近年國家發展面臨少子女化、高齡化而導致的地方人口減少、地方經濟圈衰敗之持續性衝擊。相較台灣,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014年即提出《城鎮、人、工作創生法》,並設置專責組織、框列相關經費,透過「情報網站建置、為地方創生培育人才、財政支援」三支箭積極協助地方發展。雖然歷經多年努力仍舊無法扭轉東京的人口磁吸效應,但卻在各地方藉由產官學研社的社群協力合作,發展出許多提升地方發展活力、減緩人口快速流失的行動策略、理論知識。
本書作者透過實際參訪與訪談,深入淺出的書寫出日本不同市町村與政府部門人才培育的創新作為與創生眉角,另透過案例提出反省內容,引導閱讀者看見邁向成功的關鍵法則,同時窺見潛藏的挑戰課題。筆者深信本書內容深具閱讀價值,衷心推薦給予大家共學成長。
張正衡(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助理教授)
聽聞謝子涵關於日本地方創生的調查成果即將出版成書,著實感到高興。近年來,子涵對於地方創生政策的內涵精神以及實行成果,都以大量閱讀加上實地走訪調查的方式,用本土語言進行了翔實而廣泛的記述。但這並不是說子涵的工作只是有效率地在翻譯日本各級政府的政策說帖與文宣而已。因為「地方創生」其實只是個定義模糊的概念,實際所指涉的會是一個政策、法規、資金與人員的複雜叢集,並且在日本各地的獨特脈絡中激起全然不同的反應。因此,要能夠在諸多的案例中精確選取調查地點,並且進入各自的執行細節中加以理解與描述,這樣的調查過程所需要的絕不僅僅只是文字翻譯的能力而已。
更加令人讚許的是,子涵不僅悉心將這些政策運作的經驗成果整理成公開的篇章發表,還積極地透過演講與工作坊的形式將之帶到台灣社會的許多角落。不是以一個哈日族或政府宣道師的姿態,而是藉由分享與對話,讓各地的社區實務工作者能夠得到具有參考價值的一手資訊。如此不但有助於跳脫形式主義的窠臼,帶來更為精準的政策批判觀點,也可能藉以發展出相應的行動策略。
作為一個同樣關心這個主題的研究者,在提前拜讀這本《抓住風一樣的人》的內容之後,更加相信此書的出版將可以給國內的相關實務領域帶來一定程度的刺激與能量。
曾旭正(台南藝術大學教授、前國發會副主委)
不論社區營造或地方創生,「在地」兩個字都是關鍵。因為在地,所以有感情;因為在地,所以是自發的;因為在地,所以是要行動的。在承平時期,人們可以為了讓鍾愛的家鄉更美好,所以呼朋引伴做些既歡喜又感動彼此的事;當故鄉面臨危機,迫切的行動就成為義務,且需要向上向外爭取助力與資源,甚至,需要國家的政策介入。
從社區營造到地方創生,就是這樣的過程,地方創生可以説是因應存亡危機的社區營造。其危機來自人口的急遽變化──住民減少又老化,在地的生氣自然低落。人口的問題自然也要由人來解決,減少外流、吸引回流甚至吸引非本地人遷入成為新住民,都是地方創生的具體目標,但困難的是要怎麼做?什麼樣的行動能夠激發住民的問題意識,進而凝聚集體的向心力?如何發想出有創意的行動,吸引更多人成為關係人口?
每一個產生問題意識的地方,都開始在自己落腳的土地上摸索著前進,除了盯住自身的問題,也期望認識在其他地方同樣努力著的同行者或先行者。台灣在1990年代展開社區營造政策時,不論民間或政府就時常參考鄰近的日本經驗。卅年後,面對地方創生更是如此。《抓住風一樣的人》相當寬廣地提供台灣向日本借鏡的素材,由生動的地方故事揭開序幕,再介紹地方層級推動地方創生的各種機構、計劃;最後,介紹政策面的內涵,也稍稍觸及台灣的政策。
在第一線打拚的朋友需要它,在政府機關執行計畫的公務員更需要它,期望大家都能透過它得到靈感、勇氣和助力,巧妙地抓住那風一樣的人!
振興地方需要的不只是返鄉青年,更需要符合時代潮流與貼近在地需求的政策制度!
蔡文宜(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副理事長)
原在科技業擔任法務主管負責智慧財產權管理與授權的我,因轉換工作跑道而有機會認識許多青年返鄉。他們對推廣在地文化有高度熱情,以旅人的思維,重新包裝在地亮點,透過民宿、咖啡廳、文創設計、文史導覽、產地餐桌、大海探險等做為展演在地生活的媒介,透過網路行銷吸引外地人造訪認識他們生活的社區,這些年輕人燃燒生命以創意包裝在地風土「讓旅人體驗的不凡,其實是在地生活的日常」!
可惜台灣觀光產業仍停留在七○至九○年代以團體旅遊為主軸的管制架構,這些花時間了解地方風土人文,透過文化創意轉譯能力,營造出大眾感興趣亮點而能提供有獨特魅力體驗行程的返鄉或移居青年,常誤觸法規被檢舉或收到高額罰單。在鄉間創業已不容易,過時法規更讓他們飽受挫折。經朋友引介下,認識幾位熱心公益學者,想找方法幫這些年輕人而投入了日本觀光與地方創生政策研究尋找解方。研究結果發現日本地方創生政策的「國家戰略特別區域法」制度,以國家戰略特區制度連結中央政策推動及兼顧地方發展需求,允許在不同區域進行不同法規鬆綁與產業創新實驗,蒐集實驗資料作為中央法規調適的依據,這套制度類似我國「金融監理沙盒」的概念,如能引進台灣就有機會讓各地新創或特色產業透過實驗進行創新或轉型。
2018年春天我們將「地方創生法規沙盒」機制放入「地方創生基本法」草案,並將此草案提供給國發會與立委諸公參考。草案提出後,為了讓此公共政策議題能長期推廣與倡議,設立了「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期待以系統性方式串連各地投入地方創生的青年們,輔導培育他們在創業不同階段所需的商業知識與人脈,且更進一步協助他們與中央及地方政府交流與溝通,以建構符合各方利害關係人需求與發展的地方創生計畫與政策。
這幾年在協助地方青年或地創政策討論場合中常與子涵同台。年紀輕又漂亮的子涵,對推廣地方創生政策有高度熱忱,常被戲稱「地創美少女」的她,自日本返台後,跑遍全台為地方團體與各地公務人員講授地方創生制度,並投入許多時間整理她造訪日本各地取得第一手資料。過去幾年她發表許多日本地方創生制度與實例研究文章,不論在質與量都非常出色。
引頸期盼許久,子涵終於出版這本對推動台灣地方創生政策與制度具高度參考價值與意義的書。這本書提出許多可借鏡的日本地創政策與實例。期待這本充滿寶貴知識的書,能讓返鄉青年更容易整合資源,對外溝通以建構永續經營的商業模式!也期待想讓自己家鄉變得更好的公務員、想讓選民過得更幸福的首長與民意代表,讀完這本書後,願意提供更多資源讓返鄉青年學習深掘地方風土,讓他們有資源跨領域跨地區學習,甚至提供機會到國外參訪提高國際視野與格局高度。更重要的是學習他人之石,共同打造出適合這島嶼的地方創生生態系與制度,讓地方風土經濟能在鼓勵在地創新的政策與友善法規環境下成長茁壯。